构思导引

      教辅 2006-6-18 7:0
写 景 抒 情
程大兵 黄春黎

【构思导引】
本单元写作练习,主要是观察景物,思考内涵,明确写法,探求美感。
观察之景,庞杂多绪,角度多样,意义各异,但能运之于文的景物却是有限的。因而,我们必须在确定角度和意义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的景物作出一定的梳理和裁剪,确定应用于写作的素材的范围、特色和思想意义。梳理写作的思路,可以借鉴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把握住"观之有物",确定"有什么",选定所观景物应用的范围。
可以是自然之景,人文之景,也可以是两相结合,自取主次。亦即取物象还是世情为主的问题。初步确定所取景象基调的冷暖高低,是高昂乐观豪迈奔放还是低沉伤感凄清悲苦。
其次,把握住"言之有物",确定"什么样",安排所写景物特色的条理。
写出景物特色,重在描"声""色""形",以托"势"传"神"。调动眼耳鼻舌身,感受景物的动静冷暖,按照方位顺序或情感线索(方位顺序可以是上下、左右、表里、深浅、分层,情感线索可以是触景生情到情景交融),有序地描述其声色,构造审美表象。其中,声色冷暖是可以通过联想或想象进行的,比如,可以参考声音象什么,颜色相融否,声色搭配是否和谐,如何动静相衬,等等。在描绘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力求美感,自主浓烈奔放清丽悠远。
再次,把握住"物中情志",确定"什么味",升华所写景物内涵和意义。
也就是集中的升华情感点。物景或世情带给作者的最大体悟,"观之有物"的选择环节里确定下来的基调,在此处的展现应是水到渠成。这也顺应了自然地将立意点明、深化的要求。全文也便能因之更清晰明朗或余味悠长。
最后,据作文篇幅等要求,作出版块的安排,心中有数大致以多少文字怎样的形式表达物、境、情,以期最和谐地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明确、结构严谨。

【审美提示】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解放,同时它又让对象保持它自己的自由和无限,而不把它作为一种从属于有限需要和狭隘意图的工具而加以占有和利用,这样审美也就是无私的。无私才能和整体相统一,摆脱实用的需要才能解放。而审美事实,恰恰是这样一种个人从狭小的自我、即一己的忧患得失之中解放出来的桥梁。不论是什么,是数声流莺,是一首小诗的一个音节,还是刹那间映在浅蓝色的窗影里的淡红色的朝阳,只要一旦成为审美对象,同时也就成了接通个体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的中介。我通过这个中介走出我的自我,与大自然、与他人、与"人的世界"即人类这个"大我"结为一体,而进入所谓"忘我"的境界。
之如,我可以在云影草色里见到我爱人的音容,而实际上依然是孤独的流浪者。我可以在夜雨的潇潇声中听见儿童时代母亲的话语,而实际上依然是漂泊的游子。但云影、草色、夜雨等等,刹那间成了把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联系起来的桥梁,则并不是虚幻的。反过来说,需要迫使人进入社会,而美却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冷雨疏花不共看,萧萧风思满长安"。这一切不仅为"我"存在,而且,也为"别人"存在。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在其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者更准确地说,召唤着"别人"。所以,艺术美意味着共鸣;社会美意味着同情与一致;而自然美则意味着人与人的交流。
审美的能力,作为一种与他人联系的能力,是与善、爱、同情、信仰、真诚等等能力成正比的。无爱的人,伪善、残忍和无耻的人,别人的痛苦不能破坏他心理的平衡的人,人间的不平不能使他愤怒和激动起来的人,都是不审美的。那些把舞蹈看作是点和线的组合,把爱情看作是内分泌作用的虚无主义者也是不审美的。美不仅是对异化的否定,也是对利己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否定。利己主义和虚无主义都使人与人互相隔绝,这两朵同一枝条上开出来的不同的恶之花,移植到美的国土上立刻就会凋谢。
"人活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生活作准备。"这句常常被引用的警策的格言,至多只对了一半。因为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息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人们努力着、忍耐着、期待着,对象全部生活只不过是某个理想日子的预备期似的。如果没有那个日子的照耀,所有这一切充满忍耐、努力与期待的日子都会显得更加暗淡和不能忍受。而那个理想的日子,或者永远不会来,或者来了又去了,留下的真空依然只能用新的努力与期待来充实。"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这就是人们生活之流的常态。如果常态不是这样,如果世界上到处充满志得意满的市侩,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历史的进步也就会停滞和发酵了。那还谈什么真与善的统一,谈什么美呢?"黄鸽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唯其是如此,才有美与丑。

【范文解说】

审美说明  范 例  结构解析  



开篇可见,为表达一种无限。于自然的无限中展现人的热爱。


描述所写景物声色,调动感官。


具体的描述中注意到运用语言技巧,有规律、有节奏、长短互衬的句式;多种修辞格的和谐应用;名言佳句的引用,都是提高阅读快感的重要因素。



审美层次的提升,由情至情理兼容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确定所写之景的范围。

起笔简单铺写丰富多彩的春天,也是直接进入所写之景的总笔。
以"我"之感承上启下,不露痕迹。

写"雨"。
寓情于景,可见感激、喜悦。


写"风"。段首起句为过渡句。


写"花"。同上,运用过渡句。








其它色彩。



基于所言之物,抒发物中情志,升华主题。大化春天的色彩,力图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审美说明  范 例  结构解析  

标题可见,"自由"即为审美中心。

文中"我"的出现非常精简,只有可感的几个轻轻的动作,但是不仅能见对雪、对大自然之崇敬、痴迷、热爱,更能见如遇知音的共鸣及如对知音的呵护、珍惜,做到了物我相融,进入"忘我之境",和谐地表达了雪之自由,"我"之自由。









热烈的呼唤,直抒胸臆。















整体行文较成功地学习了郭沫若先生奔放的风格。  
疯狂的雪
作者: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二中高一(1)班 李佳宁

雪下来了!
  我坐在教室中,依然能感觉得到那种万马奔腾的气势,奔杀、冲锋、呐喊,一阵比一阵快,一阵比一阵猛,一阵比一阵响,千军万马的奔腾,血和灵魂的拼争!我直起身,走出去,迎接这勇猛的战士。外面完全变白,我已不敢抬头;这气势实在让我胆战心惊,一片片的雪抱成团,结成块,随着风势,到处地飞,砸到树上,竟溅起雪沫来,重又飞舞着,跟着那紧冲而来的勇士,落下去。它的坠,是快的,扭曲着身子,划出优美的弧线,你正欣赏,它已落了地。因为它不是为你的看而生的。它飞舞,从容面对牺牲并取得最后乐趣。它让你欣赏,但绝不为了你的欣赏而舞,它快乐地落下了,无憾无悔。你瞧,它下来了,猛而不凶,狂而不怒。"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就是这样的气势,这气势是种看得见、摸不到的有形却无影的美,是种傲视群伦舍我其谁的豪迈美,圣洁而庄肃,肩负的是千钧重担,偏偏举重若轻,妙曼空灵中铸就了千古功业,天赐冰肌玉骨,自生一腔热血;尽力地挥洒、拼搏,不吝青春,不惜力量,一批批前仆后继,奋勇向前。躯无斑,灵无瑕,清清白白的雪,那是寒冬的魂呐!
  雪下得如痴如醉,外面还有一个我,看得同样如痴如醉,沉浸在雪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心早被震撼,仿佛天地之间万物皆殒,惟这雪与我共存,我熔化在它狂热的温度里,全身心地投入,融入这纯净美的世界,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空间和时间。永久、永久……
  雪就这样无休止地下。片片雪花仍旧紧抱成团,一簇簇坠下来,这是壮观的狂雪呀,无拘无束,逍遥可至四极,气质能达八荒。世俗偏见毫不拘泥,规则约定,偏偏撞个粉碎。坚持正义,不管形式,靠精神去战胜,用潇洒来展示,是真的,你大声肯定;是假的,你断然指责。飘飘洒洒的雪啊,似颠也狂的雪!
  这时我全身都已被雪罩上,一些落在头发上、脸上,热气一浸,化成了水,流到脖子里,滋凉滋凉的,带我回到了久别的童真……
  这正是天地正义的唯美,真善交融的合体。它嫉恶,所以猛烈,所以毫不犹豫。狂傲行善,冷漠除恶。
  狂雪飞舞!
  离弦的箭!
  飞舞的镖!
  回旋的盘!
  偏就是触物即碎,不拼个同归于尽誓不罢休,柔中带刚,刚中亦柔,冬日的雪,沙场的兵!
  在翻滚的四季青的垄上泛起亮的白色的浪,一浪盖过一浪,一浪掀起一浪,雪白亮丽,绿与白相互辉映,塑造出一种不可言状的摄人心魄的美。北风!北风!一浪高过了一浪,一浪推起一浪。翻腾!翻腾!这是狂欢的雪啊,这是狂欢兴奋的雪。大桑巴般激昂,小夜曲般轻柔,刚柔并济的冬的雪啊,下来了!下来了!自然的节拍,自然的旋律,勇士和仙女,这是生命的伴奏,生命的和谐,生命的爆发。天穹被它的气势劈开,漏下更多的雪花,自由了,战斗!它要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永世不止,挥洒而下;战斗!成为世间强者,勇猛绝伦,打破那是非混沌;战斗!为己、为人、为世界,哪怕牺牲也甘愿,奈何美?抛弃了吧!为了矢志不移的目标。美已成障碍,那么就抛弃了吧!全身心地投入,实现理想,战胜一切,首先要抛弃许多!四季青已为白所覆,而雪仍一层层地涂上,一层层地加厚,加厚,永不罢休!青枝翠叶开始顽抗,左摆右晃,拼命挣扎,然而,一切枉然。无边无际的疯狂,拼了命地卖力。终于,青被掩埋,白已成主宰。寂寞吗?不!绝不,美没有消失,此刻,它正以另一种形式演绎自己的语言,那激昂的拼争,不正是美的展示、美的疯狂!
  下吧!下吧!你这雪。你这雪,下吧!就是这样下吧!下吧!所有的肮脏,所有的肮脏你们都来吧。让这狂舞的雪压死你们!就这样狠狠地压下去,压下去!把它们压在你有力的宽实的脚下,踩死,踩死,踩死!魑魅魍魉?见鬼去吧!消失在这世界上,别再出现,只留下这雪,这正义的、勇敢的雪,这自由的、疯狂的雪,这光明的、坦荡的雪,让这黑暗的沉睡的东西,永远毁灭。
  爆炸的怒火,狂呼的北风,燃烧吧!肆虐吧!冻僵的灵魂在复苏中长啸: 就是这样的雪啊,就要这样的雪。就要这雪的坦荡,就要这雪的大方,就要这雪出类拔萃的纯白、无私。
  砭人筋骨的震荡,
  重见天光狂雪样的人。
  让冷的锋锐的针尖刺穿……
  诅咒吧,向黑暗,就此告别。  
确定所写之景的特色,"疯狂"。

开头可感百情,物我相触。

















物我交融。















注意排列的艺术。




注意句式的表达效果。
















奔放的呼喊,对自由、正义、勇敢和光明的呼喊,是这里要点明的深层的意旨。


以热烈畅快张扬的声律,于渴望雪花无限的疯狂中进一步升华主题。
  


结 构  范 例  解 析  
  
尴尬的南京 南京的尴尬
作者: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3)班 吕 旸

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南京的经济不温不火,南京人的性格不刚不柔……
  好个尴尬的南京!
  那么历史上的南京呢?"难京"!谈及南京,就带出"六朝故都"四个字,所谓的"六朝"是诸如宋、齐、梁、陈等不成气候的短命王朝,偏安的朝廷。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时光流转,千年已逝,颓然回首,一回三叹。短暂的东吴,清谈的竹林七贤,盛极一时的王谢世家,秦淮河畔的烟柳繁华,尽成云烟散去。石头城还在,昔日的帝王将相不再;王谢的旧巷还在,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秦淮河还在,倾国红颜早已湮没成尘。昔日的雕栏画栋,只余几段残垣破瓦,涂脂抹粉倒开始收门票。
  厚重的历史吗?似乎总是隐忍而屈辱,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崩溃。《后庭花》的歌声中一片升平,粉饰的太平之下是无望的狂欢和欲振乏力。赔着笑,弯着腰,面对英国的坚船利炮,香港就这么拱手让人。没有抵抗,没有战斗,就在那一片的惊恐凝滞当中,南京人被日本鬼子杀了30万。似乎,南京总是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以无限感慨而苍凉的声音诉说着过往,带着三分不由自主的尴尬的乞怜意味。
  其实,南京的历史值得一游,经得住一品再品。可惜,现在多半只展出些假古董。比如十里秦淮,姑且不论河水是不是"异香"扑鼻,色泽"浓艳",勉强算是真古董的河道是不是依然有"十里"的风光。光说说那两边的房子: 拆了建,建了拆,个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好好的红墙,偏偏给糊弄上一层广告,古不古今不今,人文不人文,经济不经济,实在让人汗颜。而那李香君故居、旧时考场,早就给抹煞了文化价值,狠狠地而恶俗地商业化了一把,无论是香艳还是沧桑都淹没在铜臭里。等你花了钱进去,晃了10分钟就到了出口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狠宰,什么叫做看景不如听景。青砖白墙,吊角飞檐,最显眼的是肯德基,次显眼的是麦当劳,加上路边小贩的坑蒙拐骗,就这么热热闹闹,大张旗鼓地把人文怀古之地送入了两难的境地。
  其实,秦淮风景带的遭遇已经算好的了,至少还有具浓妆艳抹的尸首可以哀叹一番,而有些竟变成了文物贩子手里面的砖砖瓦瓦,死无全尸。1994年明代著名学者焦竑的藏书楼万轴稷竟被拆除了!这座至今已经400多年的老房子被拆除的理由仅仅是盖工棚顺着老宅的高墙搭建,就可以少砌一面墙。这可是南京市1992年才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居然说拆就拆,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几年南京文物保护单位被毁的太多,以致许多南京人对到处可见的"拆"字习以为常。仅2001年5月,就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 总统府前的大照壁部分被毁;陶澍、林则徐二公祠被完全拆毁。前者是1982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者是1992年公布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已见诸报端,而未被发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对于缺乏文化传统的新兴城市,大建高楼广厦不失为城市建设的良策。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建设就成了大问题。有不少人,尤其是某些手里有权的人,认为历史文化是个包袱,没有它们就可以大干快上,白纸上画画,来得痛快。结果自然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不敢大动,忍不住时就小动;省级的根据需要,想动就动;市级的就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灭了也就灭了,就是地方法规定不能动的也照动不误。
  再看南京的近邻上海,那也是一个有不少珍贵建筑遗产的老城。但上海就颇有远见地采取了开发新区改造老城的方法,有了更多回旋余地,较好地解决了传承与发展矛盾。而南京跟北京一样,城市建设至今仍没跳出新城与古城同心、同轴的规划模式。不仅原有的传统古城结构惨遭破坏,而且新的城市形象也无从生根。
  比较南北三城的风貌,可以看出: 北京显露出的是残存的帝王之气,就那么一点明清王朝皇城脚下的王气;上海给人的印象是洋气,传统与西方文化被迫融合后冷漠的洋气;南京到处体现的是土气,曾经拥有过辉煌的王气,细如游丝,若断若续,演变为不绝如缕的现代土气。
  看看南京的各大路口,很快就能发现,三岔路口就有三座高楼把守,十字路口就有四座高楼分据,虎视眈眈偏又笨头笨脑,火柴盒子式的整齐与刻板。城市空地急遽消失。连五台山体育场正门两侧的空地也被卖给开发商,准备建住宅。幸好,还算清醒的江苏省政府出面干预,市政府只得掏钱把那两块地再买回来,建个市民广场。围歼莫愁湖早已大功告成,现在开发商们又开始分食琵琶湖这块肥肉。而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明确规定:"紫金山环陵路以内不再增加与风景区无关的建筑,山南坡尤其应从严控制。"琵琶湖位于紫金山南坡,环陵路以内,显然属于禁地。开发商对城市整体规划、总体景观毫无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在众多的高楼中"脱颖而出",以便攫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紫金山被扣上了个水泥帽,阅江楼对面鬼头鬼脑地长出了什么名人宫。无非一切向钱看罢了。
  建筑的美来源于地方文脉,反过来又对地方文脉予以诠释。南京的某些只看得见眼前的当权者居然无视南京文化的积淀,轻轻松松地放过了规划的环节,照着美国过时又缺少人文精神的高楼大厦,大盖特盖,连文物也拆之而后快。而他们还为这种"政绩"洋洋自得,叫嚣着要把南京建设成国际化的大都市。没有经过认真规划的南京以摊大饼的规模,一圈一圈地往外摊,摊出越来越多的高楼,摊出越来越多的人口,恐怕要摊出个国际化大县城吧。
  比如说南京掀起了建市民广场的热潮。可惜啊,花了大把的钞票铺种的进口草皮娇贵得只能观赏不能踏,既不能遮荫,浇灌起来又费水,远远不及树木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作用。但草皮的绿化效果是立竿见影,而树种了要十年才有三分的风情。现在当官的政绩想要体现得快,自然铺草是大大的好。可是南京冬冷夏热,市民广场成了夏季大晒场,冬季大风场,超人才待得住的试炼场。以草坪为特征的市民广场和粗糙的过街天桥一样,都是首长工程的产物,绝不是精心设计的结果。这样的工程在南京比比皆是。
  南京原有清溪、秦淮河、金川河等众多纵横交错的水系,犹如一座城市的血管,无可取代。但是近年来,众多河道填的填,埋的埋。剩下一摊一摊的死水,只能靠人工排干。其实池塘除了风月之外,还有调节水资源的作用。现在可好,一到下雨,被人掐住血管的南京城立马中风,到处淹水,多年如此,难以根治。不知那些天天有专车接送的高官可知南京市民雨天出行的尴尬呢?
  曾经,南京的马路全国最宽,林阴道全国最美。现在马路比南京宽的不知道有多少了,至于路旁的梧桐也无端地阵亡了不少,而南边引进的樟树在南京分明的四季里苦苦挣扎,总是小小的一株,无力遮荫。南京变得沉默了。什么盛大节日,重要活动,南京都凑不上一份。只有香港回归时给了南京几个镜头,那还是由于当初的《南京条约》,展露的还是伤口。而南京似乎不甘于沉默,什么"三城会"、什么"六艺节"、什么"梅花节"每次都是大动作,可响应声似乎很小。每次只在《新闻联播》时给两秒的播报,《出行参考》里偶尔提提禄口机场。更多的时候,还是沉默,持续尴尬而无奈。
  南京的种种尴尬久了,也就惯了,再尴尬得久些,意然有些文化的意味。似乎忍耐已经成了南京人的美德,城市里弥漫着慵懒而盲目的味道,却又渐渐酝酿出自哀自怜的温情气氛,竟被称为适合养老的地方。一个尴尬的评论,也许适合这样一个尴尬的城市。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