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柳毅传·教学资料

      教辅 2006-2-23 20:9
唐传奇·柳毅传·教学资料

传奇的人物和体式
    作为人物的故事,唐传奇叙述情节的同时,较为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从形式上看,唐传奇中很多作品都是用人物的名字作为篇名。在现存的40多个单篇中,以人名作为篇名的就有一半以上。从人物塑造的具体情况看,优秀的传奇作品已经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细致地多方面刻画人物。传奇小说大多以记叙为主,辅之以较多的描写,除"言动"描写之外,又较为成功地运用了肖像、心理和细节描写。像《任氏传》用侧笔渲染任氏的美丽,《莺莺传》借诗歌表达张生和莺莺的复杂心理等。其二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逐步跟情节、背景融为一体。汉魏六朝小说的情节是很粗略的,背景描写则几近于无。传奇小说则开始出现了斗争形式的概括介绍和风俗、风景画面的形象描绘。比如在《柳毅传》中,我们可以看到绚丽瑰奇的龙宫和洞庭水色。不仅如此,其背景描写已经为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提供了依据。不随着故事的推开,人物个性也就生动表现了出来。柳毅刚直不阿的品格正是在绚丽瑰奇的龙宫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优点:两条)
    作为故事的作品,唐代传奇的体制也是有局限的。就结构和情节而言,往往千篇一律地用"某时某地某人"的程式开头,然后又总是按时间次序写故事始末。这就给结构带来了单调、平板的毛病。另外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往往为了表现其诗笔和议论的才能,往往夹进大量诗歌,写了不少评论和感想,这又使结构不免松散,情节滞沓。至于人物塑造,传奇作者虽然已相当重视,但毕竟没有当作首要任务。他们往往让人物的描写服从于故事情节的叙述,而为了"搜奇记逸"和表现自身的理想,又往往出现有人物的无个性,有性格但不合情理,以及人物性格前后矛盾等现象。(局限:两条,第一条含两点)
   

    
    唐传奇突破了六朝志怪粗陈梗概的水平,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就。 
  唐传奇中出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从帝王后妃、文武大臣到文人商贾、侠客僧道、乐工艺伎、姬妾丫坏各色人等。其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豪爽鲁莽、疾恶如仇的钱塘君,敢爱敢怒的霍小玉,以身殉情的步飞烟,见义勇为、不图酬报的柳毅,虚伪负心的张生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一些成功的人物形象性格还有所发展,如霍小玉对李益由爱到恨,李益在门阀制家长制威逼下,由山誓海盟到负心悔约、羞愧有加的过程,写得入情入理。作者力图写出人物个性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因而富有真实感。唐传奇还善于运用心理刻划、对比手法及细节描写等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传神。如《李娃传》中荥阳公先夸耀郑生:"此吾家之千里驹也";而后不认落魄的郑生,斥其"志行若此,污辱吾门。何施面目,复相见也";最后郑生中试得官后,又表示"吾与尔父子如初",前后的变化对比,活画出他残忍势利的嘴脸。又如郑生与西肆长髯者斗唱挽歌一段的对比描写极富神采:"有长髯者拥铎而进,翊卫数人。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齐声赞扬之;自以为独步一时,不可得而屈也"。而郑生唱时"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发调,容若不胜。乃歌《薤露》之章,举声请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歔欷掩泣"。刻划之细腻传神,远非六朝小说可比。

  唐传奇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如《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完成传书使命,钱塘君杀了泾河小龙,救回龙女后,又陡生波折,平添钱塘君逼婚,柳毅严词拒绝一节。柳毅回家后连娶两妻皆亡,似与龙女无缘,不料三娶的卢氏竟是龙女的化身。作者围绕龙女争取婚姻自主这一主线安排情节,展开矛盾,波澜迭起,出乎意料,入乎情理,构思极巧妙,体现了"作意好奇"的特点。

  唐传奇的语言生动流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这与作者不少是诗文高手,讲究修辞造句,注意汲取骈文和口语之长有关。如钱塘君救回龙女后,"洞庭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寥寥数语,钱塘君的性格、说话时的神情口气跃然纸上。

  唐传奇在我国小说史上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在思想内容的现实性及艺术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为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宋代以后文言小说的发展一直沿袭唐传奇开辟的方向,如《聊斋志异》所写人神狐鬼的爱情故事,与《任氏传》、《柳毅传》一脉相承。而白话小说也受其影响,如《初刻拍案惊奇》中的《李公佐巧解梦中言》一回,取材于《谢小娥传》,在《三言》中的杜十娘、花魁娘子身上,可以看到霍小玉、李娃的影子。

  唐传奇也影响了其它文体。倩女离魂、柳毅传书、黄粱一梦、章台柳已成诗文常用的典故。以传奇为题材的戏曲更不胜枚举。白朴《梧桐雨》、洪升《长主殿》衍自《长恨歌传》;尚仲贤《柳毅传书》、黄帷楫《龙绡记》取材《柳毅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西厢记》据《莺莺传》加工而成。


    异类报恩故事的一种。此类故事的主要情节是:龙女变为鱼或蛇遇难,为海边的孩子或猎人所救。为了报答救女之恩,龙王赠给孩子或猎人宝物(名贵的绢、如意磨、或含在嘴里可以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等)。此后还有围绕宝物发展的一些情节,如唐代流传的《三卫》(《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现代记录的如闽南的《龙女》、蒙族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报恩,有的故事叙述龙女嫁给了救她的恩人。

    各族民间流传的龙女故事,主题和内容各不相同,和上述故事情节相近的还有一种说法:故事主人公救的是龙王太子,龙王答谢时,主人公在龙王太子或龙宫其他人物授意下,向龙王索得小花狗或竹篮,他归家后小花狗等变为美女与之成婚,并有婚后和国王或财主进行斗争的情节。还有各式各样并不包含报恩成分的龙女故事。

    龙女故事在中国流传较早,晋干宝《搜神记》中已有庐陵欧明曾多次向彭泽湖投物献礼,因得湖神青洪君婢女如愿的故事。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是根据龙女故事再创作的传奇小说。今洞庭湖一带还有和《柳毅传》相近的《龙女牧羊》故事。故事梗概是:洞庭湖龙王三女儿因打破玉帝赏赐的宝杯,被罚嫁给人间财主家的儿子。婚后被财主一家人欺侮,在为财主家放羊时,在湖边邂逅青年柳明英。柳明英帮龙女送信,龟丞相带水族救回三公主。龙王款待柳明英。并把龙女眼泪变的一盘珠子送给他。柳明英回家后,见财主家已被沉入水底。这个故事和《柳毅传》似乎有些渊源关系。

    现仍然有《龙女和三郎》、《猎人和龙女》等故事在民间流传。它结合不同民族的生活、风习,产生了不同民族特色的异文。               (许钰 张振犁) 


1.   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书信。请求传书——允诺传书——洞庭传书——传书结果,组成了完整的故事。
2. 作者这样构思情节有什么作用?
    以书信为线索,既能使故事情节紧凑,又能突出人物性格。龙女托书柳毅,说明龙女不屈服于命运,千方百计要跳出苦海,寻求幸福;柳毅传书,表现急人之难的侠肝义胆;钱塘君闻讯而怒,食婿除恶,表现了正直刚烈的性格。
3.情节曲折是传奇的鲜明特点,请结合课文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情节之奇?
一奇:柳毅途中忽遇"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暗示将出现奇人奇事。路遇龙女,人神交往。
二奇:柳毅遵龙女所嘱,到达龙宫,凡人进入仙境。
三奇:洞庭龙宫富丽堂皇,富有神秘色彩
四奇:钱塘君闻讯凌空救侄女,兼有神话中龙的属性和现实中钱塘怒涛的巨大声势
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想象丰富,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


23 柳毅传(节选)课文鉴赏说明

一 全篇故事情节
    洞庭龙女远嫁泾川,遭受丈夫、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传书洞庭龙君,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课文节选至此。)钱塘君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传书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的蛮横,严辞拒绝,告辞而去。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发誓不嫁他人。柳毅丧妻后,二人终成眷属。

二 人物形象赏析
    1.龙女
    在全文里,龙女是一位温柔美丽、重情义、有主见的妇女形象。她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婚姻,这是由"父母配嫁"的包办婚姻造成的,因此她对于婚姻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当父亲让她再嫁给"濯锦小儿"时,她坚决不肯答应,而一心要嫁给柳毅。因为柳毅于她有搭救之恩,而且他的那种侠义精神、刚直人格让她倾慕。在课文节选的这部分文字里,龙女的性格中重要的方面还未得到表现。她最初出场时,是一个容貌美丽而备受欺凌的妇女形象,语言哀切,令人同情。后来获救回家时,她衣饰华贵,侍女众多,显示出她的龙女身份。
    
    2.柳毅
    柳毅确是"义夫",一个侠义之士,他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急人之困,见义勇为,不避艰险,不负重托。
    
    柳毅落第回乡,心情自然是失意郁闷的,自己也非常需要别人的抚慰,但是当他路遇牧羊女,见她"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便主动上前询问,足见他对苦难者的同情与关怀。听了龙女的泣诉和请求,他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足见他的爱心义胆,自身的挫折和失意全然置之度外,激于义愤,急人之急,慨然允诺,传书洞庭。洞庭君和钱塘君都对他感恩戴德:"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这两笔有力地称赞了他的美德。

    柳毅为龙女传书,完全出于同情与义愤,并无私心杂念。后来钱塘君看他们俩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严辞峻拒,执意不从。柳毅是正直无私、志坚品洁的正派儒生。

    3.钱塘君

    钱塘君刚猛无畏,他有钱塘怒潮一般汹涌而暴烈的气概,他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向天上地下的统治者挑战。他曾与帝尧作对,使"尧遭洪水九年",又"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以致命运不济,遭到上帝惩处,丢官卸职,囚系在身。即使如此,他不改本色,一听龙女受辱,怒不可遏,掣断金锁玉柱,"擘青天而飞去",大战泾阳,严惩恶人,拯救弱者。他以霹雳手段和怒潮声势横扫泾阳,痛快淋漓地施行报复。这一切,作品写得有声有色,痛快淋漓。当然,这个人物也有粗暴鲁莽的一面。盛怒之下,他毫无节制地厮杀一气,扫荡一切,甚至胡来一通。然而他有可亲可敬的一面。见到柳毅,他谦逊有礼,坦诚地倾吐感激之情;对冒犯宾客的举动,他引咎自责;他的鲁莽行径一经兄长指出,就知错认错。总之,钱塘君是一个嫉恶如仇、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

三 思想内容
    这个传奇故事对包办婚姻作了愤怒的批判,表达了婚姻自由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故事告诉人们,包办婚姻的罪恶,不是父母的过失,而是制度的罪恶。父母何尝不希望子女幸福,洞庭龙君听了柳毅的报告,看了龙女的书信,爱女的不幸使他深感痛心,掩面而泣,说道:"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这也说明包办婚姻有极大的盲目性,没有男女双方长期的接触、相处、了解、感受,父母能有多少了解呢?所以不能不是聋子瞎子,洞庭君的自我谴责,正是作者对包办婚姻的谴责。

    婚姻自由是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深受包办婚姻之害的龙女,脱离苦海之后,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洞庭龙君后来还想把龙女"配嫁于濯锦小儿",她就坚决不从,她爱慕柳毅,"心誓难移"。柳毅虽然爱慕龙女,但也拒绝钱塘君指令性的婚姻。龙女与柳毅最终美满的婚姻是完全自由的结合。作品赞扬柳毅的美德,也是在说龙女与柳毅爱情的基础。龙女是在深切感受到柳毅美好心灵的基础上萌生爱慕之心的。

    作品描写龙女牧羊荒郊,是一种天地,后来回归龙宫,又是一种天地,而回天之力,全仗钱塘君。洞庭龙君痛心之余,"哀咤良久",一筹莫展,是完全无用的,只有钱塘君出击,给摧残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才使龙女脱离苦海。作品尤其可贵的是,认为这种破坏旧世界的暴烈行为是符合人性,符合天意的。钱塘君向天帝作了报告,"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连天帝都给予认可,不但不认为他的行为过激,而且认为他立了大功。

四 艺术特色
    1.富于想像。
    这个神话故事沟通了人与神,将二者结合起来,想像奇特而丰富,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龙王的形象,是古代神话传说就有的,而作者又将古人的想像大大丰富了,这里有洞庭龙君,有钱塘君,有泾川龙君,洞庭龙君和钱塘君又是兄弟,洞庭龙君和泾川龙君又做了亲家。洞庭龙君的性格有如洞庭湖水那样雍容而仁弱,钱塘君的性格则像钱塘潮那样凶猛暴烈,作者的想像是将自然界加以人格化了,形象奇幻而又神妙。就是把羊群想像成雨工,也是根据天上的雨云如地上的羊群这个特征的。作者的想像又在广阔的时空中驰骋,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近与天将失意,又塞其五山。钱塘君大战泾阳,可以飞天,可以卷地,声势惊天动地,战斗速战速决,神奇之至。在作者的想像中,人神可以对话,凡人可以走进龙宫。丰富的想像,神奇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天地,使这篇传奇富有艺术魅力。

    2.情节波澜起伏。
    故事情节的展开很讲究,波澜起伏。一是有张有弛。柳毅慨然允诺之后,不写引别东去,而写两人闲谈,文势舒缓了下来。说羊群是雨工,增添了神奇色彩,而感情的交流,又透露了彼此的好感,为下文作了伏笔。柳毅到了龙宫,没有立刻见到龙君,写龙王正与太阳道士讲谈火经,柳毅不得不耐心等候,这一处闲笔也显得张中有弛。

    二是用洞庭君与钱塘君的反差来造成跌宕之势。洞庭君乃龙女父亲,钱塘君是龙女叔父,洞庭君是兄长,钱塘君是弟弟,洞庭君在其位,有权有势,钱塘君则身受羁縻,但是洞庭龙君得知女儿不幸,却一筹莫展,还惟恐钱塘君又闯下大祸,而钱塘君则暴怒而起,掣破金锁,大战泾阳,一个沉郁,一个奋战,形成极大的起伏。

    三是钱塘君的行动,先写其出动与结果,把两个片断紧相连接起来,前一片断令人惊恐不已,后一片断又令人大喜过望。始而天坼地裂,继而祥风庆云,令人大惊大喜,目不暇接。钱塘君大战泾阳的经过放在事后对话中补叙,在胜利的喜庆中又让人为之惊叹。这样的安排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3.文辞华艳,凝练生动,语句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如描写龙宫:"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文辞十分华艳。又如描写龙女回宫的场面,文辞尤为华艳:"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红妆千万,笑语熙熙。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参差。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

    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在文中俯拾即是。柳毅问龙女:"子何苦而自辱如是?"龙女的反应,作者只用了"始楚而谢,终泣而对"八个字,十分细腻地写出龙女先楚后泣、先谢后对的变化过程,既表现她悲苦不胜、迫切求助的心情和温婉的性格,也表露年轻女性初见男子时欲语还休的羞怯之态。写回宫的龙女,"自然蛾眉"云云,也以经济的笔墨刻画出龙女的仙姿神韵和复杂心情。

    句式上有骈有散,富于变化。骈句主要用于人物肖像的描写和场景的铺叙,富有诗情画意,并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句式的运用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和人物的刻画。钱塘君战罢归来,与洞庭君有这样一段对话: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两人的对话,问得急促,答得干脆。既突出了问者的专注、急切,又显示出答者的坦然、快意。这一连串短句在传情达意上真是恰到好处。

    解题指导一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时,把握小说的内容和思想精华。

    柳毅是一位同情弱者、忠于所托、有侠义气概的书生形象。"柳毅传书"是整个故事的关键情节。

    钱塘君性情粗豪,不受管束,而极富同情心,敢作敢当,只有他才能迅速地将龙女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

二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这篇小说在组织材料上的特点。

    这篇小说很明显地是以柳毅的亲身见闻为限来组织和安排情节的。如龙女不幸的婚姻生活、钱塘君赶赴泾川并吞杀泾川次子等情节,小说里都没有详细叙述,只是通过人物对话交代出来。这样,读者只能随着柳毅来一步步看故事的发展,对他的处境感同身受,小说本身的传奇色彩也增强了。同时,这种写法也能节省笔墨,避免旁生枝节。

三 本题意在让学生阅读《柳毅传》全文,并对小说里有关内容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在对爱情的态度上,龙女显得更主动、坚决,更具有现代意味。
    
    柳毅在答应替龙女送信时,说过:"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虽然他自己说这是随便说的一句话,可是也能从中看出他对龙女是有情意的。后来钱塘君说话唐突,"威逼"他与龙女成婚,他一方面觉得"杀其婿而纳其妻"不妥当,一方面不愿屈从钱塘君,因此严词拒绝了钱塘君。告别时,见到龙女有依恋之情,虽然有些后悔,可是也作罢了。这些很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迂腐气。
 
    与他相比,龙女对爱情的态度更忠实、严肃。当初她回答柳毅说:"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即含糊透露了她的意愿。柳毅拒婚后回到人间,和她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她也没有放弃。她父母再次给她配婚,让她嫁给"濯锦小儿",她向父母说明自己的心思,获得了父母的支持,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和柳毅成婚。

    2.对"报恩"说法的理解。龙女执意要嫁给柳毅,据她自己所说,主要是出于报恩的念头("衔君之恩,誓心求报")。这一点和现代爱情观是相违背的。不过,她在小说结尾处向柳毅表白心迹后,追问柳毅当初说"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的含义及拒绝钱塘君"逼婚"时的真实想法,可见她对柳毅是怀有浓厚的情意的,所以才在乎柳毅对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说,龙女"誓嫁"柳毅不能仅用"报恩"来解释。

    3.轻视女子在爱情中的地位,将女子视为生育的工具,这一点早已为现代爱情观唾弃。龙女在产下一子后揭开自己的身份时说:"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故因君爱子,以托相生。"这实在是这个美丽的人神相恋故事中的不和谐音符,它表达的是非常陈腐的观念。

教学建议一 由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入手,体会其中的传奇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二 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三 可以通过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理解小说的思想观念。


有关资料
一 有关唐代传奇的几则论述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而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同上)

二 《柳毅传》的思想和艺术(褚斌杰)

《柳毅传》是唐人传奇中杰出的一篇,见于宋李所编的《太平广记》,作者为陇西李朝威,大约是中唐时人,生平已不可考。这篇作品的内容是写唐代仪凤年间,有一落第书生柳毅,路过泾阳,为受到欺凌和虐待的龙女传书,使龙女得救,后与龙女结为佳偶的故事。显然,这篇神话故事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和浪漫主义的情调。但它的思想内容,无疑反映的是人世间的婚姻、爱情问题。小说中写龙女受丈夫凌辱和公婆虐待,正是古代千千万万妇女命运的写照。对此,作者显然是抱着同情的态度。他创造了侠义的柳毅这个人物,使之代为传书,并特意塑造了钱塘君这一具有神奇本领的猛士,让他去严惩了泾川次子全家,使龙女得以获救。这都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不忍坐视的态度,同时还可从钱塘君解救龙女的活动中,看到一种用暴力去复仇的激烈的反抗意识。

另外,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表露了反对由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要求男女婚姻自主的进步思想。故事中写龙女的不幸婚姻是由"父母配嫁",这就暗示出龙女的夫妇失和是因为婚姻不出于自由的选择;而柳毅不肯在龙女叔父威逼下娶龙女,龙女不愿违背"心誓"改嫁给由父母择定的"濯锦小儿",也都表明男女婚姻应该自主自愿的意思。

小说中写柳毅与龙女的最后结合,完全不由外来干涉,出于自愿,这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柳毅传》与产生在同一时代的许多爱情婚姻小说不同,它描写柳毅与龙女的结合,不是出于什么郎才女貌,一见钟情,而是有着比较更深一层的道德理想做基础的。小说中描写柳毅是一个同情妇女,见义勇为,而又不抱任何个人企图的侠义之士。他救助龙女,完全是出于对无理压迫妇女的不平和激愤,是对一个弱女子的同情,本人并没有其他念头。小说中描写,正是由于柳毅的这种正义感,光明磊落的胸怀,才引起龙女全家的钦敬和爱戴,龙女对柳毅的倾慕和追求,也是出于柳毅对自己有救助之恩。由此可见,作者在作品中是寄托了比一般"才子佳人"小说更高的道德理想和美学理想的。

当然就整个故事来说,它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现实生活来说,在残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下,龙女在婚姻上的遭遇,几乎只能产生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这从其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中所描写的刘兰芝的命运,《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贾迎春的命运(都是嫁后受公婆或丈夫欺凌折磨致死),也是不难看出的。但《柳毅传》的故事,描写的却是一次胜利的斗争,把一个在封建社会常见的悲剧,转化成一个使人欣慰,使人感到鼓舞的喜剧。而这一转化的契机,就是侠义之士柳毅的援救和钱塘君的动武,这显然是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并不可能的。这正是属于那种"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席勒)和"在我们人生中替我们创造另一种人生"(雪莱)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但这种理想和创造,是人民的爱憎感情和美好愿望的体现,是人民反对封建压迫,抗击黑暗现实的强烈情绪的表露,因而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广大人民所非常喜爱的。这也正是《柳毅传》这一故事,比起唐人传奇中其他一些故事似乎更受到人民广泛喜爱,以至得到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柳毅传》是一篇描写人神恋爱的浪漫主义作品。它把当时人们所喜闻乐道的灵怪、侠义和爱情三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但《柳毅传》的写灵怪,已经与魏晋六朝的所谓"志怪"不同,他主要是利用幻想的形式,来艺术地反映人生,来歌颂当时人民所向往的侠义行为和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特别是它企图借用幻想的情节,来表达人民向黑暗势力复仇的强烈愿望,并给人民以光明的昭示。《柳毅传》在故事结构上,也与魏晋六朝小说仅只"粗陈梗概"不同,它开始具备曲折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并通过细节的描绘,以及夸张、想像等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出具有各种性格特征、栩栩如生的人物,某些人物并具有比较深广的典型意义。这是它十分突出的艺术成就。

《柳毅传》的故事,是紧紧围绕着落第书生柳毅的所谓一次奇遇展开的。柳毅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的侠义行为是作者所要歌颂的重要内容。作品一开始,便通过柳毅与龙女的相遇情节的对话,突出地刻画了他的同情不幸,见义勇为,不负重托的高贵品质。如小说中写柳毅落第还乡,自己很不得意,但途遇满面愁容的龙女,他却表现十分关心,很主动地上前问讯:"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待他知道了龙女的遭遇,并听到龙女恳问他是否愿代为捎书时,他的回答是:"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一种关心不幸者,代抱不平,锐意救人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

接着,就描写柳毅到洞庭,龙女得救,龙廷上下对他都十分感戴,洞庭君特设盛宴款待他,在宴席上,洞庭君、钱塘君先后向他奉觞敬酒,表示谆谆感激之意,而柳毅的表现则是"退辞谢,俯仰唯唯","而受爵";众人送他珍宝,他是"笑语四顾,愧揖不暇",充分表现出柳毅的谦逊,特别是表现出他把传书之举只看做是分所应为,并不自以为功和应该得到什么报偿。在这其间,又特别穿插了钱塘君逼婚的情节。柳毅既不肯违背仗义救人、无所企图的初衷;又不满钱塘君"以威加人",硬相撮合,于是严辞拒绝,并痛斥其无礼。钱塘君的威武粗暴,是柳毅曾亲眼目睹的,当钱塘君怒吼着飞出洞庭龙宫去为侄女报仇时,柳毅曾"恐蹶仆地",但这时他面对着无理威胁,却完全不考虑什么安危,"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他的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故事的最后,写龙女为报恩之心所驱使,终于来到人间作为一个普通女子与柳毅结为夫妇,并告诉他自己就是曾被救的龙女,从此以后可以同入仙境,长生不老了。而柳毅这时则惊奇地说:"吾不知国容乃复为神仙之饵!"显示出柳毅最后虽然得到了最可宝贵的报偿,但在他自己却是始所未料的。他始终是一个虽施恩于人却不求报答者。

总之,柳毅这个人物的品德、性格,是随着作品情节的进展,逐步深入、具体地描绘出来的。因此,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生动的。

龙女是作品中着意描写的另一个人物。作品写龙女,着墨不多,但对她的性格特征,却刻画得还是很充分。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抓住某些细节,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如作品一开始写龙女"牧羊于道畔",与素不相识的柳毅相见,当柳毅问她为何如此悲苦的时候,作品的描写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这一表情和这一回答,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特别是像龙女这样一个出身尊贵的闺阁女子,要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披露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时,那种既由于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不能不说,但终不能不有所迟疑、羞愧,又怕受到对方轻视的顾虑。这里,细腻地表现了龙女的这一内心充满矛盾的心理和情态。

关于龙女善良、多情的性格,关于她对柳毅一往情深和对美满幸福婚姻的积极争取,小说中并没有正面的叙述,而是集中地从她生子弥月后和柳毅的那一段对话中交代和描述出来。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不仅以"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艺术手法,补叙了前边没有交待的龙女爱慕柳毅、一心追求幸福生活的一段过程(这样做显然节省了篇幅,使结构紧凑、集中),而更成功的是这段描写以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尽情地展示了龙女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她的重义、多情的性格,以及作为一个像她这样身份和经历的女子所特有的复杂深微的心理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在这段文字中,写龙女最初是饰换服,带点调皮地笑着对柳毅说话:"君不忆余之于昔也?"这是因为她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以龙神化做人间女子而达到了理想,竟没有被柳毅所识破,因而感到有趣、高兴。等到她说出这一真相以后,不觉又害怕得哭起来,她担心柳毅对自己会有什么看法。小说非常真实地描绘了这种喜惧交织的复杂心情。接着她便追问了柳毅当初"附书之日"的想法如何,拒婚之时的心情怎样,想借此窥探一下丈夫久久以来对自己是怎样一种态度。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主动投身所爱后,那种特有的顾虑和自尊心。从她追问的话语中,更可以看出柳毅在泾滨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里,激发起她的爱情火花,而且始终萦绕于怀,不能忘记。正因为这样,她对于柳毅后来的拒婚行动一直感到不能理解,忍不住要问个究竟。这里小说成功地表现了龙女对柳毅的一往情深的细腻心理。

另外,作品中还多次写了龙女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神态。在荒郊牧羊时,她是"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表现出一副忍受着沉重痛苦,兀自出神,孤独无助的形象;当柳毅答应替她传书到洞庭时,她是"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表现出她遥望家乡,期待获救的殷切心情;被救回宫时是"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显示出她已获得自由,但仍处在十分复杂矛盾中的心理状态;在她与柳毅结合后,则"逸艳丰厚"过于从前,说明了她的愉快和幸福。作者正是借助于这样一些简括而又传神的细节描写,把龙女这样一个人物形象雕塑得生动入微,栩栩如生。

作品写钱塘君,更是有声有色。作者通过极度的夸张,想像,塑造了一个性格刚毅、直率而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钱塘君被说成是钱塘江的水神,显然,作者是糅合了中国古代对于龙的观念和钱塘江狂澜怒涛的情景而创造了他的性格。为了给他的出场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作者先写洞庭君制止宫中人恸哭,说"恐钱塘所知",并告诉柳毅"其勇过人",接着这条神武勇猛的巨龙出现了: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

这一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描写,把钱塘君的猛烈真是表现得无以复加了。在这一描写之后,作者还特意以柳毅"恐蹶仆地"的侧面描写,衬托出当时那种来势迅猛,令人胆战心惊的情景。以后是写钱塘君飞往泾川,杀敌六十万,伤稼八百里,以及吞食了"无义郎"泾川次子,表现了他嫉恶如仇,却又过于暴戾的性格。但作者也着意刻画了他性格中的另一方面,即他既有粗犷鲁莽的一面,又有坦率天真的一面。如当洞庭君对他的大肆杀伤行为进行谴责时,他感到自己是做得过火了,于是"复再拜",表示诚心接受。特别是作者通过他逼柳毅允婚这一事件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人物鲁莽冒失而又天真可爱的性格。作品中写他对柳毅的"信义昭彰",肯于救助自己的"女侄不幸",是十分感戴、敬佩的。但也正由于如此,在酒宴上竟演出了他强做媒人进行逼婚的事,结果遭到柳毅义正辞严的斥责。但当他知道自己又鲁莽地做错了事以后,即"逡巡致谢",恳请柳毅不要计较,"其夕,复欢宴,其乐如旧",并与柳毅结为"知心友"。令人感到这个人物虽过于莽撞,但又十分淳朴可爱。在小说中,钱塘君与柳毅同是具有正义感和侠义之风的人物,但两者的性格却大异,柳毅举止时带有书生气,而钱塘君则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古典小说中的张飞、李逵等一流人物。

作为短篇小说,在不算长的篇幅里,作者能够塑造出这样一些性格鲜明、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不能不使我们赞扬作者艺术手段的高明。

另外,产生在这一时期的所谓"传奇"小说,多以故事情节的新奇、曲折见长,从而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柳毅传》在这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

《柳毅传》写的是一个美丽的人神恋爱的故事。它以落第书生柳毅奇遇龙女为发端,以柳毅传书洞庭,龙女变人报恩与柳毅结为夫妇为整个故事的骨架,而安排、穿插了一系列曲折动人的情节。如小说写柳毅与龙女的遇合,是非常曲折,富于变化和戏剧性的。一开始写柳毅路过泾阳,由于"鸟起马惊,疾逸道左"的偶然缘故,得遇牧羊的龙女。龙女托他捎书洞庭,告诉他如何进入龙宫的方法,构成了带有神奇色彩的第一个情节。临行时,柳毅与龙女的"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和"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的问答,有意又似无意地为后来两人的结合埋下了伏线。接着写柳毅忠于龙女请托,进入洞庭,却不料受到化为巨龙的钱塘君的一场惊吓,以致使柳毅要马上离开龙宫,"以避复来",这是首次波折。龙女被钱塘君救回以后,钱塘君企图说媒撮合,但又出言倨傲,遭到柳毅的严辞拒绝,这是一次更大的波澜。作品写柳毅临行时"殊有叹恨之色",而"满宫凄然",整个气氛都使人感到柳毅与龙女的这段姻缘是无望了。柳毅回家,成家立业,连娶三妻,后娶的卢氏女并已生子,更使人觉得柳毅与龙女再也不会有关系了,但不料生子后的卢氏,却原来正是龙女,终于达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喜剧结尾。由此可见,《柳毅传》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和穿插,是颇具匠心,极尽其曲折、巧妙之能事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柳毅传》的故事情节虽然设计得巧妙、奇特,但作者却处处注意到生活的逻辑,给人的感觉是虽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它在故事结构上,往往是前一情节的发展,引导出后一情节的发生,层层推进,展现矛盾,解决矛盾,从而达到充分地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表现主题思想的目的。

总的说来,《柳毅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就是作者熟练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手法,发挥了丰富的艺术想像力,把现实性和超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一方面根植于社会现实生活,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问题;一方面又以飞腾的想像力和艺术虚构,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并丰富了故事情节,加强了故事感染力。
(选自《古典小说戏剧名作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