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ium DC将与C2D一道组成Intel DT处理器的双核阵线
Intel显然没有因为Core 2 Duo系列的成功而轻易放弃“Pentium(奔腾)”这块金字招牌。不过其与先前的双核心产品Pentium D却有着天壤之别。“Pentium Dual-Core"形象地向我们传达出它是一款基于Core微架构设计的双核心处理器,而“E2000”则又很容易地使我们将其同“Core 2 Duo”中的“E6000”以及“E4000”联系起来。
我们发现除主频率因素之外(当然,PDC E2160和C2D E4300的主频率是一致的),PDC E2000系列同我们所熟悉的C2D E4000系列的差异仅存在于处理器二级缓存容量和对于Intel欢跃技术的支持上。若将两者的具体规格同其PIB价格进行对比,我们发现PDC E2000系列相当具有诱惑力。
●大家来找碴儿——PDC同C2D有何不同?
“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的问世颇具意义。一方面,尽管“Pentium”系列处理器早在2005年中便已跨入双核心时代并随后在市场中大获成功,不过Pentium D在产品效能、功耗以及发热量等处理器硬性指标方面做得并不好,这也给了效能价格比更好的竞争对手同级别产品不小的市场空间,而基于Core微架构设计的“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则极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Pentium D系列“叫座不叫好”的局面。另一方面,自“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之后,存在了14年之久的“Pentium”品牌也将就此全面转型为双核心产品,而传统的单核心处理器只将为我们所同样熟悉的“Celeron”系列占据。
图左为PDC E2140,右为Core 2 Duo E6300
图下为PDC E2140,上为Core 2 Duo E6300
图左为PDC E2140,右为Core 2 Duo E6300
图下为PDC E2140,上为Core 2 Duo E6300
虽然在产品主频率、二级缓存容量以及功能方面存在些许差异,不过我们并没有在PDC E2000和C2D E4300的外观方面发现两者存在什么不同。直到将其同定位更高的C2D E6300放在一起比较时,才终于找到了一些不同点:
●PDC E2000一侧边角上有两枚圆点,C2D E6300则没有。
●两者在背部电容的数量以及分布方式上稍有不同,C2D E6300要更多一些。
●两者背部的三位数字编号不同,PDC E2000为003,C2D E6300为001。
●Pentium Dual-Core E2140详细规格曝光
仓促上阵的Pentium D系列由于其设计理念只是将两颗核心封装在一起,并使用同一组Front Side Bus(FSB),因此当一颗核心占用FSB时,另外一颗核心则必须进行等待。加之其内存控制器并未集成于处理器内部,单向存取的特质使其还需要通过主机板北桥芯片组以读取系统内存,这均使得Front Side Bus倍受压力。当然,上述情况并不会再出现在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的身上。虽然在产品规格上略有精简,但其所采用的Core微体系结构同C2D E4000乃至C2D E6000系列均是完全一致。
Pentium Dual-Core E2140信息一
Pentium Dual-Core E2140信息二
我们此次所要测试的是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中频率较低的一款——PDC E2140。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版本的CPU-z 1.40已经能够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识别,也只是在对于处理器LOGO的表现上存在些许偏差。当然,同样的问题在我们对于Celeron 400系列单核心处理器的测试中也曾经发生过,毕竟上述两大系列产品仍为正式发布。
Pentium Dual-Core E2140系统下主板的信息
Pentium Dual-Core E2140系统下内存信息
将我们所惯用的ASUSTek P5B-Deluxe主板BIOS版本更新至1101之后,对于Pentium Dual-Core E2140处理器的支持是颇为顺利的,而双通道DDR2-800(4-4-4-12-2T)的内存模组也是我们在过往的CPU测试中所一直采用的。
●我们的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在本次测试过程中,我们将使用英文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2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除在运行BAPCO SYSMark 2004 SE时使用“Windows经典”桌面主题和“最佳外观”效果外,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XP”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我们选择了AMD Athlon64 x2 4000+做为Pentium Dual-Core E2140的比较对象,用以纵向比较两款产品之间的效能差异,而选择Pentium D 925用以横向表现新款产品的效能提升幅度。
●BAPCO SYSMark 2004 SE Overall
BAPCO SYSMark 2004 SE一直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处理器测试项目,它能够通过2D/3D内容创建、网页发布、通讯、文档创建、数据分析等多方面测试内容,对系统综合性能做出全面考量。当然,其对系统软硬件环境所提出的要求之高也绝非一般用测试软件可以比拟。
尽管默认主频率只有1.60GHz,但是Pentium Dual-Core E2140在BAPCO SYSMark 2004 SE Overall中的表现已经超过了2.10GHz的Athlon 64 X2 4000+以及3.00GHz的Pentium D 925。对于PDC E2140而言,无论是横向或是纵向比较,我们认为这均是一组不错的成绩。
●BAPCO SYSMark 2004 SE ICC
-Adobe After Effects 5.5
-Adobe Photoshop 7.01
-Adobe Premiere 6.5
-Discreet 3ds max 5.1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Macromedia Flash MX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Encoder 9 Series
-Network Associates McAfee VirusScan 7.0
-WinZip Computing WinZip 8.1
AMD Athlon 64 X2 4000在3D内容建以及网页发布上占据优势,而新的Pentium Dual-Core E2140则在2D内容创建中领跑,且较之旧有的Pentium D 925在产品效能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BAPCO SYSMark 2004 SE OP
-Adobe Acrobat 5.0.5
-Microsoft Access 2002
-Microsoft Excel 2002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
-Microsoft Outlook 2002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2
-Microsoft Word 2002
-Network Associates McAfee VirusScan 7.0
-ScanSoft Dragon Naturally Speaking 6 Preferred
-WinZip Computing WinZip 8.1
三者并未在OP的通讯及文档创建中拉开效能差距,而在数据分析方面,Intel的产品无疑要更具优势,其与Athlon 64 X2 4000之间效能差距也已经在此时被拉大,到是Pentium Dual-Core E2140和Pentium D 925两款Intel自家的产品效能相当。
●Synthetics by Futuremark
2006年11月29日,Futuremark公司宣布旗下的著名测试软件PCMark 2005、3DMark 2006和3DMark 2005将获得免费升级。其中,PCMark 2005更新至v1.2.0,3DMark 2005更新至v1.3.0,3DMark 2006更新至v1.1.0。升级之后,这三款著名的测试软件将正式支持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当然,尽管新版本的PCMark和3DMark系列软件可以支持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但其仍然是为当前主流的Windows XP设计的,不过Futuremark已经计划在2007年推出一款原生的Vista测试程序。
与侧重于真实应用的BAPCO SYSMark 2004 SE相比,Futuremark PCMark 2005显然对处理器主频率更为敏感。主频率高达3.00GHz的Pentium D 925在该项测试中一马当先,而主频率仅为1.60GHz的Pentium Dual-Core E2140则吃亏不小。至于Futuremark 3DMark 2006,一向以游戏效能著称的AMD处理器总是能够获得不错的成绩。
●3 Games:COH、FEAR and Fritz
内置了测试功能的Company of Heroes(英雄连)和F.E.A.R.:Extraction Point(极度恐慌:撤离点)一直是我们进行游戏测试时的首选。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加入了对于国际象棋测试引擎Fritz(象棋高手)的测试。
尽管定位入门级双核心处理器市场,但是Core微体系结构大幅改良的游戏效能依然被很好的体现在Pentium Dual-Core E2140,其甚至已经超过了素以3D游戏效能著称的AMD Athlon 64 X2系列的同级别产品。当然,在更为偏重理论化的国际象棋测试引擎中,还是后者的成绩要稍好一些。
我们本想通过BAPCO SYSMark 2007 Preview将此次测试过渡至Windows Vista 32-bit操作系统测试下,不过由于测试周期等多方面问题而最终没能成型。不过就我们对于两个版本BAPCO SYSMark的测试结果而言,2004 SE对于两大品牌处理器的效能差异反映更为明显。
在总共15个测试子项目中,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40取得了包括BAPCO SYSMark 2004 SE Overall在内的7项胜利,而剩余的8项则相应的被AMD Athlon 64 X2 4000所占据,双方均有一个测试项目领先对手的幅度超过10%。我们认为双方在产品绝对效能方面不分伯仲,只是评估工具所表现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值得消费者关注的是,在性能难分伯仲的情况下,定价只有560元的Pentium Dual-Core E2140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杀气。不少业者资深人士均认为,Pentium Dual-Core E2140将成为英特尔2Q乃至下半年主打入门级双核市场的排头兵。如果是一味追求性价比的用户,那Pentium Dual-Core E2140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进阶中低阶双核“性价王”宝座。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