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机构半导体透视(SI)公司日前披露,内存生厂商奇梦达(Qimonda AG)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先于三星电子已经开始交付DDR3内存样品,全球内存行业“掌门”三星电子在DDR3方面处于落后地位。美光科技公司内存部门高级营销总监Bill Lauer表示,今年中期,美光科技将量产1Gb的DDR3芯片,同时提供2Gb的芯片样品。
突破瓶颈DDR3内存呼之欲出
2006年是PC处理器市场中波动最大的一年:AMD平台接口整体升级,Intel推出了全新微架构的Core核心处理器,双核处理器逐渐成为主流。随着工艺制程的革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处理器的性能一直在稳步提高。但目前而言,无论是AMD还是Intel,只通过提高倍频来制造更高主频产品的办法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AMD的产品一直无法突破3GHz大关,Intel的4GHz的Netburst微架构处理器也已经破产。
最终,双方才发现采用更先进的微架构,使处理器工作在更高的外频时钟下才是获得强大性能的可行办法,Core 2 Duo处理器的面世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但这样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处理器外频的不断提高,前端总线也相应提高,同时对内存带宽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这必然要求有更高频率的内存与之搭配。
内存趋势
随着高端处理器的陆续上市,DDR2 667内存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高端处理器对内存带宽的需求,DDR2 800内存将逐渐替代DDR2 667成为市场的主流。但随着处理器频率的不断提升,即便是DDR2 800内存也会逐渐成为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由于DDR2的数据传输频率发展到800MHz时,其内核工作频率已经达到了200MHz。因此受到DDR2内存本身设计的限制,其频率不能满足更高带宽的平台的使用,再向上提升较为困难。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来保证速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早在几年前便被提出的DDR3内存呼之欲出,用以满足更高带宽的需求。
DDR3比DDR2好在哪里?
DDR3内存采用100nm以下的生产工艺,并将工作电压从1.8V降至1.5V,可以减少30%的功耗,I/O缓冲的电压也更低,驱动阻抗也降低了。在工作频率方面,DDR3内存将会从800MHz起跳,目前最高能够达到1600MHz。由于目前最快的DDR2内存已经达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因而在去年的Computex大展上有多个内存厂商展出了1333Mhz的DDR3内存模组。在性能方面,DDR3内存将拥有比DDR2内存更强的带宽功耗比(Bandwidth per watt)。相比现有的DDR2-800产品,DDR3-800、1067及1333的功耗比分别为0.72X、0.83X及0.95X,不但内存带宽大幅提升,功耗表现也比较出色。此外,DDR3内存还采用点对点的拓朴架构以减轻地址/命令与控制总线的负担。DDR3还增加了一些新特性,增加了异步重置(Reset)与ZQ校准功能,用ZQ阻值来校准数据。
相对于DDR2内存的4bit预取机制,DDR3内存模组最大的改进就是采用了8bit预取机制设计,也就是内部同时并发8位数据。在相同Cell频率下,DDR3的数据传输率是DDR2的两倍。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当DRAM内核工作频率为200MHz时,接口频率已经达到了1600MHz。而当DDR3内存技术成熟时,相信有实力的内存厂商将推出DDR3-2000甚至2400的频率更高的内存。

虽然内存发展出DDR2、DDR3等很多的类型,但是它们都是基于原始的DRAM单元,基本的DRAM架构仍然是现代内存类型的基础。虽然有很多尝试希望丢弃这种陈旧的以晶体管为基础的存储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存储技术,如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MAGnetoreSIStive RAM)、铁电体随机存储器 (FRAM,Ferroelectric RAM)等,虽然都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但是它们都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功。实际上,DRAM是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的结合体,很简单也很高效。所有的现代内存类型都继承了DRAM的优点和缺点:它需要刷新,以及有操作频率的上限(这也是用电容充电来存储数据的弊病)。可以说DRAM的频率发展总是会面临着瓶颈,厂商只有在读取架构上做文章,通过多位预取、并行传输来提升内存的数据传输率。
DDR3内存技术解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不难发现DDR3的优势所在:它拥有更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更先进的地址/命令与控制总线的拓朴架构,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将能耗进一步降低。
DDR3功耗改善计划
DDR3在DDR2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新型设计:
1.8bit预取设计。DDR2和早期的DDR架构系统,突发传输周期为4也是常用的,DDR2为4bit预取,DDR3为8bit预取,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
2.采用点对点的拓朴架构,以减轻地址/命令与控制总线的负担。这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进行的重要改动,也是DDR3与DDR2的一个关键区别。在DDR3系统中,一个内存控制器只与一个内存通道打交道,而且这个内存通道只能有一个插槽,因此,内存控制器与DDR3内存模组之间是点对点(Point-to-Point,P2P)的关系(单物理Bank的模组),或者是点对双点(Point-to-two-Point,P22P)的关系(双物理Bank的模组),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地址/命令/控制与数据总线的负载。而在内存模组方面,与DDR2的类别相类似,也有标准DIMM(台式PC)、SO-DIMM/Micro-DIMM(笔记本电脑)、FB-DIMM2(服务器)之分,其中第二代FB-DIMM将采用规格更高的AMB2(高级内存缓冲器)。
3.采用100nm以下的生产工艺,将工作电压从1.8V降至1.5V,在DDR3系统中,对于内存系统工作非常重要的参考电压信号VREF将分为两个信号,即为命令与地址信号服务的VREFCA和为数据总线服务的VREFDQ,这将有效地提高系统数据总线的信噪等级。
4.增加异步重置(Reset)与ZQ校准功能。重置是DDR3新增的一项重要功能,并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引脚。这一引脚将使DDR3的初始化处理变得简单。当Reset命令有效时,DDR3内存将停止所有操作,并切换至最少量活动状态,以节约电力。在Reset期间,DDR3内存将关闭内在的大部分功能,所有数据接收与发送器都将关闭,所有内部的程序装置将复位,DLL(延迟锁相环路)与时钟电路将停止工作,而且不理睬数据总线上的任何动静。这样一来,将使DDR3达到最节省电力的目的。
DDR3内存颗粒
ZQ也是一个新增的脚,在这个引脚上接有一个240欧姆的低公差参考电阻。这个引脚通过一个命令集,通过片上校准引擎(On-Die Calibration Engine,ODCE)来自动校验数据输出驱动器导通电阻与ODT的终结电阻值。当系统发出这一指令后,将用相应的时钟周期(在加电与初始化之后用512个时钟周期,在退出自刷新操作后用256个时钟周期、在其他情况下用64个时钟周期)对导通电阻和ODT电阻进行重新校准。
厂商对DDR3内存的态度
据Intel最新桌面平台规划,Intel将会于2007年第二季起,推出支援DDR3内存模组、产品代号为Bearlake的芯片组产品,但是Intel预计DDR3内存可能在2009年才有望成为市场主流,Intel芯片组事业部总经理Malinowski说,到那时市场才能准备好接受DDR3内存。
AMD也明确表示将会在新一代处理器K8L中提供对DDR3内存的支持,这与当年对DDR2内存的暧昧形成鲜明对比。从AMD的路线图看,AMD K8L架构原生支持4核心设计。在2007年中,AMD将推出双核心桌面版本的K8L处理器,K8L处理器将支持DDR2和DDR3内存。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DDR2内存显然不是AMD最好的选择,高频率、低时序的DDR3内存必然会是AMD积极开拓市场的对象。同时,加大对DDR3内存的支持力度,也可以让AMD改善与Intel的竞争中的被动地位。
AMD投身DDR3内存标准
根据Samsung内存模块最新规划,Samsung将于2007年第二季开始出货桌面系统用DDR3-800/1066产品,第三季推出DDR3-1333。但要在2008年下半年才会推出最高速的DDR3-1600产品。而行动平台则要在2008年第一季才会导入DDR3产品,速度为DDR3-800/1066,2009年第一季则会提升至DDR3-1333。
早在2002年6月,JEDEC就宣布开始开发DDR3内存标准。但由于缺乏处理器厂商的支持,DDR3内存也一直只是概念中的产品。直至Computex 2006台北会展上,我们才看到威刚科技向人们展示了新一代的DDR3内存的工程样品。而如今两大处理器厂商巨头的全力支持,让内存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动力,可以明显加快DDR3内存的量产及上市。
DDR3内存发展面临的问题
任何产品的成本问题都会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DDR3的发展同样面对着成本增加的问题。从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因为DDR3的起始工作频率是1066MHz,线路间的电磁干扰控制和信号同步问题就直接摆在了面前。这对电路布局的设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很可能需要在PCB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控制电路,因此将影响到整体的成本。DDR3 PCB电气性能的提高大概要比DDR2 PCB的价格多出了30%~40%,模块的结构成本也会增加。
而由此可见DDR3的普及还要走漫长的道路。从iSuppli于2006年第三季作出的DDR3对比DDR2出货量与价格预估报告可以看出,2007年DDR3内存模组出货仅占DDR3与DDR2内存模组市场总和不足一成,而DDR3内存模组售价平均比DDR2高出约五成。2008年DDR3内存模组出货将会提升至25%,而售价将会大幅贴近DDR2内存,但预计要直至2009年,市场才可能出现交替。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受vista操作系统的影响,今后内存的大容量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随着高密度的DDR3内存颗粒的普及应用,对于降低高容量内存成本以及减少封装成本都是大有帮助的,这将会推动DDR3内存的普及速度。
DDR3发展前景预测
虽然到2009年,DDR3才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各大内存厂商还是很看好DDR3的前景。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司资深分析师Shane Rau说:“2007年初将出现一些吞噬内存的计算和消费级应用,如微软公司的vista操作系统。DDR3初期将有助于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市场,然后将用于图像和高清电视等消费级应用。”可见DDR3的普及趋势已定,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