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一点,今年出现的7300GT,就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款显卡,它不仅推动了用户的更新换代升级,并且把主流大众用户带入到一个视觉冲击力更强的3D时代。接下来笔者将以时间点为顺序,介绍2006年影响老百姓生活最大的八大系列显卡。
Radeon X1600Pro
Radeon X1600Pro是2006年最先出现的一款热门显卡,它将12个渲染单元以及最新技术特性的新产品,首次带到了千元以下市场,并且很快有效的压制了竞争对手GeForce 6600GT。并且Radeon X1600Pro拥护非常灵活的显存搭配方案,往上可以追赶X1600XT,往下可以替代X700。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四月份GeForce 7600GS推出之后,Radeon X1600Pro优势逐步退去,并遭到被迫更名的命运。
蓝宝石X1600Pro Ultimate显卡
七彩虹镭风X1600Pro-GD3 UP烈焰战神显卡
Radeon X1600Pro使用的是代号为RV530的ATI新一代主流核心,这款图形芯片基于90nm Low-K制造工艺,内部集成了1.57亿只晶体管,具有12个像素渲染单元和5组顶点处理单元,支持微软Shader Model 3.0以及HDR特效,支持Avivo视频加速引擎,能够为用户提供强劲的3D性能和完美的视频体验。
GeForce 7900GT
GeForce 7900GT是2006年3月10日随着NVIDIA G71核心一同发布的一款高端显卡。虽然GeForce 7900GT是GeForce 7900GTX的低级版本,但性质与之前的GeForce 7800GT与GeForce 7800GTX又有些不同。因为GeForce 7800GT相比GeForce 7800GTX缩减了核心的渲染管线,而GeForce 7900GT并没有在核心部分做改动,依然保留了24条完整的渲染管线。
为了区分GT与GTX近一倍的价格差,NVIDIA以显存容量和默认频率进行两者区分。正因为如此,很多做工好的GeForce 7900GT显卡通过超频也可以达到接近GeForce 7900GTX频率,性能上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确立了GeForce 7900GT在当时高端显卡市场性价比之王的称号。
不过GeForce 7900GT的优势也仅保持了半年,GeForce 7900GS出现之后,GeForce 7900GT很快就面临了下课的命运。
影驰7900GT显卡
INNO3D 7900GT极至典藏版显卡
微星7900GT显卡
GeForce 7900GT基于90nm工艺的G71图形核心,内建24条像素渲染管线和8组顶点处理引擎,内部集成2.78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为196平方毫米。显卡拥有CineFX4.0着色架构、支持Intellsample4.0。在硬件架构上支持DX9.0C、SM3.0特效与HDR动态渲染技术,同时也延续了SLI技术。公版7900GT配备的256MB、256BIT显存规格,默认核心/显存频率为450/1320MHz。
GeForce 7600GS
虽然GeForce 7600GT比GeForce 7600GS早出世,性能也比GeForce 7600GS强,但是GeForce 7600GS的关注度与销售量却远超过了孪生兄长GeForce 7600GT。其原因很简单,GeForce 7600GT与GeForce 7600GS都基于G73核心,基本特性完全一样都具备12条像素渲染管线、5个顶点着色引擎。而唯一可以区别它们之间性能的,也只有默认频率。实际上厂商为了满足用户需要,推出了各种频率接近GeForce 7600GT的超值GeForce 7600GS显卡。这也是目前中端市场最超值的显卡之一。
华硕7600GS显卡
GeForce 7600GS基于G73核心,采纳90nm制造工艺,内建12条像素渲染管线和5组顶点处理引擎,支持CineFX4.0、IntelliSample4.0、UltraShadowⅡ、HDR等一系列GeForce7系列所共有的特效,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NVIDIA在中端市场中的主力。
GeForce 7300GT
大名鼎鼎的GeForce 7300GT显卡,虽然只是一款中低端产品,但它却是2006全年最成功的显卡霸主。同样这款显卡也基于成功的G73核心,不过砍掉了4条渲染管线和1个顶点单元,非同寻常的超频能力,使得这款显卡的性能与7600GS已经非常接近。而更重要的是,其低廉的价格使得它将竞争对手X1600PRO完全无力还击。
GeForce 7300GT显存搭配方案也是非常灵活的,高端的GeForce 7300GT可以搭配256MB GDDR3显存颗粒,低端的入门级7300GT也可以选择GDDR1显存,不过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GeForce 7300GT配128MB GDDR3才是最合理的搭配。
XFX讯景7300GT显卡
GeForce 7300GT基于G73核心,采纳90nm制造工艺,内建8条像素渲染管线和4组顶点处理引擎,支持CineFX4.0、IntelliSample4.0、UltraShadowⅡ、HDR等一系列GeForce7系列所共有的特效,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NVIDIA在中端市场中的主力。
Radeon X1300XT
为了对抗GeForce 7300GT的强大攻势,ATi将希望寄托在一款通过更名得来的Radeon X1300XT身上。Radeon X1300XT它虽名为X1300系列家族,却使用了与X1600XT/Pro完全相同的RV530核心,保留了12条渲染管线和5个顶点单元,配合上1.4ns GDDR3显存颗粒,以及600/1400MHz默认频率,性能将同X1600XT一样强大,而价格不过才599元。所以X1300XT算得上一款599元的“X1600XT”显卡。
不过遗憾的是,初期小有成效的Radeon X1300XT显卡,很快遭到了GeForce 7300GT价格上的打击,目前此卡命运难料。
七彩虹 镭风X1300GT-GD3 CF白金版显卡
Radeon X1300XT核心拥有12个像素处理单元和5个顶点着色单元,全面支持目前最先进的DirectX9.0c、SM 3.0和ATI特有的HDR+AA技术,能够将当前显卡的光照渲染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显卡能支持到720P的H.264格式HDTV高清电影解码。
GeForce 7900GS
前面我们提到过,受到GeForce 7900GS出现的影响GeForce 7900GT被迫下课,那这款GeForce 7900GS是一款什么样子的产品呢?GeForce 7900GS与GeForce 7900GT一样基于G71核心,但是被砍掉了4条像素渲染管线和1组顶点处理引擎,性能有些缩减。默认频率上GeForce 7900GS依旧保持了GeForce 7900GT的标准,而且具备非常强的超频能力。最重要的是其价格相比7900GT便宜了30%-40%,性价比优势十分突出。
XFX讯景7900GS雪狼版显卡
技嘉7900GS显卡
公版GeForce 7900GS基于90nm工艺,内建20条像素渲染管线和7组顶点处理引擎。显卡拥有CineFX4.0着色架构、支持Intellsample4.0。在硬件架构上支持DX9.0C、SM3.0特效与HDR动态渲染技术,同时也延续了SLI技术。公版7900GS配备的256MB、256BIT显存规格,默认核心/显存频率为450/1320MHz。
Radeon x1950PRO
GeForce 7900GS的出现,NVIDIA轻而易举的夺取了千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当然ATi也不会坐以待毙,很快也拿出了Radeon x1950PRO来对抗强敌。因为Radeon x1950PRO基于全新的1:3构架(纹理:像素=1:3),在极品飞车10新一代游戏中大获全胜。可以说,它的出现让ATI终于在千元级显卡市场中拥有了与NVIDIA抗衡的资本。
盈通Radeon X1950Pro 256M白金版显卡
Radeon x1950PRO基于80nm RV570。它内建36个像素渲染处理器,支持Ultra-threADIng、HDR+AA、Avivo、Fetch4阴影加速等先进特效,支持微软DirectX 9.0c及OpenGL 2.0标准,其内建的CrossFire Compose Engine(原生交火引擎)让A卡从此摆脱了主、附卡和外部连接电缆的束缚。
GeForce 8800GTX
今年11月9日NVIDIA发布的GeForce 8800GTX,不仅是当今最顶级的一款显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意味着显示卡领域正式跨越到DX10时代。GeForce 8800GTX与前几代顶级显卡规格对比,除了在显存位宽和显存容量上继续攀登高峰外,最大的改变就是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渲染管线和VS/PS单元,取而代之的是效率更高,性能更强的Steaming-Prozessoren单元。这种改变应该归功于G80采用的是统一渲染架构。
XFX GeForce 8800GTS显卡
华硕EN8800GTX显卡
GeForce 8800GTX显卡核心内建128个Steam Processor处理单元,达到了前代GPU两倍的性能表现。支持全新的Shader Moder 4.0与DirectX 10标准。显卡显存规格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65MB/384bit的顶级规格,默认核心/显存工作频率为575MHz/1800MHz。
写在最后:展望即将到来的2007年,同样有大量的新显卡值得我们期待。ATi用于对抗的G80的R600核心,将于2月份面世。而DX10的主流产品G80衍生下来的8300、8600,也是我们真正需要的DX10显卡。多GPU显卡的问世,将是明年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显卡技术。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