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C三年战略计划及其思考
[作者] 纪陆恩
[单位] 上海图书馆
[摘要] 在未来的3年,OCLC准备将目前的76个国家38,000个图书馆方式的合作机构,发展成真正意义
上的全球数字团体.将会把原来的World Cat数据库发展成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使人们能够获
得世界上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文献馆,教育信息存储地等的信息内容与专业知识.
[关键词] OCLC,战略计划,全球数字团体,科技文献馆
在未来的3年,OCLC准备将目前的76个国家38,000个图书馆方式的合作机构,发展
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数字团体.这将牵涉到开展新的服务,技术上采用新的平台,而最为重
要的是重申对图书馆合作所承担的义务.
OCLC在未来3年中,将会把原来的World Cat数据库发展成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信息资
源库,使人们能够获得世界上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文献馆,教育信息存储地等
的信息内容与专业知识.
目前的World Cat(OCLC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主要工作是增进用户对书目数据的检索利
用,各成员馆不断上呈书目,馆藏信息,下载书目信息,在第一检索,馆际互借中利用上呈
的馆藏信息.随着用户不断增加对World Cat的使用,尽管此数据库目前已提供了一个供馆
员们管理馆藏与共享资源的基本工具,但它还是准备发展一个新的计划—Extended World
Cat.
增强版的World Cat,我们叫它"Extended World Cat",将包括一个共享知识库,一
套网络集成工具,用于支持知识贡献,开发,交换,传递服务,并保存知识载体,共享各参
与者之间经验.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上海图书馆的联合目录,中心馆工作在具体工作模式上可以借鉴一
部分.如目前用于建设自己编目数据的人员可拓展工作范围,在书目记录制作的基础上,进
一步开发二次文献,建成一定规模的知识库,带动成员馆的编目工作,共享其所拥有的资源,
也开发,建立一套类似Extended World Cat网络集成软件,完成如知识库"建立","保存",
"交流"工作.
由于全球各图书馆通过OCLC建立的合作关系,OCLC与图书馆,出版者,其他合作者一
起建立巨大的全球共享资源网络,这些合作的结果是:象最初商业信息提供者实践的那样,
图书馆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担当了一个关键性的重要角色.立足这一点,在我们提倡
传统图书馆价值的同时,就能参与信息市场政策制定工作及实践.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到我们
在进行图书馆,中心馆内涵建设的同时,也可将其价值进行提升,开展类似电子商务那样的
工作,使知识成为商品,在注重版权的基础上,尽量开发知识的搜集与重组工作,将使用对
象从图书馆界延伸到其它专业领域.例如运用因特网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将社会各界的使
用者吸引进来,并取得广告商的支持,赞助.
OCLC在未来3年发展成的延伸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Extended World Cat)将包含4个
支撑计划区(supporting program area):
① 元数据区(Metadata Program):为图书馆,图书馆用户及合作者提供全面的元数据
创建与管理服务.
② 内容管理区(Content Management Program):为研究资源提供数字化与保存服务.
③ 发现与导航区(Discovery and Navigation Program):为Extended World Cat检索
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2003-8-1
提供可行的,可定制的用户化界面.
④ 计划实现区(Fulfillment Program):快速的信息递送服务.
以下特征说明Extended World Cat比现今的World Cat更有意义,更强大.
① 增强的,全方位覆盖
使用者会发现所描述的记录通常会指向全文,或数字化对象,读者能方便地查询到资源
的覆盖情况,并从全球各国获取所需信息.
② 开放的进入数据库方式
使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Extended World Cat,如通过个人的图书馆入口,通过
Extended World Cat合作者入口(也包括OCLC-本地图书馆入口,以及信息提供者入口,如
通过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Web入口等获取信息).
③ 最终用户的交互作用
用户会在使用,创建记录时通过Extended World Cat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注释,提高记
录创建者的积极性.
④ 用户化
用户可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范围(应用模块)与查看方式.
⑤ 浏览方式
用户可使用自己熟悉的查询习惯来得到感兴趣的相关资源.
Extend World Cat数据库拓宽了服务市场,我们也可从中获益,如原先读者最多只能
看到一些书目信息,不能获得进一步详细内容,要想获取,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一次图书馆.
然而,随着知识库的建设,知识导航工作的开展,数字化图书馆工作的推进,读者会在看到
基本描述记录(书目记录)的同时看到此记录所连接的内容概要,如同预览书本的第一章那
样,看到目次,评述,综述,内容提要,书本的封面照片,录像带的封套等等,对于还未数
字化的资源,读者的选择比以前会更多,如读者可通过电子商务,通过发达的邮政系统,取
得各种资料.
在1967-2001年短短几十年中,OCLC从一个OHIO大学计算机中心发展到全球最大的联
机联合目录图书馆中心,我认为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依靠头脑,其次是先进的设备,先进
的软件.OCLC在1986年来我馆做产品推广,它有一个软件,叫CATCD(DOS版),其功能不
比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编目软件来得先进,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当时一般国内图书馆几乎都不
太愿意使用它,但随着它网络化工作的推进,规范工作的开展,馆际互借,联合编目,第一
检索等项目的推出,那时它推出的CatCD for Windows软件不仅适用于图书,也适用于期刊,
视听资料,地图资料等等不同载体的编目,使我们在一次查询中解决了所有问题.通过键入
不同的限定词,使不同部门的编目工作可以同一界面里进行.当时这种方式也确实改变了一
些图书馆的部门划分,甚至直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在使用这个软件,包括国家图
书馆西文编目部.随后它创立并开展了馆际互借工作,这项工作使国外许多图书馆尝到了甜
头,纷纷增设了馆际互借部,开展馆际互借工作,在提升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也使自己真
正获利……随着它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先是美国国内,接着世界上许多图书馆都不断加入了
其行列,就连美国国会图书馆也作为它的一个成员,参加了进来.它推出一种利益共享机制,
这种机制虽然还不太适合我国具体情况,但确能吸引相当一部分图书馆.
在机构划分上,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将编目,采访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由
于采购的具体方法没有很大差异,无论中文图书,中文期刊,中文报纸,外文书刊,地图资
料,光盘资料等等,都是要通过选书,订书与申报,审批这样一个流程,而编目也一样都必
须通过分类,著录,标引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如果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但可将大量
书,刊,光盘的加工工作合并起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开销,而且编目人员通过
相互协作,可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如原先只会进行图书编目的人员,
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2003-8-1
经过与地图,视听资料人员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了业务水平,能从事各种类型资料的编目.
而同样从事分类工作的人员经过合作,合并可对各种中外文资料进行分类,避免这一流程因
分类资料不足的人力闲置状况.通过相关机构的优化,富余人员可进行二,三次文献的开发,
这样,图书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2003-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