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的几种方法

      我的助手 2006-5-27 7:36


作者:江苏省滨海中学 于国松 人气:21 日期:2006-5-22 16:31:33 出处:会员原创 [大 中 小]

  我们在读一篇生疏的文言文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词,怎么办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推导词义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字形推义法。
  汉字是以表意为主的文字,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据字的构成可以推导字的意思。如"刑天舞干戚"中的"戚",从字形上看,含形旁"戈",由此可推导出"戚"是一种兵器(斧子)。
  2. 语法推义法。
  有些词语根据语法的特征可以推导出它意义。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题C项: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取是动词,"樵"是宾语,当为名词,而此处解释成"打柴"显然错误。根据语法特征可推导其意思当为"柴火"。
  3.整式推义法。
  有些字所在的词或有些词语所在的句子形式比较整齐,根据其整齐的形式可以推断某个字或词语的意思。例如:"文过饰非","过"与"非"同义,而"文"与"饰"又处于相同的位置,由此可推导出"文"与"饰"同义,都是"掩饰"的意思。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整个句式比较整齐,"以"与"用"处于相同的位置,联系语境可推导出"以"也是"任用"的意思。再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与"愈"处在相同的位置上,联系语境可推导出"弥"和"愈"同义,都是"更加"的意思。这种整齐的形式在成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优柔寡断、口是心非、惹是生非、革故鼎新、好逸恶劳、党同伐异等。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
  4. 语境推义法。
  有些句子形式不太整齐,但根据前后句的意思也可以推导出其中某个词的意思。例如"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又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一句,要推导"组"的意思,可先翻译成"当他用 捆绑燕王父子的时候",再根据翻译好的句子,可推断"组"是"绳子"的意思。
  5. 以声推义法
  通假字是文言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如果从字词的本义上翻译不通时,可以从字音上考虑,选择文意上讲得通的同音字(音近字)或同声符字来替代,用替换的字确定词义。例如: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6. 组词推义法
  古汉语中有许多单音节词,它们的意义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双音节词中,所以可利用现代汉语组词法来推测其意思。例如:"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中的"赞",可组词如下:赞-赞助-帮助。由此推导出句中的"赞"是"帮助"的意思。又如:要解释"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的"信",可组成词语"信口开河",再根据"信口开河",推导出"信"是"随意"的意思。
  在推断文言词义的时候,可根据需要,综合、灵活地运用上述各种方法,以便求得最大的准确性。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