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片开山祖-----万氏兄弟 来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作者:周观砚
1920年冬天,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一条弄堂里,邻里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个亭子间里,总是彻夜灯火通明,室内的房客,好像从来不睡觉似的。好奇的人不免要多方打听,日子久了,渐渐得到一些信息:原来这里是个特殊的电影实验室,一个特殊的创作班子——万氏四兄弟,正在搞卡通(即动画片)试验。
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他们四人,爱好一致,意志坚定,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也不知失败过多少次。可是他们从不灰心,从未想到过退却,总是信心十足,夜以继日地摸索再摸索。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
万氏四兄弟后来创作美术片时的署名依次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这是他们各人为自己起的号。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是孪生,同生于1899年农历12月18日,相貌似极,许多老朋友也会错认。他们原是南京人氏。父亲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心灵手巧,会绣花剪纸。他们自幼就爱东涂西画。晚上妈妈常借着烛光为他们做“兔儿拜月”、“老农晚归”和鸡、狗、羊等各种手影逗乐,他们常常看得人迷。以后他们又迷上了皮影戏,还在家里扯起白布幔,剪上几个小纸人,自演“影戏”取乐。起初,他们的这种“淘气”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可是,他们太爱画画和做小玩意儿了,读中学时父母便支持大万、二万自学绘画。18岁这年,大万考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不久,古蟾、超尘、涤寰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人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从此,四兄弟就挤在亭子间里不断地为书报杂志绘图。当地们看了外国的动画电影片后,最大的心事就一是如何让画槁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就在2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的晚上,万氏兄弟挤在这间狭小闷热的亭子间里,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急速翻动薄子的页角,啊!活了!只见猫儿飞跑着去捉老鼠,老鼠也在拼命地奔逃。当时,外国人谁肯把卡通电影的秘密告诉你?万氏兄弟靠着自己的钻研,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从此打开了我国制作动画电影的大门。1932年商务印书馆自制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约万氏兄弟试制卡通广告片,他们白天在单位试验,晚上在家里钻研,先后拍成了三部卡通广告片,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背景问题。他们把动画人物描在纸上,不能显露背景;用刀片挖去背景的地位,但只能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复杂的就要受到地位的限制。他们百思不得其方。后来他们见到一种走马灯,把京剧人物画在赛璐珞透明片上,随着京剧人物的转动,但见背后峰转峦移,好像京剧人物正在翻山越岭。他们心中突然开朗,便把卡通人物也画在赛璐珞透明纸上,这样,再复杂的背景也能显霜出来了。这个现在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当时,为解决它,万氏弟兄确实也费了一番心思。
1924年,长城画片公司从美国迁回上海。公司负责人梅雪俦在美国学过一点“卡通”制作过程,很欣赏万氏兄弟有志于此项事业,就邀请他们加入长城公司,试拍动画片。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公司诞生了。影片内容讲一个画家(万籁鸣饰)在画室作画,从墨水瓶里跳出来一个纸人跟他捣乱,在画室里大闹一通。情节虽很简单,但他们却遇到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这里按下了葫芦,那里又漂起了瓢。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接着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28年这两部最原始的动画片在上海上映后,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开始受到制片商的青睐。
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他们为联华公司绘制了《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免竟走》等六部短片,还为明星公司绘制了《神秘小侦探》、《国货年》、《漏洞》、《民族痛史》、《骆驼献舞》、《飞来福》、《抵抗》等片。其中《骆驼献舞》绘制于1935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
在明星公司绘制动画片的同时,他们还作了在故事片中穿插动画的尝试。早在1928年明垦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法术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们大致绘制了近20部动画短片,这些短片的造型、动作,大都模仿美国形式,洋味很浓。1936年大万写过一篇《闲话卡通》的文章,立中检讨了这个缺点,并说;“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可惜,他们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艺术改造,全面抗战的炮声就打响了。
1938年,除老四万涤寰留在上海改营照相业务外,其余三万均由上海来到武汉,后来又到重庆,以动画为武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万籁鸣还当选了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日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他们先后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绘制了四集《抗战标语卡通》和七集《抗战歌辑》.《抗战标语卡通》是运用动画片的样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使抗战标语在银幕上活动起来,新颖别致。《抗战歌辑》是将流行较广的抗战歌曲和动画结合起来,其中有洗星海作词作曲的《马儿跑》,有刘雪庵根据岳飞原词谱曲的《满江红》,有贺绿汀作词作曲的《保家乡》、《巾帼英雄》、《募寒衣》、《五月纪念歌》,有盛家伦作词作曲的《上前线》,还有武汉合唱团演唱的《长城谣》、《打回老家去》等,万氏兄弟精心绘制的动画,形象地配合了激动人心的歌声,在群众中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1940年后,国民党当局推行消极抗战政策,不仅不准拍摄具有抗日内容的故事片,就连这种《抗战歌辑》之类的新形式,也被排斥停拍。万籁鸣和万古蟾无事可做,转道返回上海“孤岛”,到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工作。这时,美国卡通名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国人竟相观看,上座历久不衰,这件事对大万、二万震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为国争光。
万籁鸣和万古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断,绘制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始,新华公司经理张善垠认为有利可图,决定投资摄制,后来他发现拍动画成本大,时间长,赚钱没有把握,便想中途退缩,万籁鸣据理力争,拍着胸脯担保不亏本,并又求得上元银公司盛丕华的支持和投资,《铁扇公主》才末半途而废。然而由于经济、人员、技术多方受到限制,二万的许多好的创作设想,只得泡汤。
为了拍成这部影片,他们先后组织了100多人参加绘制,绘制了近两2万张画稿,光是纸张就用了400多令。经过一年半的苦战,拍出毛片1.8万余尺,最后成片长达7600余尺,可放映80分钟。他们还请来名演员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殷秀岑等为之配音。
影片设计新颖,形象生动,孙悟空的72变,铁扇公主的种种妖法,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出神人化。此片还将中国的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并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造型的特点,赋于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紧步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41年完成后,以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名义发行上映,国人争相观赏,使“孤岛”时期的上海人民为之扬眉吐气,从此《白雪公主》再难独霸卡通影坛。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这句鼓舞抗日斗争的话,放映时虽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但是到1979年,日本小松泽还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铁扇公主》卖座甚盛,张善琨觉得有利可图,很想续拍新片,二万也订出了绘制《大闹天宫》的计划。但这时日寇已进驻租界,新华公司卡通部被迫撤销。二万只好另觅合作者,并争得了一个资本家的投资,买了胶片材料。可是,当二万作好准备,正要开拍之时,这个资本家突然毁约撤资,不千了。原来他是看到电影材料飞涨,与其冒着风险拍片,还不如把材料囤积起来牟取暴利,《大闹天宫》的拍摄计划只好泡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氏三兄弟都进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他们的《大闹天宫》动画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