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从边疆回到了家乡,在等待安置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带着孩子,和我的爸爸妈妈及爷爷生活在一起。
十一年前,奶奶因病去世,我从西安某校毕业进入实习阶段,因为选择了涪城中心医院,所以在爷爷的身边生活了半年。那一段时间,已经退休的爷爷照顾着我的生活,把饮食弄得周道细致。
这一年,再见到爷爷,他已经七十九岁高龄。听父母说去年他因为心脑血管的疾病,一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医院里度过。吃饭的时候,我观察着爷爷,觉得他真是老了,因为白内障和小脑轻度萎缩,他没法再读书看报,走路不稳,甚至连挑起的菜也无法准确地送入口中。我忘记了爸妈说过的他的脾气暴躁,只觉得人老了真是可怜。
其实爷爷身材高大,一点七五米的个子站在个子偏低的川人中真如"鹤立鸡群"。且不说看他年轻时的照片有多英俊,单看他前几年的形象,那风度和气质比好多国家领导人也不差。
爷爷年轻时参加革命,先后历任过土地工作委员会主任、县银行行长、地区行政专署专员、市建行副行长、市委党校副校长等职务。退休后,爷爷因为在书法方面的较高造诣,成为省内知名的书法家,一直担任省老年书法协会理事,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市老年书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他的书法作品,展出于各个书画展厅,篆刻于市内广场,公园及碑林显要位置,也常因求赐流传于海内外。
爷爷的一生,就像他书房内悬挂的别人赠送的巨幅国画,红衣黑髯的《钟魁》上所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也正是因为他的刚正不阿,使他走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的道路。
我和女儿常常在家里跑来跳去,爸妈忙碌着家务,而爷爷总是闭着眼睛靠在他那"专用"沙发里,一动不动,要不就要求我们把他扶到床上去躺着。我们说话,爷爷不大搭言,我们笑的时候,他也很少动容。我想了想,怕我们吵着他,决定每天晚上带着女儿搬到另个一所房子去住,等次日一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我再回到这边来。
有一天,爸爸跟我说,爷爷早上又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发脾气了。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回来的半个月里,爷爷从来没在我面前发过脾气。我还发现,每天晚上,是爷爷最开心的时候,他看着在他面前跑来跑去的我的女儿,虽然仍不大说话,却不时露出慈爱笑容。我于是决定带女儿搬回来住,三室一厅的房子虽然挤了些,但一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多好呀!吃饭的时候,我坐在爷爷旁边,不时地给他碗里夹他爱吃的菜,还向他学习做菜的经验,我知道,爷爷原来特别长于做菜开饭,还喜欢研究做菜的学问呢。一说到吃,爷爷变得健谈起来,看我很认真地听着,他甚至说改天要亲自给我做我爱吃的凉拌鸡块和鱼。
每天早上,我帮爸妈他们倒掉爷爷夜间的屎尿,给他测完血压,然后一边给他穿衣一边问他夜间休息得怎么样。爸妈说,爷爷常常因为小便失禁湿了裤子或床,反倒还发脾气。在我面前,爷爷有些不好意思,我帮他穿衣服的时候,他总是说:"唉,孙女呢,我老了,没用了。"我就毫不在意地说:"这有什么嘛,人老了都是这个样子的。有好多老人的身体还不及你呢!我们还说不定活不到你这把年纪呢!"爷爷听了,望着我笑起来了。
倒春寒的时候,爷爷不小心感冒了,连续好多天,夜间咳嗽得特别厉害。他很难受,我们要起来好多次给他倒水递药,也一宿一宿地睡不踏实。有一天早上,爸爸说,爷爷不想起床。我走到他的卧室里,问他:"你什么时候吃饭呢?"爷爷只把眼睁了一下就闭上了,他说,我不想吃,一天也不想吃。我了解他的心情,走过去坐到床边,把手放在他的身上,说:"爸妈他们都很担心你,知道你感冒咳嗽很难受。"爷爷说:"吵得你们都睡不好,我真是拖累你们。"我亲昵是拍拍他,笑着说:"看你想到哪里去了!感冒虽然很难受,但有一个病程,只要控制并发症,早晚会好的。只是现在要受些罪了。""来,快起来吃饭吧,人是铁饭是钢哦!"我看着他睁开了眼睛,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经过观察,我发现爷爷虽然看东西有些费力,但耳朵很灵,而且思维敏捷。感冒好了以后,他的身体状况也一天天地好起来。有一次,大约是医院给爷爷开的利尿剂量过大,两天后他感到很不舒适,不思饮食,也休息不好,情绪非常低落。我一面跟医生联系调整了处方,一面用更多的时间作他的思想工作。他小声地试探着跟我说:"我大概是要不久人世了吧?"我哈哈地笑起来,打趣他到:"就这么一点疾病,难道就把你给打垮了么?一个人的意志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都战胜不了自己,怎么去战胜疾病呢?"这些话,犹如给爷爷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的精神一下子就好了很多,也能积极地进行治疗和进食了。
爸妈担心爷爷出去活动会受凉,万一尿湿了裤子什么的,不大让爷爷出门。于是爷爷几乎每天窝居在家里,晚报送来,爷爷想看,拿起来,却只能看到大标题,他只好沮丧地放下。通知不断地送来,党小组的集体活动,书法协会的会议,爷爷也特别想参加。他跟我说:"我这样的人,是废人。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只能拖累你。"我搂着爷爷的肩,让他感觉到我对他的支持尊重,我说:"你这一生已经做了很多,做得很好了!我们至今没人能赶得上你的功绩。如果说你是个没用的人,那我们就是更没用的人了。"
爸妈有时不能理解爷爷的心情,说天天弄好吃好喝给他,把他收拾得那么干净,他为什么还不满意?我于是给爸妈讲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论":在这个塔式理论中,满足了下一层的需要,他会想满足上一层的需要。爷爷不愁吃喝,感到舒适,受到了尊重,但他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和爸妈商量后,我们尽可能满足他的这些愿望,有时间我们就推着他到楼下的人民公园去散步,也不怕麻烦地带他去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有了自己的集体活动,爷爷虽然感到有些累,却一天比一天开心起来。有时,我们会推着他到江边去散步,也常常带他和我们一起去幼儿园门口去接他的重孙女。星期天,我们带上吃的喝的和扑克,一家去西山公园,一面在园中漫步,一面听他给我们讲些历史和文化知识。那时候,父亲推着他,我的小小的女儿就站在他的轮椅的前面,依偎在他怀中,爷爷笑得特别开心。
吃饭的时候,爷爷仍然常常把挑到的菜放到桌子上。我一面帮他夹菜,一面打趣他说:"爷爷思维非常敏捷,反应力和记忆力甚至强过我们,说明大脑功能非常好。看得到字,但指不准,看到菜但挑不稳,是说明小脑共济失调,这是小问题,人老了都会这样。"听到这话,爷爷和我们一起哈哈笑起来。
为了让爷爷的生活更充实和有意义,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他那尘封多年的书房整理了出来。当爷爷走进已经好几年没进的书房时,他看到书房窗明几亮,墙上的书画条幅不再有蜘蛛网,书橱内的书排放得整整齐齐,他热爱一生的文房四宝摆放有序,他高兴得合不拢嘴了。我对他说:"爷爷,书房整理出来了,你可以在你想的时候到这里坐一坐,看看过去的作品。做什么事情请你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是,是。"爷爷激动地点着头,说:"我当然会量力而行。"
后来的几天里,因为会里要为爷爷拍个专题片,我开始帮他们收集和整理他以往的作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看到了爷爷的几百件了不起的书法作品,以及省内甚至国内书画家们赠送他的,那些宝贵的名人鉴言,精彩的妙句联苑,发人深醒的警世语录。我看到了他的作品展出的图片,资料,数十个收藏证、荣誉证,以及来自全国的数不清的约稿信。
我为我的爷爷感到骄傲。当爷爷感谢我"帮"了他的大"忙"的时候,我说"爷爷您怎么能这么说,帮你整理作品,和你在一起,我学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呢!"可不是,每一天,爷爷都会有新的"宝贝"推荐给我。昨天,我就看到我从来还没见过的古书《康熙字典》,并跟爷爷学会了它的使用方法。正好当天下午又在晚报上看到了关于这本中国最早的字典的介绍,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爷爷说,他的这些东西,在不懂行的人的眼里,可能只是些发黄的纸,只有在喜爱它们的人的眼里,才是宝贝。
我真心喜欢爷爷推荐给我的书籍和诗词。如他拿给我看的《咬文嚼字》,《中国千古之谜》,还有一些古今诗词甚至打油诗,如《告贪官》,《手莫伸》,《钱本草新解》,〈快活歌〉等等,我大为欣赏和喜爱。爷爷感谢我为他读报,我却说:为他读报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加深了我对那些知识的记忆,于我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有时候,我拿起摄相机,帮爷爷拍下他的作品以便保存,也录下爷爷和我们在一起的生活片段,然后在电视上播放,当他坐在沙发上,看到自己出现在自家电视上的时候,不由得笑逐颜开。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