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晃荡的摇摆的生活 2006-1-26 18:35

 写下这个话题,觉得在过年的这个喜庆日子谈论它,是有点严肃了。但不说,我会如鲠在喉,心里混乱地老在翻腾。我知道,不挖掘一下自己,我的这个BLOG平台当初创建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论还是比较含糊。实际上,给自己做评价,一般是在墓志铭里才能做的事情。况且生命还在继续,这样的评价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但在这个岁数,对自己做个总结,即使粗略些,也算对所有不了解我的人,主要是我以前和以后的朋友们,也包括对自己的一个阶段历程的交代。事实上,主观上我也需要清理一下过去已经踏完的那段杂乱的生活。
      起因是一个朋友的电话。朋友好多年都一直没见面,一年也只有一两次有限的空中电联,得以维系彼此的交流,一直延续到现在。电话里大多是互通对方的近况,海阔天空瞎扯一通。通话时间也不算太长,但每次通完话,心情是总觉很舒畅的,因为远在他乡,感到更多的是人情冷暖,敏感的也是朋友情长。 因为涉及到我写的这个主题,有些往事不得不回忆一下。
      在不多的朋友中,其实我一直都比较欣赏他,说起我俩的关系,每个细节还是那样历历在目。
      他应该属于阳光类型的大男孩(现在应该叫阳光青年),至少在我过去所在的那个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性质的的电子军工企业里,在那个独立的小社区里所认识的人群中,他给我的印像一直都是这样的。
      他就在那个小区里长大,在外读书,然后回来工作。他给我感觉是开朗、大方、单纯、也很聪明。因为这几点,我是比较愿意和他说话,也希望尽我所能能帮他一点。那段时间,当时他对电脑很感兴趣,所以在这方面交流多了,关系自然就走得比较近了。其实在交朋友方面,我一直比较苛刻,信奉的是“亲疏随缘”,“理解包容“,刻意的东西功利性太强,不太习惯。他恰恰在这方面在我所接触的那一群人当中感觉特别单纯,没有什么心机,也不像其他人那样世故圆滑。我讨厌复杂的人,虽然我现在也正在慢慢的变得复杂,甚至跟着开始了世故圆滑,有时候还油腔滑调。和他交往,也是因为这些性格的原因,我在那个感觉每天都没有太阳的城市里,没有阳光的日子里,他站在我面前总是眼前一亮。说实话,在那段日子里,使我口水消耗量最多人的,就是他了。有一段时间,我感觉他比较颓废,甚至有点空虚,生活没有目标。而我呢,其实在那个天空老下雨、老阴者脸和单位里总是出些让我“郁闷”心情的双重环境下,我常常萎靡不振。当时记得身边的人每天总在患得患失,在办公室里有一种浓浓的虚伪和狭隘的飘渺,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在那个环境下,我已经被耗得几乎奄奄一息了,失去了很多的热情,生活也时常变得了无生气、精力匮乏、颓废,空虚,浮华、无聊、甚至不思进取,虚度年华。但我还是比较庆幸的是,我始终明白: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我应该是个积极进取的人,我得努力改变目前的这一切,虽然我现在处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有点不能自拔,但我知道那不是我所想要的生活。所以,当时因为他是我的朋友,看到他这样,我们每次在一起,我都会给他鼓劲,我真希望他不要因为所碰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而就此沉沦下去,他应该挺过目前的难关,为未来的生活和前途做一些努力,甚至希望他能真正的体会一下自立,体味一下自食其力的生活磨砺(后来他的确自己去体会了一把,但那是后面很久以后的事了)。对他我一直怀抱希望,希望他能好好的生活,并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个时候这样的激励他的话语不知有多少次,这样的口水不知吐了有多少斤,反正我当时也觉得自己在他面前俨然以师者自居,滔滔不觉,如绵绵江水,倾泻而下。也许,当时的“水量”真的是过多了,明显感觉他的厌烦和应付了。后来,我自己也发现了自己说得太多,但我觉得“言多必失”是不在适合朋友之间的关系里讨论的东西。但现在也明白了,即使再好的朋友之间也是有彼此的空间和自尊。可能当时在对他的自尊方面,我真的没有想得这么多。
     于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坦诚开言,交流在平静如水的日子里越来越少。最后的变得甚或是苍白了。开始出现的常常是他的那种礼貌的请求,询问。对他的情况我了解得越来越少,而我想表达的东西,他总在排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甚至没有任何联系。虽然我们彼此住的地方不到一百米,心却像隔着一条太平洋。没有了沟通,就只有对对方的沉默,甚或加深误解。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会使两个曾经如此通融理解的年轻人的心灵生疏如陌路,寒冷如清月。
     既然在那里生活的最后的一点意义都已经没有了。正好也有上研的学校需要我去了解一下,单位上的无聊的事情也已让我出离愤怒了,正好还有其它杂事........,太多正好的理由,一切混乱、忧伤、失望都纠缠在本已很疲倦的身体里,再呆下去,我想肯定会疯掉了。那一刻,我想到的事情是到了我该写封辞职书的时候了。
     辞职书写得很快,我甚至是带着些戏谑心态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留恋和徘徊。已经做好准备,批不批准,我都得离开这座阴雨绵绵的城市了。想到即将的解脱,有一种轻松,尽管前途未卜。
     我要走,他肯定是知道的,因为我还在他面前把那封辞职信念给他听,直到现在,也只有他和我们的领导看到过这封信。他没说什么,他的冷淡让我感觉我们之间的朋友缘分似乎已到了终点,我心里当时还是很难过,当时心情也灰暗到极点。可在他眼里看来,也许我的即将的离别只不过是一种对当时生活的抛弃,去“飞黄腾达”,包括他新买的,在我的建议下而买的(当时我也是希望我们一起能利用那台电脑干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为我们当时的一个理想而买的电脑的一种抛弃。我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事比较累疚,因为一时狂热的冲动,最后没能完成由我规划、共同实施的当时的一个目标(我想当时要是真做成这事也是比较困难的,我后面几乎没有兴趣再坚持下去,因为在那样一种氛围,我的心情很坏,当时对任何事都没有了兴趣),他不说,也明显感觉得到他的那种很深沉的失望,但他的无言,只能加深我们之间的距离越走越冷漠。不过我觉得他还是我朋友,不管他怎么想,怎么看待我,这些年我一直都这样认为。毕竟我们曾经是很合拍的,有很多东西让我现在都一直都比较感动,虽然是比较短的一段时光,但也是我现在在想起那个地方的时候,感到美好的东西之一。很多年后,我想起他和我关系忽然的改变,我总是认为也许他真的有什么事或想法,总有一天会自己告诉我的。只是在那样的彼此的心境下,出于一时的怨恨,沉默了热情的心而已,因为我坚信我对他的了解和人品的判断。虽然是一厢情愿的想,但真的回到现实,看到他当时一下子这样的有点世故、有点敷衍和沉默,却加深了我即将出离时阴霾的心情:没有解脱的自由和快乐,一种淡淡的忧伤,弥漫心间。
       领导看到我那封不太正规的辞职书,先是很吃惊,伴随着颜面暗红的忽然出现,也被我敏感的眼睛捕获到了。但毕竟是领导,瞬即便变得从容不迫,面不改色。他说等几天,让他们研究研究。我静候“佳音”。
      在等待的那几天,我约了在那个城市的同学、朋友,还有我们以前的一位中学老师吃了顿饭,算是告别。因为我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走了,所以没告诉他们具体的行程,但我知道也许要若干年后,我们才可能有机会再次举杯相聚,是什么时候呢,我也说不准。那顿如最后晚餐似的告别聚会,没有一点壮烈的气氛,因为除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会忽然地离开这座城市,告别这些可爱的曾经相互理解、支持的朋友们。没有必要增加离别的忧伤和牢骚的话题,就让我一个人独饮那杯离别的红酒,醉也好,苦也罢,不想把我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她们。因为她们还要快乐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继续。
     我的记忆还是那么的深刻,在边敲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往事像冒泡的开水,在脑海里不断的翻腾,翻腾着,就慢慢的,记忆就这样像瀑布喷洒而出。因为那是迄今为止在那个城市和朋友们最后的一次杯觥筹饮,把盏颜欢。我们吃得很高兴,还喝了红酒。酒楼还是比较有名的,也是包间里,好像吃的招牌菜是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爱吃的那个红绕肉,味道是好得很正宗、地道。有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有点吃得今朝有酒今朝喝,明天以后就不管了的豪迈。的确,那一顿,是我银子掏得最多的一次饭局。深刻啊,就会留在记忆里,留住那个欢乐的时间,定格住。那天我没有醉,心情还是高兴的,尽管在那之后的某一天我就要走了。
    交了辞职信后,也就没去公司了,因为实在不想再朝八晚五的像一具死尸一样每天在那个办公室僵坐着等待领导的“天诏”。在那套每月几百元租住的房间里,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昏睡了几天后,领导的”研究“还是一直没有结果。我想我该走了。走的那天,我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在那个城市的一位朋友,信里是告别的话语,好像是说我要走,可能还写了些心情之类的东西,有点记不清了;另外一封就是写给那位”阳光青年“。其实那封信严格说来应该是个留言条。本来我是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因为有好多天,都一直联系不上,也没看到他。决定走的前一天,我打了他的Call机,希望跟他告个别,但一直没有回应。于是,我想到了上述提到的那样一种告别方式。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到那个我们以前几乎每天都会去的那个出租屋,看到电脑上的那封便信的,是走了的第一天,两天,还是一个多星期以后,我不得而知,和他以后的联系里,我也没问。毕竟都已是云烟的往事,重新提起也只是缅怀的心情,淡然的一笑。
      背上行囊,我踏上月台.......,几乎跟吴其隆的那首<<送别>>吟唱的一样的写实,只是我没有回头,没有挥手,甚者好像都没有任何感觉地坐在那列车厢里,只是闭紧了双眼,让脑海里空白起来。是的,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带着寒意的早上,我离别了家乡、同学、朋友,去了遥远的南方,开始了我摇摆的漂泊他乡的晃荡,从此也拉开了我每天忙碌、真正自立的生活......
      外面的天真的很大,世界精不精彩每个人的理解就会不一样了。半年里我明白了很多,包括对我所到每个城市的了解,当然最了解的还是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号称中国最特别的地方。因为这样的结论我总结了它的三个特别之处。首先是它的杂。五脏内腑皆各色人种,各色营生盘错而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品不分邪恶,各施伎俩,各怀绝技,各显神通,各自刨食。其次就是它的快。道路修得快,房子建得快,上班走得快,思维变得快,跳槽跳得快,人也老得快。最后就是它的新。每天都有新公司开业,新店开张,新景出现,新人加入,新闻出现,新象万千,活力无限。这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也是把大多数人的衰老进度加快的城市。也许很多人都会在“儿童相见不相识,乡音不改鬓毛榱”的时候回归故里,却也是物是人非,朝华已逝。可这就是现实的生活,你来了,只能接受,只能融入,和它修戚与共,与它耳鬓厮守。
     每天都是快三节奏的节拍,让我早已熟悉了这个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只是觉得一年比一年过得快,感觉时间像是被掌控在一个疯子的手里了,他在发疯似的向前快速的旋转时针,不吃不喝整天干的就是这活。
     在我在这边晃荡的这几年,都有一些同学、朋友的关心。我真的感到很温暖,我也非常谢谢这些同学和朋友。我真的一直很懒,和他们交流少了,是惰性使然;但在空闲时还会不经意的想起他们,也希望他们生活过得比较好,事业不断的有所进步,尽管大家聚少离多、交流有限,各自奔波。想起以前的聚会时的同学少年,现在大多已开花结果,或为人母或为人父,或已有温馨小家,或自有甜蜜,真的感慨这几年过得很快。想当初大家热闹的情形,杯酒言欢的场面,让每一个没有失忆的人的心中都不免有怀念过去的蠢动。其实,讨论自己是一个么样的人,到现在我还觉得没有想象的这样容易。人有时候就是个奇怪的动物品种,没有恒性。你要说我对上面提到的那些朋友的了解和认识,肯定是很不全面的,也许当初自认为全面的东西,过了很多年,也会有变化的可能。罢了,写到这里时候越觉得现在活着的时候跟一人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好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随随便把一个不顺眼的人定为“反革命”、“反社会主义”一样有点主观和冲动了,我想这样的话题还是留给我接触的每一个人吧,因为他们的所有的口水堆积在一起,才是比较实在的答案。但我还得谢谢我的那位“阳光青年”朋友,让我这几年尘封已久的记忆开启了,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脑海里胶卷式过了一遍;回忆让我总结过去的那段生活,也让我好好重新在这几天难得寂静里,在没有忙碌,没有吆喝的日子里,一个人审视一下自己。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问自己,没有马上回答上来。因为有时候会很热情,有时候会喜欢静默一处;有时候喜欢喧哗,但有时却也寡言。我从心底来说,我不想做任何对不起朋友的事情,当然到现在我觉得自己也没做过什么对不住人的事情。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不会去主动去伤害任何人,但我也希望自己也不要受到什么伤害,身体也好,心灵也罢,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想,我也坚信这一条。我天性不好交际,淡于应酬。我内心是真诚的,如果你是真诚的话;我内心是热情的,如果你是热情的话;我内心是善良,如果你是善良的;我内心是厌恶的,如果你是邪恶或太过于工于心计的;我是独立的人,精神和物质,但我也渴望能有相互理解的朋友,以为良友是千金难求,并视我的精神动力。我敬重和尊敬那些靠自己的光明努力,实现自我理想的、成大业者;我尊敬那些有真材实料,却又虚怀若谷、为人善意者;我尊重那些通过自己的光明的努力,能自食其力者;我尊敬和欣赏那些即使身处逆境仍能够坚持原则、心怀坦荡,光明磊落者。我最欣赏的理想人物性格是像《亮剑》里李云龙式的襟怀坦荡、浩气冲天,胆识过人,聪明绝顶的性格。近代我最佩服的军事元帅是硬邦邦的彭德怀。我觉得世上最可耻的事是出卖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我也在外面晃荡了这么多年,自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每天忙碌,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些小小目标,但一直吃的是自己的饭,过的是自己的生活,独立自主的意志一直没有放弃过,只是离我心目中上述这些标准还差得很远,所以我还得继续吃饭、生活、工作、学习,如此往复,像时钟一样。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