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培训de结束

      呓语 2006-4-23 22:18
党课考试考完啦!应该没问题,准备了半个周,董JJJJ通知我的时候已经是周二的晚上10点半,可以说还比较顺利。党课,加考试,这期间经过了两个月,回过头再重新审视,感觉这些小小的过程都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小山丘,然后一个个去翻越它,很有成就感!
谈谈对党的感受。现在大学里入党比例一年年增大(至少在SDU是这个样),这个学期的培训,仅材料学院,南校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大约有40多人,如果再加上南外环大一大二的,也得60左右,也就是说,一学年一个学院就至少要接收10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SDU一共30多个院部,那么整个SDU一年会接纳多少人呢?当然,入党积极分子离真正入党还有一定的时间和距离。我有这种感慨:这是个党员泛滥的年代。K子哥戏称学院里现在是造党员,流水线作业,按照名单上的顺序一批批地来,可不嘛,申请表已经发下来了,过两天,函调,思想汇报……这叫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我是觉得这样做不大妥,想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什么是先锋?先锋就是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如果大家都是党员了,那么就相当于都不是了,中国现在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的党员,还在逐年地大比率增长,照这样下去,如果忽略没有太多政治权利的农民朋友,那么我们周围到底有多少党员?
不谈数据了,这也确实不是我能管的着的。说说我的政治面貌发展史,在小学,我是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一年级,7岁,那时候能知道什么呀,什么觉悟不觉悟的,谁学习好谁先入,当时戴上红领巾感觉很牛X,每天早上醒来认认真真地扎好去学校,不过这种感觉也就持续了一年多,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戴上了这东西,也就不稀罕了,再后来到了五年级,红领巾变成了负担,装在书包里或者索性掖在口袋里……上了初中,我又是第一批成为团员的,还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入团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1997年3月8日|||-_-,也没有感觉什么变化,唯一不时提醒我是一名团员的事情是每个月那1块2毛钱的团费……一直到现在,我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里分配党员名额的标准和依据是先是班干部,然后是学习成绩好的,然后是工作积极的,理论上讲,我觉得应该属于第三类吧,因为给学院里做了一些网站,表现突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党课的学习,大家都觉得只是一种形式,但是研读教材,或者说通过这几天的突击备考,让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一些认识,自己的觉悟也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不要说我恶心,我只是想谈谈自己对共产党的看法。以前,受了周围人的影响,总跟着瞎吆喝,共产党怎么不好,党员怎么腐败,什么狗屁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变相的资本主义,还有邮箱里的不断的反党反社会的垃圾邮件。现在,我却不再这样想了,看问题要以全面、发展的角度和高度,就拿我们国家的教育,虽然远不如西方国家一样高度发达,可是国外像美国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好的大学只有富人才能上得起,穷人只能上一些州立大学一般的大学,而我们国家呢,以高考为选拔人才的手段,虽然这其中也肯定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但总的来说,只要你努力学习努力拼搏,你就能够上好的大学,享受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享受政府给你颁发的奖学金和福利政策。再比如,98年的抗洪抢险,是谁先冲在人民的前面挡住了洪水,是谁在最危难的时刻救助了落水的群众,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战士们,是我们党,难道这不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才能体验到的么?
前段时间拜读了海岩老师80年代的一部作品《便衣警察》,很受文章主人公周志明的鼓舞,他的正直勇敢,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大公无私,让我几次感动地眼睛湿润。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员,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有些遥远,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不近,但是谈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还是切合实际的,尤其是它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精神,像助人为乐,像爱国守法,像艰苦奋斗,都是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的。人,一定要有理想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学习,热情地工作,乐观地生活,为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理想而拼搏和奋斗!
写完之后猛地发现,这不就是一篇思想汇报嘛!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