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已经迅速到让人厌烦了。财大气粗的Google刚在今年5月份推出可用手机邮件更新网志信息的移动博客,6月份国内的手机博客也问世了:用手机WAP阅读博客网志,用彩信发布网志,用WAP对网志发表评论,甚至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网志,把博客的基本功能在WAP上都实现了。自手机在博客世界中插上这一手之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玩博客,随时随地拍照、发布,令人心存畏惧。
手机能上博客,大不了是电子产品和网络开发商的小小谋略,而博客为何普及到商家忙不迭地呼应才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去年8月,平地一声雷,天上掉下个木子美,借木子美的光,博客在Alexa排名也从20000名左右,像吃了春药一样猛窜到接近1000名,甚至一度逼近200名。现在,伊已退出我们的视线,泡沫被滤掉了,可在这一场无意识的普及教育之后,回归常态的博客不温不火,韧性十足。盖茨还在今年5月的年度执行长峰会上满怀希望地憧憬了博客文化及其传播方式作为商务交流工具的前景,而我们,已静悄悄地把它当作日常工具。
坎普,太坎普:博客的人文精神
博客Yama已经养成了强迫症,每天都要更新数次,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好像一天24小时都粘在她的膝盖上。“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月不更新blog。”Yama说,“就像养宠物或‘它哥妈治’一样,我要对我养的博客负责啊。”如今,全球博客数量已经逼近1000万,占网民总数的1%~2%,而中国像Yama那样活跃的博客数量已经在1万人左右。
1998年1月,美国人麦特·德拉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博客,成为博客里的第一位名人;2001年的“9·11”事件,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成了Blog发展的分水岭;2002年,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中,俄国的博客Live Journal记录下了一手的现场报道;2002年12月,多数党领袖洛特言语不慎,被灵敏的博客马歇尔捕获,引爆舆论,因此丢掉了共和党领袖一职;2003年3月,在来自巴格达Salam的博客日记里,伊拉克战争500多名随军记者成了新闻史上的反面教材;2003年5月,《纽约时报》内幕在罗曼尼斯科的博客网站率先公布,引爆新闻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2004年,博客成为了美国总统竞选的最新“武器”,候选人霍华德·迪安的网站就煽情地叫“为美国而博客”……
而中国博客的命就没有那么好了。博客中国的方兴东谈起2002年8月的创业,就是一部血泪史:“前200个专栏作者是我一个个给专家学者打电话、发邮件、软磨硬泡,解释和鼓动下拉过来,被动地成为博客的。半年多时间里,90%以上的博客文章都是由我个人上传。到今天,我们才完成了‘博客’的理念启蒙阶段。”可惜,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竹影青瞳这样的跳蚤。聚光灯打下来的时候,中国的博客在大众面前的样子,却不是匡扶正义、披露真相的勇士,而像一个搔首弄姿、急欲一夜成名的婊子,还诓骗了无数少男少女在博客上写日记。须知,这不过是一种小猫博客而已(Kitty blogger,指写些日常琐碎内容的博客),远不是主流。
说到底,博客主义,决非自恋狂或窥私癖,而应当是活雷锋,甘当人工搜索引擎、新闻过滤器、思想整合仪。互联网第一代门户以“信息共享”为特征,而第二代门户的特征,则是由博客体现的追求“思想共享”。被潮流的高峰体验颠昏了头的中国的博客们,终于开始向博客精神靠拢了。如果不能理解那些小知识青年为何把生命消耗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那,你也不能理解博客世界重建互联网秩序的美好愿望。
链接博客与博客的蛛网:小圈子文化
早在两年前的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篇标题耸人听闻的特稿:《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当然,大家过虑了。博客杀不死传统媒体,正像靴子猫杀不死史莱克,电视杀不死广播,DVD杀不死电影院。况且,归根到底,博客也就是小众传播,爱恨情仇都在圈子内解决,灭不了整个江湖。
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东西能驱使大量的人只为少量的读者写大量的东西了,如果能分析出博客的驱动力,能源危机一定会缓解很多。固然有些blog拥有数千名读者,但据美国一家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估计,只有4%的上网用户阅读blogs。博客挑灯看剑说,他从来不清楚他有多少读者,只知道不会太多。“我只是对某些事一吐为快。”曳曳说,“我迷恋的就是通过blog和人们产生了一种关系。”而Amble则认为“网络不朽的幻想有时候比现实的金钱更有吸引力”,她说,“我每天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在我的blog上贴文章以及读别人的blogs。通过blog认识的人已构成我重要朋友的最大部分。”
博客就是自得其乐的小世界。它不会像个人wiki那样把自己往“移动词典”的路上拧,不会像BBS里一样关门放狗,把板砖往死里砸,也不会像QQ、MSN上一样尽嘀咕些鸡毛蒜皮事儿妈,而是通过文字、观念、思想迅速地合并同类项,志同道合者通过交换链接,建立一个惺惺相惜的私人网络。而逐日逐日地记载着你的思路历程的即时更新,使之更加私人化。Blogger们就在这个蛛网中进退游弋。不妨说,你被一个博客链接,就会被更多的博客链接,你进入了一个博客,就会进入更多的博客。木子美在博客中提及一个男记者,这位记者的博客点击量由200多猛增到5000多。所以关键是,你选择拜哪个山头,是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移动博客,还是视频博客、图片博客、文摘博客?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再没有普世真理
曾经以为只有佛教才有资格说:“直指人心,自性见佛。”但禅宗之后,今天博客也可以说,真理就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最简单的直觉顿悟。它的本质就是以自我为媒体。彰显个性和个人价值是博客精神的突出体现。
国内第一本全面引介博客文化的书籍《博客》一书中总结出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两大传播模式——“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所谓的“大教堂模式”即指文明的传播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角色便由巫师、僧侣、诗人甚至是软件工程师来承担;“集市模式”则指每一个自由个体对生命的顿悟和对世界的自我主张。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二媒时代”则同是此论调,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发布;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消灭了中心,散点的可逆的交流。我们幸而赶上了这样的好光景。正如博客的中国肇始者方兴东所定义的那样,博客是作为内容、媒体、知识、思想的开放源代码出现的。而且和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不同,博客的版权不是copyright,而是CC公共版权,意味着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网络的内容可以被复制和自由延展。网络思想和外延都更加开阔,一切皆有可能,值得我们弹冠相庆。
不过,科技带来的媒介变革也颠覆了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生存意义。追求真理曾是数千年人类文明所孜孜以求的终极意义,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向真理逼近。然而,博客世界里没有真理,也不好这一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没有什么可以供你去信奉。更可气的是,个人主导的率性而自由的博客世界,居然建立起比传统媒体更加可靠的“公信力”。因为在博客里不用对任何别的东西负责,所以才更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内心的真实负责,更接近真理?
让我们可以以任意方式任意地表达任意内容——这种表达权力的无限放纵,是否就是博客追求的目标?
手机能上博客,大不了是电子产品和网络开发商的小小谋略,而博客为何普及到商家忙不迭地呼应才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去年8月,平地一声雷,天上掉下个木子美,借木子美的光,博客在Alexa排名也从20000名左右,像吃了春药一样猛窜到接近1000名,甚至一度逼近200名。现在,伊已退出我们的视线,泡沫被滤掉了,可在这一场无意识的普及教育之后,回归常态的博客不温不火,韧性十足。盖茨还在今年5月的年度执行长峰会上满怀希望地憧憬了博客文化及其传播方式作为商务交流工具的前景,而我们,已静悄悄地把它当作日常工具。
坎普,太坎普:博客的人文精神
博客Yama已经养成了强迫症,每天都要更新数次,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好像一天24小时都粘在她的膝盖上。“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月不更新blog。”Yama说,“就像养宠物或‘它哥妈治’一样,我要对我养的博客负责啊。”如今,全球博客数量已经逼近1000万,占网民总数的1%~2%,而中国像Yama那样活跃的博客数量已经在1万人左右。
1998年1月,美国人麦特·德拉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博客,成为博客里的第一位名人;2001年的“9·11”事件,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成了Blog发展的分水岭;2002年,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中,俄国的博客Live Journal记录下了一手的现场报道;2002年12月,多数党领袖洛特言语不慎,被灵敏的博客马歇尔捕获,引爆舆论,因此丢掉了共和党领袖一职;2003年3月,在来自巴格达Salam的博客日记里,伊拉克战争500多名随军记者成了新闻史上的反面教材;2003年5月,《纽约时报》内幕在罗曼尼斯科的博客网站率先公布,引爆新闻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2004年,博客成为了美国总统竞选的最新“武器”,候选人霍华德·迪安的网站就煽情地叫“为美国而博客”……
而中国博客的命就没有那么好了。博客中国的方兴东谈起2002年8月的创业,就是一部血泪史:“前200个专栏作者是我一个个给专家学者打电话、发邮件、软磨硬泡,解释和鼓动下拉过来,被动地成为博客的。半年多时间里,90%以上的博客文章都是由我个人上传。到今天,我们才完成了‘博客’的理念启蒙阶段。”可惜,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竹影青瞳这样的跳蚤。聚光灯打下来的时候,中国的博客在大众面前的样子,却不是匡扶正义、披露真相的勇士,而像一个搔首弄姿、急欲一夜成名的婊子,还诓骗了无数少男少女在博客上写日记。须知,这不过是一种小猫博客而已(Kitty blogger,指写些日常琐碎内容的博客),远不是主流。
说到底,博客主义,决非自恋狂或窥私癖,而应当是活雷锋,甘当人工搜索引擎、新闻过滤器、思想整合仪。互联网第一代门户以“信息共享”为特征,而第二代门户的特征,则是由博客体现的追求“思想共享”。被潮流的高峰体验颠昏了头的中国的博客们,终于开始向博客精神靠拢了。如果不能理解那些小知识青年为何把生命消耗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那,你也不能理解博客世界重建互联网秩序的美好愿望。
链接博客与博客的蛛网:小圈子文化
早在两年前的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篇标题耸人听闻的特稿:《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当然,大家过虑了。博客杀不死传统媒体,正像靴子猫杀不死史莱克,电视杀不死广播,DVD杀不死电影院。况且,归根到底,博客也就是小众传播,爱恨情仇都在圈子内解决,灭不了整个江湖。
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东西能驱使大量的人只为少量的读者写大量的东西了,如果能分析出博客的驱动力,能源危机一定会缓解很多。固然有些blog拥有数千名读者,但据美国一家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估计,只有4%的上网用户阅读blogs。博客挑灯看剑说,他从来不清楚他有多少读者,只知道不会太多。“我只是对某些事一吐为快。”曳曳说,“我迷恋的就是通过blog和人们产生了一种关系。”而Amble则认为“网络不朽的幻想有时候比现实的金钱更有吸引力”,她说,“我每天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在我的blog上贴文章以及读别人的blogs。通过blog认识的人已构成我重要朋友的最大部分。”
博客就是自得其乐的小世界。它不会像个人wiki那样把自己往“移动词典”的路上拧,不会像BBS里一样关门放狗,把板砖往死里砸,也不会像QQ、MSN上一样尽嘀咕些鸡毛蒜皮事儿妈,而是通过文字、观念、思想迅速地合并同类项,志同道合者通过交换链接,建立一个惺惺相惜的私人网络。而逐日逐日地记载着你的思路历程的即时更新,使之更加私人化。Blogger们就在这个蛛网中进退游弋。不妨说,你被一个博客链接,就会被更多的博客链接,你进入了一个博客,就会进入更多的博客。木子美在博客中提及一个男记者,这位记者的博客点击量由200多猛增到5000多。所以关键是,你选择拜哪个山头,是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移动博客,还是视频博客、图片博客、文摘博客?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再没有普世真理
曾经以为只有佛教才有资格说:“直指人心,自性见佛。”但禅宗之后,今天博客也可以说,真理就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最简单的直觉顿悟。它的本质就是以自我为媒体。彰显个性和个人价值是博客精神的突出体现。
国内第一本全面引介博客文化的书籍《博客》一书中总结出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两大传播模式——“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所谓的“大教堂模式”即指文明的传播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角色便由巫师、僧侣、诗人甚至是软件工程师来承担;“集市模式”则指每一个自由个体对生命的顿悟和对世界的自我主张。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二媒时代”则同是此论调,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发布;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消灭了中心,散点的可逆的交流。我们幸而赶上了这样的好光景。正如博客的中国肇始者方兴东所定义的那样,博客是作为内容、媒体、知识、思想的开放源代码出现的。而且和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不同,博客的版权不是copyright,而是CC公共版权,意味着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网络的内容可以被复制和自由延展。网络思想和外延都更加开阔,一切皆有可能,值得我们弹冠相庆。
不过,科技带来的媒介变革也颠覆了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生存意义。追求真理曾是数千年人类文明所孜孜以求的终极意义,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向真理逼近。然而,博客世界里没有真理,也不好这一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没有什么可以供你去信奉。更可气的是,个人主导的率性而自由的博客世界,居然建立起比传统媒体更加可靠的“公信力”。因为在博客里不用对任何别的东西负责,所以才更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内心的真实负责,更接近真理?
让我们可以以任意方式任意地表达任意内容——这种表达权力的无限放纵,是否就是博客追求的目标?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