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难忘的50款游戏[完整] [2005-8-4] snowman 发表在 游戏/动漫/人生
| 1995年
三国志Ⅳ——对于许多对游戏的认识还停留在打打杀杀的人来说,这是第一款让他们第一次朦朦胧胧地接触到"游戏文化"这个概念。尽管前面的三代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玩家基础,但是真正让这个系列在中国红极一时的,还是4代。在前所未有的640*480的画面解析度下,三国的统一征程让许多玩家感受到与动作游戏带来的不一样的成就感。
仙剑奇侠传——仙剑横空出世,诸侯退避三舍。对于这样一款创造奇迹的游戏来说,任何多余的描述都会显得苍白。自"仙剑"之手后,PC游戏和TV游戏的分流,中文武侠游戏和欧美奇幻RPG之间的争论等永恒的话题开始现出雏形,尽管后来的续集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担的起"仙剑"这个称号的,在玩家心目中仍然是95年的第一作。也许在仙剑如日中天的那些日子里,我们都不会想到中文单机武侠RPG最终也会有没落的那一天。
毁灭战士Ⅱ——在DOOMⅡ风靡一时的那个年代里,中国玩家还并不知道什么约翰·卡马克和约翰·罗梅洛。他们只是知道一点:从来没见过这么带劲的游戏!于是,有人感慨到:"史上第二个变态的游戏是DOOM,第一?当然是DOOMⅡ"后来有个著名的女作家撰闻将DOOMⅡ狠批了一通,理由是她10岁的小侄子迷上了这个游戏,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不过事过境迁,现在10岁大的小朋友哪怕玩《喋血街头2》也没见有人出来议论什么了。
大富翁2——"大富翁"系列可谓是"轻松游戏"的代表。没有暴力,可是也紧张刺激;没有剧情,但角色也深入人心。它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是玩家也坐到了电脑桌前。仔细想来,在连线对战技术还为成熟的早期,电脑游戏领域的的确缺乏一款能让众人同乐的作品,而"大富翁2"的"热坐模式"弥补了这个空白,说这是街机精神的完美延续也不为过。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作为大宇RPG两个招牌系列之一的"轩辕剑",自"枫之舞"之后真正奠定了与"仙剑"相呼应的地位。"枫之舞"延续了2代的架构,但在剧情上更加精雕细琢,战斗系统在前作的基础上作了一定调整和改进,炼妖壶升级演变为收妖及炼妖术。尽管当时一度被"仙剑"的风头给压制住,但是玩家从不否认"枫之舞"在这个长盛不衰的系列中的重要地位。
太阁立志传——可以说"太阁"在国内培养起来一大批日本战国文化的爱好者。这款集结了角色扮演和策略两种特征的游戏为玩家展示出一幅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社会的风情画,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多种多样的玩法也提供给玩家丰富的乐趣。它不愧为光荣最出色的系列之一
1996年
炎龙骑士团Ⅱ·黄金城之迷——"炎龙"系列在系统和风格上参照了日本大红大紫的"光明与黑暗",但是相信玩过的人都会承认"炎龙2"的岁制并不亚于游戏机上顶级的战棋游戏作品。严谨的职业设定,出色的剧情和人设,华丽的战斗画面,"炎龙2"让当时的PC玩家真切感受到了"战棋"游戏的魅力。由于后来外转"风之纹章"获得评价并不高,汉堂便再也没有推出过"炎龙"的后续作品,不排除PC平台上战棋游戏衰落得太快的原因,但是汉堂的确也是一家过于爱惜自己招牌的公司。
大航海时代2——"大航海2"诞生之后,光荣在无数中国玩家心目中有了"神一样的公司"的地位,小小十几兆的游戏,给玩家带来了无穷的探索乐趣。在那个时代,玩家一直无法将"大航海"和"太阁"归类到何种游戏上去,因为其涵盖的游戏乐趣实在是太丰富。
模拟城市2000——这是一款曾经作为装机必配的游戏,虽然早在1993年就发行了英文版,但是1996年汉化后才在中国大地上全面流行开来。Maxis的Sim系列也影响了无数后来者,并建立了牢固的模拟类游戏Fans团体。制作人Will Wright的看法是,他利用了玩家一种收集和建设的心理嗜好,并将其牢牢吸引住,尽管游戏中不会有什么战斗或者爱情之类的俗套,但仍然是"一种令人愉快且有创意的游戏经验"。
命令与征服——又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作品,为流行至今的即时战略游戏奠定了基础。C&C让中国玩家感受到了光盘游戏带来的强大震撼,无论是画面、音乐、全程的即时语音、还有全新的操作方式,都是以前难以想象的。最重要的是,其联网模式带来了众人竞争与合作的新的游戏方式,与朋友一起游戏,这在今后的数年中被证明了是多么重要。
三国志英杰传——光荣用它证明,他们做什么类型的游戏都能做到一流。其实这款游戏也可以叫做"刘备传",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难度也是不低的,部分关卡真正具有挑战性。这之后光荣推出的"孔明传"和"曹操传"也一样素质出色,深受欢迎,并开创了战棋游戏在PC平台上风靡一时的年代,不过遗憾的是"英杰传"并没有成为光荣长寿的系列。
古墓丽影——后人提到《古墓丽影》,总会想到Voodoo卡,不断推出的续集和劳拉的身材,但不可否认《古墓丽影》首先是个成功的动作游戏。它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劳拉轻盈的步点享受跳跃冒险的快感,无论画面还是操作感都在那个时代3D游戏的前端。《古墓丽影》后来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Eidos对劳拉的形象进行过度开发,使人们对《古墓丽影》时代的好感随风飘散。
1997年
金庸群侠传——集结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美女,构筑武侠RPG真正梦幻阵容。"金庸群侠"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是这款游戏的成就并不仅仅因为金庸小说中出现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游戏的高自由度让一年来习惯了"仙剑"模式的玩家眼前一亮,并很容易就沉溺其中。《金庸群侠传》以其另类的风格开创了武侠RPG新的模式,究其成功的原因还是两个字:好玩。多年之后的《武林群侠传》一脉相承,品质同样不俗。
雷神之锤Ⅱ——这款作品让已经在神坛上的id头上又增加了一道光环。在Voodoo卡已经引爆电脑游戏世界的97年,QUAKEⅡ让玩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看不到马赛克的梦幻战场,那绚烂的爆炸火花和泛着幽光的金属场景多么令人难忘。当然还有将敌人击成碎片时真正在飞溅的血花。OpenGL也让id从此成了技术力的代名词,玩家们也自此开始走入为了游戏而升级硬件的不归路。
暗黑破坏神——在《博德之门》还没有拍马来救濒临"死亡"的RPG之前,Diablo率先出世了。尽管后来的评论家认为Diablo不算是传统的RPG,但是这不妨碍全球无数玩家沉迷其中。Diablo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之后出现的同类游戏数量几乎比Diablo中的敌人杂兵还要多,左红右蓝的设定也几乎成为同类游戏的定式。暴雪在这个游戏中推广了他们"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概念他们开始向神坛迈进。
魔法门英雄无敌2——最早"英雄无敌"只是作为大红大紫的"魔法门"系列一个实验性的附属作品诞生的,但是一代的成功让New World Computing决心站稳脚跟另辟蹊径,于是精心打造的2代一推出,正统的"魔法门"系列反而像是沦落为偏房了。现在来回首一看。"英雄无敌2"世界上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系统的顶峰,后来的3代尽管更加脍炙人口,但是更多还是对2代的继承。
剑侠情缘——随着"仙剑"与"轩辕剑"的红透半边天,大陆的开发组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武侠RPG,西山居的《剑侠情缘》应运而生。尽管这款游戏看来颇多模仿"仙剑"之处,其开发引擎并不成熟,但是作为大陆的首个原创武侠RPG游戏,仍然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关注。在游戏中扮演男主角独孤剑帮助岳飞抗金的剧情激发了玩家的民族热情。大胆运用的主题曲《笑问情缘》《满江红》更是开创同类游戏的先河。
帝国时代——1997年底,微软推出了《帝国时代》。尽管当年这款作品载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要逊色于《横扫千军》,但是对于中国玩家来说,《帝国时代》的画面带给玩家的冲击是巨大的,农民罚木耕作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可见,在系统上结合了《文明》的特色也要大受好评。尽管载寻路方式,敌人AI,平衡性上都存在不少缺陷,但是玩家们罕见地没有对其斤斤计较。后来的《帝国时代Ⅱ》将这个系列带向了颠峰,并与《星际争霸》形成了真正的对抗。
1998年
星际争霸——在1998年这个强者辈出的年头,如果要从中挑选出一个真正的霸主,那么毫无疑问是《星际争霸》。暴雪耗费3年时间打造的并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一款堪称接近完美的艺术品(后来的资料片《母巢之战》将它真正带向了完美)。"星际"的影响力至今也没有衰退,其平衡性带来的竞技性是任何一款同类游戏也无法企及的。自"星际"以后,RTS游戏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中国玩家也心甘情愿地正式将暴雪推上了神坛,对于此后暴雪的新作,他们一开始就抱以最顶点的期待。
FIFA98——1998年是世界杯之年,于是已经有着"悠久历史"的FIFA系列终于在这一年大放光彩。当时PC平台的EA缺乏来自于KONAMI实况系列的竞争,而EA这家公司的确是懂经营之道,当年还推出了《世界杯98》推波助澜,可谓出尽了风头。直到现在,许多玩家都还以为FIFA98是这个系列的最强作品,不过究竟是因为足球的魅力还是游戏的魅力,又有谁说得清呢?
盟军敢死队——《盟军敢死队》开创了"即时战术游戏"的游戏新类型,Eidos旗下开发商Pyro Studios一鸣惊人。与传统即时战略游戏"人山枪海"的打法不同,《盟军敢死队》只提供了寥寥几名队员,他们各有所长,如果不能熟练掌握每个人的特长,要想过关如同天方夜潭。因为"盟军"的魅力,国内许多玩家开始喜欢上了二战题材的游戏,完美代理汉化这个游戏新天地也开始被玩家们所熟识。
魔法门Ⅵ天堂之令——尽管许多中国玩家对"魔法门"系列闻名已久,但是真正开始了解并喜爱这个欧美著名的RPG。还得是从育碧引进,并全面汉化到包括中文配音的6代"天堂之令"开始。作为RPG,游戏的第一人称视角让玩家感到一些不适,但很快就被庞大的游戏世界和繁多的剧情任务所吸引。游戏真实时间制更是让习惯了日式RPG的中国玩家尝了鲜。遗憾的是,在3D加速卡已经成为主流的当时,"天堂之令"的画面看起来的确有些寒碜。
极品飞车Ⅲ热力追踪——在1998年,如果要选出一款入门最简单,也最炫最酷的游戏,恐怕就得属《极品飞车Ⅲ热力追踪》了。这款全面支持3Dfx glide和D3D的游戏用画面震撼了每一个玩家,许多人甚至流着哈喇子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赞叹,这之后"极品飞车"系列也一直引领着玩家硬件升级的潮流。
三角洲特种部队——1998年是网吧载神州大地上风生水起的年头,在网吧有一款比"雷神""红警"更走红的联网游戏,那就是三角洲特种部队。"三角洲"是首个让中国玩家领会到小组配合作战乐趣的作品,在一片荒芜的地图上,大家翻山跃岭,不辞辛劳地去解决敌人,并相互比较着杀敌数和被杀数。在粗糙的画面下,每个人都练出了一副好眼力。
三国群英传——1998年初上市的《三国群英传》是奥汀开发的第一款游戏,尽管从游戏本身来看只是小品级的,但是其借鉴自土星游戏《龙之力量》的出色结果还是迷倒劳动无数喜爱三国题材的中国玩家。由于配置要求不高,在那一年走入网吧,你甚至可能见到满屋子的电脑屏幕上都载上演百人大站的盛况。遗憾的是,尽管《三国群英传》成了奥汀的招牌,但是之后推出的数款续集都未能再现一代的辉煌。
最终幻想Ⅶ——"最终幻想"初次登陆PC平台,SQUARE姿态强硬地要求这款游戏必须支持3D加速,不少玩家因此而升级了自己的显卡。作为"FF"系列最经典的一作,尽管这款游戏最终也没有退出汉化版。但是许多英文水平不佳的玩家抱着攻略也将游戏打通了关,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据悉国内民间的汉化小组目前已经将PC版"FF7"的全面汉化工作进行到尾声,足以证明他们对这款经典之作的热爱。
1999年
异尘余生Ⅱ(辐射Ⅱ)——Black lsle后启示录风格名作《辐射》的续集,并将这个系列推倒了一个RPG游戏难以超越的颠峰。由于语言障碍,拥有庞大文字量的《异尘余生Ⅱ》一开始并没有被太多中国玩家所接受,但是在第三波发行完美汉化的中文版后,《异尘余生Ⅱ》开始以其超凡的魅力吸引愿意尝试的玩家,并让他们在充满末日颓废风格的世界中乐不思蜀。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异尘余生Ⅱ》的爱好者始终呈滚雪球般的上升趋势。
心跳回忆·永远属于你——这款游戏满足了无数男性玩家的梦想,他们可载无数各具特色的美少女之间周旋,并且随意挑选自己的意中人。不过,当他们发现,要想讨好游戏中的女生仍然需要成绩好,身体壮或者精通琴棋书画时,不知是否会感到一丝悲哀。然而最糟糕的是,最终能让你"得手"的女生依然只有一个而已。
家园——1999年令人震惊的一款3D即使战略游戏。爱浩淼的宇宙空间里战斗,尽管没有太复杂的场景,但是宏大的气愤营造和精致的舰船模型都让人赞叹不已。如唱诗般恢弘的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游戏讲述了一个失落的种族"寻找家园"的故事,如果愿意花点时间来钻研北京会很容易被吸引。《家园》在那一年的多项游戏评奖中载誉而归。没有让那些深深喜爱它的玩家失望。
生化危机2——尽管比PS版同名游戏的发行时间晚了一点,但是出色的汉化弥补了这个遗憾,还让玩家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游戏的剧情。在3D加速卡的支持下,PC玩家享受到了比PS版更加出色的画面。代理商的做法开创了国内低价位正版游戏的先河,而好游戏是经得起考验的,最终《生化危机2》的销量也让育碧十分满意。
2000年 终于到新千年了,累啊。
模拟人生——2000年,Maxis的《模拟人生》不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游戏类型,也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加上后来林林总总的资料片,《模拟人生》成了PC游戏史上销量最高的系列。值得一提的是,EA几乎总是同步发行《模拟人生》系列新作的中文版,使得这款本来就适合各类型玩家的大作载国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暗黑破坏神Ⅱ——尽管从画面上来看已经不能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准,但是万众期待的Diablo2丝毫没有让人失望,场景、角色、系统、技能、CG动画,任何一个方面都几乎无可挑剔,玩家们又得到了一款可以一直享用到暴雪下一款作品问世的杰作。一年后暴雪推出地代资料片"毁灭之王"为丝毫未消的暗黑热潮又加了一把柴火。直到今天,都还有无数玩家载反复温习着2代的同时巴望着暴雪早日放出3代的开发消息。
博德之门Ⅱ安姆的阴影——"博德2"载剧情上延续前作,玩家继续扮演邪神的子嗣,为了探索一次被绑架的真相和解救曾经患难与共的战友而展开恢宏的冒险旅程。许多玩家认为"博德2"代表着D&D游戏的全面复活,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RPG游戏,这也许并不夸张。但在这之后不久,Interplay公司的内部矛盾导致亲密合作的BioWare和Black lsle组合分道扬镳,这也是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持之间的破裂,意味着"博德2"这样2的经典之作在今后将难以再现。
2001年
英雄本色——这款原名为《马克思·佩恩》的动作游戏被国内代理商定名为《英雄本色》。这款游戏以"暴力美学"为噱头,在"子弹时间"的慢动作中射杀敌人的快感让人忍不住大呼精彩,穿插的漫画式剧情交代和大量主角心理描写都让人感觉到了动作电影的风格。玩过《英雄本色》玩家不由得爱上了马克思·佩恩这位充满悲情色彩的孤胆英雄。
轩辕剑Ⅲ外传天之痕——"天之痕"沿用了在前一年登场并大受好评的《轩辕剑Ⅲ》的引擎开发,2D唯美的画面,动人的剧情和音乐都塑造出迄今为止得到评价最高的一作"轩辕剑"。尽管男主角陈靖仇优柔寡断的个性让人觉得有些"面",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最后毅然放弃了复国大业,为拯救天下苍生而与养育自己的师傅展开战斗。此外,"天之痕"中还出色地塑造了小雪,宇文拓,宁珂郡主等个性鲜明的角色。尤其是宇文拓,很多玩家认为这个角色还大有可以发挥的余地。
樱花大战——又一款移植到PC平台的家用机顶级大作。作为光井王子和世嘉公司的代表作品,樱花大战并不是一款简单的恋爱游戏,而更像是一部有玩家亲身参与的动画片。尽管游戏的战斗部分稍微简单了一点,但是单要处理好手下几位女孩子之间复杂的关系就相当令人头疼了!
文明Ⅲ——《文明》系列载中国玩家心目中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不过《文明Ⅱ》与《文明Ⅲ》之间的发售间隔长达数年,可以说国内玩家中真正了解这个系列的人并不多,《文明Ⅲ》的汉化和发行改变了这一状况。这是一款能够承载历史的游戏,通过它,中国玩家可以了解到席德·梅尔为什么始终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戏设计师之一。
反恐精英——这是一款不用多作说明的游戏。2001年,进化到1.3版的CS已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之后CS迅速侵袭全国大小网吧,开创了一个新的游戏王朝。无数玩家加入到CS的战斗阵营中,尽管他们中可能有些人还不明白CS和《半条命》的关系,但是就是这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一手将CS推上了今后几年间中国竞技游戏的颠峰。
2002年
魔兽争霸——尽管《星际争霸》还远远没有到"人老珠黄"的地步,但是暴雪已经在这一年推出了《魔兽争霸》,成功地完成了对自家的抢班夺权。新一代的魔兽再次展现了暴雪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在游戏性的把握上的老到,英雄的加入和运用给RTS游戏上带来了大量新鲜元素,而在竞技对抗上的乐趣丝毫没有降低。此外,暴雪大力提供的编辑器让魔兽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
侠盗猎车手Ⅲ——2002年GTA3引发了一连串对于道德影响的讨论,而这样的讨论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处在浪尖风口上的GTA3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毫无疑问,排除游戏中触及到的道德底线,拥有高自由度的GTA3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游戏。在趋之若骛的玩家面前,之前的种种讨论都变成了一纸空话,不由得让人感叹,在已经快要陷入瘫痪的国产单机市场面前,建立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似乎已经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地牢围攻——就像当年微软用《帝国时代》来挑战《星际争霸》一样,微软的《地牢围攻》也是仅有的可以与《暗黑破坏神》系列叫板的ARPG。这款游戏的画面素质超越了当时玩家的知名度,让人感叹原来ARPG游戏竟可以华丽到如此地步。在长时间没有暗黑续作消息的情况下,大量玩家自然地投入了《地牢围攻》的怀抱。今年的《地牢围攻2》又蓄事待发,不知暴雪如何面临挑战。
秦殇——在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模仿日式RPG的中文武侠游戏后,目标公司《秦殇》的面世引发了媒体和玩家的一致关注。《秦殇》走的是欧美RPG的路线,系统庞大,分支较多,再加商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许多媒体和玩家都认为《秦殇》担负着复兴国产单机游戏的希望。不过,不管对于目标还是《秦殇》来说,这个担子都过于沉重了。
荣誉勋章·联合袭击——《荣誉勋章·联合袭击》表面商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射击游戏,但它显然从电影中汲取了灵感,关卡路线商可以触发各种设定好的突发事件,呼啸而至的炮弹,敌机的轮番空袭,使玩家始终置身于身临其境的互动电影中,《荣誉勋章》和其后的《使命召唤》引领了射击游戏一个分支类型的兴起。
2003年
寂静岭2——2003年初,当《寂静岭2》登陆PC平台时,许多玩家还仅仅将其当作一款普通的恐怖游戏来对待。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铺天盖地的剧情解析和评论文章推波助澜,《寂静岭2》本身所具备的浓厚人文精神开始慢慢被玩家所熟知,也许许多玩家并没有胆量去尝试这样一款游戏,但是他却可能对游戏的剧情了如指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异的现象。
刀剑封魔录——2003年的《刀剑封魔录》在画面与系统上都和《秦殇》有相似之处,据说本作不少制作人员都是来自《秦殇》的制作组。《刀剑封魔录》强调动作性,对玩家的操作要求更加高,打出99连击是玩家追求的目标。这样一款具有高自由度可玩性的游戏在当时让大量玩家痴迷其中。继《秦殇》之后,"刀剑"也被玩家视为国产单机游戏的希望,但事过境迁,这两款游戏却一起转战到网戏领域去继续对抗了。
汤姆·克兰西的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追求真实潜入的代表。"潜入"作为动作游戏一个门类,在《细胞分裂》诞生钱已经有《终极刺客——代号47》名噪一时,但和后者别扭的操作比起来,Sam Fisher不但控制起来非常灵巧,且攀爬纵跃无所不能。
2004年
波斯王子·时之砂——《波斯王子3D》失败之后这个老牌动作游戏似乎已经完全一蹶不振了,正因为如此《波斯王子·时之砂》的复兴才具有时代意义。在《古墓丽影》之后,《波斯王子·时之砂》使动作游戏玩家有了新的目标,而它成功的要素。无非就是宏大的场景制作和流畅的操作感。
罗马·全面战争——2004年最出色的即时战略游戏毫无疑问是《罗马·全面战争》,这款逼真展现千万人大战的游戏上市仅仅数周,互联网上已出现了数千个游戏同人站点,更有无数玩家自发结成各种站队军团,准备在联网模式下展开撕杀。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某民间制作小组独立制作的MOD包还受到了游戏发行公司Activision的海外媒体的关注。
PES3(实况足球7)——KONAMI"突然开窍",将实况系列移植到了PC平台,终于结束了EA整整10年的独霸局面。如同预料之中,PES3旋风般席卷了球迷玩家的硬盘,浩方对战平台的紧跟更让PC玩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一片网络对战天地。看着一片大好形势,KONAMI决定将今后的每款实况新作准时往PC平台移植,对于实况玩家们来说,好戏还在后头。
2005年
半条命2——借助强大的图象引擎,《半条命2》构筑了一个细节真实可信的世界。游戏的新意也体现在重力枪等细节上。因此你不能说它一定是划时代的游戏,但它仍旧为未来几年的射击游戏的发展树立了楷模。这款本应叫作《半衰期2》的游戏还有特别扑朔迷离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我们至今也无法参透……
| |
|
|
我的日历 |
|
|
分类日志 |
|
|
友情链接 |
|
|
最新评论 |
|
|
搜索日志 |
|
|
访问计数 |
|
|
获取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