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的懒惰着写 [2005-8-30] nickyong 发表在 5d孤独
| 一直流鼻涕,有鼻炎的嫌疑,但是也不像。起码不可能 流鼻涕流到可以就这么坐着也会不自觉地对着屏幕流出透明的液体,从鼻孔 害怕的跑去洗了一个热水澡。很热很热的味道。有“潘婷”的味道。头发。洗发加润发。
想起了昨天去完明基之后,路过贝塔斯曼,又冲动的走进去,并且又冲动的买了一本欧阳应霁的新书《寻常放荡》
 我想,我的心始终还是飘荡的。 又痒痒了。 “独特的旅行发现与另类的影像记忆,旅行原是一种回忆,或者回忆正在旅行。” 就像我面对明基一样, 昨天见到谢琪的时候,她告诉我,Michael Tseng要飞去德国处理收购西门子的后续工作了,因为德国那边规定要在十月份之前处理完这些事情。所以我只能等到9月底才能见到我们的中国区的老大——曾sir。那个时候他才能从德国飞回台湾然后来大陆。 我不知道我怎么想的。 以后谁都不要问我关于什么人生规划这个名词,包括相关。
想念台湾。 下了一张陈绮贞没有认真发行的一张私专辑《Demo 3》 认真听着关于别人的私生活。想着自己的
继续努力寻找已经绝版了的陈绮贞的唯一一本书《不厌其烦》
借: 寻常放荡 文 / 落落鹰 ——out of the ordinary 扉页上写:相信旅行,钟情漫画,关注设计,沉迷杂志,狂恋音乐,爱恨美食……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创作的路,他回答说,因为有趣。 当被问到是什么叫他一直兴高采烈地走下去,他回答说,就是好玩。 真的是有趣好玩。叫我如何不爱你?!——欧阳应霁。
买他的第一本书时,很无意。傍晚耗在思考乐等朋友来叫吃饭,尚早,去漫画区找东西,然后在一大堆柯南中间夹了这本书,名字是,《设计私生活》。翻了顿觉得好,便买下。饭间某人还跟我歪唧,偏问说什么设计师生活,我说设计逗号私生活,私,自私的私,哦,才罢休。晚上细细看完,关于切,关于玩乐,关于色与空,如抱知音,回味无穷。完全是,心向往之。 然后去季风陆续买回,《两个人住》,《回家真好》。这两本书因为合着专业的缘故,也就放在架子上,时常拿来参考。作者其人,登堂入室,把大陆港台一票好友写了个遍。尤其是坐在他们家里,喝着罐装的可乐,畅谈各自悲喜心路历程,顺带揭密家居生活之种种,一方天井,几味菜肴,倒觉有趣。Homeiswheretheheartis.家之心之所。他说。 欧阳应霁,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一面,实在敏锐。说起风格,温暖舒适,科幻前卫,粗犷肆意,或怀旧,或中西合璧,样样手到擒来。“一张RayandCharlesEames的椅子,一盏MarcNewson的设计的座地灯”,好,一切从家徒四壁开始。文字里,似乎把所有东西都写活了,一花一世界,皆动之以情,皆见这拼合的私生活,怎般生动地设计出来。 看着疑惑,这人走了几个前世今生?怎么可以精通如此多的方方面面?他一路放肆贪欢,把文字和图像玩弄于股掌。他写物写到分明,任这世间花鸟与奇人奇事,当我们稍晚一步而来,他已经在转身离开,他说:“世态山水,我都看过了”。捶胸顿足,于我,爱之于恨之于,纵是忿忿不平却甘愿沉沦,尾随在身后流着口水,默默地。 04年底,三联书店推出三部新做,《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放大意大利――设计私生活之二》《寻常放荡――我的回忆在旅行》。半年后,我在昨天拿到了全部的书。看看,你看看哪,他开始狂侃美食,侃出走,而我等还在麻木的不自知的半饿生活状态下固守城池。也许是我太懒,也许是我太笨,我不知秋凉,那么多年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自以为是历经沧桑,把放荡过滤,留一点非寻常回忆? 旅行,是必须的。欧阳应霁如是说。我在书后频频点头,然后看到这一句,“有家可回才叫旅行”,顿时傻掉。原来都对,所有的主题围绕家而展开,原来“放荡”的高潮乃是“回家”。旅行,不是背叛,而是对家的意义的证明。于是端正态度,不忙打包行囊,先安家。可好像还是更茫然了,看一本书,并不能缩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或是说本身,这个花白短发的男人,其生活与我生活的差距,压根拿不来比较?寻常放荡,说到底,不寻常呐。记起谁说的,没有丰满的钱包,想小资地云游四海,枉然。
矛盾的人。我。 不矛盾的生存方式。他。 停不了——矢志做个贪心的,快乐的,认真的跨媒体导游。 “逃的逃走的走,给自己造就机会提供借口,趁年少好外游,远近无妨,仿佛家门以外才叫做真实,有血有汗,还要迫不及待拍照留念,向熟悉的公众证实自己的确存在,的确闯荡过。” 现在只能这样,以文字纪念某种放荡。 | 忘记了就不要记起 | |
|
|
我的日历Day |
|
|
分类日志Menu |
|
|
友情链接Link |
|
|
最新评论New |
|
|
搜索日志Search |
|
|
访问计数Counter |
|
|
获取 RS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