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报道中的国家利益

      Y工作情况 2005-3-30 10:39
  近年来,一串能源报道新词汇—如“电荒”“煤荒”“油荒”“气荒”等应势而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报道题目—如《石油,中国崛起的最大软肋》《缺油之痛在中国蔓延》《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促使中国军事外交大变革》等亮相媒体。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成为国内外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

  然而,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加大,能源问题已成为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能源报道直接关系国家利益,须引起媒体高度重视。

  谁抬高了国际油价?

  去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惊心动魄的价格波动成为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焦点。西方舆论在分析原因时,纷纷把油价暴涨归因于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经济高速增长。

  比如,英国《泰晤士报》2004年9月13日的一则报道:“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中国所进口的石油远超过其国内需求,让人怀疑囤积是造成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报道说,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每天的使用量为630万桶。

  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2月17日发表文章《中国需求把欧佩克石油产能逼向极限》,援引欧佩克的话说:“到今年年底,石油市场供求形势将非常紧张。明年冬季,在俄罗斯生产减缓的背景下,它将不得不以接近最大产能的水平产油,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以上观点都是从需求角度分析价格,但是价格是供给和需求两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反驳说:“世界石油供给约为平均每天823万桶,而全球石油消费约为平均每天805万桶到815万桶,全球的石油供应略多于石油消费。”换句话说,全球的石油供需链条不仅没有中断,而且供给还略多于消费,这怎么能说油价飙升的原因缘于中国需求的增长呢?

  再者,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是由石油期货决定的,主要取决于伦敦与纽约两大市场上的石油交易。2004年的石油期货交易达上千亿桶之多,而中国参与这些期货交易的程度很低。据专家分析,尽管中国目前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还不到0.1%。因此用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增长来解释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上涨显然是缺乏根据的。

  对此,国家发改委官员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分析指出:外界一些人士将原油价格上涨归咎于中国需求增加,这是不真实的;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局势及市场投机活动。

  可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国内一些媒体,一不愿对新闻事实做出分析,二对来自权威部门的声音充耳不闻,却宁愿与国外舆论保持高度契合。比如,一位美国分析家称,去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增长占了全球新增需求的20%左右,而今年中国的新增需求却已经达到了全球新增需求的一半以上。对此类数字,国内媒体竟然不加怀疑,广泛引用。

  在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鼓噪声中和国内媒体无原则的配合下,中国成了油价上涨的“替罪羊” 。

  失实报道成“中国威胁论”口实

  2004年12月23日,《纽约时报》刊发一篇报道称: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将联袂出击,目标直指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庞大的石油储量,合同总额将逾20亿美元……《纽约时报》惊呼:“中国石油军团已经兵临城下!”与此同时,“美国之音”发出题为《中国谋求加拿大石油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报道,报道说:“最近,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的高级主管人员经常出现在加拿大的能源重镇加尔加里。据信中国和加拿大公司正在就组建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合资项目进行谈判。”“过去几乎将所有生产的石油都输往美国的加拿大,正悄悄和中国几家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在加拿大境内兴建输油管以及提高加国石油产能等。”

  这个例子再次反映了国内媒体甘当“传声筒”,“无原则”配合西方媒体。

  广州一家报纸一篇题目极其煽情的文章—《中国全球范围开展抢油大战 触角已伸向美国地盘》应声而出。这篇文章不无自豪地写道:“中国需求快速成长是全球石油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而预估10年内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从目前的每日600万桶膨胀近1倍,升至1150万桶。但在需求不断升高的同时,中国国内的石油生产却持续呈现下滑的现象。也因此,近几年来向外探 寻油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写到高潮处,这篇报道还“添油加醋”地渲染起来:“过去中国到海外寻找油源时总是尽量回避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产油国,而其合作对象也不乏叙利亚和苏丹这些遭欧美国家孤立的产油国。但也许是这些地区的供油仍无法满足需求,近来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抢油行动已悄悄扩散到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甚至加拿大等昔日被视为美国地盘的产油地。”

  此外,还有一家杂志对此的报道题目也颇为引人注目:《美国人惊呼:哪有石油哪里就冒出中国人》。
我国记者和编辑也许是带着强烈的自豪感“编写”了这类报道。但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正在被国际上一些人拿出变成“中国威胁论”的重要论据。

  在美国,2004年2月2日的《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美中两国将为石油而发生冲突》的文章。文章称:“如果没有一项旨在防止中国成为与美国同等的石油消费国的全面战略,那就很可能出现一场超级大国的冲突。”

  在日本,2004年2月11日的《产经新闻》在一篇题为《中国积极开展“资源外交”》的文章中说:“中国正在把手伸向世界上所有蕴藏着石油的地方,鉴于中国的石油战略和剧增的石油需求,日中两国将围绕东海油气资源展开资源争夺战”。 我国媒体是哪国“喉舌”?

  一些媒体的报道把我国国际能源战略等涉及我重大国家利益的内情几乎全盘暴露于世。事实上,一些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难度大,敏感性强。有些海外媒体对此大肆炒作,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必须提高警惕。我国媒体在能源特别是石油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外交部就曾发出呼吁——不要过度炒作国内石油问题。

  其实,在对于石油等重大问题的报道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不掩饰自己对新闻的操纵。海湾战争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如此写到:“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影响。”

  对于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从新闻报道上加强管理意义重大。我国媒体在对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的报道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在对国际能源新闻的报道中,一定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勿做别人的“传声筒”或“扬声器”。

  近年来,一些国内媒体挂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等诸多西方媒体电头的消息多了起来,甚至出自国外一些街头小报的消息也堂而皇之地上了某些网站和报刊的要闻栏目。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先生撰文说:“我发现在我们媒体上,美国的声音很响亮,人家炒什么新闻,我们就跟着炒什么新闻。”

  “中国推动了国际油价上涨”“因中国需求增加,国际市场钢铁紧张”……这些夹杂着美国利益的观点通过中国媒体影响着中国的舆论。其实,当中国人为油价涨落而忧虑重重时,美国投机商们已在偷笑着大把大把数钱了。我国一些媒体就这样被人利用,可自己还沉浸在所谓的国际眼光中洋洋得意。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媒体固然要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眼光;但全球化、国际化决不是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是美国媒体的传声筒,更不是别有用心者的扬声器。

  其次,我国媒体对国内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的报道,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定要三缄其口。

  一位资深新闻从业者戏言:在石油等关乎国际关系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报道中,盲目“敬业”或许比懒惰更可怕。懒惰最多是写不出稿子,而盲目“敬业”则可能写出捅娄子的稿子。

  在此类报道中,如何才能做到“不捅娄子”?能源报道特别是石油报道领域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记者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站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高度总揽全局,对一些实在把握不准的敏感报道,要向有关专家求证。 (《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主编 李新民)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