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摄影记者:思想储存在先

      Y新传理论 2004-8-19 13:29
作者:周凤桥

  报纸版面越来越多,优秀新闻照片越来越供不应求。好照片从哪里来?近日,本刊高级编辑周凤桥(以下简称周)与《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于文国(以下简称于)进行了对话。

  好新闻照片的含义

  周:平时我和摄影记者或通讯员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多拍好照片、如何运用好照片。你对好新闻照片的含义如何理解?

  于:中国新闻摄影界对新闻照片的质量标准有过许多探讨,大家比较公认的提法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任会长蒋齐生在1985年提出的“新、真、活、情、意”的标准。我理解,评价一张好的新闻照片,至少应该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新闻性,二是思想性,三是真实性,四是瞬间性。

  新闻性是指新闻照片的信息含量,是指它能够给受众带来多少“欲知却又未知”的新闻信息。

  思想性是指新闻照片在传递新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高度及其社会意义。照片的思想性取决于记者自身的整体素质、学养及其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照片思想性的因素很多,其中,记者对国家、对社会、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担当意识至关重要。面对同一新闻事件,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其作品的指向也不相同。比方说,同是采访伊拉克战争,美国摄影记者发表的照片是“一位伊拉克男子在吻美国大兵的手”,而在中国记者镜头前的新闻照片则是“枪口下的伊拉克难民”。

  关于真实性,我以为,含义有两层。第一是摄影记者采访手法的真实。即:在采访事件性的新闻中,要求必须抓拍。这也是目前全球新闻摄影界达成的共识。二是对新闻事件整体评价的真实。事实证明,在许多大事件、大题材的采访中,某个细节的真实未必证明整体的真实。如前面所述,一位伊拉克男人吻美国大兵手的细节可能是真实的,但它不能证明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民的反战情绪和对伊战争整体的非正义性。所以,面对同一新闻,记者对事件整体的评价也要真实。

  瞬间性是指新闻照片的瞬间形象表现力。新闻摄影是用形象语言报道新闻的,它是新闻照片直面受众的外在形式。所以,它的瞬间影像是不是决定性瞬间、是否具有阐示新闻事件的概括力,直接决定着一张新闻照片的传播效果。

  中国新闻摄影现状

  首先,近几年我国都市类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都市报新闻摄影队伍的迅速壮大。在这个时期,像《新快报》李洁军、《北京青年报》胡金喜、《大河报》陈更生等为代表的一批自身素质好的摄影记者顺势迅速地成长起来。这个群体的形成使我国新闻摄影队伍不仅在规模上有了扩展,而且在从业结构上也越来越具竞争力。但是,应该看到,由于都市报群体扩张的速度过快,新加盟这个队伍的部分摄影记者是在没有做好职业素质准备的前提下走上岗位的。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他们必然要随着都市类报纸自身的爬坡,而面临着一次更大的筛选。

  在都市类报业大发展的同时,全国性、综合性大报也已进入了以“改”“扩”版为标志的新一轮的创新期。应报纸“改(报)头换(版)面”的需求,编辑部选用照片的体制和操作方式都有大的变化。现在,有的大报已经增设了图片总监并加强了对图片的编辑力度。这就是说,今后全国性大报将有可能在选用和编辑新闻照片方面减少以前那种对本报摄影记者的依赖性,加大各种渠道图片资源的共享。这也是近几年数码相机和互联网在通讯领域普及后的必然结果。试想,某地发生一个新闻事件,近水楼台的当地通讯员或者是都市报的摄影记者(尤其是目前多数都市报记者已经配备了汽车等快速反映装备),即便是用傻瓜相机一拍,通过电脑往某一图片网站一搁,其照片就可能被全国任意一家报纸选用。相比之下,远在北京或者省城的大报记者就不具备地理上的优势。所以,综合性大报加强编辑力量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大报供职的摄影记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路径。

  据我在《工人日报》这些年来当摄影记者的经验和在业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后全国性大报甚至包括省级党报的摄影记者,应该走一条以“内力”取胜的专家之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主题性新闻、日常新闻和本报特色新闻的挖掘上。即便是突发性新闻也不应只是记录第一层面,而应体现出“人无我有”的整体高度和更深层的新闻主题,追求新闻业务上的不可替代性。当然,这会很不轻松。

  综合素质决定事业上的作为

  周:你对摄影记者综合素质怎么理解?

  于:其实,我国综合素质好的摄影记者很多。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至少要能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对国家乃至世界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相关领域的走向要有一定的思考,而后又善于通过照片的形象语言来表述。他既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意识等。体现在新闻摄影业务上就应该是:面对一个新闻事件,他有比较全面准确的新闻判断,他可能没能第一个赶到新闻现场,但是,只要他到了,拿出来的新闻照片就应该有独到的魅力。当然,高素质需要积累、需要浮得起沉得下、需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需要耐得住清贫和苦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在新闻摄影事业上的作为。

  周:一个记者的综合素质对出好的新闻作品至关重要,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还有其它因素吗?

  于:有的,这就是记者在采访中“三入”的问题。即:“身入”“心入”和“深入”。一次成功的采访,“三入”缺一不可。一般摄影记者身入是能做到的,因为不到现场,就不可能拍出照片,更不可能拍到好照片。但是“身”到了现场,不等于“心”就到了现场。我多次见过有的年轻记者到了现场,按事先在头脑中构想的画面组织加工和摆拍,而后匆匆回报社把照片一发了事。这种记者的心没到现场,至少它缺少和被采访对象起码的理解与沟通,不会拍出好作品。“身、心”双入之后,加之记者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即:深入),出精品的几率也就高了。

  好的运行机制会缓解图片短缺

  周:你对目前我国报纸使用新闻照片的运行机制有什么评价?都说缺少好新闻照片,你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于:去年在深圳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针对过去报纸在图片处理中,不是由懂照片的专人决定生杀大权的实际情况,各位老总一直赞同推广《深圳特区报》《华商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南版等报纸的经验,在编辑部设立图片总监。图片总监直接受值班总编辑领导,全权处理新闻照片。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北京晚报》《武汉晚报》《中国青年报》等20多家报纸都挑选了得力的、懂业务的专业干部出任图片总监。从他们运行的实际情况看,确实变化很大。至少,在这些报纸的版面上,那种不该放大的照片被放大了、好照片得不到好处理的状况极少见了。

  同时,也因为图片总监是专人专攻图片,因而对各类图片网站和业内情况相对熟悉,因而在对全国乃至世界新闻照片资源的共享方面有了明显变化。不仅如此,许多报纸还把摄影部的人员配备和功能设置也做了必要调整。据我所知,目前,有几家中央级大报也正在酝酿在明年的改扩版中设立图片总监或者相当于图片总监的职位,并同时把摄影部改为图片中心。好的运行机制会缓解图片短缺问题。

  周:你对目前我国报纸新闻图片的整体资源做何估计?

  于:总的感觉求大于供。从现象上看:每天报纸上的照片不少,但是,仔细翻阅就会发现,缺少真正打眼的好照片,而且影像和内容雷同的较多。有时候一连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看不到好照片。如此时间一久,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抓不住眼球。从结构上看,主要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厚报数量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也使照片的需求量成数倍的增加,冲淡了图片资源的浓度。另外,各报在追求当日新闻的过程中新闻节奏加快,也使许多好照片因传输滞后错过发表时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片资源的浪费。

  周:针对目前一些记者缺乏职业道德,以稿谋私,甚至搞假新闻照片,以假乱真,投给报纸或参加比赛,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了新闻摄影的公信力。对于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照片来说,它的危害甚至是致命的。这一点相信连造假和谋私者自己也很清楚。我以为,目前业界至少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行业自律。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在西方一些国家也存在,问题在于如何制止。必须在业内形成一种人人喊打的舆论环境,让谋私、造假者无处容身。这是对软环境的营造。二是加大制裁力度。业内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制裁措施,并加大执法力度,如果发现有违反行规的行为且问题严重的,坚决清除出新闻队伍。现在的问题是,从整体上说,上面整体上有要求,下面有人做,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没人处理。比如,有人利用电脑对新闻照片进行剪贴,以假乱真,而且还得了奖,有的摆拍简直成了习惯,明明是挺好的一个抓拍环境,他偏要把人摆来摆去。所以,建议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加大处理力度。 摄影记者思想储存在先

  周:一张好的新闻照片,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能否结合你的采访实践,谈谈如何才能拍出更多的好照片?

  于:作为一个专业摄影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着两种采访:一是规定动作,二是自选动作。自选动作一般都是记者自己感兴趣或者是受感动的题材自然好办。在规定动作中,尤其是一些日常工作的报道,我觉得摁快门前先让自己感动起来十分重要。下面谈两次我的经历:

  2002年8月底9月初,我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采访,一路上看到工地上几万名职工在与“缺氧”斗争。一天,我到了中铁16局海拔5072多米的塘古拉山山口工地的工棚里,被一幅床头上的卡通画吸引了。这张床是工地诊所里一位名叫刘士林的男大夫用的,它既是大夫的诊所又是他的住处。我一看卡通画便知它是大夫的女儿画的,可以想象在如此简陋的工棚里,孩子是在挖空心思为爸爸减轻缺氧的痛苦,哪怕只是一点点。我向大夫了解情况,大夫静静地说:“是女儿放假从安徽来工地,临走前背着我用电脑画的。”大夫的语气平平淡淡,似乎很不在意。但是,卡通画却被正正地粘在了大夫抬头时、进门后最抢眼之处。看到这些我的眼睛一下子红了。在“雪域天路”上、“生命禁区”里,这个生活细节恰似一片亲情的圣土。我轻轻地拿起了相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第二次经历是2002年8月的周末。同行们出于对著名指挥家郑小瑛70多岁高龄克服重重困难、在厦门创办爱乐乐团并培养新人的尊敬,晚上借她带着学生演出的机会进行摄影采访。开始我和同行们一样,也拍摄了她在舞台上指挥的镜头。但是,这样的画面既雷同又缺少细节。后来,在她的研究生上台指挥的空挡,我走到后台,发现郑小瑛透过后台侧门“窥”学生演出的情景。我被她慈母般的大师情怀感动,怀着敬意按下快门。

  周:你认为摄影采访和文字采访除了手段不同之外,其它不同点是什么?

  于:我的体会是当摄影记者与当文字记者除了手段不同之外,最大的不同在于摄影记者的思想储存(即:对某些新闻事件的评价观点)必须在先,而文字记者的思想储存先后都可以。前面说过拍照片是受大脑支配的,脑有所感手才有所动,如果记者的头脑里对某些社会生活或新闻问题平时没有思考,一旦面对时,通常的反映是视而不见或者反映迟钝。而新闻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事,如果当时抓不下来就会失去机会。这就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必须在平时善于思考、有准备。因此,摄影记者能及时赶到现场只能是个前提,能否拍出好照片,还要看平时的思想准备。

  周:请问你平时采访是采用什么镜头、最喜欢拍摄的题材又是什么?

  于:我平时使用的是尼康数码相机D1X,所用的镜头一只是17至35毫米、一只是80至200毫米的变焦镜头。我喜欢经济建设类和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其它类也有涉足,比方说“两会”、突发事件等。当然,当记者拍什么不拍什么应该因报纸需求而定。这里我需要多说一句的是,摄影记者拍什么样的画面没有定论,主要看记者本人对新闻的理解和构图的需要,有的喜欢用长焦,有的则喜欢广角,还有人喜欢标准镜头,关键是自己对器材的灵活运用。 (节选自《中国记者》)

  于文国简历:

  于文国,
1956年11月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任《工人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数次参加重大题材和突发事件的采访,曾获得1991年和1998年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摄影记者称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称号;第四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及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等。在发表的6000多幅新闻作品中,有80多幅在全国评选和影赛中获奖,其中,三幅(组)照片、一篇通讯和两篇论文获得中国新闻奖;1998年他曾一人同时获得“’98全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文字和摄影的一等奖,还获得改革开放20年中国新闻摄影精品评选金奖等。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