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流水账日记之后的媒体未来

      Y生活 2004-7-16 14:12
博客:在流水账日记之后的媒体未来


  你想必早就听说过“黑客”、“闪客”,而如今若你还不了解“博客”,那的确应该补补课了。

  博客的概念大约出现在1998年,在2002年下半年进入中国。“博客”是Blog的音译,是Weblog的简称,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如今,全球博客数量已经逼近1000万,占网民总数的1-2%。中国活跃的博客数量已经在1万人左右。
  
博客历史:光荣与骄傲

  《纽约时报》的大卫·格拉格这样描述博客的诞生:“大约五年前,一些程序员尝试在网上推出超链接形式的日记,在网上张贴他们自己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内容。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后,他们为那些技术门外汉兼网络热衷者开发了现在广为使用的博客网站简便维护工具,形形色色的博客网站就此悄悄繁荣起来。”

  在Blog的短暂发展史上,有这样两件足以让博客们骄傲的事。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人麦特·德拉吉在他的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付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抽掉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这位博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人。

  2001年的9·11事件,是Blog发展的分水岭。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一时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远远快过和胜过专业记者的作品。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有着比《纽约时报》更加真实、生动的描述,以及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博客架起了人们沟通与倾诉的桥梁,于是它这样风靡了整个世界。
 
 博客特征:“新闻媒体3.0”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Dan Gillmor说,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we 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彰显个性和个人价值”是博客精神的突出体现。

  博客网站为注册的用户们提供整理个人所感兴趣的话题空间,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整理属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又可以分享他人整理的信息或日志。它就好像一个个人信息库,但和个人网站相比,准入门槛又非常低,众多提供免费或付费博客网站架构服务的网站解决了个人网站在设备、技术、资金、维护等方面的不足。它浩瀚的信息量、“为我所用”的个性特质、频繁的更新、日志式的书写、以链接为重要表达手段等特点逐渐吸引着网民。
 
 从“日志”到“日记”:博客在中国着陆的转型

  美国《新闻周刊》曾做过估算,“世界自觉实践Blog的数量,已经达到一百万之众”,“每40秒,都会有一个博客加盟进来”。在西方风靡的博客及博客文化,在2002年由一些崇尚网络精英文化的人们引进中国。

  博客在中国最初的发展无疑走的是网络精英路线。“博客中国”(blog china.com)在它的建站宗旨里将一长串学者姓名收入“博客”之列:汪丁丁、王小东、崔之元、姜奇平、胡泳、孙坚华、王峻涛、谢文、胡延平、李学凌、方兴东、王俊秀……他们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

  博客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也是惊人的。据来自国内最大的博客站点——“博客中文站”www.blogcn. com的数据,它成立仅一年多,截至2003年12月13日的统计,目前注册用户已达102169个,日志总数600378篇。

  中国的“博客”先锋方兴东在一次访谈中辨析了Blog和Diary的区别,而这实际上也反应了博客模式在中国着陆后的转型。Blog的原义是航海日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的大海中漫游时,以个人的眼光记录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并放到网上与其他人共享。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闻过滤,这是它与普通的个人日记即D iary最为不同之处。在这一点上,中国博客目前的发展似乎离最初宣传的博客精神有一定距离。博客上的文字多为个人化的书写。而照此发展下去,它充其量也不过是网络文学的另一种形式,并有可能为窥私等种种网络病态提供成长的温床,而离博客最初所张扬的“思想共享”差之甚远。
 
 博客的未来:“屋子”、“广场”及其他

  即使在简单的“日志”功能中,“博客”也与普通日记大不相同。除了上传文字外,还可以以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构建出一个立体表现空间,结合功能日渐强大的数码产品和通讯产品,于是有了“声音博客”(把自己随时想到的东西说出来,并录音传到网上)、“行动博客”(利用手机的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随时向网上传递信息)等五花八门的“博客”。博客所提供的不仅是“一人一个日记本”,还是“一人一个屋子”。除日记功能外,还集合了搜索引擎等多种功能。博客们不仅关注于个人小屋的构建,还经常浏览别人的日志,这更像网络世界的“串门”。有些博客站点是以个人为主,而有些则是几个人、一群人参与对某个话题的讨论,这或许更像一个会议室,或是一个Party。如是,那么由这一个一个“屋子”组成的博客世界,无疑将成为一个广场,广场上尽管有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然而共通的却是对“分享”、“平等”、“讨论”等精神的热衷与向往。(你的博客网)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