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现“灰领”职业层 月薪5000-20000元
“白领”、“蓝领”,当我们对这些称谓耳熟能详的时候,“灰领”这一全新的概念突然蹿入人们的眼帘;一个“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定义,将所有职业边缘人的脑神经调动了起来。
“灰领”是什么职业?其能力和前景如何……很多个问号,打在不同人的心里。为此,笔者采访了政府官员、权威专家等多方人士。
创意+动手=“灰领”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人士的比较权威说法是,“灰领”指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人才。简单来讲,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根据工作的行业和工作性质,“灰领”可以理解为是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性服务的专门技能人员。
他们不仅是某些关键生产环节中的操作者,还是整个生产环节的组织者;同时他们还具备很强的技术革新开发攻关、项目改进的能力。这些行当包括:印刷设计、动漫设计、游戏制作、数字音乐制作、信息防御、模具设计、智能楼宇布线、IT程序、会展设计、广告设计、IC版图设计、多媒体制作、数控编程技术、机械测量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等。
这些人才工作的特性,已经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或者“蓝领”来界定了,比如游戏制作,这个行业需要从业者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同时也要求他有着很高的创意思维,这是个典型的“灰领”职业。
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人士说,“灰领”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
它的提出显示了目前上海劳动力、人才逐渐相互贯通的大趋势,这是社会的进步。
“钱”景:你想“灰”吗
无论是劳动保障局、人事局、中介,对于“灰领”的前景,都颇为看好。
陈克涵是上海东凌国际人才有限公司人才中介部经理,最近他接了一个大订单:韩国要招上海技工,月薪人民币1.2万元。按他的理解,这批技工属于典型的“灰领”。据韩国方面的资料显示:应聘者要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同时须具有纳米、生物产业等新兴高科技行业的一线经验。
陈克涵说,高级技工其实就是人才,不过目前这点还没以文件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灰领”说法一推出,自己就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他们。
据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对本土猎头而言,高端人才市场被国外对手垄断,一般不易得手,低端一块往往热衷“赶场”招聘会,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灰领”也许是它们今后发展、壮大的一个空间。
劳保局人士说,此时推出“灰领”的概念,就是向劳动力的供方市场(即求职者)发出“利好”信息。当前,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应征者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却有事没人干:许多技术性岗位、技能型岗位却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领”型的新职业新岗位严重缺人。
他对“利好”具体解释为:一方面是广阔的就业空间。如动作捕捉员,这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在我国仍旧是个新兴的行业,目前全上海仅有3台这样的设备,相应的从业人员只有三四个人,而实际上就目前状况来看,上海至少需要300台,相应的从业人员至少是300人,甚至是600人。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是颇为丰厚的收入。“灰领”的月薪至少是在5000-6000元,一些如动漫制作等新兴的行业,收入更是丰厚,月薪可达10000-20000元。
知识经济催生“灰领”
上海市人事局人士说,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预示着社会正发生某种变化。“灰领”说法只会出现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岗位单一,常常由一个组织决定工作调动,因此比较强调人的“出身”,就是以往填工作表格须写明是“干部”、“农民”还是“群众”。
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岗位和单位的变化在加强,人才流动频繁,期间,他们自身的“才能”成为岗位调动的决定因素,流动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或者阶层,就是“人以群分”。
这个看法得到了劳保局人士的同意,他进一步说,“灰领”产生于上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给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相结合,出现了一些知识含量、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职业,如与“核心制造业”相关的数字化设计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等;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催生了以“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如动漫制作、广告设计等。新兴的职业不断出现,原有职业出现了调整和转化,出现了许多要求劳动者既具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这就造成了“灰领”产生的契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的发展孕育了“灰领”。
英雄莫问出处
上海市人事局人士认为,“灰领”说法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城市与农村、办公室与车间之间的“身份”障碍,重在用“岗位”和“才能”划分城市人群。
上海市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金主任不赞同拿“灰领”与人才类型匹配。不过她说,“灰领”应该指高新行业的技术人才。如果“能工巧匠”被纳入“人才”范围,这预示着一种“大人才观”的形成,即个人无论学历、职称高低,只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人才”。
金主任把以上的结论称作“人力资源方面20多年以来的一次跨越”,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人事部对人才的定义是:中专以上学历、初级职称。她说,其实上海早就开始在改变80年代的观念了,去年,上海居住证首次引入打分体系,个人只要有一手好技术,同时也是本市急需的人才,就能领到上海“绿卡”。
但人事局人士也有隐忧:目前,被界定为“灰领”的25个职业,不少要到人事局参加资格考试、领取职业资格证书,这就是说,“灰领”一族的管理会有“真空”,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谁都能管,或谁都不管。他强调:从政府职能划分上看,劳保局主要负责解决社会“就业”,而市人事局分管本市公务员人才、企事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几类人才,解决“择业”问题,两者有所不同。
“灰领”要求进车间
怎样造就“灰领”,这必将引申出对另一个领域的思考,那就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终身教授朱自强认为,假如把时间追溯到二三十年前,上海还处于一个传统的工业时代,那时候需要的只是以劳力为特征的工人,所培养的人才只要管理层面与简单生产层面。而如今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高科技工业,需要的工人是一个有着高科技知识和高技能相结合的人才。这对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过去,大学培养的本科生可能就是干部,就是管理人才;而今,大学文凭仅仅是一个进入高科技产业的入场券。
华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说,今后,要提倡本科教育走进车间,形成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学生找工作难,是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大学无法培养。以往,国内本科教育培养的基本是学术型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脱钩,导致供需失衡。
“灰领”概念在向中国本科教育提出挑战,它要求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走进车间,站到机床第一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从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知识。朱教授又强调,大学教育应该呈螺旋型,它应该具备一个可延续的发展,所培养的应该是较强理论基础,有爆发力的人才。
“白领”、“蓝领”,当我们对这些称谓耳熟能详的时候,“灰领”这一全新的概念突然蹿入人们的眼帘;一个“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定义,将所有职业边缘人的脑神经调动了起来。
“灰领”是什么职业?其能力和前景如何……很多个问号,打在不同人的心里。为此,笔者采访了政府官员、权威专家等多方人士。
创意+动手=“灰领”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人士的比较权威说法是,“灰领”指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人才。简单来讲,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根据工作的行业和工作性质,“灰领”可以理解为是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性服务的专门技能人员。
他们不仅是某些关键生产环节中的操作者,还是整个生产环节的组织者;同时他们还具备很强的技术革新开发攻关、项目改进的能力。这些行当包括:印刷设计、动漫设计、游戏制作、数字音乐制作、信息防御、模具设计、智能楼宇布线、IT程序、会展设计、广告设计、IC版图设计、多媒体制作、数控编程技术、机械测量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等。
这些人才工作的特性,已经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或者“蓝领”来界定了,比如游戏制作,这个行业需要从业者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同时也要求他有着很高的创意思维,这是个典型的“灰领”职业。
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人士说,“灰领”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
它的提出显示了目前上海劳动力、人才逐渐相互贯通的大趋势,这是社会的进步。
“钱”景:你想“灰”吗
无论是劳动保障局、人事局、中介,对于“灰领”的前景,都颇为看好。
陈克涵是上海东凌国际人才有限公司人才中介部经理,最近他接了一个大订单:韩国要招上海技工,月薪人民币1.2万元。按他的理解,这批技工属于典型的“灰领”。据韩国方面的资料显示:应聘者要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同时须具有纳米、生物产业等新兴高科技行业的一线经验。
陈克涵说,高级技工其实就是人才,不过目前这点还没以文件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灰领”说法一推出,自己就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他们。
据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对本土猎头而言,高端人才市场被国外对手垄断,一般不易得手,低端一块往往热衷“赶场”招聘会,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灰领”也许是它们今后发展、壮大的一个空间。
劳保局人士说,此时推出“灰领”的概念,就是向劳动力的供方市场(即求职者)发出“利好”信息。当前,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应征者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却有事没人干:许多技术性岗位、技能型岗位却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领”型的新职业新岗位严重缺人。
他对“利好”具体解释为:一方面是广阔的就业空间。如动作捕捉员,这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在我国仍旧是个新兴的行业,目前全上海仅有3台这样的设备,相应的从业人员只有三四个人,而实际上就目前状况来看,上海至少需要300台,相应的从业人员至少是300人,甚至是600人。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是颇为丰厚的收入。“灰领”的月薪至少是在5000-6000元,一些如动漫制作等新兴的行业,收入更是丰厚,月薪可达10000-20000元。
知识经济催生“灰领”
上海市人事局人士说,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预示着社会正发生某种变化。“灰领”说法只会出现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岗位单一,常常由一个组织决定工作调动,因此比较强调人的“出身”,就是以往填工作表格须写明是“干部”、“农民”还是“群众”。
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岗位和单位的变化在加强,人才流动频繁,期间,他们自身的“才能”成为岗位调动的决定因素,流动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或者阶层,就是“人以群分”。
这个看法得到了劳保局人士的同意,他进一步说,“灰领”产生于上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给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相结合,出现了一些知识含量、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职业,如与“核心制造业”相关的数字化设计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等;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催生了以“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如动漫制作、广告设计等。新兴的职业不断出现,原有职业出现了调整和转化,出现了许多要求劳动者既具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这就造成了“灰领”产生的契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的发展孕育了“灰领”。
英雄莫问出处
上海市人事局人士认为,“灰领”说法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城市与农村、办公室与车间之间的“身份”障碍,重在用“岗位”和“才能”划分城市人群。
上海市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金主任不赞同拿“灰领”与人才类型匹配。不过她说,“灰领”应该指高新行业的技术人才。如果“能工巧匠”被纳入“人才”范围,这预示着一种“大人才观”的形成,即个人无论学历、职称高低,只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人才”。
金主任把以上的结论称作“人力资源方面20多年以来的一次跨越”,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人事部对人才的定义是:中专以上学历、初级职称。她说,其实上海早就开始在改变80年代的观念了,去年,上海居住证首次引入打分体系,个人只要有一手好技术,同时也是本市急需的人才,就能领到上海“绿卡”。
但人事局人士也有隐忧:目前,被界定为“灰领”的25个职业,不少要到人事局参加资格考试、领取职业资格证书,这就是说,“灰领”一族的管理会有“真空”,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谁都能管,或谁都不管。他强调:从政府职能划分上看,劳保局主要负责解决社会“就业”,而市人事局分管本市公务员人才、企事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几类人才,解决“择业”问题,两者有所不同。
“灰领”要求进车间
怎样造就“灰领”,这必将引申出对另一个领域的思考,那就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终身教授朱自强认为,假如把时间追溯到二三十年前,上海还处于一个传统的工业时代,那时候需要的只是以劳力为特征的工人,所培养的人才只要管理层面与简单生产层面。而如今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高科技工业,需要的工人是一个有着高科技知识和高技能相结合的人才。这对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过去,大学培养的本科生可能就是干部,就是管理人才;而今,大学文凭仅仅是一个进入高科技产业的入场券。
华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说,今后,要提倡本科教育走进车间,形成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学生找工作难,是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大学无法培养。以往,国内本科教育培养的基本是学术型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脱钩,导致供需失衡。
“灰领”概念在向中国本科教育提出挑战,它要求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走进车间,站到机床第一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从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知识。朱教授又强调,大学教育应该呈螺旋型,它应该具备一个可延续的发展,所培养的应该是较强理论基础,有爆发力的人才。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