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别了,Winamp!

      日记 2004-11-18 19:34
转载自:http://www.it168.com
  
  或许你每天都还在使用它,或许你心里依然将它和“音乐播放器”看成是同一个概念,不过你不能不否认,数字音乐播放的Winamp时代已经渐渐远去。这几天来,美国在线(AOL)公司的Nullsoft部门充满了离情别绪,因为这里将送走最后一位Winamp原班开发人员。在以后的日子里,AOL只会为Winamp做一些常规性的更新,我们再也看不到叱咤风云的音乐播放王者了。
  
  一、为什么又是AOL
  
   又见AOL。
  
   笔者记得,上一次提AOL的时候,是为Netscape写10周年祭文。如今同样是写一篇祭文,同样又得提到AOL,看来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如果说Netscape在投奔AOL之前已经被IE的“捆绑式”战略打得落花流水,即使死也死得不冤枉的话,那么Winamp的灭亡,AOL就是罪魁祸首了。
  
   在互联网风头最劲的90年代末,财大气粗的AOL一口气收购了ICQ、Netscape等多家软件公司。吞并、扩张、再吞并,AOL疯狂的演绎着“滚雪球”游戏。如今呢?
  
   ICQ一到AOL手里就渐渐疲软,用户比例逐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软件的开发也是一塌糊涂。ICQ亲自开创了即使通讯时代,如今又要亲自葬送在这个时代。能怪谁呢?怪就怪ICQ火得太早,当时即时通讯完全处于培育用户阶段,这就象还没有成熟就被摘来吃了桃子。不知道看到如今的惨淡,那几位亲手打造ICQ的以色列人会不会痛心疾首,不过我们却看到ICQ扬言要在中国重整旗鼓时的低声下气;还能怪谁呢?怪就要怪找错了东家,嫁了个败家子。
  
   Netscape似乎命运更可悲,在被AOL收购后两年才推出Netscape 6,推出彻底失败的7.1版本后,则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个泡都没冒。去年7月份开始,AOL开始大量裁减Netscape开发人员,到年底已经有数百名Netscape的工程师丢掉了饭碗。
  
   如今AOL想借助Winamp开展自己流媒体、付费音乐下载服务的美梦又将化为泡影。AOL就象是一个扼杀英才的无底黑洞,谁到了它手里都得变得驽钝而平庸。如今互联网的春天已然来临,新一轮风起云涌的收购合并风潮又将开始,真不知道下一个倒霉蛋会是谁?
  
  二、Winamp和AOL的蜜月与矛盾
  
   天下所有的幸福都是相似的,而不幸则各不相同。1999年,AOL斥资1亿美刀买下了Nullsoft。AOL刚开始也对这个刚过门的新娘可谓百般恩爱。高工资、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对Winamp开发的主权性,一切都是那么美妙。Nullsoft似乎找到了一个坚实的依靠,并可以借此大展鸿图。
  
   不过就在Nullsoft与AOL联姻之后的不大一年时间里,两者之间很快出现“审美疲劳”。AOL嫌Winamp的开发者不务正业,Winamp的老大——Justin Frankel则正经历爱情和以往支持者的双重打击——女朋友说他太爱钱,所以抛弃了他;以前的铁杆Winamp粉丝则骂他是“叛徒”。
  
   如果说夫妻之间的磕磕绊绊是正常的话,那么随后发生的事情真正让两者关系走向了僵化甚至破裂。Justin Frankel在见到P2P音乐共享软件Napster后,突发奇想要做一个类似的东西,于是Gnutella这个东西在他手里秘密诞生了。Justin Frankel当然不想AOL知道,以免节外生枝,它把Gnutella定位为自由软件。2000年,来自Nullsoft的两位程序员将Gnutella放到了自己的服务器,供人免费下载。然而他们却走错了一步棋:在版权信息上写道——本程序来自Nullsoft,AOL为您带来的优秀玩意!
  
   这引起了AOL的彻底不满,因为当时的AOL正在试图与时代华纳合并,而时代华纳则正在因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对Napster提起诉讼。这当然不行了,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Nullsoft而破坏了与时代华纳的美好关系。AOL马上给他的部下下了通牒:马上终结该软件的开发,并声明这只是自己员工编写着玩的东西,不是咱们AOL的产品。
  
   事情的结果就是忍了5年的Justin Frankel终于拍屁股走人,并在接受某周刊的采访时大舒了一口怨气——“AOL公司80%的人都是笨蛋!”
  
  三、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很久以来有一个关于三国人物的讨论:诸葛亮投奔刘备好还是投奔曹操妙?注解这个讨论的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是这样的:诸葛亮投刘是雪中送炭,投曹则是锦上添花。不知道Justin Frankel这位帅小伙是否知道三国的故事,不过他心里肯定在琢磨:1亿美金卖掉Nullsoft是否真的值得?不过事已至此,他再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每天都有小公司被大公司吞并,每天也都有小公司对大公司主动投怀送抱。但这的的确确不应该是大鱼吃小鱼或者1+1=2的问题,如何整合吸收的新鲜血液,如何安置新来的员工,如何处理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这些都是“巨头”的老总们该思考的问题。
  
   远的不说,比如国内最近发生的几个收购案例。UC将自己卖给了新浪,hao123则被百度收购,甚至是3721下嫁Yahoo。这些并购案目前还不是看收成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些风雨摇曳的小公司在投奔靠山后的前景。不过他们是否会成为下一个Winamp,也许只有时间能检验。而那些正在整装待嫁的后辈们在决定之前,似乎都该考虑一下那个关于三国的讨论。
  
   总结:长歌当哭,Winamp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任何吊唁仪式。不过其后继者却早已经摩拳擦掌,Foobar、VLC、Quintessential Player都可能成为大家的新宠。软件业从来就不乏失败者,多一个Winamp又能如何。软件业也不没有眼泪,只有现实。
  
   附:Winamp的一生
  
   1997年,Winamp诞生
   1998年,Nullsoft公司成立
   1999年,AOL以报道中的1亿美金收购Nullsoft
   2003年,Winamp 5发布
   2003年,Winamp的创始人Justin Frankel离开AOL
   2004年,Winamp 5.01发布,有可能成为Winamp的“绝唱”版本
   2004年,原Winamp开发小组最后一名成员离开AOL
  
  ====================
  
  缅怀一下这个曾经的mp3播放器老大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