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

      考古&宗教 2004-7-23 20:36

考古学家在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的大型建筑基址,这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的考古界出现了新的兴奋点。殷墟曾震惊世界,二里头也将引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辉煌。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偃师二里头从此进入学者的视线,中国考古学界由此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

  此后,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还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发现了众多二里头文化遗址,迄今为止已有300余处。前不久结束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力推动了夏文化问题的研究,偃师商城的始建被确认为是夏、商王朝更替的界标,二里头遗址应为夏王朝的一处都邑、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考古学家在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首次发现了一座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第四期)的大型建筑,这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关于夏商分界的讨论一度归于沉寂的中国考古界出现了新的兴奋点。

  这座建筑基址发现于著名的二里头遗址2号宫殿的北墙外,现编号为6号。“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其始建年代正值一般认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说,“它到底是夏人营建还是商人所建?进一步的发掘将有助于这一历史疑案的最终破解,为夏商分界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学者在寻觅夏文化的过程中发现的,此后持续40余年的田野发掘所获取的丰富遗存和信息,使二里头遗址作为夏商时期一处重要都城遗址的学术地位得到确认,为夏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从而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由于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它留给人们的最大悬念也即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所在。

  这意味着人们“几乎可以从中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许宏解释说,二里头遗址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作为都城的二里头,它的内涵布局及其演变过程、它的文化面貌及其社会生活与组织结构、它的族属国别以及人地关系等诸多课题,目前还只是粗线条的把握。”

  “就其族属和国别而言,目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论的范畴,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问题的最终解明,仍有待于带有较多历史信息的内证性遗存比如文字的发现,”许宏说,“随着二里头遗址勘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它在探索华夏文化的源流、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彰显。”
经过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最早可确认的都城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基本搞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这对于全面认识作为都城的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追寻中国早期城市及国家形态的源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考古工作队先在二里头宫殿区外围探明了3条垂直相交的大道,确认由其围起的宫殿区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左右,近来又发现了宫城城墙的线索,在探索二里头遗址都城总体结构与布局上取得重要突破

  已探明的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道路网络系统由3条大道组成,它与过去发掘的1号、2号宫殿基址走向一致,东侧的南北向大道已探明长度近700米,北侧大道和南侧大道已探明的长度均超过300米,两路间距约400米。在宫殿区内,还钻探出若干条小型道路;在1号、2号宫殿基址之间,发现有大面积的路土遗迹和数百平方米的卵石活动面及若干夯土基址。

  许宏说,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如今遗址规模与布局大势已基本被掌握。最近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遗址的东部边缘地带发现有断续延伸的沟状堆积,已探明长度逾500米,可能是建筑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沟,同时也具有区划作用,形成遗址的东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遗存,这种探寻活动集中在河南西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豫西地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中心活动区域,而“下洛之阳”为夏王朝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自此,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经过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最早可确认的都城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基本搞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这对于全面认识作为都城的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追寻中国早期城市及国家形态的源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考古工作队先在二里头宫殿区外围探明了3条垂直相交的大道,确认由其围起的宫殿区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左右,近来又发现了宫城城墙的线索,在探索二里头遗址都城总体结构与布局上取得重要突破

  已探明的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道路网络系统由3条大道组成,它与过去发掘的1号、2号宫殿基址走向一致,东侧的南北向大道已探明长度近700米,北侧大道和南侧大道已探明的长度均超过300米,两路间距约400米。在宫殿区内,还钻探出若干条小型道路;在1号、2号宫殿基址之间,发现有大面积的路土遗迹和数百平方米的卵石活动面及若干夯土基址。

  许宏说,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如今遗址规模与布局大势已基本被掌握。最近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遗址的东部边缘地带发现有断续延伸的沟状堆积,已探明长度逾500米,可能是建筑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沟,同时也具有区划作用,形成遗址的东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遗存,这种探寻活动集中在河南西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豫西地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中心活动区域,而“下洛之阳”为夏王朝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