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和应用Blog,往往有如下过程和规律:
一见钟情。教育叙事牵动了教师多年心底的梦幻和思绪,Blog激起了教师们自我发展的新体验。许多地方的教师,往往是从不知道Blog到知道Blog会有较长的时间,然而,一旦了解了教育叙事,并初次使用运用Blog记录自己的叙事之后,发现和体验到了教育叙事与Blog的魅力,便会自觉地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
三个阶段。教师们在接触Blog后,会有一个兴奋期(约2-5周),老师们会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日记、体会、感想、人生哲理等等倾述在自己的Blog上;兴奋期之后,"该说的都说完了",便会进入一个"沉寂期"(约1-2月);这时,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和反思,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教育研究者引领或志同道合的热心人的帮助或督促,便逐渐进入"习惯期",慢慢养成每天撰写Blog日记的生活习惯,一直到长期坚持下去,受益于教育叙事和Blog生活。
形成学习型社区。教师和学校的Blog往往会成群地出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Blog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构建一个网上的社区。当然,这种社区具有虚拟的特点,社区中的教师不一定是同一个地区和学校的同事,大部分是志趣爱好相同的"网友"。单位领导的组织和倡导可以大大推动教师Blog的发展,但是,在一个社会潮流中自然形成的"舆论领袖"往往具有更大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
志在改革和发展。一大批有志于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他们在教育叙事中学习、在发展自己的Blog中得到提高,同时,又用自己的叙事和Blog为整个教育提供自己的智慧和资源。从上海浦东的现代化学校,苏州美丽的水乡,到山东淄博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老师在教育叙事和Blog中提高了教学反思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每天去看一看这些老师们的Blog上闪光的智慧和思想,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教师怎样进一步写好自己的教育叙事,根据自己的体会,下面是笔者对撰写"教育叙事"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1)重在思考
l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l 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
l 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
l 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
l 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2)注意观察
l 观察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
l 观察当事人的态度。
l 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
l 可以借助技术(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记录观察的过程。
l 注意记录保存观察的原始资料。
(3)提出问题
l 教育叙事并非都是典型的精彩故事,往往平淡才是真,贵在从身边的平淡事中发现问题和精彩。
l 清晰地表达问题。
l 把问题细化,便于处理和研究。
l 养成教育研究的敏感性,能够随时抓住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l 追问问题。
(4)注意学习
l 从各种信息渠道学习(网络、文献资料、会议、培训班等等)。
l 向各种人的资源学习(专家、教研员、校长、同事等等)。
l 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l 注意从自己的历史经验中学习。
(5)交流与讨论
l 头脑风暴,促进新思想的涌现。
l 网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l 对身边的现象善于从正反二方面研究讨论。
l 给出的结论适当、有条理、有证据,不要绝对化。
l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6)写作构思
l 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
l 不同于"课堂实录",要抓住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
l 记录以自己的方式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遗憾,或是发生的变化。
l 以"叙述"为主,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
l 尽可能描述当时的"心理"状态,"我想......","我事后想......"。
l 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
(7)注意避免
l 教育叙事的反思不是写检讨书、悔过书。
l 教育叙事的回忆不是写工作总结。
l 教育叙事对课堂教学的描述不是写教案设计。
l 教育叙事不是文学创作,绞尽脑汁虚构动人的小说。
l 教育叙事是教师心灵的纪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变成强迫和负担。
l 心有灵感和激情马上记下,不要管语句是否通畅,以免思绪稍纵即逝。
教育叙事的新发展
从去年以来,国内各种教育类杂志开始刊登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教育叙事文章,反映了杂志更加贴近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展望未来的发展,教育叙事在国内教育领域将会进一步发展,主要的趋势可能是:
1、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叙事和基于反思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叙事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专家、教育管理者所认同和支持。
2、在众多的、大规模的教育叙事活动中,必将涌现出一批精品,纪录和反映我们时代教育改革和教师成长的脚印。
3、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叙事活动出现,教育叙事将逐步演化成一种推进教育改革的载体、工具、旗帜。
4、对海量的、数字化的教育叙事进行二次信息加工,诸如知识管理、信息挖掘、目录分析、编辑资料、组织培 训教材等活动配套兴起。教育叙事逐步转化成为源于教师、服务教育的最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资源之一。
5、一批以教育叙事为研究对象和信息源的"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硕士、博士论文涌现出来。
6、全国性的、国际化的、跨学科的、(现实的或基于网络的)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交流活动将会出现。
7、教师自身在获得教育叙事体验的时候,会自觉地把教育叙事的方式和经验迁移到学生的教学中,一个新兴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学习叙事"试验和推广活动将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中凸现出来。
结语
为什么教育叙事、学习叙事等在21世纪的今天会备受人们青睐?细想起来,这有可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体现,因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叙事就是关于人的教育故事。
图片如下: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