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文字

      玩弄文字灌水集 2004-7-9 14:16
文字是一种生活方式,把文字说成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观念来认识的,而不仅是一种原理。
对于文字最广泛的认识是“交流工具”,这是古今中外先贤都意识到的东西。但是,正确的文字、句子并不都能作为科学的定义。
比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扬时常说:“哪里,哪里”,如果从语法情景等考究,很难理解,换个角度把其做为一个生活用语习惯就了然了。
再如清代文人纪昀给求字者题写了“竹苞”二字(实际上是讥讽他们“个个草包”),如果纪先贤直接题成“个个草包”,有谁能听得出纪先生的对于文字的聪明睿智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老的或旧的词语其语意正在悄悄地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比如非典型 ,随着去年春天非典的突然降临,“非典型”这三个字大热。当非典慢慢消退后,在广大记者的努力下,这三个字也渐渐脱离了医学语境,成为制作标题时的百搭配方,“非典型性歌手”、“非典型性自杀”等词语接踵而来,一时让我觉得在此之前的生活都是典型的,甚至典型得淡出了鸟。还有同志、小资、小姐、快餐式以及时下流行网络用词RPWT、BT、FB、ZN等等,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文字不再是少数人士卖弄、支配的,用技术和自己的偏好获取了话语权,并逐步让那些文字词语焕发出新意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文字不但是发育成熟、文化积淀深厚的语言,更是一种交流的生活方式。由于历史、地域、甚至性别的差异,不同群体的文字生活方式的也可能不同,有雅俗之别、文白之分、地域之隔、性别之殊、和古今之变等等。但文字并非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开放的和生动的,文字与生活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吸收和兼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文字语意的嬗变;只有这样理解文字的本质,才能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去认识文字语意的嬗变。

对于文字“大开大合的气势、细腻的情感、文字的匹配以及体栽的界定”,都不是最终的追求,我们只需要让人明白,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很会写字的小女人或者文字流氓就行了。什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语不惊人死不休"那都是对文字一味的看法;能否引起思维的涟漪、感情潮汐以及心情澎湃,要看读者对文字作者写字时思绪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主稿记录:玩弄文字
供稿支持:陪先生、笑先生、心海人生

(排名不分先后....................)
(转帖请自便.............)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