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1967的女神》(《Goddess of 1967》)

      曲曲片片 2004-12-9 15:21
又是一部没有看完的片子,很久以前和朋友在晓天家看的。少了完整性,我便无法对其做任何评价。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人家是怎么评价的吧。


罗卓瑶移民澳洲后的第一部作品。
男主角黑川力矢让人莫名的喜欢。于是试图找来他演的《凶气之樱》看。
女主角表演的也很出色,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很喜欢这部片子。推荐之。。

超现实的澳洲风情画:女神1967 zz

  香港导演罗卓瑶和丈夫移居澳洲,拍完了《浮生》之后,希望寻求新的灵感来完成下一部影片。于是他们离开经常居住的墨尔本和悉尼这样的大城市,驾着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开始了在澳洲内陆的探索。他们发现很多吸引人的感觉,和他们所见到的澳洲风光进行了一次直接的对话,深有触动,于是开始构思剧本。这就是《遇上1967年的女神》。罗卓瑶的工作方式是人物先行,而不是故事先行或者主题先行。她首先发展出人物再构思故事。她将剧本的写作看成一种智力的、精神的和情感的经历。她欣赏塔可夫斯基的论断:电影还没有被完全探索过。她希望能够做到可以做到的事情。她也将电影看成一种探索之旅,从某处开始又到某处完成。她认为将自己的电影看成公路片不是一个合适的说法,或者“旅行片”更合适。

  日籍男子柳屋在东京过着枯燥生活,梦想拥有一辆1967年的雪铁龙(型号DS,即女神)汽车。某天他在网上找到卖家,便决定飞到澳洲完成交易,认识了一位带着小孩的盲女迪雅扎。被告知车主已死,真正的车主另有其人,迪雅扎帶他穿越澳洲找寻车主,完成交易。这辆代表着60年代技术和艺术的设计水准的轿车让他着迷。两颗不相识的心就驾驶着这辆雪铁龙深入澳洲荒芜内陆寻找车主。旅程穿插着他俩的回忆。盲女迪雅扎的童年阴影不时闪回,这令电影变成一部公路与心路历程的作品。中间加插一段有关“女神”的设计原理和历史背景的实录短片,风格极具实验色彩,是罗卓瑶作品影像内容最水乳交融的一次尝试。这可能就是她所说的对于电影的探索。全片最突出之处是用独特的胶片漂色技术,淡化部分顏色,增加反差,令澳洲的天地添上超现实色彩,正好跟主角脑海中迷幻神奇的精神荒原互相呼应。

  摄影是精致的,野外的大全景,每一个镜头都融入澳洲乡间的超凡之美,从绿色的原野到泥沼的死水,从星光照耀的荆棘丛生之地到内陆坚硬的泥地。这是一系列的引人注目的风景画,以及人物所关注之事和他们所穿越的大陆之宏大相比之下的渺小。

  因为导演明显对于图像画面以及人物给予了比把握电影整体性更多的关注,情节的概括几乎是多余的,人物朝圣的性质更多而旅行的性质较少。迪雅扎是个盲人,有着童年遭受虐待的痛苦回忆,柳屋是个敏感的日本人,他的兴趣在于漂亮的汽车和爬虫。他们深入澳洲内陆,表面上是要寻找这辆车的车主,其实是在借用“女神”这个称谓,他们最终要寻找的东西远不是轻易可以触知的。这也是一次自我发现的旅程。迪雅扎有着很多压抑的故事需要讲述,如同其所呈现的一样,包括暴力,强奸,乱伦,自杀等各种各样混杂起来的故事。她阴暗的过去通过几次悲惨的闪回得以揭示出来。

  从结构上来说,罗卓瑶重视的是一种气氛的营造,因此她在结构上不注重韵律,数次的闪回尽管在色彩上有着精心的设计,但是作为一种和时间相关联的艺术,电影韵律如同呼吸。她在集中注意力于盲女迪雅扎成长经历的同时,结构上却显得凌乱和拖沓。罗自己认为这是一种“马赛克”似的故事讲述,但这让观众多少有些费解。

  也许恰当地形容这部影片的特质的词就是后现代。和其他当代澳洲导演不同的是,罗卓瑶所显示出来的对于电影这种媒体精明的,实验的态度。一种将显著不同人物和地点以及无法比较的文化意义放在一起,对于转变、错位、和孤立所具有的强烈兴趣。他们朝向原始的内陆地区的旅行本来的起点就是最终让这个年轻的姑娘获得灵魂的自由。在空间上往前行进,在时间上却往后闪回,同时插入雪铁龙的广告片断以及雪铁龙汽车优越性反映在设计制造上的统计数字。然而,尽管有这种后现代的敏感和纯熟的声音、音乐、运镜、色彩和风光的运用,人物的想法以及故事还是保留着基本上还是惯常的套路,和整部电影有点不和谐。

  罗卓瑶在片中表现出探索她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渴望。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做人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当人处于变迁、移居、孤立和悲剧的时候的感受,他们的这种激情最是引人入胜。去发现什么让他们哭,什么让他们笑,什么让他们跳舞,什么让他们有欲望。

  罗卓瑶在片中作了不同的隐喻。雪铁龙是“家庭的车”,如同一个容器,一个垂直的时间之旅的机器,联系着好几代人。在好几个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他们开着这辆车,伴随着奇怪的超现实的感觉,如同飘浮一般。影片精彩的描述了雪铁龙轿车作为一个个人化的运输工具,穿梭在另外一个时空中间。迪雅扎的失明更是一种有意安排的隐喻,今日都是她从前的延续。而女神假定过去是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每一个人在他们朝向未来的旅程中都是盲目的,除非他们和过去取得妥协。

  柳屋所来自的东京是一个奇幻迷离的都市,影片对于东京的闪回充满着颜色的绚烂和扭曲,作了很多特效的处理,这和澳洲的原始荒原形成强烈的反差,两个人的沟通也充满这种反差,一个是急于成交的买主,而另一个是挣扎在自己内心桎梏中的盲女。这一次旅程对两人来说似乎都是一次新生。柳屋对于物质的终极拥有最后转变成和迪雅扎精神的深度关联。而迪雅扎则获得一种精神的解脱。结尾处他们驶向更深的内陆,更遥远的地方暗示着这两颗已经有着契合的心灵开始了新的旅行。

  “非动非静,非能感到,非不能觉察。非有物,非无物,神秘、矛盾、模糊的状态是我于这部电影想捕捉的神韵。”罗卓瑶自己如是说。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