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海阴雨连绵后的第一个晴天的下午,是《孔雀》在上海公映的第二天,《孔雀》也刚刚在柏林放映。看着外面屋顶上正在阳光下融化的雪,我为是否要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去看《孔雀》犹豫了好一会。最初吸引我的,是《孔雀》的剧照,那纯净平淡的图片中透漏出的忧伤,让我想起小时侯姐姐语文课本中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起了油画《拾麦穗的人》。最终还是决定出去看看阳光,去看看《孔雀》。
到上海影城的时间不巧,距离下一场放映还有一段时间,就去影城六楼的茶座去喝咖啡。阳光从楼顶的玻璃中透下来,照在只有我一个客人的茶座周围,真是久违了的阳光。远处徐家汇的港汇双塔鹤立鸡群,越发衬托对面高楼的死板和丑陋,这些昂贵的高楼挡住了脚下有漂亮屋顶的老洋房别墅的阳光。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车流,真想不到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来回经过了一千多次。世界就是这样,让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如同《孔雀》电影一般。
由于《孔雀》获得银熊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看这部电影的人不是很多,电影在很小的一个小厅放映,观众也就20多人。电影在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中开始,把我带入对家乡的回忆。
这是一个平凡但不贫穷的家庭,心事重重的姐姐,有些痴呆的哥哥,小心翼翼的弟弟,能干严厉的母亲,木衲厚实的父亲,你总会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或者亲戚邻居朋友的影子,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北方那样常见,你几乎不用考虑就知道这样家庭的父母会怎样地对待孩子,怎样维持这年复一年的生活,也会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怎样地隔膜。
对姐姐的描述无疑是影片的重点。影片中姐姐对未来的渴望,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反映在工作的频繁换动,反映在对蓝天飞翔的渴望。姐姐在对飞翔的追寻中偶遇了她一厢情愿的初恋爱人,一个英俊的伞兵,但无果而终;为了保留这个飞翔的梦,甚至可以为了要回一个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后来,姐姐为了调换工作可以以婚姻为筹码。但是看电影的人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厌恶姐姐,反而觉得这是这样的真实,这是那个时代几乎惟一的选择。当姐姐若干年后走过婚姻,孑然一身站在那个伞兵面前,看着他英俊的面庞变得胡须丛生,旁若无人在吃包子,孩子就在旁边,对自己一无所知,这样残酷的现实让我们青春的代价那样不堪一击。
相对于姐姐的沉痛,痴呆哥哥的戏份让人感到轻松和幽默,无论是追求女工时手中的向日葵,给弟弟送伞时手中同时撑开的两把伞,还是从床底推出的一箱积攒下来的香烟,都会让我们知道哥哥的单纯和“呆”气。也许只有哥哥这样的人,才是整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他有时候会让他的家人费心,让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欺负,但是对于他自己的世界来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礼教束缚,这样的世界可以比拟西方极乐。
弟弟的故事比较少,有限的几次都是通过姐姐哥哥的故事来带动的。即使是后来返回家庭带的蛤蟆镜,与夫人的床戏也没有让我感觉这个形象有了多大的改变,不知道是这个形象太单薄还是被删减太多的缘故。
也许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真正的相知,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我们无法永远真正互通彼此的心灵,每个人的美丽更多时候如同孔雀在冬日孤单地开屏,但是我们能够尝试让自己的美丽照亮自己的生活,在照亮自己生活的同时影响别人的视线。
本来一直期待《孔雀》电影能给我一个心灵的冲击,但是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地方,即使是姐姐带降落伞骑车的那段。但是整个电影看后却一直让我追忆片中的角落。与同样是反映底层人们生活的《安阳婴儿》、《站台》、《盲井》、《活着》等电影类似,导演着重 “注视”多于“参与”,在平淡中反映“活着”的经历,这个才是真正中国大众的生活——默默地承受。当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由于淮河污染而患癌症的村民只剩一付骨架躺在床上等死的时候,我想到的总是这些电影,这些电影让我们知道还存在着的人文关怀。
看完电影后回去翻看《看电影》杂志,看到电影原来的长度为4个小时,而我看到的却只有2小时15分钟左右,也许就是这些删除的场景让我觉得一些地方很难理解,比如姐姐干爹的死亡,比如用降落伞与姐姐讨价还价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娶姐姐……也就期待如果有一天能够看到完全长度的《孔雀》。
到上海影城的时间不巧,距离下一场放映还有一段时间,就去影城六楼的茶座去喝咖啡。阳光从楼顶的玻璃中透下来,照在只有我一个客人的茶座周围,真是久违了的阳光。远处徐家汇的港汇双塔鹤立鸡群,越发衬托对面高楼的死板和丑陋,这些昂贵的高楼挡住了脚下有漂亮屋顶的老洋房别墅的阳光。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车流,真想不到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来回经过了一千多次。世界就是这样,让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如同《孔雀》电影一般。
由于《孔雀》获得银熊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看这部电影的人不是很多,电影在很小的一个小厅放映,观众也就20多人。电影在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中开始,把我带入对家乡的回忆。
这是一个平凡但不贫穷的家庭,心事重重的姐姐,有些痴呆的哥哥,小心翼翼的弟弟,能干严厉的母亲,木衲厚实的父亲,你总会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或者亲戚邻居朋友的影子,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北方那样常见,你几乎不用考虑就知道这样家庭的父母会怎样地对待孩子,怎样维持这年复一年的生活,也会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怎样地隔膜。
对姐姐的描述无疑是影片的重点。影片中姐姐对未来的渴望,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反映在工作的频繁换动,反映在对蓝天飞翔的渴望。姐姐在对飞翔的追寻中偶遇了她一厢情愿的初恋爱人,一个英俊的伞兵,但无果而终;为了保留这个飞翔的梦,甚至可以为了要回一个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后来,姐姐为了调换工作可以以婚姻为筹码。但是看电影的人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厌恶姐姐,反而觉得这是这样的真实,这是那个时代几乎惟一的选择。当姐姐若干年后走过婚姻,孑然一身站在那个伞兵面前,看着他英俊的面庞变得胡须丛生,旁若无人在吃包子,孩子就在旁边,对自己一无所知,这样残酷的现实让我们青春的代价那样不堪一击。
相对于姐姐的沉痛,痴呆哥哥的戏份让人感到轻松和幽默,无论是追求女工时手中的向日葵,给弟弟送伞时手中同时撑开的两把伞,还是从床底推出的一箱积攒下来的香烟,都会让我们知道哥哥的单纯和“呆”气。也许只有哥哥这样的人,才是整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他有时候会让他的家人费心,让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欺负,但是对于他自己的世界来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礼教束缚,这样的世界可以比拟西方极乐。
弟弟的故事比较少,有限的几次都是通过姐姐哥哥的故事来带动的。即使是后来返回家庭带的蛤蟆镜,与夫人的床戏也没有让我感觉这个形象有了多大的改变,不知道是这个形象太单薄还是被删减太多的缘故。
也许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真正的相知,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我们无法永远真正互通彼此的心灵,每个人的美丽更多时候如同孔雀在冬日孤单地开屏,但是我们能够尝试让自己的美丽照亮自己的生活,在照亮自己生活的同时影响别人的视线。
本来一直期待《孔雀》电影能给我一个心灵的冲击,但是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地方,即使是姐姐带降落伞骑车的那段。但是整个电影看后却一直让我追忆片中的角落。与同样是反映底层人们生活的《安阳婴儿》、《站台》、《盲井》、《活着》等电影类似,导演着重 “注视”多于“参与”,在平淡中反映“活着”的经历,这个才是真正中国大众的生活——默默地承受。当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由于淮河污染而患癌症的村民只剩一付骨架躺在床上等死的时候,我想到的总是这些电影,这些电影让我们知道还存在着的人文关怀。
看完电影后回去翻看《看电影》杂志,看到电影原来的长度为4个小时,而我看到的却只有2小时15分钟左右,也许就是这些删除的场景让我觉得一些地方很难理解,比如姐姐干爹的死亡,比如用降落伞与姐姐讨价还价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娶姐姐……也就期待如果有一天能够看到完全长度的《孔雀》。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