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锦里

      [记] 2005-4-22 21:8


逃了小半节课,去寻夜色锦里。

我像个淘宝的孩子,痴迷着别情异致。故土的成都,人为的锦里,没有了隔岸观花的异彩,没有了自然天成的朴拙,只好趁了夜,去觅些奇彩异色。

灯火·流光

夜的锦里,灯火流光。

里弄里别致的灯笼,坠于窗檐,挂于门楣,星点摇曳,又连了串,蜿蜒成了街。大肚的宫灯,贵雅炫目,自成了大户的气派;方框的门灯,朴华旧色,摇转回旧时的光景;长椭的手灯,红影铺陈,串满了廊台街角。这些个蒙了布面纸皮的灯笼,绘上车马、印章、异文奇字,白日里仅为细节的装饰,夜时才尽情张显溢彩的流光。
流光的锦里,各色的灯火。

酒肆·迷影

夜的锦里,酒肆迷影。

告别白日如织的游人,淡化了“古色民风”的旅游招牌,夜色沉醉的酒肆,拥揽寥寥不归的人。“四方街”,一扇小门,一道木梯,奇字的门牌,一方彩布铺顶,引向我无可知的店堂。“一年美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和对门的“行形摄色”相应,别样的名字,别样的装束。高脚的铁制桌椅,简洁的线条,点缀了丛丛的碎花,方显简约的现代力度。也有“锦里红”传统的乌木沉椅,红锦缎的坐垫,衬了圈圈烛火,泛起丝质的光泽。更有中西合璧的“喜福汇”,(英文名:East meets West),炫彩的灯光,流转的音乐。
迷影的锦里,不醉的酒肆。

故人·陈色

夜的锦里,故人陈色。

淡化了时间边沿的锦里,有“汉肆”的蜀风遗韵,有明清的戏台杂院,也有民国的府第车夫。宽檐的呢帽,青蓝布的长袍马褂,翻出半截雪白的马蹄袖,撩了长襟,塞进黑布的腰带,拉上敞篷的黄包车,游缓地载了“少爷小姐”往灯火通明的青砖高墙府第。入了夜,“车夫”又临时应景,敲上铜锣,唱几句电视剧里熟识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或许又随处可见汉时装束的人形走动,一时间时光错转,纵横跨度,也不失一趣。
陈色的锦里,随今人思古怀故。

夜“摄”锦里,拍了锦里夜色,些须的残章断页,几点色彩光影,且为我几番玩耍。
临出锦里已近午夜,一大篷裤的女子,马帽短衣,始往里走。夜的锦里,留不住的奇彩,异人驻足。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