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忙忙碌碌中,特别是上下班要化去两个小时这么严酷的事实上,我请了个钟点工阿姨帮我打扫家里,象我这样的家里一个星期仅仅一,两次也够了。Z阿姨是工会的职介所介绍过来的,她家就在我的小区对面,巧的是家里的房型和我租的一样,不同的是她是一家三口住,我是一个人住。她一次在我家劳动两个小时,13块钱一共(这是工会规定的价格),一个月没有超过100块。如果我的老妈知道了肯定会骂我奢侈腐化,浪费金钱。她不会明白做家务是要化大量时间精力的,更不会体会到累了一天回来看到干干净净的家和看到乱七八糟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
我现在来说说我这位Z阿姨,她也算是上海人,做钟点工一个月500-600,丈夫下岗了,拿着协保工资大概有500块,加上要抚养一个儿子,正在读书。当Z阿姨后来告诉我这些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不相信,一家三口靠1000出头的工资在上海这块地方怎么算都不够用呐?我不太好意思直接问她怎么过这日子,因为我从来不喜欢人家过问我的隐私,Z阿姨也知道我这个脾气,从来不象别的长舌妇一样多话,我在把家钥匙交给她的时候就知道我可以非常放心她。
时间慢慢过去,我也慢慢知道了Z阿姨的一些情况,她家月月都要靠有退休工资的婆婆的贴补才能过活,因为婆婆舍不得让自己儿子出去找工作做,所以她只好出来做三份人家的家政,一做就是做了四年多。她的家里不要说买零食,就是吃点好的菜都是有点奢侈的事情,夏天到了都没钱给儿子买冷饮吃,这种类似的事情在我这个脑袋里的记忆里,只有在读小学时出现过一次:有个家境很差的同学申请减免学费时打的报告里有这么一句。但是在2004年的上海,过了十几年了,却听到了同样的话。
时间仿佛没有让象Z阿姨这样的家庭改变多少,她们的年轻时代读书最多到高中就断了,要么去上山下乡,要么在工厂工作,在那里的中国大概就是36块万岁的年代,如此少的薪水过得生活水平就象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起他小的时候的一件小事,因为晚饭时吃掉了姐姐的那份豆腐乳,姐弟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父母更是把他痛打了一顿。而十几年过去了,她们原以为能安安稳稳过下去的人生被汹涌袭来的现代经济打断,到奔五的年纪时下了岗,再回头看看她们最大的实用技能很多只能是做家务。她们身上引以为自豪的上海人地位一夜之间就被击得粉碎。象Z阿姨这样凭着老资历固定几家每月500块以上收入的钟点工是不多的,许多人只能天天去工会求工作人员能介绍人家做家政,为的是能有一月所得400-500块,就可以很好过日子了。这样的人群在上海到底占多少比例,我也不知道,我仅知道在我认识的这种年龄段的上海家庭中,有三分之一就是这个样子,好一点的也仅仅是老夫妻工资加在一起也无法超过3000块,他们几乎都有一个正要上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孩子,面临着天价的教育费用无从着手。有的时候,象我这样仅仅是来上海工作的年轻人看到的都是上海人盲目自负的态度,和他们拮据的实际生活,嘲笑他们井底之蛙和小器自私的同时从来没有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们拿着他们一样的工资,一样的生活资源,又能过得怎么样呢?还能维持我们的尊严吗?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条件可以受高等教育,拿着如此少的生活资源,不得不用尽他们所有的人生智慧小心地花着工资,还要留下儿子以后的学费,还要考虑万一生病出个意外怎么办?同时又要在他人面前要显得体面,难免会算计多一些,会待人苛刻一些。对着这些竭尽自己的智力与精力用那么少的资源顾全自己的家人时,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可以去嘲笑他们呢?
100块钱在心高气傲的我的眼中是很不起眼的,可能是一件买来仅穿过一次就扔到衣橱里的衣服,可能是一次玩乐的费用,甚至连买几样茶具都不够。可是在Z阿姨那儿,这份薪水是用来贴补家用的。我有时坐个空调车已经觉得是艰苦了,可是Z阿姨他们天天自行车出门,实在太远也永远只坐普通车。那一点点钱对她们而言是那么沉重.....
我生长的环境相比Z阿姨他们这些人要好上许多倍,我拥有的智力,能力是他们心底里羡慕的。原本这些可以让我做得比目前更好,更出色,最起码不能做月光女神。而我有时却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每天所做的仅仅在市中心漂亮的写字楼里上着班,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开着空调,敲着键盘,时不时地怨三道四,埋怨老板不加工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而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太少。
我现在来说说我这位Z阿姨,她也算是上海人,做钟点工一个月500-600,丈夫下岗了,拿着协保工资大概有500块,加上要抚养一个儿子,正在读书。当Z阿姨后来告诉我这些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不相信,一家三口靠1000出头的工资在上海这块地方怎么算都不够用呐?我不太好意思直接问她怎么过这日子,因为我从来不喜欢人家过问我的隐私,Z阿姨也知道我这个脾气,从来不象别的长舌妇一样多话,我在把家钥匙交给她的时候就知道我可以非常放心她。
时间慢慢过去,我也慢慢知道了Z阿姨的一些情况,她家月月都要靠有退休工资的婆婆的贴补才能过活,因为婆婆舍不得让自己儿子出去找工作做,所以她只好出来做三份人家的家政,一做就是做了四年多。她的家里不要说买零食,就是吃点好的菜都是有点奢侈的事情,夏天到了都没钱给儿子买冷饮吃,这种类似的事情在我这个脑袋里的记忆里,只有在读小学时出现过一次:有个家境很差的同学申请减免学费时打的报告里有这么一句。但是在2004年的上海,过了十几年了,却听到了同样的话。
时间仿佛没有让象Z阿姨这样的家庭改变多少,她们的年轻时代读书最多到高中就断了,要么去上山下乡,要么在工厂工作,在那里的中国大概就是36块万岁的年代,如此少的薪水过得生活水平就象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起他小的时候的一件小事,因为晚饭时吃掉了姐姐的那份豆腐乳,姐弟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父母更是把他痛打了一顿。而十几年过去了,她们原以为能安安稳稳过下去的人生被汹涌袭来的现代经济打断,到奔五的年纪时下了岗,再回头看看她们最大的实用技能很多只能是做家务。她们身上引以为自豪的上海人地位一夜之间就被击得粉碎。象Z阿姨这样凭着老资历固定几家每月500块以上收入的钟点工是不多的,许多人只能天天去工会求工作人员能介绍人家做家政,为的是能有一月所得400-500块,就可以很好过日子了。这样的人群在上海到底占多少比例,我也不知道,我仅知道在我认识的这种年龄段的上海家庭中,有三分之一就是这个样子,好一点的也仅仅是老夫妻工资加在一起也无法超过3000块,他们几乎都有一个正要上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孩子,面临着天价的教育费用无从着手。有的时候,象我这样仅仅是来上海工作的年轻人看到的都是上海人盲目自负的态度,和他们拮据的实际生活,嘲笑他们井底之蛙和小器自私的同时从来没有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们拿着他们一样的工资,一样的生活资源,又能过得怎么样呢?还能维持我们的尊严吗?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条件可以受高等教育,拿着如此少的生活资源,不得不用尽他们所有的人生智慧小心地花着工资,还要留下儿子以后的学费,还要考虑万一生病出个意外怎么办?同时又要在他人面前要显得体面,难免会算计多一些,会待人苛刻一些。对着这些竭尽自己的智力与精力用那么少的资源顾全自己的家人时,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可以去嘲笑他们呢?
100块钱在心高气傲的我的眼中是很不起眼的,可能是一件买来仅穿过一次就扔到衣橱里的衣服,可能是一次玩乐的费用,甚至连买几样茶具都不够。可是在Z阿姨那儿,这份薪水是用来贴补家用的。我有时坐个空调车已经觉得是艰苦了,可是Z阿姨他们天天自行车出门,实在太远也永远只坐普通车。那一点点钱对她们而言是那么沉重.....
我生长的环境相比Z阿姨他们这些人要好上许多倍,我拥有的智力,能力是他们心底里羡慕的。原本这些可以让我做得比目前更好,更出色,最起码不能做月光女神。而我有时却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每天所做的仅仅在市中心漂亮的写字楼里上着班,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开着空调,敲着键盘,时不时地怨三道四,埋怨老板不加工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而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太少。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