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女人理直气壮地过着每年属于自己的节日时,一个鼓吹男性解放的沙龙组织于今年“三·八”前夕,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正式创立。这个号称大陆第一个真正进行实际活动的男性解放组织,还同时在网上开通了“男性解放”论坛。
这个沙龙的创办人,是一个名叫方刚的37岁男人。他现在的身份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在读博士。
按照方刚对“男性解放”的设想,“勇敢、刚强、事业有成”这些传统文化强加给男人的模式定义都要被颠覆。因此,“解放了的男人”在受到伤害时,可以像女人一样“哭哭涕涕”,男人也不必为赚不了钱而感觉自己不像男人。这种解放了的男人,可以兼具诸如阴柔等被认为是女性“专利”的气质。他甚至认为,阴柔的男性在现代社会可能更有“市场”,因为与阴柔同在的,还有细心、温柔、体贴、关爱等等细致入微的感情,这些性格,可能会更获现代女性青睐。
男人们“拒绝解放”
到前日晚,方刚的沙龙成立两个月来,共举行了4次活动。目前活动主要还是在大学校园的圈子里进行。每次活动都设有具体的探讨话题,参加活动的人都要提交一份报告。
从参加人数和提交报告的认真程度来看,女性是绝对主力。女大学生们大度地表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不介意将来自己的老公回家做饭带孩子,合理平衡的家庭分工不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也可能是“女耕男织”。 沙龙在网上的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一些网友参加。一名女网友给方刚留言说:“你这个论坛真是个好地方,我都恨自己怎么身在上海,赶不过去听你们的沙龙啊!”
然而,与女性的热烈呼应相反,更多男性对这个旨在拯救自身的活动似乎并不买账。
一个名叫千千何风的网友发帖子给方刚说,她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男友,但从事业上看,男友不如她,她通过努力说服了家人,以此给男友一个“解放”的机会。然而,男友自己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逃离。
方刚认为,正是男强女弱的男权文化,伤害了如千千何风男友这样的男人。在这种重压下,男人尽管很累,却拒绝解放。
因此,他们的活动很少有成年男性参加。在这里,成年男性没有现实的收获,因此没时间、也没兴趣听方刚们在那里鼓吹男人解放。
“男人解放”任重道远
方刚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把男性解放组织付诸实施的人。但他坦承,自己不是最早提出男性解放主张的人。
最早关注男性解放问题的是几个女性主义研究者。她们发现,男人不解放,两性将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为此,她们曾推动成立了一个男性解放小组,方刚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然而,这个小组自成立后,小组的成员们就再也没有为这个共同的目的相聚过。大家的理由是太忙。方刚知道,那只是个托词,真正的原因是, 男性解放的实质在于颠覆男权文化,而男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男权文化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自觉地反抗并放弃既得利益,并不是一件易事。
7年前,方刚刚涉足男性解放领域时,曾有人问他:“男性解放”是否就意味着男人可以“包二奶”?
方刚第一次把男性解放小组活动的通知贴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录时,立即就有网友质问:“你们做点实事好不好?”
对于这样的尴尬,方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男性学在国内是一个空白,有关男性问题方面的学术、社会运动,更是空白,这注定了方刚倡导的“男人解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艰巨中也透出了一线生机。方刚的同道们正在倡议设立“男人节”,一家时尚杂志的总编近日建议,把男人节设在与妇女节相对应的8月3日。在这家杂志的倡议下,已有包括万宝路、宝马、上海大众、陆虎等50多家著名企业允诺,将在今年的8月3日,给男性员工放假一天。
方刚没有介入具体的男人节的设立。但他设想把男人节定在3月9日,跟女人一块儿过节。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有些传媒只是强调了男人节让男人减压的一面,而没有提到反男权与关爱女性、男女平等这些男性解放的核心所在,这很可能会导致强化男权文化的后果。
追问
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促进文化变革
记者:您说男人可以流泪、阴柔、不赚钱。可现实中,哪个女性会喜欢这样的男人呢?
方刚:我所有关于解放男性的定义都是针对男权文化的。比如上述类型的男人是男权传统下的受贬损者。我所提倡的只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说要鼓励男人们都这样。如果把这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又把他假想为丈夫时,可能他不受欢迎。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关注男性解放这个问题的?
方刚:我多年来的研究和写作一直围绕着弱势群体,我看到了男权文化对男人的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男人也是弱者。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就是一个在许多地方不符合传统男权文化规范的人,比如我敏感、不果断等等,这些不够“男子汉”的行为都是受人耻笑的。因此对男性解放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之路。
记者:您倡导男性解放,可您却在不停地给自己加压。这是为什么?
方刚:男性解放并不是鼓励男人都不求上进。而是说,如果一个男人自己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或者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社会不应歧视他。
记者:妇女地位的提高,并不一定得益于三·八节的设立。您为何也主张为男性设立这样一个比较虚无的节日?
方刚:节日的设立有助于传导文化,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缓慢地促进文化变革。
news.sohu.com/20050517/n225590259.shtml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