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圓形生物的熱烈推薦,我花了不少時間去看了我能看到的這位作者的能找到的全部文章——是耐著性子看的,上帝保佑我!
這位作者可以說是我看過的作者中最惡劣的一個,打個比喻說,他是這樣的一種人:他很清楚即使如同孔雀一般華美的生物也一樣生著屁股,而且生得不會比普通的生物華美,於是他會衹去注意那個屁股,而且故意地指給別人看——看,這個才是真實,而那美麗的屏風不過是個假象罷了!
這個人,正如他自己在某篇文中說的,他寫文的動機無非是“因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幸福,而又连为自己哭泣的力量都没有,只能编了故事来骗了他人的眼泪,算是安慰了自己,总算还有人比自己会更不幸,也还会有人比自己更不智。”衹從這幾句話便可看出,這個人是多麼地自私又是多麼地怯弱,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爭取過,我衹知道他應該還有爭取的機會,然而他卻已經放棄了——正如他筆下的所有人物一樣,用堅強掩蓋脆弱,用衝動掩蓋懦弱——因為害怕著那個的發生,所以他就讓這一切在他的筆下發生。
然而撇開這一切不說,這個人卻有著很多特別的地方,他的文章從來都不算長,也沒有什麼特別曲折的情節——但往往出人意料:他的語言不算華麗,但也不算普實,衹是相比一些文彩平平的作者,才稍有一點光彩而言,而且他似乎從不雕琢自己的文字,他的文章從來沒有結構和技巧可言——但就是這樣的文章竟也有吸引人之處——我不止一次聽過幾位作者說過,是這個人的某些作品使他們迷上了雙子這兩個人——其中甚至不乏在現在的雙子圈中頗有聲望的幾位作者。無可否認的是,他的文中有熱情——或者說是激情——衹是這種激情使得他有別於其他作者——他筆下的故事總是簡單到十個作者有九個能寫得出,而那第十個會覺得這樣簡單的故事根本不必講敘——如果衹是看故事本身的話,他的文章根本沒有必要去佔用任何人的眼球。正象某位詩人說的,“詩就是激情”——但這位作者顯然沒法駕馭這種激情,他衹是任這種激情在自己的體內和筆下肆意流竄而不加控制——而且很顯然他找到了很好的載體,雙子兄弟中的任何一個都絕對不乏激情,衹是一個善於壓抑而一個從不加控制——但壓抑的結果往往是爆發得更為劇烈。
《天亮了,彼岸還是此岸》——這篇文似乎是他近期的作品,另一篇是《深淵》——這位作者似乎已陷入瓶頸現在改攻他方了。現在衹說前一篇吧,單看標題的話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象《哈姆雷特》中的那句“生存還是毀滅”一樣等待別人的選擇——那麼他錯了——這根本就是個判斷句,這衹有在看完全文以後才能得出的結論——這位惡劣的作者,他根本不給任何人機會選擇,因為彼岸還是此岸都是一樣的,他眼中的世界是個封閉的、怪誕的、絕望的世界——不管起點在何處,都會循著同樣的軌跡來到同樣的終點——而之前的所有過程不過是西緒福斯的推石上山——等待的衹是破滅。
《天》這篇文便是代表:開頭是個白爛到惡俗的開頭,王子快要死去的時候另一位王子來拯救了,然後便是得救,緊接著的是同樣白爛的日常生活對白——至此幸福的元素一個也不少,如果不和《聖》的原著聯系在一起,誰也想不到會有危機潛伏,雖然可以看出他留有伏筆——然後他便惡劣地筆鋒一轉唱起了悲歌,衹有他的悲歌有別於任何的白爛——悲傷卻是淡漠的,因為那處於悲劇中心的人極力地想要衝緩悲傷的氣氛——倒反而使人感覺是在被一柄鋸齒全都卷了邊的鈍了口的鋸子在割著心靈——不會流血不會有傷口,衹是鈍痛著罷了——而處於悲劇中心的另一個人——他覺察了部份真像,他開始了懷疑——但他還未曾了解他成了再次被放棄的那一個,或者他已略有感覺——衹是在這樣的時候——這個作者又丟下一個不像結尾的結尾讓人猜度,文章嘎然而止——因為在他看來,該說的已說完,結局,已不重要了。
這是個好象火焰好象毒藥一樣的作者——任何溫情脈脈的東西都不適合他——他所能得到的,也衹有聲與形俱滅罷了——而且那絕對不必假手於任何人——他自己體內的火焰就足夠達到這一切——順便殃及池魚。
這位作者可以說是我看過的作者中最惡劣的一個,打個比喻說,他是這樣的一種人:他很清楚即使如同孔雀一般華美的生物也一樣生著屁股,而且生得不會比普通的生物華美,於是他會衹去注意那個屁股,而且故意地指給別人看——看,這個才是真實,而那美麗的屏風不過是個假象罷了!
這個人,正如他自己在某篇文中說的,他寫文的動機無非是“因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幸福,而又连为自己哭泣的力量都没有,只能编了故事来骗了他人的眼泪,算是安慰了自己,总算还有人比自己会更不幸,也还会有人比自己更不智。”衹從這幾句話便可看出,這個人是多麼地自私又是多麼地怯弱,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爭取過,我衹知道他應該還有爭取的機會,然而他卻已經放棄了——正如他筆下的所有人物一樣,用堅強掩蓋脆弱,用衝動掩蓋懦弱——因為害怕著那個的發生,所以他就讓這一切在他的筆下發生。
然而撇開這一切不說,這個人卻有著很多特別的地方,他的文章從來都不算長,也沒有什麼特別曲折的情節——但往往出人意料:他的語言不算華麗,但也不算普實,衹是相比一些文彩平平的作者,才稍有一點光彩而言,而且他似乎從不雕琢自己的文字,他的文章從來沒有結構和技巧可言——但就是這樣的文章竟也有吸引人之處——我不止一次聽過幾位作者說過,是這個人的某些作品使他們迷上了雙子這兩個人——其中甚至不乏在現在的雙子圈中頗有聲望的幾位作者。無可否認的是,他的文中有熱情——或者說是激情——衹是這種激情使得他有別於其他作者——他筆下的故事總是簡單到十個作者有九個能寫得出,而那第十個會覺得這樣簡單的故事根本不必講敘——如果衹是看故事本身的話,他的文章根本沒有必要去佔用任何人的眼球。正象某位詩人說的,“詩就是激情”——但這位作者顯然沒法駕馭這種激情,他衹是任這種激情在自己的體內和筆下肆意流竄而不加控制——而且很顯然他找到了很好的載體,雙子兄弟中的任何一個都絕對不乏激情,衹是一個善於壓抑而一個從不加控制——但壓抑的結果往往是爆發得更為劇烈。
《天亮了,彼岸還是此岸》——這篇文似乎是他近期的作品,另一篇是《深淵》——這位作者似乎已陷入瓶頸現在改攻他方了。現在衹說前一篇吧,單看標題的話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象《哈姆雷特》中的那句“生存還是毀滅”一樣等待別人的選擇——那麼他錯了——這根本就是個判斷句,這衹有在看完全文以後才能得出的結論——這位惡劣的作者,他根本不給任何人機會選擇,因為彼岸還是此岸都是一樣的,他眼中的世界是個封閉的、怪誕的、絕望的世界——不管起點在何處,都會循著同樣的軌跡來到同樣的終點——而之前的所有過程不過是西緒福斯的推石上山——等待的衹是破滅。
《天》這篇文便是代表:開頭是個白爛到惡俗的開頭,王子快要死去的時候另一位王子來拯救了,然後便是得救,緊接著的是同樣白爛的日常生活對白——至此幸福的元素一個也不少,如果不和《聖》的原著聯系在一起,誰也想不到會有危機潛伏,雖然可以看出他留有伏筆——然後他便惡劣地筆鋒一轉唱起了悲歌,衹有他的悲歌有別於任何的白爛——悲傷卻是淡漠的,因為那處於悲劇中心的人極力地想要衝緩悲傷的氣氛——倒反而使人感覺是在被一柄鋸齒全都卷了邊的鈍了口的鋸子在割著心靈——不會流血不會有傷口,衹是鈍痛著罷了——而處於悲劇中心的另一個人——他覺察了部份真像,他開始了懷疑——但他還未曾了解他成了再次被放棄的那一個,或者他已略有感覺——衹是在這樣的時候——這個作者又丟下一個不像結尾的結尾讓人猜度,文章嘎然而止——因為在他看來,該說的已說完,結局,已不重要了。
這是個好象火焰好象毒藥一樣的作者——任何溫情脈脈的東西都不適合他——他所能得到的,也衹有聲與形俱滅罷了——而且那絕對不必假手於任何人——他自己體內的火焰就足夠達到這一切——順便殃及池魚。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