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晓辉
163之父丁磊:机会是自己找来的
——网易CEO丁磊讲述自己的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丁磊与网易在免费服务方面做的努力,那么,中国互联网服务的普及步伐就会减缓。丁磊的另一大贡献在于他给互联网行业许许多多的启示,正是丁磊让许多人认识到免费和易于使用是互联网的基本法则;正是丁磊让大家明白怎么与电信一起赚钱;也正是丁磊让网友认识到虚拟的社区并不太远。
——题记
Ø 互联网吸引了我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计算机,但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却坚持让我报了通讯行业。兴趣并没有因此改变,我在大学期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全部课程。1993年,我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宁波电信局,负责程控交换机的维护。当时的工作很清闲,可以常常接触电脑。由于在电信局的缘故,我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特权——免费打长途。我在杂志上看到北京的新华社开了一家BBS,于是便拨长途在上面闲逛。在这个BBS上我认识了中国惠多网络的创始人之一——孟超。1994年,在他的帮助下我在宁波建起了BBS站。由于信息的共享的便捷,让我意识到信息的交流将不会仅仅依靠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体,而会因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段BBS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信息时代真的来了。当时的媒体一度称BBS就是中国的Internet。这话有点牵强,但正是这种平民化的网络服务,造就了中国第一代网民。
当时的感觉就是互联网这个领域很有吸引力,很好玩,我提出要发展互联网服务,这样很多的企业就可以更加快捷的发布信息,大家可以很好的在上面交流思想,这样的服务一定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电信局的总工程师认为我只是开玩笑、自己爱玩而已,没有采纳我的建议,也就因此错过了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我感到非常失望。两年以后,我日益觉得电信局这个环境不适合我,自己很多的想法不能得到实现,很多人不理解你。于是,1995年5月,我决定放弃这个待遇比较好的国营单位,到广州一家没有什么保障的外企去工作。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要冒风险的,但我还是做了一个选择,我毕竟还年轻,应该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闯一闯。我不知道未来对我来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挑战。如果说是一个失败的话,那么我想成功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失败的过程的。
Ø 机会是找来的
广州的工作氛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刚去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那里的人们很敬业,不管是大老板也好,小老板也好,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11、12点钟,他们那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在这里,你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就会有人来和你谈,大家一起找投资、合作,一拍即合的机会很多。开始,我在一家数据库公司作技术支持,同时我也继续学习互联网的知识。互联网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你自己找来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一次在和客户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想要我们的数据库,在互联网上做一个信息服务,我看了他的方案,觉得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不能处理图像,系统稳定性、安全性不够高,系统缺乏可扩展性等。这个客户听完觉得很有道理,说我继续买你们的数据库,你给我做一个详细的方案,帮我们设计这样的系统。这样的事情我虽然没有做过,但我觉得这个想法我是做得到的。于是,我就回家在电脑上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来画了一份图纸,然后传真给他,里面的每一个模块都是我自己做的,而没有抄别人的。过了半个小时,他打电话给我说再给你一天的时间,你给我设计一个能测试通过、可看到系统雏形的平台出来。于是,我又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做出了他所要求的系统,就是WEB SEVER、E-MAIL SEVER、FTP SEVER。那时候,NETSCAPE的版本只有1.0。在南方办事是效率非常高的,我们从认识、谈论方案到最后敲定下来,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后来我想,假使我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仅仅知道我对自己的专业多么的精通,对数据库多么的熟悉,那么,我可能会很快失去这个机会。
于是,我来到了这家Internet公司——广州飞捷,当总经理技术助理。从那时起,我才深入地接触了Internet。在这家公司里,我制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主页,名字叫“网络大少爷”。当时我在公司里提出了一个倡议,就是所有的员工都要搞一个个人主页。我认为做Internet服务的从业人员,首先得是一个网民。这个主页现在依然在网上,只留下了一页,如果有兴趣,可以输入一下地址:http://fjnet.net.cn/personal/william/index.htm。
95年8月的时候,广州飞捷是第一家使用我的系统的ISP,95年10月1日,广州市电信局才有第一家的ISP。其它公司还在测试类似系统的时候,而我们的软件已经可以完成一整套管理、收费等工作。由于租用线路,我们每个月要向电信局交40万的人民币,而电信局由于其系统的不完善,为了增强竞争力,他们的ISP就不收费,第一年下来我们输得很惨。当时靠homepage赚钱的只有Chinabyte一家公司。
一年以后,我又辞职走了。
Ø 创业之初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自己做点什么。杨致远等人网络上创业的传奇比如对于来说,简直是神话也是鼓舞。我开始筹划自己的公司,首先我看到这个行业前景虽然不很明朗,但我想中国的互联网一定会长大的,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第二就是我们的服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第三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之所以给公司起名为“网易”(NETEASE),是因为那时候上网的确是不容易。当时,整个广州市只有64k的出口,modem的速率也只有14.4k,还经常断线。最初的想法就是做软件,做Internet上的软件。50万元很实在的就花出去了,买电脑,租房子、装修,账面上就剩不下什么了。
我们为了上网,就去包了一个非常非常便宜的招待所,因为招待所的电话是不要钱的。于是,我们就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因为晚上上网比较容易。买不起操作系统,我们就用一个14.4k的modem把一个几百兆的Unix从美国“down”了回来。当初在选择了邮件系统和搜索引擎的时候,是非常有信心的,但困难也很多。第一,不知道邮件系统怎么做;第二,电子邮件的协议,要做成什么样子,都要自己决定;第三,资金实力不足,没有很好的开发环境。那时候,Internet在中国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你和别人说上Internet,他会问你是不是要交国际电话费。我们甚至在《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说上Internet不要交国际电话费。
创业之初的50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小的一笔数目。因此,在网上有一台供自己调试的服务器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问我,50万是怎么来的?其实,这50万不是借的,也没有贷款,全部是我93年到97年期间,给别人写软件赚的。又有人问,你写什么软件能够赚50万呢?我写软件很会找窍门,就是写别人不会写的软件、写一些专门给大企业的软件。我写的软件只能在Unix上使用,因此我的软件一般可靠性比较强,而且是很多企业都可能碰到的关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专用的软件。每一个软件能够拿到5、6万。当时投资互联网是冒很大风险的,甚至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后,我还后悔,甚至想到过放弃,打算再找工作另谋生路,因为我们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难,而自己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从事这一行业,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要靠你一个人去做太难了。我曾经问一个朋友,一年前你还是一个连电脑都不懂的人,为什么敢于投资去卖电脑?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失败”这两个字。这句话,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我。
Ø 苦尽甘来
公司成立两个月后,便推出了免费个人主页空间服务。由于是新公司,知道的人并不多。第一个月,前来注册的人不过100多人。于是,我就买下了瀛海威、中网、北京在线等5家网站3个月的广告。一下就在网民当中引起轰动,当时也有几家公司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但是地方很小,只有几十K,我们一下子就推出了20M的免费空间,在网上居无定所的网民纷纷投靠网易,安家立“页”。两个月后,我们的个人主页用户就达到了10000人。其实很多网上名人,比如CARBOY、NETBOY、高春辉、边城浪子……都是从网易起家的。很多网虫都是从网易开始进入Internet的,而我们也因为免费主页服务而声名远扬。
3个人,挤在一间7平米的屋里写软件。我当时想,好用的软件做出来,就一定会有人来买。
1997年12月,经过7个月的苦熬,我们的电子邮件系统软件终于开发出来了。但这时我才发现初期的想法太天真了,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系统,并且受到很多人的嘲笑,包括我的两个合作者都对我缺乏信心:邮件是免费的,靠什么赚钱。我只是告诉他们,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发展,每一个人上网都需要一个电子邮箱。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庞大的市场。我当初的想法就是要成为中国的“Hotmail”,自己经营免费电子邮件服务,但电信部门也不批。那就合作吧,电信部门又不干。我给很多的电信局写信说,免费电子邮箱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希望能够合作。如果谁来做的话,就可以成为中国的“Hotmail”。可是,他们认为电子邮件我还能每个月收一定的费用,用免费的那不是砸自己的牌子么。我拿着可行性分析到处寻求合作。我的报告是花了一个多星期做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每一点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的话,尤其是在处于弱势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别人的利益上去考虑。
11月初的一家美国报纸报道,Hotmail太火了并一家公司高价收购。电信局的人看了之后,就打电话来说要买断邮件系统,不与我们合作。当时我的想法是在国内独家经营,不希望出售,于是答复不卖。
1998年春节前的两个月,我觉得再拖下去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答应出售。对方又提出要同时附送域名。我最初的想法是一套软件应该能卖一百万,但实际上只卖了25万,还送了人家一个163.net的域名。
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数字域名是我想出来的。有些域名太长、太难记,而中国人记数字最容易。于是,我就一口气注册了十几个数字域名,如163.net、188.net等。所以你有一个好的想法之后还要善于copy,如果仅仅注册一个163.net就算了,那么就失去了很好的机会。现在这些域名对于我们公司是一种很好的财富。
当决定走卖软件这条道路之后,我们就要帮助第一家购买者取得成功。谁也没有想到,网民们的反应是那么强烈,每天注册用户达2000多人。短短半年时间,用户就达到了30万。
看到163.net的成功,先前冷眼相看的公司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购买免费邮件系统。北京的263说想要我们的软件,我开价10万美元一套,他们说太昂贵了。我告诉他们国外同样产品要100万以上。我介绍了我们的软件是怎么写的,把软件的结构告诉他们,这个系统可以用一百多台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我说你们在一年内根本写不出来。很快,这笔生意就谈成了。
而后的几个月,使用网易电子邮件系统的首都在线(263.net)、金陵热线(990.net)、河南商都热线(371.net)、金华热线(188.net)等网站纷纷开通。
到后来就比较容易了。因为软件卖成功了,钱也有了,我们度过了创业中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资金、大方向、竞争力的问题。
免费邮件系统的成功使我信心大增,同时,网易的访问量大增。后来我们又推出了网易虚拟社区,很受网民的欢迎。
Ø 创业启示:
要想创业,第一是你的思想很重要,新一代的年轻学生缺乏一种勇气,有些人有好的想法却没有勇气做出来。对于自己的理想,看准了就不要变,而要想方设法实施。有了好的想法之后,就要从现在开始每一分每一秒地朝这个方向迈进。
选择方向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销曾经在广州流行,就有朋友来找我。我认为那只是不停地发展下线,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我想Internet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尽管在当时看不到。很多事情我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我开始做免费主页的时候,想法非常的纯洁,没有任何的商业立场和考虑,就是因为广大的网友很难有机会找到放置自己主页的空间,而我们有自己的服务器。后来个人主页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
朝着目标前进是脚踏实地的。在电信局工作的时候,我一般是早晨八点钟上班,晚上一点钟离开。许多同事不理解,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很不错了,车子、房子都有。可我几乎每天都在学习一个操作系统——Unix。我认为它的性能非常的好。大概自学了一年多,对于它的底层操作已经很熟悉了。我经常到省电信局帮助他们解决一些Unix的问题。掌握这个操作系统对于我后来的成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要有刻苦、好学的精神。互联网行业是机遇与风险共存的,在创业之初就要想到失败的可能。像求伯君等IT行业的精英一直是我所崇拜的,在后来有机会接触这些传奇人物的时候,才知道求伯君的WPS、鲍岳桥的UCDOS都是用汇编语言做出来的,而不是用VB或其他高级语言,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每一个成功者背后的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这要有一种激情和耐力、勤奋在里面。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带了两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只有其中一个懂得一点点的C语言,没有任何经验。我之所以雇用他们是因为他们非常好学,很执著、很用心,但是需要方法。写程序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写。我说,犯错误没关系,只要你肯学。第一天一个人就把我的电子邮件删光了。到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优秀的IT人才。如果说只是在计算机前沉湎于游戏,在网络上聊天闲逛,在书桌前浮躁不安,在电视机前随着肥皂剧中的俊男靓女而悲欢交集,那么是不大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的。
身体是创业的资本。你要想到创业是很艰苦的,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下限不是上限,我一般晚上两点钟睡觉,八点半起床,所以创业对身体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否则,把身体搞坏了也是非常不应该的。
还有就是公司要有特色。如果你所做的很多人也在做,那么成功的几率要小许多。在广州有一家公司经营连锁的杂货店,里面的环境完全是开架式的,只有一个收银员,24小时营业,任何时候你都会买到热情腾腾的香肠、面包,食品一过保质期就全部丢掉。40几家分店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很快周围其他的杂货店就消失了。这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企业的特色。商业模型可以copy,国外的商业成功例子可以借鉴,但不要一味地单纯模仿,否则也会导致失败的。比如chinaonline—中国在线,几年下来没有人知道这家ISP公司了。
我讲一个现象——康师傅现象。康师傅在台湾是没有名气的一个品牌,很小很小的一家公司。90年代初的时候,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是一个边疆的概念,很多台湾商人根本看不到它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康师傅在大陆投资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成功之后,又反过头来进入台湾市场。所以,你在创业的时候要考虑这个例子——康师傅的边疆现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地方或行业有很好发展的话,你可以从这里面冲出去,最后再杀回来。也许现在去边疆创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另外,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和谐的管理层。公司一旦进入互联网市场就已经不像软件企业那么单纯了,它需要一种非常商业化的手段。一个想法出来,就要很快的运作起来,以快取胜,在快中比质量、比特色。所以现在仅靠一个人创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了,要有一个很好的Manage team,几个人一起来做一个公司,这样是比较合理的,除非你的脑筋非常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同样看到许多不成功的case。我的一个台湾朋友是MIT的硕士,曾经在天津办了一家电子市场。在他们的Manage team中有6个Founder,两个斯坦福的,两个哈佛的、两个MIT的。投资这家公司的创建者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最后,公司经营得一塌糊涂。因为这6个人谁都不服谁,经常产生分歧。所以,企业创业中合作者一定要团结的。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至关重要,99年的几大互联网公司的人事变动也说明了这一点。
再有就是学习方法很重要。你要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成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大学期间养成的学习方法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使得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另一门知识。所以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你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
最后才是资金的问题。当上面的条件都具备之后,资金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尤其现在风险投资的盛行,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和足够的才能,不怕没有人来投资。
创业本身是没有一个教条的规律可以遵循的。环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方法也就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成功的几率和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凭知识打天下的年代,下一个传奇的主人公也许就是你!
丁磊简历:
丁磊,197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
1993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宁波电信局参加工作。
1995年,丁磊南下广州,以仅有的50万元注册成立了网易公司,开发一些有潜力的Internet软件,提供搜索引擎和免费邮件服务。其开发的163.net免费电子邮件系统于1998年2月16日投入使用,反应强烈,成为当时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提供免费中文电子邮件服务的热门网站。网易的免费个人主页空间也一度曾是最火爆的中文免费网页站点。1998年12月24日,网易推出网易BBS的升级版——网易虚拟社区,大受欢迎。
163之父丁磊:机会是自己找来的
——网易CEO丁磊讲述自己的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丁磊与网易在免费服务方面做的努力,那么,中国互联网服务的普及步伐就会减缓。丁磊的另一大贡献在于他给互联网行业许许多多的启示,正是丁磊让许多人认识到免费和易于使用是互联网的基本法则;正是丁磊让大家明白怎么与电信一起赚钱;也正是丁磊让网友认识到虚拟的社区并不太远。
——题记
Ø 互联网吸引了我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计算机,但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却坚持让我报了通讯行业。兴趣并没有因此改变,我在大学期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全部课程。1993年,我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宁波电信局,负责程控交换机的维护。当时的工作很清闲,可以常常接触电脑。由于在电信局的缘故,我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特权——免费打长途。我在杂志上看到北京的新华社开了一家BBS,于是便拨长途在上面闲逛。在这个BBS上我认识了中国惠多网络的创始人之一——孟超。1994年,在他的帮助下我在宁波建起了BBS站。由于信息的共享的便捷,让我意识到信息的交流将不会仅仅依靠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体,而会因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段BBS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信息时代真的来了。当时的媒体一度称BBS就是中国的Internet。这话有点牵强,但正是这种平民化的网络服务,造就了中国第一代网民。
当时的感觉就是互联网这个领域很有吸引力,很好玩,我提出要发展互联网服务,这样很多的企业就可以更加快捷的发布信息,大家可以很好的在上面交流思想,这样的服务一定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电信局的总工程师认为我只是开玩笑、自己爱玩而已,没有采纳我的建议,也就因此错过了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我感到非常失望。两年以后,我日益觉得电信局这个环境不适合我,自己很多的想法不能得到实现,很多人不理解你。于是,1995年5月,我决定放弃这个待遇比较好的国营单位,到广州一家没有什么保障的外企去工作。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要冒风险的,但我还是做了一个选择,我毕竟还年轻,应该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闯一闯。我不知道未来对我来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挑战。如果说是一个失败的话,那么我想成功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失败的过程的。
Ø 机会是找来的
广州的工作氛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刚去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那里的人们很敬业,不管是大老板也好,小老板也好,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11、12点钟,他们那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在这里,你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就会有人来和你谈,大家一起找投资、合作,一拍即合的机会很多。开始,我在一家数据库公司作技术支持,同时我也继续学习互联网的知识。互联网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你自己找来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一次在和客户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想要我们的数据库,在互联网上做一个信息服务,我看了他的方案,觉得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不能处理图像,系统稳定性、安全性不够高,系统缺乏可扩展性等。这个客户听完觉得很有道理,说我继续买你们的数据库,你给我做一个详细的方案,帮我们设计这样的系统。这样的事情我虽然没有做过,但我觉得这个想法我是做得到的。于是,我就回家在电脑上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来画了一份图纸,然后传真给他,里面的每一个模块都是我自己做的,而没有抄别人的。过了半个小时,他打电话给我说再给你一天的时间,你给我设计一个能测试通过、可看到系统雏形的平台出来。于是,我又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做出了他所要求的系统,就是WEB SEVER、E-MAIL SEVER、FTP SEVER。那时候,NETSCAPE的版本只有1.0。在南方办事是效率非常高的,我们从认识、谈论方案到最后敲定下来,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后来我想,假使我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仅仅知道我对自己的专业多么的精通,对数据库多么的熟悉,那么,我可能会很快失去这个机会。
于是,我来到了这家Internet公司——广州飞捷,当总经理技术助理。从那时起,我才深入地接触了Internet。在这家公司里,我制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主页,名字叫“网络大少爷”。当时我在公司里提出了一个倡议,就是所有的员工都要搞一个个人主页。我认为做Internet服务的从业人员,首先得是一个网民。这个主页现在依然在网上,只留下了一页,如果有兴趣,可以输入一下地址:http://fjnet.net.cn/personal/william/index.htm。
95年8月的时候,广州飞捷是第一家使用我的系统的ISP,95年10月1日,广州市电信局才有第一家的ISP。其它公司还在测试类似系统的时候,而我们的软件已经可以完成一整套管理、收费等工作。由于租用线路,我们每个月要向电信局交40万的人民币,而电信局由于其系统的不完善,为了增强竞争力,他们的ISP就不收费,第一年下来我们输得很惨。当时靠homepage赚钱的只有Chinabyte一家公司。
一年以后,我又辞职走了。
Ø 创业之初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自己做点什么。杨致远等人网络上创业的传奇比如对于来说,简直是神话也是鼓舞。我开始筹划自己的公司,首先我看到这个行业前景虽然不很明朗,但我想中国的互联网一定会长大的,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第二就是我们的服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第三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之所以给公司起名为“网易”(NETEASE),是因为那时候上网的确是不容易。当时,整个广州市只有64k的出口,modem的速率也只有14.4k,还经常断线。最初的想法就是做软件,做Internet上的软件。50万元很实在的就花出去了,买电脑,租房子、装修,账面上就剩不下什么了。
我们为了上网,就去包了一个非常非常便宜的招待所,因为招待所的电话是不要钱的。于是,我们就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因为晚上上网比较容易。买不起操作系统,我们就用一个14.4k的modem把一个几百兆的Unix从美国“down”了回来。当初在选择了邮件系统和搜索引擎的时候,是非常有信心的,但困难也很多。第一,不知道邮件系统怎么做;第二,电子邮件的协议,要做成什么样子,都要自己决定;第三,资金实力不足,没有很好的开发环境。那时候,Internet在中国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你和别人说上Internet,他会问你是不是要交国际电话费。我们甚至在《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说上Internet不要交国际电话费。
创业之初的50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小的一笔数目。因此,在网上有一台供自己调试的服务器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问我,50万是怎么来的?其实,这50万不是借的,也没有贷款,全部是我93年到97年期间,给别人写软件赚的。又有人问,你写什么软件能够赚50万呢?我写软件很会找窍门,就是写别人不会写的软件、写一些专门给大企业的软件。我写的软件只能在Unix上使用,因此我的软件一般可靠性比较强,而且是很多企业都可能碰到的关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专用的软件。每一个软件能够拿到5、6万。当时投资互联网是冒很大风险的,甚至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后,我还后悔,甚至想到过放弃,打算再找工作另谋生路,因为我们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难,而自己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从事这一行业,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要靠你一个人去做太难了。我曾经问一个朋友,一年前你还是一个连电脑都不懂的人,为什么敢于投资去卖电脑?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失败”这两个字。这句话,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我。
Ø 苦尽甘来
公司成立两个月后,便推出了免费个人主页空间服务。由于是新公司,知道的人并不多。第一个月,前来注册的人不过100多人。于是,我就买下了瀛海威、中网、北京在线等5家网站3个月的广告。一下就在网民当中引起轰动,当时也有几家公司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但是地方很小,只有几十K,我们一下子就推出了20M的免费空间,在网上居无定所的网民纷纷投靠网易,安家立“页”。两个月后,我们的个人主页用户就达到了10000人。其实很多网上名人,比如CARBOY、NETBOY、高春辉、边城浪子……都是从网易起家的。很多网虫都是从网易开始进入Internet的,而我们也因为免费主页服务而声名远扬。
3个人,挤在一间7平米的屋里写软件。我当时想,好用的软件做出来,就一定会有人来买。
1997年12月,经过7个月的苦熬,我们的电子邮件系统软件终于开发出来了。但这时我才发现初期的想法太天真了,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系统,并且受到很多人的嘲笑,包括我的两个合作者都对我缺乏信心:邮件是免费的,靠什么赚钱。我只是告诉他们,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发展,每一个人上网都需要一个电子邮箱。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庞大的市场。我当初的想法就是要成为中国的“Hotmail”,自己经营免费电子邮件服务,但电信部门也不批。那就合作吧,电信部门又不干。我给很多的电信局写信说,免费电子邮箱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希望能够合作。如果谁来做的话,就可以成为中国的“Hotmail”。可是,他们认为电子邮件我还能每个月收一定的费用,用免费的那不是砸自己的牌子么。我拿着可行性分析到处寻求合作。我的报告是花了一个多星期做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每一点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的话,尤其是在处于弱势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别人的利益上去考虑。
11月初的一家美国报纸报道,Hotmail太火了并一家公司高价收购。电信局的人看了之后,就打电话来说要买断邮件系统,不与我们合作。当时我的想法是在国内独家经营,不希望出售,于是答复不卖。
1998年春节前的两个月,我觉得再拖下去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答应出售。对方又提出要同时附送域名。我最初的想法是一套软件应该能卖一百万,但实际上只卖了25万,还送了人家一个163.net的域名。
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数字域名是我想出来的。有些域名太长、太难记,而中国人记数字最容易。于是,我就一口气注册了十几个数字域名,如163.net、188.net等。所以你有一个好的想法之后还要善于copy,如果仅仅注册一个163.net就算了,那么就失去了很好的机会。现在这些域名对于我们公司是一种很好的财富。
当决定走卖软件这条道路之后,我们就要帮助第一家购买者取得成功。谁也没有想到,网民们的反应是那么强烈,每天注册用户达2000多人。短短半年时间,用户就达到了30万。
看到163.net的成功,先前冷眼相看的公司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购买免费邮件系统。北京的263说想要我们的软件,我开价10万美元一套,他们说太昂贵了。我告诉他们国外同样产品要100万以上。我介绍了我们的软件是怎么写的,把软件的结构告诉他们,这个系统可以用一百多台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我说你们在一年内根本写不出来。很快,这笔生意就谈成了。
而后的几个月,使用网易电子邮件系统的首都在线(263.net)、金陵热线(990.net)、河南商都热线(371.net)、金华热线(188.net)等网站纷纷开通。
到后来就比较容易了。因为软件卖成功了,钱也有了,我们度过了创业中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资金、大方向、竞争力的问题。
免费邮件系统的成功使我信心大增,同时,网易的访问量大增。后来我们又推出了网易虚拟社区,很受网民的欢迎。
Ø 创业启示:
要想创业,第一是你的思想很重要,新一代的年轻学生缺乏一种勇气,有些人有好的想法却没有勇气做出来。对于自己的理想,看准了就不要变,而要想方设法实施。有了好的想法之后,就要从现在开始每一分每一秒地朝这个方向迈进。
选择方向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销曾经在广州流行,就有朋友来找我。我认为那只是不停地发展下线,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我想Internet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尽管在当时看不到。很多事情我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我开始做免费主页的时候,想法非常的纯洁,没有任何的商业立场和考虑,就是因为广大的网友很难有机会找到放置自己主页的空间,而我们有自己的服务器。后来个人主页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
朝着目标前进是脚踏实地的。在电信局工作的时候,我一般是早晨八点钟上班,晚上一点钟离开。许多同事不理解,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很不错了,车子、房子都有。可我几乎每天都在学习一个操作系统——Unix。我认为它的性能非常的好。大概自学了一年多,对于它的底层操作已经很熟悉了。我经常到省电信局帮助他们解决一些Unix的问题。掌握这个操作系统对于我后来的成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要有刻苦、好学的精神。互联网行业是机遇与风险共存的,在创业之初就要想到失败的可能。像求伯君等IT行业的精英一直是我所崇拜的,在后来有机会接触这些传奇人物的时候,才知道求伯君的WPS、鲍岳桥的UCDOS都是用汇编语言做出来的,而不是用VB或其他高级语言,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每一个成功者背后的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这要有一种激情和耐力、勤奋在里面。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带了两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只有其中一个懂得一点点的C语言,没有任何经验。我之所以雇用他们是因为他们非常好学,很执著、很用心,但是需要方法。写程序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写。我说,犯错误没关系,只要你肯学。第一天一个人就把我的电子邮件删光了。到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优秀的IT人才。如果说只是在计算机前沉湎于游戏,在网络上聊天闲逛,在书桌前浮躁不安,在电视机前随着肥皂剧中的俊男靓女而悲欢交集,那么是不大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的。
身体是创业的资本。你要想到创业是很艰苦的,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下限不是上限,我一般晚上两点钟睡觉,八点半起床,所以创业对身体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否则,把身体搞坏了也是非常不应该的。
还有就是公司要有特色。如果你所做的很多人也在做,那么成功的几率要小许多。在广州有一家公司经营连锁的杂货店,里面的环境完全是开架式的,只有一个收银员,24小时营业,任何时候你都会买到热情腾腾的香肠、面包,食品一过保质期就全部丢掉。40几家分店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很快周围其他的杂货店就消失了。这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企业的特色。商业模型可以copy,国外的商业成功例子可以借鉴,但不要一味地单纯模仿,否则也会导致失败的。比如chinaonline—中国在线,几年下来没有人知道这家ISP公司了。
我讲一个现象——康师傅现象。康师傅在台湾是没有名气的一个品牌,很小很小的一家公司。90年代初的时候,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是一个边疆的概念,很多台湾商人根本看不到它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康师傅在大陆投资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成功之后,又反过头来进入台湾市场。所以,你在创业的时候要考虑这个例子——康师傅的边疆现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地方或行业有很好发展的话,你可以从这里面冲出去,最后再杀回来。也许现在去边疆创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另外,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和谐的管理层。公司一旦进入互联网市场就已经不像软件企业那么单纯了,它需要一种非常商业化的手段。一个想法出来,就要很快的运作起来,以快取胜,在快中比质量、比特色。所以现在仅靠一个人创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了,要有一个很好的Manage team,几个人一起来做一个公司,这样是比较合理的,除非你的脑筋非常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同样看到许多不成功的case。我的一个台湾朋友是MIT的硕士,曾经在天津办了一家电子市场。在他们的Manage team中有6个Founder,两个斯坦福的,两个哈佛的、两个MIT的。投资这家公司的创建者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最后,公司经营得一塌糊涂。因为这6个人谁都不服谁,经常产生分歧。所以,企业创业中合作者一定要团结的。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至关重要,99年的几大互联网公司的人事变动也说明了这一点。
再有就是学习方法很重要。你要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成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大学期间养成的学习方法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使得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另一门知识。所以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你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
最后才是资金的问题。当上面的条件都具备之后,资金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尤其现在风险投资的盛行,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和足够的才能,不怕没有人来投资。
创业本身是没有一个教条的规律可以遵循的。环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方法也就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成功的几率和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凭知识打天下的年代,下一个传奇的主人公也许就是你!
丁磊简历:
丁磊,197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
1993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宁波电信局参加工作。
1995年,丁磊南下广州,以仅有的50万元注册成立了网易公司,开发一些有潜力的Internet软件,提供搜索引擎和免费邮件服务。其开发的163.net免费电子邮件系统于1998年2月16日投入使用,反应强烈,成为当时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提供免费中文电子邮件服务的热门网站。网易的免费个人主页空间也一度曾是最火爆的中文免费网页站点。1998年12月24日,网易推出网易BBS的升级版——网易虚拟社区,大受欢迎。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