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记者》杂志
2004年6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宣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计算机世界》以29.5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500强的204位,并且成为中国传媒业20大最具价值品牌中唯一的专业媒体品牌。
2004年7月12日,《计算机世界》将策划出版其第1000期报纸和举行隆重的读者交流活动。
我们在此前夕约访了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计算机世界》社长刘九如先生,解读为什么走过了近24年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世界》仍然被称作新媒体?见证了IT业的成长、熬过了IT业的寒冬,是什么构筑了《计算机世界》这类专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化发展的品牌之路上,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见证产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记者 :IT媒体可以说是伴随着IT产业的成长而发展繁荣的。作为IT媒体中的资深操作者与管理者,你能够很清晰地梳理出IT媒体发展的脉络吧?
刘九如:《计算机世界》是中国IT产业领域第一张报纸,创刊于1980年,因此中国IT媒体可以认为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与中国IT产业是同步发展的。由此梳理下来,我觉得IT媒体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1980年—1985年是第一个阶段,我称这时的IT媒体为教科书阶段。
当时IT行业刚刚起步,国内的电脑都在试验室里,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文章和资料都比较少,IT媒体的数量也很少,内容就是刊登一些技术资料。许多IT人就是通过读IT媒体进入这个行业的。那时IT媒体新闻的概念不是太强。
1986年—1990年是第二阶段,这是IT媒体的快速成长期。
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众多的IT厂商,国外IT厂商也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电脑迅速普及和应用,IT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此时的IT媒体数量在增加,内容上则开始真正面向IT市场,向读者提供市场信息。
1996年—2000年是第三阶段,IT媒体进入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阶段。
中国IT产业的市场繁荣带来了更强烈的信息交流的需求,IT媒体随着产业的发展而进步,从数量到质量,真正体现出了IT新闻舆论的意义和作用。
2000年开始是第四阶段,IT媒体开始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
目前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据说包括地方媒体在内,国内IT媒体可能有将近150种。我翻过全国报刊征订目录,登记在册有正式邮发刊号的IT媒体就有70多种。作为专业媒体,IT媒体自身又根据产业的不同领域进行了细分市场的开拓,有综合类媒体,有基于产生技术的,比如说网络类、软件类,还有延伸到管理和财经的媒体。在IT产业的这个低谷期,IT媒体自身也在调整。就像IT产业一样,前几年国内品牌PC厂商多达100多家,经过最近几年的拼抢,目前只剩下那么10来家。我想IT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应该是各自定位越来越鲜明,瞄准不同的读者。
中国记者 :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泡沫破灭,人们称IT业走入了产业的寒冬。从高速增长进入缓慢发展时期,IT产业的变化对IT媒体也有不小的影响。如今回望这段发展历程,您对IT媒体的持续发展有什么感悟?
刘九如:IT媒体确实是与产业依存度很高的专业媒体。1980年10月28日,我们做第一期《计算机世界》,16个人,当时没有几个人懂计算机,只看过科学院大屋子里的大型计算机,没有个人电脑。1985年以前,《计算机世界》百分之六七十的内容是从美国IDG所属的《Computer world》上翻译的。当时很多院士像王选、倪光南等都在上面写一些专栏,介绍程序、编程等等。
1985年之后,《计算机世界》开始面向国内市场,介绍国内的产品、产业的情况,这是与国内IT产业的发展同步的。
1995年以后,IT业更火了。以互联网、网络技术为背景,许多新的媒体起来了。当时《计算机世界》已经做到了第一的影响力,两个多亿的规模,在国内媒体中也是很少见的。我们进一步明确办报宗旨是“与产业共同成长”,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产业的成长。像柳传志、段永基、王选等一代科技精英、管理人才,一些在IT企业界顶极的人物都与我们这个媒体息息相关,一起成长。后来我们开始考虑名牌媒体要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进一步发掘细分市场,把一些优秀的板块和栏目进行延伸扩展,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媒体。运作都比较成功。到今天为止我们有3报6刊、一个网站、一个图书出版社。
我们预计,经过了产业的平缓发展期,今明两年IT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从2005年到2009年是产业又一个新的好的发展时期。整个IT产业的资讯刷新频率很快,市场拓展能力与市场细分能力都强于其他行业。媒体不能不随之变化。这对IT媒体而言也是机会和考验。
融入产业的舆论力量
中国记者 :记得2000年,《计算机世界》策划过一篇报道叫《痛苦的裂变》,联想曾经因此停止了《计算机世界》1000万元的广告投放。专业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和媒体自身的独立性呢?
刘九如:关于联想的那篇文章,当时有些误会,后来双方处理得非常好,我们之间的合作比以前要深入得多。
关于专业媒体的舆论价值问题,也许学院派或者纯正新闻科学的推崇者并不赞成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认为,像《计算机世界》这样的产业类媒体,应当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宗旨,在通过舆论推动产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
《计算机世界》是通过信息判断、舆论力量、自己的声音来帮助产业理顺市场,健康成长的。这要求我们回归新闻的本质,媒体归根到底是要靠读者生存。IT厂商认我们这些媒体是看上了我们的读者,这些读者可能转变成为他们的用户或合作伙伴。媒体的相对独立性就是要满足读者获取真实信息的需求,专业媒体要真切地反映这个行业。
因为坚持独立编辑方针,我们不只一次与客户冲突过。厂商常常会认为我们揭露问题是背后有人想搞垮他们。我们坚持,报道中的调查要立得住,不是坑害厂商而是善意批评,帮助他们找出不足,这样既能吸引读者又能树立威信。《计算机世界》不是为一家客户办的,一家客户已经灭不了《计算机世界》了,所以我们不会牺牲读者的需求,一味只围绕厂商转。但同时,我们也加强与厂商的交流、沟通,在处理方式上更注重技巧,对批评报道也会比较慎重,要求批评文章要切中时弊又不失建设性。
关于联想那篇文章之后,我和柳传志有过许多次交流,而且每年我们都约好两到三次深谈,在这种交流中,促进产业对媒体的认知,也促进媒体对企业发展的把握。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对产业发展有利的、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好处的善意的批评。帮助产业分析技术潮流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而且我们会尽力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真正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中国记者:你们以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来作为这种舆论力量的支撑呢?
刘九如:我们的机构设制与传统媒体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就设两个部门,一个编辑部,一个广告营销部门。其它印刷、编排等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别人,我们专心做业务,包括行政职能部门也很少。从创刊一上来就这么做,可以说框架建立时就比较市场化。
《计算机世界》的赢利模式也是走的广告营销路线,300多个版,以广告费用贴补发行。当时在中国,这还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另外通过广告营销和商务合作、互联网服务和现场展览等形成整合营销。在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方面,我们形成了一个基本规则,即报刊内容以读者为上帝,坚定不移地以读者为牵引,满足读者需求;而报刊社经营以广告客户为合作伙伴,用我们独特的商业价值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坚持这一原则,卓有成效。
中国记者:人是媒体成功的关键,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在用人标准和人才管理上有哪些特点?许多人都知道你们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薪酬体系。
刘九如:我们请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公司帮助设计了薪酬规划体系,出发点是效率优先,同时兼顾员工的成长空间和长远发展。
我们将工资从主管到普通员工一共分8级。每级十档,按照岗位来设制。关键是在这个体系中,详细描述了每一个岗位的需求,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学历、背景,都要看他是否与岗位相适应。对应岗位,有一个基本的、公开的标准。最高要求是什么、最低要求是什么,考核起来清楚、规范。同时对员工有未来前进路线的描述,包括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愿不愿意沿着这样的路线去发展,可以双向选择,并规定每年每个员工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5个小时。考核每年一次,薪酬调整每年一次。管理层是采取风险年薪制,30%收入固定,70%是根据业绩浮动的。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在公司内部有5%到10%的末位淘汰率,今年是5%。
我们内部企业化管理也比较成熟。像旗下每个媒体相对独立化运作,实行模拟法人管理,有独立报刊发行人,相当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我每年跟他谈两个目标,一个是每年做到多少收入,有多少利润,一个是发行量,前者体现当年的业绩,后者保证长远的发展。这是对他们聘用、考核的标准,其余的我就只管预算的执行。
构筑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记者 :概括而言,《计算机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与国际数据集团20多年的合作中,你认为IDG给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带来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可以拷贝的模式?
刘九如:竞争力是针对企业和市场来谈的。我概括来说,《计算机世界》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入IT产业的能力,二是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能力,三是合作的能力。
与IDG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也在总结和思考。我想至少有两点:
第一、《计算机世界》是一个专业媒体,一个领域很窄的科技产业媒体能跻身国内报界十大媒体(在报协经营规模和影响力排名中),做到上亿元规模,每年几千万成润,这需要对产业判断的战略眼光。
第二、是多种资源。IDG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300多个刊物,全部信息都放在网上,每天更新,我们通过密码能够每天浏览。这在2000年互联网大发展之前,是很大的一个信息优势。此外就是技术资源。厂商资源(合作伙伴资源)和管理资源。
IDG每年要开两个会议。一个叫世界经理会,IDG全球8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主管集中在一起,交流各国的新做法、新经验,以及对未来市场有哪些新的转变作出新的判断。这对我们借鉴国际先进媒体的发展经验很有帮助。今年8月份这个会议将在北京召开。还有一个是总编辑会议,也是交流。比如美国的《计算机世界》怎么看待目前的IT业状况,有哪些变化和影响,应该关注哪些选题,能给读者提供哪些信息……以我的亲身经历举例,80年代就建议介绍实用信息,做成教科书性质;90年代建议要针对厂商,当时IT创业者特别多;从2000年开始,IT厂商都开始以用户为中心了,所以我们也一定要转到以用户为中心,比如金融、电信、商业用户的计算机的应用主管。《计算机世界》内容的关注点从技术———厂商———客户的转移,是参照了IDG的建议。
现在市场情况已经不同了,因为中国市场已经充分国际化,不论从报社运营到信息资源到广告营销,全是以中国市场为主。这时候我们最看重的是管理资源,IDG会通报全球的媒体变化,提出应对策略。譬如,互联网经济泡沫时期,IDG马上建议有的媒体收线关掉,在美国一个曾经做到2个亿的关于互联网的媒体一样被关掉;有的媒体则尽快投资加强。
中国记者: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可以说是秉承国际传媒的出版经验,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融进办报实践,你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刘九如:我们把发展目标定位于具有国际背景的国内领先的商业媒体集团。从集团层面来说,发展战略是从IT媒体出版延伸到IT服务,做成商业信息的提供机构。向综合信息服务企业集团迈进。
在媒体的商业运作方面,强化领导和领先的地位。规划一是立足IT,继续延伸扩展,合适的时候及时推出新的媒体;二是基于最近几年我们创办《IT经理世界》的成功,将把媒体业务延伸到财经和管理领域以及其他商业领域。
同时,基于20多年来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对信息进行脉络梳理,从信息研究、跟踪角度出发,形成研究报告,提供商业信息。我们的优势是背靠着产业的技术优势,从产业一起步就跟踪,许多信息是可以再加工的,而且我们更注重选择技术路径,比如,这个行业有多少机会,涉及哪些技术环节,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抓住机会需要什么素质的厂商,客户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等,可以做成像路透社那样的财经信息专卖单位。
我们还会积极将集团业务延伸到产品评测推荐、市场研究咨询、IT人才培训等新业务领域,形成多个拳头。我认为,基于主业的多元化运作是方向。比如,建立第三方的一个测试中心,对产品的技术进行独立的评论。对我们来说就很有意义。这样的业务我们正在规划和展开之中。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中国记者:今年1月1日,你正式接任总裁职务。从总编辑到总裁,职业角色的变化让你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九如:这个变化比较大。以前是做业务、想选题,现在要尽量放弃编辑情结,整体运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要掂量投入有没有回报,能否提升品牌竞争力。应该说是文人与商人的感觉不同。
在《计算机世界》做了8年的总编,我有50%的时间是花在跟这个产业的交流上,与各位IT企业的老总和众多用户层面的信息技术主管交流,20%的时间与内部编辑记者交流,不断地收集他们的一些观点和思想,解读他们的困惑,20%的时间参与集团的协调工作,10%的时间是重大选题的思考和审稿。现在更多的精力是集团管理。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内部有近20个单位,十几个媒体,加上基于媒体出版延伸到咨询类的研究机构、网上服务,会展交流公司、各种培训等,在全国5个地区有分公司做业务。这么多的业务部门,我必须进行梳理。基本的思路是,从报社的经营角度说应当以客户为中心,与IT厂商建立客户合作伙伴关系;而从媒体的内容角度应当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将报纸作为平台,延伸出相关服务,开掘产业资源,赢得快速发展。还会考虑体制的优化问题;考虑未来是靠自己一块块做大,还是依靠资本的力量。这些都在思考。
中国记者:许多人注意到你做总编辑期间有近三年的时间都在坚持做一个“与总裁对话”的栏目。你为什么亲自主持这个栏目?作为集团的总裁,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刘九如:“与总裁对话”这个栏目做了近三年,先后与300多位老总进行了深谈,其中与100多位老总的访谈还结集出版了《远见》一书。这个栏目我还想继续做下去。为什么呢?重点是想起到交流的作用。我前面说到我会花很多时间与这个产业交流,也就与这些总裁、主管们交流,聊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苦恼和困惑,他们对产业发展的看法,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有的老总一年至少约我谈三次。这种交流也是一种资源,做成专栏是更好地利用资源。我聊天,其它人记录、整理一下。
做总编也好,总裁也好,我理解管理就是交流和服务,每个层次的领导都是为手下人服务的。做总编辑时,我的重点工作是通过细致的服务让记者成名,让新来的人更快地成长,帮助每个记者明确他的发展方向,为他成功创造条件。做总裁位置不同,视角不同了,道理还是一样。
我现在确实在促使自己从总编到总裁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商旅冲动”。但我觉得我所从事的还是文化事业。
2004年6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宣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计算机世界》以29.5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500强的204位,并且成为中国传媒业20大最具价值品牌中唯一的专业媒体品牌。
2004年7月12日,《计算机世界》将策划出版其第1000期报纸和举行隆重的读者交流活动。
我们在此前夕约访了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计算机世界》社长刘九如先生,解读为什么走过了近24年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世界》仍然被称作新媒体?见证了IT业的成长、熬过了IT业的寒冬,是什么构筑了《计算机世界》这类专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化发展的品牌之路上,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见证产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记者 :IT媒体可以说是伴随着IT产业的成长而发展繁荣的。作为IT媒体中的资深操作者与管理者,你能够很清晰地梳理出IT媒体发展的脉络吧?
刘九如:《计算机世界》是中国IT产业领域第一张报纸,创刊于1980年,因此中国IT媒体可以认为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与中国IT产业是同步发展的。由此梳理下来,我觉得IT媒体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1980年—1985年是第一个阶段,我称这时的IT媒体为教科书阶段。
当时IT行业刚刚起步,国内的电脑都在试验室里,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文章和资料都比较少,IT媒体的数量也很少,内容就是刊登一些技术资料。许多IT人就是通过读IT媒体进入这个行业的。那时IT媒体新闻的概念不是太强。
1986年—1990年是第二阶段,这是IT媒体的快速成长期。
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众多的IT厂商,国外IT厂商也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电脑迅速普及和应用,IT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此时的IT媒体数量在增加,内容上则开始真正面向IT市场,向读者提供市场信息。
1996年—2000年是第三阶段,IT媒体进入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阶段。
中国IT产业的市场繁荣带来了更强烈的信息交流的需求,IT媒体随着产业的发展而进步,从数量到质量,真正体现出了IT新闻舆论的意义和作用。
2000年开始是第四阶段,IT媒体开始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
目前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据说包括地方媒体在内,国内IT媒体可能有将近150种。我翻过全国报刊征订目录,登记在册有正式邮发刊号的IT媒体就有70多种。作为专业媒体,IT媒体自身又根据产业的不同领域进行了细分市场的开拓,有综合类媒体,有基于产生技术的,比如说网络类、软件类,还有延伸到管理和财经的媒体。在IT产业的这个低谷期,IT媒体自身也在调整。就像IT产业一样,前几年国内品牌PC厂商多达100多家,经过最近几年的拼抢,目前只剩下那么10来家。我想IT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应该是各自定位越来越鲜明,瞄准不同的读者。
中国记者 :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泡沫破灭,人们称IT业走入了产业的寒冬。从高速增长进入缓慢发展时期,IT产业的变化对IT媒体也有不小的影响。如今回望这段发展历程,您对IT媒体的持续发展有什么感悟?
刘九如:IT媒体确实是与产业依存度很高的专业媒体。1980年10月28日,我们做第一期《计算机世界》,16个人,当时没有几个人懂计算机,只看过科学院大屋子里的大型计算机,没有个人电脑。1985年以前,《计算机世界》百分之六七十的内容是从美国IDG所属的《Computer world》上翻译的。当时很多院士像王选、倪光南等都在上面写一些专栏,介绍程序、编程等等。
1985年之后,《计算机世界》开始面向国内市场,介绍国内的产品、产业的情况,这是与国内IT产业的发展同步的。
1995年以后,IT业更火了。以互联网、网络技术为背景,许多新的媒体起来了。当时《计算机世界》已经做到了第一的影响力,两个多亿的规模,在国内媒体中也是很少见的。我们进一步明确办报宗旨是“与产业共同成长”,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产业的成长。像柳传志、段永基、王选等一代科技精英、管理人才,一些在IT企业界顶极的人物都与我们这个媒体息息相关,一起成长。后来我们开始考虑名牌媒体要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进一步发掘细分市场,把一些优秀的板块和栏目进行延伸扩展,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媒体。运作都比较成功。到今天为止我们有3报6刊、一个网站、一个图书出版社。
我们预计,经过了产业的平缓发展期,今明两年IT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从2005年到2009年是产业又一个新的好的发展时期。整个IT产业的资讯刷新频率很快,市场拓展能力与市场细分能力都强于其他行业。媒体不能不随之变化。这对IT媒体而言也是机会和考验。
融入产业的舆论力量
中国记者 :记得2000年,《计算机世界》策划过一篇报道叫《痛苦的裂变》,联想曾经因此停止了《计算机世界》1000万元的广告投放。专业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和媒体自身的独立性呢?
刘九如:关于联想的那篇文章,当时有些误会,后来双方处理得非常好,我们之间的合作比以前要深入得多。
关于专业媒体的舆论价值问题,也许学院派或者纯正新闻科学的推崇者并不赞成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认为,像《计算机世界》这样的产业类媒体,应当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宗旨,在通过舆论推动产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
《计算机世界》是通过信息判断、舆论力量、自己的声音来帮助产业理顺市场,健康成长的。这要求我们回归新闻的本质,媒体归根到底是要靠读者生存。IT厂商认我们这些媒体是看上了我们的读者,这些读者可能转变成为他们的用户或合作伙伴。媒体的相对独立性就是要满足读者获取真实信息的需求,专业媒体要真切地反映这个行业。
因为坚持独立编辑方针,我们不只一次与客户冲突过。厂商常常会认为我们揭露问题是背后有人想搞垮他们。我们坚持,报道中的调查要立得住,不是坑害厂商而是善意批评,帮助他们找出不足,这样既能吸引读者又能树立威信。《计算机世界》不是为一家客户办的,一家客户已经灭不了《计算机世界》了,所以我们不会牺牲读者的需求,一味只围绕厂商转。但同时,我们也加强与厂商的交流、沟通,在处理方式上更注重技巧,对批评报道也会比较慎重,要求批评文章要切中时弊又不失建设性。
关于联想那篇文章之后,我和柳传志有过许多次交流,而且每年我们都约好两到三次深谈,在这种交流中,促进产业对媒体的认知,也促进媒体对企业发展的把握。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对产业发展有利的、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好处的善意的批评。帮助产业分析技术潮流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而且我们会尽力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真正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中国记者:你们以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来作为这种舆论力量的支撑呢?
刘九如:我们的机构设制与传统媒体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就设两个部门,一个编辑部,一个广告营销部门。其它印刷、编排等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别人,我们专心做业务,包括行政职能部门也很少。从创刊一上来就这么做,可以说框架建立时就比较市场化。
《计算机世界》的赢利模式也是走的广告营销路线,300多个版,以广告费用贴补发行。当时在中国,这还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另外通过广告营销和商务合作、互联网服务和现场展览等形成整合营销。在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方面,我们形成了一个基本规则,即报刊内容以读者为上帝,坚定不移地以读者为牵引,满足读者需求;而报刊社经营以广告客户为合作伙伴,用我们独特的商业价值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坚持这一原则,卓有成效。
中国记者:人是媒体成功的关键,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在用人标准和人才管理上有哪些特点?许多人都知道你们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薪酬体系。
刘九如:我们请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公司帮助设计了薪酬规划体系,出发点是效率优先,同时兼顾员工的成长空间和长远发展。
我们将工资从主管到普通员工一共分8级。每级十档,按照岗位来设制。关键是在这个体系中,详细描述了每一个岗位的需求,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学历、背景,都要看他是否与岗位相适应。对应岗位,有一个基本的、公开的标准。最高要求是什么、最低要求是什么,考核起来清楚、规范。同时对员工有未来前进路线的描述,包括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愿不愿意沿着这样的路线去发展,可以双向选择,并规定每年每个员工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5个小时。考核每年一次,薪酬调整每年一次。管理层是采取风险年薪制,30%收入固定,70%是根据业绩浮动的。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在公司内部有5%到10%的末位淘汰率,今年是5%。
我们内部企业化管理也比较成熟。像旗下每个媒体相对独立化运作,实行模拟法人管理,有独立报刊发行人,相当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我每年跟他谈两个目标,一个是每年做到多少收入,有多少利润,一个是发行量,前者体现当年的业绩,后者保证长远的发展。这是对他们聘用、考核的标准,其余的我就只管预算的执行。
构筑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记者 :概括而言,《计算机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与国际数据集团20多年的合作中,你认为IDG给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带来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可以拷贝的模式?
刘九如:竞争力是针对企业和市场来谈的。我概括来说,《计算机世界》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入IT产业的能力,二是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能力,三是合作的能力。
与IDG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也在总结和思考。我想至少有两点:
第一、《计算机世界》是一个专业媒体,一个领域很窄的科技产业媒体能跻身国内报界十大媒体(在报协经营规模和影响力排名中),做到上亿元规模,每年几千万成润,这需要对产业判断的战略眼光。
第二、是多种资源。IDG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300多个刊物,全部信息都放在网上,每天更新,我们通过密码能够每天浏览。这在2000年互联网大发展之前,是很大的一个信息优势。此外就是技术资源。厂商资源(合作伙伴资源)和管理资源。
IDG每年要开两个会议。一个叫世界经理会,IDG全球8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主管集中在一起,交流各国的新做法、新经验,以及对未来市场有哪些新的转变作出新的判断。这对我们借鉴国际先进媒体的发展经验很有帮助。今年8月份这个会议将在北京召开。还有一个是总编辑会议,也是交流。比如美国的《计算机世界》怎么看待目前的IT业状况,有哪些变化和影响,应该关注哪些选题,能给读者提供哪些信息……以我的亲身经历举例,80年代就建议介绍实用信息,做成教科书性质;90年代建议要针对厂商,当时IT创业者特别多;从2000年开始,IT厂商都开始以用户为中心了,所以我们也一定要转到以用户为中心,比如金融、电信、商业用户的计算机的应用主管。《计算机世界》内容的关注点从技术———厂商———客户的转移,是参照了IDG的建议。
现在市场情况已经不同了,因为中国市场已经充分国际化,不论从报社运营到信息资源到广告营销,全是以中国市场为主。这时候我们最看重的是管理资源,IDG会通报全球的媒体变化,提出应对策略。譬如,互联网经济泡沫时期,IDG马上建议有的媒体收线关掉,在美国一个曾经做到2个亿的关于互联网的媒体一样被关掉;有的媒体则尽快投资加强。
中国记者: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可以说是秉承国际传媒的出版经验,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融进办报实践,你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刘九如:我们把发展目标定位于具有国际背景的国内领先的商业媒体集团。从集团层面来说,发展战略是从IT媒体出版延伸到IT服务,做成商业信息的提供机构。向综合信息服务企业集团迈进。
在媒体的商业运作方面,强化领导和领先的地位。规划一是立足IT,继续延伸扩展,合适的时候及时推出新的媒体;二是基于最近几年我们创办《IT经理世界》的成功,将把媒体业务延伸到财经和管理领域以及其他商业领域。
同时,基于20多年来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对信息进行脉络梳理,从信息研究、跟踪角度出发,形成研究报告,提供商业信息。我们的优势是背靠着产业的技术优势,从产业一起步就跟踪,许多信息是可以再加工的,而且我们更注重选择技术路径,比如,这个行业有多少机会,涉及哪些技术环节,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抓住机会需要什么素质的厂商,客户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等,可以做成像路透社那样的财经信息专卖单位。
我们还会积极将集团业务延伸到产品评测推荐、市场研究咨询、IT人才培训等新业务领域,形成多个拳头。我认为,基于主业的多元化运作是方向。比如,建立第三方的一个测试中心,对产品的技术进行独立的评论。对我们来说就很有意义。这样的业务我们正在规划和展开之中。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中国记者:今年1月1日,你正式接任总裁职务。从总编辑到总裁,职业角色的变化让你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九如:这个变化比较大。以前是做业务、想选题,现在要尽量放弃编辑情结,整体运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要掂量投入有没有回报,能否提升品牌竞争力。应该说是文人与商人的感觉不同。
在《计算机世界》做了8年的总编,我有50%的时间是花在跟这个产业的交流上,与各位IT企业的老总和众多用户层面的信息技术主管交流,20%的时间与内部编辑记者交流,不断地收集他们的一些观点和思想,解读他们的困惑,20%的时间参与集团的协调工作,10%的时间是重大选题的思考和审稿。现在更多的精力是集团管理。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内部有近20个单位,十几个媒体,加上基于媒体出版延伸到咨询类的研究机构、网上服务,会展交流公司、各种培训等,在全国5个地区有分公司做业务。这么多的业务部门,我必须进行梳理。基本的思路是,从报社的经营角度说应当以客户为中心,与IT厂商建立客户合作伙伴关系;而从媒体的内容角度应当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将报纸作为平台,延伸出相关服务,开掘产业资源,赢得快速发展。还会考虑体制的优化问题;考虑未来是靠自己一块块做大,还是依靠资本的力量。这些都在思考。
中国记者:许多人注意到你做总编辑期间有近三年的时间都在坚持做一个“与总裁对话”的栏目。你为什么亲自主持这个栏目?作为集团的总裁,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刘九如:“与总裁对话”这个栏目做了近三年,先后与300多位老总进行了深谈,其中与100多位老总的访谈还结集出版了《远见》一书。这个栏目我还想继续做下去。为什么呢?重点是想起到交流的作用。我前面说到我会花很多时间与这个产业交流,也就与这些总裁、主管们交流,聊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苦恼和困惑,他们对产业发展的看法,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有的老总一年至少约我谈三次。这种交流也是一种资源,做成专栏是更好地利用资源。我聊天,其它人记录、整理一下。
做总编也好,总裁也好,我理解管理就是交流和服务,每个层次的领导都是为手下人服务的。做总编辑时,我的重点工作是通过细致的服务让记者成名,让新来的人更快地成长,帮助每个记者明确他的发展方向,为他成功创造条件。做总裁位置不同,视角不同了,道理还是一样。
我现在确实在促使自己从总编到总裁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商旅冲动”。但我觉得我所从事的还是文化事业。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