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5:00 ChinaByte
文/雨枫
网易涉足即时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年之前。从最早的汉化版Odigo(网易口对口)到后来的网易短信通,一直发展到现在广为人知但并不广为人用的网易泡泡。2000年前后,国内市场上一度出现过数十款不同风格的IM软件,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后来的短信SP和网络游戏浪潮,但是最终只有腾讯QQ修成正果。在众多的竞争对手当中,网易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推广能力,却始终徘徊在成功的大门之外。如果从一开始丁磊就能够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自己的IM业务,那么或许今天网易早已经取代了腾讯的地位。然而历史无法被随意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假设,当我们眼看着在IM领域淫浸四年之久的网易到今天仍然在苦苦的吹着自己的泡泡,不断垂涎QQ的霸主地位却终不可得时,或许理应有此一问:对于网易泡泡,对于前景无限的即时通讯,丁磊究竟错在哪儿了?
免费短信:泡泡是干什么的?!
"网易系"IM软件用免费短信来招揽用户的手法,从2001年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坚持了三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三年里,网易究竟为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做法搭进去多少人民币,我们不得而知。保守估计,这些钱可以再造一个腾讯公司。然而这史上最为漫长的产品推广活动给网易带来的,并不是一个强悍无比、枝繁叶茂的IM产品,而是一个永远都充满潜力、却永远做不了第一的美丽的泡泡。网易坚持了三年、赔了三年、辛苦努力了三年,到今天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免费短信,到底是对?是错?
不知道免费短信是否是丁磊的主意。如果是的话,那么丁磊从一开始就弄混了推广手段与营销策略之间的区别。在这个网易累计耗资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市场推广活动当中,"免费发短信"作为卖点、作为手段,的确为泡泡吸引新用户加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其副作用,也让网易泡泡于无形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恰恰是被许多人所忽视的。
简单来说,网易对于其IM产品"免费发短信"的宣传效应,完全掩盖了其作为一个IM产品本身应有的市场定位。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很大的一个群体当中,网易短信通和网易泡泡就等同于"免费发短信"--用户认可网易泡泡"免费短信"的产品印象更甚于认可其作为即时通信软件本身的功能,许多人的头脑里,QQ是用来聊天交友的,而网易的软件是用来免费发短信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网易泡泡的用户群对于免费短信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依赖性,一旦泡泡停止提供免费短信服务,这些用户群就直接离弃泡泡而去。而活跃用户群对于免费短信的敏感性很容易被网易误读为"用户对于免费短信的接受和喜爱程度"导致了网易在免费短信的问题上愈发变本加厉,把一种辅助性的市场宣传手段,升格成为一种基础性的、长期的营销策略。而完全忽略了"免费短信的存在原本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网易泡泡进行在线聊天"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完全的本末倒置。由于免费短信这样一个强势卖点的存在,所有人都记住了泡泡是短信工具,而忽略了泡泡作为优秀的在线聊天工具所应有的市场形象,这就是使用免费短信策略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
在泡泡2004中,原本不做限制的免费短信供应,变成了"根据在线时长换取泡泡金币,再用泡泡金币支付短信发送费用"的设置,懂得提供免费短信的目的起码是刺激在线时间的延长,这算是丁磊脑袋好歹的开了窍,知道免费送东西的不一定就有好结果,这是个很大的进步。然而这进步又不是能够让我们满意的这么大,理由是这样的:如果在线时长就等同于免费短信,那么许多人可能会采取挂机的方式,尤其是办公室一族,连续挂机几天,赚到的短信条数足够一个月用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也不难,首先把赚取金币的条件由在线时间,改成收发信息的条数;其次,赚取的金币有时间限制,一定期限内不使用自动作废。这样一来,为了获得免费短信,用户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在泡泡上的好友人数;而为了能够持续获得免费短信额度,还必须让泡泡经常处在使用状态--这样,免费短信才会真正成为泡泡发展壮大的推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对不对?
功能创新:实力最强!表现最……
泡泡能够在服务器端自动保存历史聊天记录,这可以说是网易为IM软件做出的最大的一项功能创新了。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在泡泡上鲜见能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能设计。以网易的开发能力、以丁磊的聪明才智而言,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事实上,在最近的一年当中,IM软件的创新大部分来自于UC朗玛,小部分来自于腾讯QQ,而前者正是凭借着众多的创新特征,获得了与腾讯竞争当中暂时的优势地位。
或许是知道腾讯会模仿一切优秀设计的缘故吧。网易并没有在功能创新方面下什么实实在在的力气,只是根据MSN、QQ等竞争产品的动态在不断的改进自身的功能。考虑到UC朗玛最终的命运,我们不能说网易此举不够明智,然而功能的雷同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的记住并且怀念网易泡泡--由于缺乏产品本身的独特性,网易泡泡便成为IM市场上极容易被遗忘的角色,这一点与UC在语音聊天、游戏捆绑、自定义贴图等方面的创新精神相距甚远,而这种态度差别造成的后果就是:在UC朗玛借助腾讯停止新用户注册的良机迅速做大的时候,网易却难以分享成长机会。
一则轶事与大家分享:2003年夏天,网易凭借新版本的泡泡一举冲过30万在线的大关时,丁磊得意的打通了马化腾的手机,告诉对方说我的在线人数已经达到了你的十分之一(当时QQ的在线规模300万左右)然而彼时的马化腾所忧虑的,却是实力远不及网易的朗玛UC的发展势头,马化腾甚至因为UC的威胁,而做出了重新免费放号的决定。实际上在整个2003年,网易的绝对在线人数应当是高于UC朗玛的(当然,以远高于对方的投入力度为代价)马化腾不惧泡泡却怕UC,中国IM教父的这种举动当中所蕴涵的深意,直到一年之后的今天仍然令人回味不已。
语音视频:谁是谁的嫁衣裳?
到了2004年,丁磊在声势浩大的泡泡2004新版本发布会上,重新的定义了网易泡泡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这次,他把目光瞄准了Voip市场,瞄准了方兴未艾的多媒体通讯,希望网易泡泡能够成为日后进军电信虚拟运营商市场的有力平台。
这次,丁磊总算暂时忘却了执迷三年多的免费短信,或许应当对其举动击节叫好才是?谈到泡泡的优势时,这位中国最有钱的王老五的说辞变成了:"泡泡的语音通讯质量超过了GSM手机;泡泡的视频编解码遵循MPEG-4标准。"显而易见,丁磊这次是想要告诉大家,泡泡是最好的多媒体通讯软件。
网易泡泡的多媒体通信功能或许是品质最好的,然而这并不能保证网易取代腾讯成为即时通信市场的老大。当丁磊把泡泡的产品定位聚焦在多媒体通讯市场,并潜心开发泡泡的音视频通讯功能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的网络业领袖对于技术发展的敏锐判断--然而遗憾的,也察觉到了同一个人对于市场竞争策略选择的缺憾之处。
就算泡泡的多媒体编解码模块全球领先也罢。(实际上许多人认为其语音质量远不如著名的SkyPE)但这至多算是一种技术特征,而非市场优势。市场优势的本质不在于"优"而在于"势",其要诀并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或技术"而是"通过适宜的产品或技术而获得的庞大的市场惯性"就如同再锋利的稀世宝剑也无法战胜千百万手无寸铁的愤怒人群,泡泡的独门秘笈在尚未杀敌于千里之外的时候就被丁磊大肆渲染以示人了。如果有一天,当视频通信功能真的变得如丁磊预期般重要,腾讯可以拍出几亿的现金来,不愁买不到更好的编解码内核,而在这之前,丁磊最棒的音视频模块却并无法化解腾讯600万在线规模的哪怕十分之一,难道这真的是深奥到中国首富也不能全然理解的玄妙道理吗?
多媒体通信是网易泡泡的优点,但是丁磊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将如何把泡泡的"优"真正化为"势",因此我们无法对网易泡泡在这方面的表现给予过高的评价和期待。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丁磊最需要的并不是奇思妙想,而是彻底的来一次反向思维:既然多媒体通信如此重要,那么它是否只能局限于实时的通信领域呢?
如丁磊所说,摄像头已经非常廉价,即将如鼠标一般成为PC的标准外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难道摄像头就仅仅只能用来打实时的可视电话么?!看看网易自己的产品线好了,难道丁磊从未想过,可以为网易的交友站增加一个全视频的自我介绍上传/播放功能?校友录里多年不见的同窗,难道没有想过自己摄制一段全视频的问候片断给大家看?那些在论坛社区里面唧唧呱呱的灌水族们,有没有想过未来的BBS讨论组可能变成电视演播室,大家用自己的表情和语言来一争长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键盘上运指如飞?163的邮件用户们是否有一天会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老朋友的视频问候信件?如果丁磊能够把网易泡泡强大的视频模块真正"融"入网站当中,那么不但网易泡泡会获得巨大的成长机会,而且网易本身也将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的纯宽带视频门户网站……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不要把多媒体通讯仅仅理解为一边坐一个人的可视电话。我们想知道的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真的就这么难吗?
说句玩笑话,今天的丁磊有点像是周星驰电影里的武状元苏乞儿:一边捧着皇帝御赐的纯金钵,一边挨家挨户讨饭吃。可是,这一切又是何苦呢?成功与成仁,其实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罢了。正如佛家所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切仅仅在于一念之差。
总结:天道与禅道
天道酬勤。而禅道讲求的,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21世纪初中国网络业最成功的商人,丁磊倔犟的遵循了天道,在遍地机会的IM市场当中苦苦地耕耘了三年。然而,他始终未能悟透禅道,不能参透在纷扰变化的商业表象背后蕴藏的玄机奥妙,也无法克服和抛弃自己在创业初期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日后发展的限制和桎铐,因此,他始终都无法成为IM世界里的王者。这是丁磊的不幸,却是中国网络业的幸运。毕竟,我们所期待和盼望的,并不是一个单极的世界。
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5:00 ChinaByte
文/雨枫
网易涉足即时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年之前。从最早的汉化版Odigo(网易口对口)到后来的网易短信通,一直发展到现在广为人知但并不广为人用的网易泡泡。2000年前后,国内市场上一度出现过数十款不同风格的IM软件,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后来的短信SP和网络游戏浪潮,但是最终只有腾讯QQ修成正果。在众多的竞争对手当中,网易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推广能力,却始终徘徊在成功的大门之外。如果从一开始丁磊就能够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自己的IM业务,那么或许今天网易早已经取代了腾讯的地位。然而历史无法被随意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假设,当我们眼看着在IM领域淫浸四年之久的网易到今天仍然在苦苦的吹着自己的泡泡,不断垂涎QQ的霸主地位却终不可得时,或许理应有此一问:对于网易泡泡,对于前景无限的即时通讯,丁磊究竟错在哪儿了?
免费短信:泡泡是干什么的?!
"网易系"IM软件用免费短信来招揽用户的手法,从2001年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坚持了三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三年里,网易究竟为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做法搭进去多少人民币,我们不得而知。保守估计,这些钱可以再造一个腾讯公司。然而这史上最为漫长的产品推广活动给网易带来的,并不是一个强悍无比、枝繁叶茂的IM产品,而是一个永远都充满潜力、却永远做不了第一的美丽的泡泡。网易坚持了三年、赔了三年、辛苦努力了三年,到今天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免费短信,到底是对?是错?
不知道免费短信是否是丁磊的主意。如果是的话,那么丁磊从一开始就弄混了推广手段与营销策略之间的区别。在这个网易累计耗资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市场推广活动当中,"免费发短信"作为卖点、作为手段,的确为泡泡吸引新用户加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其副作用,也让网易泡泡于无形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恰恰是被许多人所忽视的。
简单来说,网易对于其IM产品"免费发短信"的宣传效应,完全掩盖了其作为一个IM产品本身应有的市场定位。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很大的一个群体当中,网易短信通和网易泡泡就等同于"免费发短信"--用户认可网易泡泡"免费短信"的产品印象更甚于认可其作为即时通信软件本身的功能,许多人的头脑里,QQ是用来聊天交友的,而网易的软件是用来免费发短信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网易泡泡的用户群对于免费短信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依赖性,一旦泡泡停止提供免费短信服务,这些用户群就直接离弃泡泡而去。而活跃用户群对于免费短信的敏感性很容易被网易误读为"用户对于免费短信的接受和喜爱程度"导致了网易在免费短信的问题上愈发变本加厉,把一种辅助性的市场宣传手段,升格成为一种基础性的、长期的营销策略。而完全忽略了"免费短信的存在原本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网易泡泡进行在线聊天"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完全的本末倒置。由于免费短信这样一个强势卖点的存在,所有人都记住了泡泡是短信工具,而忽略了泡泡作为优秀的在线聊天工具所应有的市场形象,这就是使用免费短信策略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
在泡泡2004中,原本不做限制的免费短信供应,变成了"根据在线时长换取泡泡金币,再用泡泡金币支付短信发送费用"的设置,懂得提供免费短信的目的起码是刺激在线时间的延长,这算是丁磊脑袋好歹的开了窍,知道免费送东西的不一定就有好结果,这是个很大的进步。然而这进步又不是能够让我们满意的这么大,理由是这样的:如果在线时长就等同于免费短信,那么许多人可能会采取挂机的方式,尤其是办公室一族,连续挂机几天,赚到的短信条数足够一个月用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也不难,首先把赚取金币的条件由在线时间,改成收发信息的条数;其次,赚取的金币有时间限制,一定期限内不使用自动作废。这样一来,为了获得免费短信,用户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在泡泡上的好友人数;而为了能够持续获得免费短信额度,还必须让泡泡经常处在使用状态--这样,免费短信才会真正成为泡泡发展壮大的推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对不对?
功能创新:实力最强!表现最……
泡泡能够在服务器端自动保存历史聊天记录,这可以说是网易为IM软件做出的最大的一项功能创新了。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在泡泡上鲜见能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能设计。以网易的开发能力、以丁磊的聪明才智而言,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事实上,在最近的一年当中,IM软件的创新大部分来自于UC朗玛,小部分来自于腾讯QQ,而前者正是凭借着众多的创新特征,获得了与腾讯竞争当中暂时的优势地位。
或许是知道腾讯会模仿一切优秀设计的缘故吧。网易并没有在功能创新方面下什么实实在在的力气,只是根据MSN、QQ等竞争产品的动态在不断的改进自身的功能。考虑到UC朗玛最终的命运,我们不能说网易此举不够明智,然而功能的雷同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的记住并且怀念网易泡泡--由于缺乏产品本身的独特性,网易泡泡便成为IM市场上极容易被遗忘的角色,这一点与UC在语音聊天、游戏捆绑、自定义贴图等方面的创新精神相距甚远,而这种态度差别造成的后果就是:在UC朗玛借助腾讯停止新用户注册的良机迅速做大的时候,网易却难以分享成长机会。
一则轶事与大家分享:2003年夏天,网易凭借新版本的泡泡一举冲过30万在线的大关时,丁磊得意的打通了马化腾的手机,告诉对方说我的在线人数已经达到了你的十分之一(当时QQ的在线规模300万左右)然而彼时的马化腾所忧虑的,却是实力远不及网易的朗玛UC的发展势头,马化腾甚至因为UC的威胁,而做出了重新免费放号的决定。实际上在整个2003年,网易的绝对在线人数应当是高于UC朗玛的(当然,以远高于对方的投入力度为代价)马化腾不惧泡泡却怕UC,中国IM教父的这种举动当中所蕴涵的深意,直到一年之后的今天仍然令人回味不已。
语音视频:谁是谁的嫁衣裳?
到了2004年,丁磊在声势浩大的泡泡2004新版本发布会上,重新的定义了网易泡泡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这次,他把目光瞄准了Voip市场,瞄准了方兴未艾的多媒体通讯,希望网易泡泡能够成为日后进军电信虚拟运营商市场的有力平台。
这次,丁磊总算暂时忘却了执迷三年多的免费短信,或许应当对其举动击节叫好才是?谈到泡泡的优势时,这位中国最有钱的王老五的说辞变成了:"泡泡的语音通讯质量超过了GSM手机;泡泡的视频编解码遵循MPEG-4标准。"显而易见,丁磊这次是想要告诉大家,泡泡是最好的多媒体通讯软件。
网易泡泡的多媒体通信功能或许是品质最好的,然而这并不能保证网易取代腾讯成为即时通信市场的老大。当丁磊把泡泡的产品定位聚焦在多媒体通讯市场,并潜心开发泡泡的音视频通讯功能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的网络业领袖对于技术发展的敏锐判断--然而遗憾的,也察觉到了同一个人对于市场竞争策略选择的缺憾之处。
就算泡泡的多媒体编解码模块全球领先也罢。(实际上许多人认为其语音质量远不如著名的SkyPE)但这至多算是一种技术特征,而非市场优势。市场优势的本质不在于"优"而在于"势",其要诀并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或技术"而是"通过适宜的产品或技术而获得的庞大的市场惯性"就如同再锋利的稀世宝剑也无法战胜千百万手无寸铁的愤怒人群,泡泡的独门秘笈在尚未杀敌于千里之外的时候就被丁磊大肆渲染以示人了。如果有一天,当视频通信功能真的变得如丁磊预期般重要,腾讯可以拍出几亿的现金来,不愁买不到更好的编解码内核,而在这之前,丁磊最棒的音视频模块却并无法化解腾讯600万在线规模的哪怕十分之一,难道这真的是深奥到中国首富也不能全然理解的玄妙道理吗?
多媒体通信是网易泡泡的优点,但是丁磊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将如何把泡泡的"优"真正化为"势",因此我们无法对网易泡泡在这方面的表现给予过高的评价和期待。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丁磊最需要的并不是奇思妙想,而是彻底的来一次反向思维:既然多媒体通信如此重要,那么它是否只能局限于实时的通信领域呢?
如丁磊所说,摄像头已经非常廉价,即将如鼠标一般成为PC的标准外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难道摄像头就仅仅只能用来打实时的可视电话么?!看看网易自己的产品线好了,难道丁磊从未想过,可以为网易的交友站增加一个全视频的自我介绍上传/播放功能?校友录里多年不见的同窗,难道没有想过自己摄制一段全视频的问候片断给大家看?那些在论坛社区里面唧唧呱呱的灌水族们,有没有想过未来的BBS讨论组可能变成电视演播室,大家用自己的表情和语言来一争长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键盘上运指如飞?163的邮件用户们是否有一天会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老朋友的视频问候信件?如果丁磊能够把网易泡泡强大的视频模块真正"融"入网站当中,那么不但网易泡泡会获得巨大的成长机会,而且网易本身也将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的纯宽带视频门户网站……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不要把多媒体通讯仅仅理解为一边坐一个人的可视电话。我们想知道的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真的就这么难吗?
说句玩笑话,今天的丁磊有点像是周星驰电影里的武状元苏乞儿:一边捧着皇帝御赐的纯金钵,一边挨家挨户讨饭吃。可是,这一切又是何苦呢?成功与成仁,其实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罢了。正如佛家所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切仅仅在于一念之差。
总结:天道与禅道
天道酬勤。而禅道讲求的,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21世纪初中国网络业最成功的商人,丁磊倔犟的遵循了天道,在遍地机会的IM市场当中苦苦地耕耘了三年。然而,他始终未能悟透禅道,不能参透在纷扰变化的商业表象背后蕴藏的玄机奥妙,也无法克服和抛弃自己在创业初期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日后发展的限制和桎铐,因此,他始终都无法成为IM世界里的王者。这是丁磊的不幸,却是中国网络业的幸运。毕竟,我们所期待和盼望的,并不是一个单极的世界。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