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嫣 2004-7-16 9:26:33
原始出处: 北京娱乐信报
贡献之一——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
在我们回头看张艺谋的历程的时候,“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这一点显然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张艺谋最突出的贡献。我们看过去满眼是辉煌的数不清的各种大奖。
张艺谋在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专业,除了自己导演的电影外,他的专业就曾让他拿了不少国际大奖:19844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影片《黄土地》中,他以独特的造型表现获法国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1987年,从未学过表演的张艺谋主演影片《老井》,摘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红高粱》为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级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这之后他执导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有话好好说》等几乎拿遍了除奥斯卡之外的国际各大奖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很多评论家对张艺谋国外拿奖,曾经有过非议: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是拿中国人的弱点去取悦老外,老外乐意看到这样一个贫穷、无知、野蛮的中国。然而到了2004年,我们明白了一点:我们的电影必须先让世界人看见,然后才能让世界人去欣赏,锁在自己国门内的夸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张艺谋开始,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用自己的影像作品向全球影人和观众宣示着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能力。中国电影人在柏林电影节对东西方电影的对话、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张艺谋则是他们中的第一个。
贡献之二——挣钱
在《英雄》以国产电影的身份创下2.5亿元内地票房前,张艺谋这个商标的“印钞机”已经上市了。威驰广告、张艺谋的字画,关于张艺谋身边一切的书籍,《英雄》拍摄的纪录片,只要贴了张艺谋商标,这东西就好卖了。据调查,《英雄》海外发行、贴片广告、音像制品、小说、邮票、漫画等收益,其总收入超过6亿元人民币。
而从今年开始,从《印象·刘三姐》到《十面埋伏》,张艺谋的作品在横扫娱乐圈的同时,也将“产出”巨大的财富。有人就这样预计,这台名叫“张艺谋牌”的印钞机这段时间将在内地狂印10个亿。
张艺谋的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风景胜地桂林创下了百场的演出纪录,由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俏佳人音像公司总发行的《印象·刘三姐》音像制品也借机上市,同时推出的还有电影《十面埋伏》的纪录片《如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印象·刘三姐》一剧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旅游项目,该剧中的主要演员是阳朔的600位渔民,张艺谋大大改善了渔民们的生活。因此,就有人说,老谋子除了拍电影外,还养活了不少人,包括阳朔渔民、各地娱记、盗版商人、乌克兰花农等等。
贡献之三——造星
看到《一个都不能少》中那位憨厚、质朴的女主角魏敏芝考电影学院的新闻上了京城各媒体的头版时,我们还能怀疑张艺谋造星的魅力吗?从张艺谋执导电影开始,他影片的每一位女主角都是以最短时间迅速在影视圈中崛起。
从巩俐开始,张艺谋影片的第一任女主角,因《红高粱》一炮而红,随着她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屡获大奖,巩俐扬名世界,如今更被视为“东方女性”的形象代言人、国际知名影星。2000年2月,张艺谋的新片《幸福时光》寻找女主角的行动正式开始,7月确定董洁为女主角。一个广州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平平常常的女孩就这样被戴上了光环,中戏、电影学院学了四年的科班,也比不上张艺谋的一次钦点。《白领公寓》《金粉世家》,董洁虽然没有走上国际化的路子,却上了国产电视剧女一号的候选名单。
章子怡,不用说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运气出奇好的女孩,她被称为是“坐着直升机”蹿红,从《我的父亲母亲》开始,到现在,章子怡火的速度让她自己都还在梦中。魏敏芝,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的一举一动,她考不考得上电影学院,她以后是不是从事影视这一行都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还有拍过张艺谋威驰广告的青年女演员徐筠,也在一夜之间成了“谋女郎”。此外,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和张艺谋电影没有关系的王海珍,和张艺谋的一次绯闻炒作,居然成功“上位”,张艺谋点石成金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张艺谋的一大贡献,就是为中国影视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明星神话”。
创新之一:电影本身的创新
第五代电影导演的艺术之路是以对传统电影规范的反叛开始的,他们不满于传统电影的“老一套”,从而创造出从观念、方法、形式、功能都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新作品。张艺谋就是第五代导演的先行者,电影《红高粱》所表现出的锐意创新、百无禁忌,让人耳目一新,它的强烈的理想色彩、强烈的个性气质、崭新的影像表现形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此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几乎每部作品都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创新。张艺谋以他敏锐的平民化视角,在经济、社会人文的转型时期游刃有余地左右穿插,他既触动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又与时尚相衔接,既在农村寻找故事,又在城市中寻找新人物,显示出一派自得的气象。
创新之二:将形式最大化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重视画面、重视镜头,这几乎是看过他电影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强烈的颜色对比,美轮美奂的画面,看过张艺谋的电影,你记得最深刻的经常是某种颜色,某个物件。《红高粱》中充满活力、灵性且富有神秘色彩的红高粱;《菊豆》洋溢着大红大紫的绚烂色彩和生命激情活力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个高高挂起、闪闪亮亮的大红灯笼;《有话好好说》持续而快速的画面;而到了《英雄》,形式更是主导了一切,甚至故事的合理性都退居了二线。张艺谋将电影的形式在电影中进行了最大化的扩张,这是他在中国电影中的创新。
创新之三:赚海外的钱
张艺谋一直是个非常聪明的商人,我们仔细观察他的影片就能发现这一点,从《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他已经开始了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巧妙结合,用一个狭窄的空间来表现他想要表达的一切。出身的不同注定他不会像陈凯歌、田壮壮那样信手发挥,视金钱为电影的辅助,商人的潜质他天然具备。从他的第二部电影、纯走商业路子的《代号美洲豹》开始,有经济头脑的张艺谋就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这一点——想在搞艺术的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用外国投资拍电影,然后去海外拿奖,赚海外发行的钱,这是当时中国电影人商业成功的捷径,张艺谋也开始了自己努力。虽然他不是第一人,但他应该是最成功的一人。到了《英雄》,张艺谋好像已成了中国商业电影的王中王。
创新之四:对导演内涵的开拓
张艺谋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导演,而除了导演之外,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全方位的多才多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走出北京电影学院的张艺谋便以摄影师的身份在国际影坛上频频获奖;此后他以演员的身份又拿了东京电影节的影帝桂冠;第一次执导就捧回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1998年在太庙执导西洋歌剧《图兰朵》,到1999年当上超模大赛的评委,2002年,电影大师一边忙着带领《英雄》进军海外市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居然也在编排中,紧接着2003年又来了一部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张艺谋巨大的才华,也让人们了解到,原来导演是什么都能干的。
结语:
从影十余年来,张艺谋获得各种奖不下百个。金光闪烁的奖杯、各式各样的头衔铸成他的电影生涯的传奇。我们不知道他的新作《十面埋伏》出来会是个什么样,也许像《英雄》一样,依然“叫座不叫好”,也许这一次张艺谋开创了自己的“张氏武侠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坚信,这一次《十面埋伏》依然会有创新,那怕仅仅是票房。
原始出处: 北京娱乐信报
贡献之一——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
在我们回头看张艺谋的历程的时候,“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这一点显然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张艺谋最突出的贡献。我们看过去满眼是辉煌的数不清的各种大奖。
张艺谋在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专业,除了自己导演的电影外,他的专业就曾让他拿了不少国际大奖:19844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影片《黄土地》中,他以独特的造型表现获法国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1987年,从未学过表演的张艺谋主演影片《老井》,摘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红高粱》为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级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这之后他执导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有话好好说》等几乎拿遍了除奥斯卡之外的国际各大奖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很多评论家对张艺谋国外拿奖,曾经有过非议: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是拿中国人的弱点去取悦老外,老外乐意看到这样一个贫穷、无知、野蛮的中国。然而到了2004年,我们明白了一点:我们的电影必须先让世界人看见,然后才能让世界人去欣赏,锁在自己国门内的夸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张艺谋开始,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用自己的影像作品向全球影人和观众宣示着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能力。中国电影人在柏林电影节对东西方电影的对话、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张艺谋则是他们中的第一个。
贡献之二——挣钱
在《英雄》以国产电影的身份创下2.5亿元内地票房前,张艺谋这个商标的“印钞机”已经上市了。威驰广告、张艺谋的字画,关于张艺谋身边一切的书籍,《英雄》拍摄的纪录片,只要贴了张艺谋商标,这东西就好卖了。据调查,《英雄》海外发行、贴片广告、音像制品、小说、邮票、漫画等收益,其总收入超过6亿元人民币。
而从今年开始,从《印象·刘三姐》到《十面埋伏》,张艺谋的作品在横扫娱乐圈的同时,也将“产出”巨大的财富。有人就这样预计,这台名叫“张艺谋牌”的印钞机这段时间将在内地狂印10个亿。
张艺谋的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风景胜地桂林创下了百场的演出纪录,由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俏佳人音像公司总发行的《印象·刘三姐》音像制品也借机上市,同时推出的还有电影《十面埋伏》的纪录片《如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印象·刘三姐》一剧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旅游项目,该剧中的主要演员是阳朔的600位渔民,张艺谋大大改善了渔民们的生活。因此,就有人说,老谋子除了拍电影外,还养活了不少人,包括阳朔渔民、各地娱记、盗版商人、乌克兰花农等等。
贡献之三——造星
看到《一个都不能少》中那位憨厚、质朴的女主角魏敏芝考电影学院的新闻上了京城各媒体的头版时,我们还能怀疑张艺谋造星的魅力吗?从张艺谋执导电影开始,他影片的每一位女主角都是以最短时间迅速在影视圈中崛起。
从巩俐开始,张艺谋影片的第一任女主角,因《红高粱》一炮而红,随着她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屡获大奖,巩俐扬名世界,如今更被视为“东方女性”的形象代言人、国际知名影星。2000年2月,张艺谋的新片《幸福时光》寻找女主角的行动正式开始,7月确定董洁为女主角。一个广州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平平常常的女孩就这样被戴上了光环,中戏、电影学院学了四年的科班,也比不上张艺谋的一次钦点。《白领公寓》《金粉世家》,董洁虽然没有走上国际化的路子,却上了国产电视剧女一号的候选名单。
章子怡,不用说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运气出奇好的女孩,她被称为是“坐着直升机”蹿红,从《我的父亲母亲》开始,到现在,章子怡火的速度让她自己都还在梦中。魏敏芝,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的一举一动,她考不考得上电影学院,她以后是不是从事影视这一行都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还有拍过张艺谋威驰广告的青年女演员徐筠,也在一夜之间成了“谋女郎”。此外,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和张艺谋电影没有关系的王海珍,和张艺谋的一次绯闻炒作,居然成功“上位”,张艺谋点石成金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张艺谋的一大贡献,就是为中国影视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明星神话”。
创新之一:电影本身的创新
第五代电影导演的艺术之路是以对传统电影规范的反叛开始的,他们不满于传统电影的“老一套”,从而创造出从观念、方法、形式、功能都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新作品。张艺谋就是第五代导演的先行者,电影《红高粱》所表现出的锐意创新、百无禁忌,让人耳目一新,它的强烈的理想色彩、强烈的个性气质、崭新的影像表现形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此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几乎每部作品都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创新。张艺谋以他敏锐的平民化视角,在经济、社会人文的转型时期游刃有余地左右穿插,他既触动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又与时尚相衔接,既在农村寻找故事,又在城市中寻找新人物,显示出一派自得的气象。
创新之二:将形式最大化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重视画面、重视镜头,这几乎是看过他电影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强烈的颜色对比,美轮美奂的画面,看过张艺谋的电影,你记得最深刻的经常是某种颜色,某个物件。《红高粱》中充满活力、灵性且富有神秘色彩的红高粱;《菊豆》洋溢着大红大紫的绚烂色彩和生命激情活力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个高高挂起、闪闪亮亮的大红灯笼;《有话好好说》持续而快速的画面;而到了《英雄》,形式更是主导了一切,甚至故事的合理性都退居了二线。张艺谋将电影的形式在电影中进行了最大化的扩张,这是他在中国电影中的创新。
创新之三:赚海外的钱
张艺谋一直是个非常聪明的商人,我们仔细观察他的影片就能发现这一点,从《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他已经开始了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巧妙结合,用一个狭窄的空间来表现他想要表达的一切。出身的不同注定他不会像陈凯歌、田壮壮那样信手发挥,视金钱为电影的辅助,商人的潜质他天然具备。从他的第二部电影、纯走商业路子的《代号美洲豹》开始,有经济头脑的张艺谋就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这一点——想在搞艺术的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用外国投资拍电影,然后去海外拿奖,赚海外发行的钱,这是当时中国电影人商业成功的捷径,张艺谋也开始了自己努力。虽然他不是第一人,但他应该是最成功的一人。到了《英雄》,张艺谋好像已成了中国商业电影的王中王。
创新之四:对导演内涵的开拓
张艺谋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导演,而除了导演之外,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全方位的多才多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走出北京电影学院的张艺谋便以摄影师的身份在国际影坛上频频获奖;此后他以演员的身份又拿了东京电影节的影帝桂冠;第一次执导就捧回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1998年在太庙执导西洋歌剧《图兰朵》,到1999年当上超模大赛的评委,2002年,电影大师一边忙着带领《英雄》进军海外市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居然也在编排中,紧接着2003年又来了一部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张艺谋巨大的才华,也让人们了解到,原来导演是什么都能干的。
结语:
从影十余年来,张艺谋获得各种奖不下百个。金光闪烁的奖杯、各式各样的头衔铸成他的电影生涯的传奇。我们不知道他的新作《十面埋伏》出来会是个什么样,也许像《英雄》一样,依然“叫座不叫好”,也许这一次张艺谋开创了自己的“张氏武侠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坚信,这一次《十面埋伏》依然会有创新,那怕仅仅是票房。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