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T并购狂潮:一场疯狂的寡头游戏

      IT业界 2004-12-22 11:31
全球IT并购狂潮:一场疯狂的寡头游戏
中国电子报 记者 李国训





2004年注定不会以平淡收场。

12月8日,联想以收购IBM 全球电脑事业部的新闻,犹如重磅炸弹激起无穷波澜和想象。当我们还在怀疑、惊喜、猜测等复杂情绪中无法自拔时,新的炸弹又不断袭来,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喘息和思考的机会。



寡头之间的游戏

继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之后,12月13日,甲骨文(Oracle)在经历了18个月的收购战后,最终以103亿美元吃下仁科(PeopleSoft),创造了继时代华纳(TimeWarner)与美国在线(AOL)合并、惠普(HP)收购康柏(Compaq)之后的又一起大额并购案记录。

但在几天后,这一记录又被其他企业刷新。12月16日,赛门铁克(Symantec)和美国VERITAS软件公司宣布合并。赛门铁克将采用交换股份方式收购VERITAS,收购总额为约135亿美元。在此一天之前,美国两家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斯普林特(Sprint)和内克斯特尔(Nextel)达成合并协议,这项合并案的交易额大约为350亿美元。

几乎是同时,其他的并购消息此起彼伏。

12月17日,Siebel系统公司宣布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docs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同一天,英特尔(Intel)宣布与惠普公司达成协议,接手惠普位于科罗拉多州弗特科林的英特尔安腾处理器设计团队。

此前,冠捷科技以3.58亿美元收购了飞利浦的全部显示器业务与低端平板电视的外包业务。此外,还有思科布斥资3400万美元现金收购一家名为BCN Systems的小公司,微软公司收购一家反间谍件、反弹出式窗口、反垃圾邮件软件开发商Giant软件公司……

而据研究公司Dealogic提供的数据,仅在甲骨文收购仁科的这一周,全球并购交易额竞高达1080亿美元,在历史上名列第二。其中,大部分并购都发生在美国,发生在IT产业。

这些并购事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并购的双方大多是行业的领导企业,而并购后的新企业,更是行业的寡头。甚至可以说,这次由甲骨文等掀起的IT并购潮,正是一场疯狂的寡头游戏。

在全球PC市场排名第八的联想,在收购了排名第三的IBM电脑业务之后,跃居世界第三厂商。从此,戴尔、惠普和联想“三国演义”的局势更加明朗,而其他PC企业的生存状况则会更加恶化;甲骨文在完成收购之后,ERP 市场已经成为SAP、甲骨文两大豪门的竞技场,而在整个软件市场,微软、IBM、甲骨文三大寡头的光芒将笼罩一切;而冠捷科技在收购之后,也将一举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显示器制造商。

大者恒大,弱者消亡。看似很无情,这却是IT产业的必然规律。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数的并购中逐一消亡,我们可以想象的空间也越来越少。

下一被并购的会是谁?有传闻说,另一个软件巨头BEA正在考虑收购Siebel,双方的合作正在谈判中。此外,微软和IBM在刺激之下,会不会在不久后也掀起并购狂潮?微软曾经希望收购SAP,这一疯狂计划会不会最终实现?

再疯狂的猜测,都可能实现。因为在2004年12月,这样的疯狂事件已经频频出现。



一种疯狂 两个方向

仿佛一夜之间,整合似乎已成为全球IT产业的共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并购狂潮已经波及中国市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并购的主角,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

联想对IBM电脑业务的收购,是中国IT史上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从1984年创立,依靠20万元起家,到最终完成“蛇吞象”的壮举,联想的发展印证了中国IT产业的崛起。
同样,在冠捷科技收购飞利浦业务的背后,我们也看见了中国另一著名IT企业京东方的“翻云覆雨手”。作为冠捷科技的最大股东,京东方借助这次收购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版图。此前,京东方还耗巨资收购了韩国现代的一条TFT-LCD生产线。

联系起不久前中国家电巨头TCL通过与法国汤姆逊结盟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制造商,随后又与法国的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从而在手机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我们不难看出,与美国市场正进行的软件大并购相比,我国企业更加在乎的是硬件制造能力的收购和整合。

也就是说,同样是巨资的收购,中外企业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IBM甩掉了PC部门之后,更加轻松地转向软件与服务,而联想在完成收购之后,则将在PC制造和销售领域更加强大。国外软件巨头正在纷纷重组,变得更加强大,而国内的软件企业却依然还在狭小的胡同里踯躅,为了争夺小得可怜的政府采购而头破血流。

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看上去判若云泥。中国企业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通过跨国并购,他们在制造业的优势更加强大;忧的是,中国企业依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赚得最为微薄的利润,中国的软件产业依然孱弱如斯。



个性化时代消亡?

全球IT业的疯狂并购,还在颠覆传统的格局和价值观。多少年来,个性化、专业和专注曾是IT企业信奉的至理名言。但是,这些企业如今却一一成为寡头门餐桌上的食物。

“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整个硅谷就开始到处蔓延着并购的气氛。” 易观资讯总裁于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舒、股市的调升,投资者愿意接受高风险的增长,而企业的关注重心也从监管风险转为竞争风险,通过扩大规模来抵抗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选择。”

也就是说,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严峻,是导致全球IT业进入寡头时代的直接驱动力。尤其在企业级市场,随着软件功能的细化和区分,客户所要应对的软件产品和软件厂商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希望能有一两个软件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与此同时,由于支出缩减,客户也被迫从大型软件企业购买产品,因为这些企业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服务。

“如果说20年前,那些手工作坊式的软件企业还能生蹦活跳的话,那么20年后的今天,软件企业的个性化时代已经消亡。”易观资讯总裁于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有类似的感慨。他说:“比如在硬件领域,象戴尔这样标准化的怪物正在吞食一切,而其他的充满人性和个性的企业,却在消亡。”

我们无法叹息。当收购已经成为全球IT企业的一种生存状态。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结果。我们能提醒国内企业的就是,快去收购吧,如果你们不通过快速地收购来壮大自己。那么你们最终的命运只有两条,被收购或者死亡。



【声明】博客中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网址】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60470.html
现有评论 2条 关注指数:233     打印模式

bobobibabo 于 2004-12-21 17:14:56写道:
听说朝华和长虹想联手收购世嘉SONIC TEAM及世嘉中国研发团队偶今天听一个在朝华的朋友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据说正在洽谈,看来IT业内又会有大事件发生了,收购了小日本也好,把世嘉变成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哈哈。小弟在网上收集了点关于朝华和世嘉的资料,供各位大虾参考。据说世嘉上海软件有限公司的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世嘉我悟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手机游戏的研发。2004年6月,世嘉我悟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易名为世嘉上海软件有限公司,成为兼具研发与运营功能的世嘉海外子公司。世嘉上海的注册资金约500万元人民币,目前拥有两处办公场所,员工共80人。SONIC TEAM是世嘉旗下最重要家用机游戏制作部门,SONIC TEAM的社长中裕司是游戏业界的重量级人物,在国内玩家中的声望很高。朝华娱乐目前代理了世嘉的《梦幻之星在线》,其他的资料就不用说了,自己到朝华的网站看吧。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