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class="title">图书馆应该退居二线</h3>
<p><image src="http://www.gzlib.gov.cn/images/GuangzhouLibnew1_11.gif" align="left" hspace="5" vspace="5"> 非常感谢钱涂无量用了<a title="图书馆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 钱涂无量[Qiantu's Weblog]" href="http://www.qiantu.org/index.php?p=379">图书馆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 钱涂无量[Qiantu's Weblog]</a>这样一篇精彩的长文来回答<a href=http://herock.net/>herock</a>的小小一问。</p>
<p> 我对图书馆乃至图书馆学并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一定会说出些外行话来,只为探讨。还请qiantu多多见谅。</p>
<a name="more"></a>
<p> 从前的图书馆之所以极之重要,不可或缺,在我看来,大概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全部知识储备可传播的载体几乎只限于书(包括一些音像资料),而这些东西的复制性很差,且复制成本高昂,所以普通社会公众要想获得知识,<strong>图书馆恐怕是唯一或至少是成本最低廉的渠道</strong>,但对于每一个需要知识的个体来讲,书都放在别处,毕竟不方便,所以知识分子都有藏书的癖好,还是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舒服啊!人都是很懒的,越方便越好。</p>
<p> 也就是说图书馆这种将一定范围的知识资源集中起来,需要的人自行来取的模式并不是人们最想要的,只是因为<strong>条件所限下的一种权宜之计</strong>而已,一旦约束她的枷锁有所松动,也就会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p>
<p> 没有数字存储技术以前,信息的共享成本巨高,一本书10块钱,两本就一定要20。可现在这种观念彻底被颠覆,电子文本复制一千万份成本可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考虑版权的影响)。这种背景下,即使我们很留恋图书馆曾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但也不得不理智的说,越来越没什么去图书馆的理由了。</p>
<p> 很多例子可以说明类似的问题,比如:电影。为什么要跑出去和那么多人挤在一个大厅里看?这绝对是不是人们最想要的观影模式,就是因为成本,电影的成本决定了必须较多的人凑在一起为其支付费用,所以你不得不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观看固定的影片、可能还要忍耐着周围嘈杂的零食声、谈笑声之类。所以DVD不是曾让电影界很是恐慌了一阵子吗?至少我现在大大减少了出门观影的次数而改为在家看碟。当然DVD目前看来,并不能堪负放倒电影的重任,但我相信会有这样一种技术或是什么出现,让电影院这种建筑彻底成为文物。</p>
<p> 我们每个人桌上的PC不也是这样发展的吗?最初只是几台服务器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用户这边只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设备的终端而已,连线进去才能计算。这种情况成为历史的时间并不很久。而如今,计算的权力已经被分散到每个人的桌面上。这种分散让我们感到很舒服。</p>
<p> 观察很多事情发展的轨迹,都会发现,发展的趋势之一便是“无中心化”---意味着<strong>消解权威,没有绝对的中心,而每个人都是中心</strong>。</p>
<p> 我们现在热衷着的Blog,其特性也体现了信息的“无中心化”,以前一事一声音,现在一事N声音,虽然这样也并不一定就好,但就象忘记了是谁说的:“有选择总是好的”。</p>
你文中提到:<blockquote>而图书馆的存在首先也是作为一个体现知识公平和信息自由的场所,而不单单是图书资料的借阅之地。它以其公共性和非赢利性打破因经济、种族、政治立场以及宗教信仰而形成的信息壁垒,向个人提供获取广泛知识、思想和见解的途径。</blockquote> 但以我在广州图书馆(农讲所旁)的所见为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首先我的感觉是藏书颇少且很陈旧,工作人员更无任何“学识和服务”可言,而且二楼的很多图书室如外文书和港澳等室,并未向全体公众开放,需要开具相应证明等条件,这难道不是壁垒吗?再说七点半就下班,广州的许多公司要6点半才下班,加上堵车等因素,就算勉强在下班前赶到,哪有时间借书或看书?我又去过岗顶的天河区图书馆,更是不堪一提,你在广州上学,这些情况也该比较清楚。
<p> 网络当然也会有壁垒,但会好很多。</p>
<p> 图书馆当然也不该倒掉,只是已经干了几千年的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该是退居二线的时候了吧,也许可以更多的从事一些幕后的工作?又或者图书馆界有了前途这样的栋梁,会别有一番洞天呢,呵呵。:)</p>
<p><image src="http://www.gzlib.gov.cn/images/GuangzhouLibnew1_11.gif" align="left" hspace="5" vspace="5"> 非常感谢钱涂无量用了<a title="图书馆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 钱涂无量[Qiantu's Weblog]" href="http://www.qiantu.org/index.php?p=379">图书馆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 钱涂无量[Qiantu's Weblog]</a>这样一篇精彩的长文来回答<a href=http://herock.net/>herock</a>的小小一问。</p>
<p> 我对图书馆乃至图书馆学并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一定会说出些外行话来,只为探讨。还请qiantu多多见谅。</p>
<a name="more"></a>
<p> 从前的图书馆之所以极之重要,不可或缺,在我看来,大概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全部知识储备可传播的载体几乎只限于书(包括一些音像资料),而这些东西的复制性很差,且复制成本高昂,所以普通社会公众要想获得知识,<strong>图书馆恐怕是唯一或至少是成本最低廉的渠道</strong>,但对于每一个需要知识的个体来讲,书都放在别处,毕竟不方便,所以知识分子都有藏书的癖好,还是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舒服啊!人都是很懒的,越方便越好。</p>
<p> 也就是说图书馆这种将一定范围的知识资源集中起来,需要的人自行来取的模式并不是人们最想要的,只是因为<strong>条件所限下的一种权宜之计</strong>而已,一旦约束她的枷锁有所松动,也就会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p>
<p> 没有数字存储技术以前,信息的共享成本巨高,一本书10块钱,两本就一定要20。可现在这种观念彻底被颠覆,电子文本复制一千万份成本可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考虑版权的影响)。这种背景下,即使我们很留恋图书馆曾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但也不得不理智的说,越来越没什么去图书馆的理由了。</p>
<p> 很多例子可以说明类似的问题,比如:电影。为什么要跑出去和那么多人挤在一个大厅里看?这绝对是不是人们最想要的观影模式,就是因为成本,电影的成本决定了必须较多的人凑在一起为其支付费用,所以你不得不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观看固定的影片、可能还要忍耐着周围嘈杂的零食声、谈笑声之类。所以DVD不是曾让电影界很是恐慌了一阵子吗?至少我现在大大减少了出门观影的次数而改为在家看碟。当然DVD目前看来,并不能堪负放倒电影的重任,但我相信会有这样一种技术或是什么出现,让电影院这种建筑彻底成为文物。</p>
<p> 我们每个人桌上的PC不也是这样发展的吗?最初只是几台服务器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用户这边只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设备的终端而已,连线进去才能计算。这种情况成为历史的时间并不很久。而如今,计算的权力已经被分散到每个人的桌面上。这种分散让我们感到很舒服。</p>
<p> 观察很多事情发展的轨迹,都会发现,发展的趋势之一便是“无中心化”---意味着<strong>消解权威,没有绝对的中心,而每个人都是中心</strong>。</p>
<p> 我们现在热衷着的Blog,其特性也体现了信息的“无中心化”,以前一事一声音,现在一事N声音,虽然这样也并不一定就好,但就象忘记了是谁说的:“有选择总是好的”。</p>
你文中提到:<blockquote>而图书馆的存在首先也是作为一个体现知识公平和信息自由的场所,而不单单是图书资料的借阅之地。它以其公共性和非赢利性打破因经济、种族、政治立场以及宗教信仰而形成的信息壁垒,向个人提供获取广泛知识、思想和见解的途径。</blockquote> 但以我在广州图书馆(农讲所旁)的所见为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首先我的感觉是藏书颇少且很陈旧,工作人员更无任何“学识和服务”可言,而且二楼的很多图书室如外文书和港澳等室,并未向全体公众开放,需要开具相应证明等条件,这难道不是壁垒吗?再说七点半就下班,广州的许多公司要6点半才下班,加上堵车等因素,就算勉强在下班前赶到,哪有时间借书或看书?我又去过岗顶的天河区图书馆,更是不堪一提,你在广州上学,这些情况也该比较清楚。
<p> 网络当然也会有壁垒,但会好很多。</p>
<p> 图书馆当然也不该倒掉,只是已经干了几千年的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该是退居二线的时候了吧,也许可以更多的从事一些幕后的工作?又或者图书馆界有了前途这样的栋梁,会别有一番洞天呢,呵呵。:)</p>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