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IE的声音:Firefox到底好在哪里

      IT业界 2004-12-7 14:36
挑战IE的声音:Firefox到底好在哪里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Firefox这个名字火遍了整个Internet。有人说它只身扛起了挑战IE的大旗,也有人说它即将撼动微软IE的王位宝座,更有人说,只有完全支持 W3C通用的标准的Firefox才是未来浏览器的主流,什么IE,Maxthon,GB都通通见鬼去吧。可那IE的90%的市场占有率,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那儿,光靠整合这一招,当年兵强马壮的Netscape尚且一败涂地,何况你一个尚处于1.0版本的Firefox。要知道期望越高,恐怕失望越大。与其对这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斗士寄予过高的期望,不如理性的认识到他所面对的对手群(毕竟像Maxthon,GB这样的浏览器都是以IE为核心的)是多么的强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对手的强大,Firefox才优秀。越来越多的下载量,越来越高的市场接纳程度也证明了它确实是非同小可的,它的优点也在渐渐的被人们接受:完全开源,占资源少,安全问题少,辅助插件多,W3C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充分的展示出FF的来头不小。虽说IE的市场占有率短期内下降了几个百分点显然不能构成对其垄断地位的威胁。但是,1.0PR版本放出后十九天,下载量就超过三百万,这样的成绩,却也确实只有Firefox能办得到。   然而,评价一个浏览软件的优劣,单单看它的下载量,这样的说服力,恐怕远远不够。IE和Firefox之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还牵连到了微软自家的网页编码标准与W3C这个通用标准之间的恩怨是非。暂且不论两种标准的好坏,微软的标准自然是有IE的市场份额作坚强后盾,才迟迟不愿向W3C靠拢。反观 W3C呢,即使能获得各类浏览器的支持,但大部分网站页面的开发者们却始终对W3C这个词不太感冒。也因此,用Firefox浏览满世界的非W3C标准的网页,将令人不堪忍受。但是,“真的浏览器敢于直面惨淡的Web”,而Firefox也是真的很优秀。   [点此了解Firefox的前世今生]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开始使用Firefox,纯粹是因为它的体积较IE更小、浏览速度速度更快(本人感觉确实如此)!一开启 Firefox,不同于IE的界面分部,让你耳目一新。正式上网浏览后,您又将发现它的浏览速度较 IE 来得优秀,而且Firefox 的显示效果比IE来得精致细腻。许多贴心的功能确实是IE 所比不上的,也将是原来IE的使用者能感受到两者最大差异的地方。   分页浏览可大大节省系统负担,也可以让桌面、程序工具列更简洁。 广告窗口拦截功能,让您以往上某些网站就有关不完的广告窗口的恶梦,永远不再发生。 担心因而漏掉某些重要讯息吗? 不用担心! 您可以针对不同网站进行设定,该开的就会开,不想看到的通通挡掉。    您还可以轻松管理您的网页密码、网页表格种填写的内容,图片管理更值得一提, 有些网站(特别是入口网站)充斥着大量无用的(广告)图片严重影响下载速度以及阅读情绪, 您就以图片管理把它们通通关掉。   想要搜索网页内的文字吗? 只要按下 / 键,直接就可以寻找所需字眼。想要 用Google搜索吗? 不用再去Google的网站啦,因为搜寻列就在 Firefox 的工具列上,而且还有各种语言版本以其它种种的搜寻工具。右键搜寻功能亦不得不提,您对于网页上某些文字感到兴趣想要进行了解,只要将之反白,再使用鼠标右键即可利用设定的搜索引擎(预设 Google)搜索,真是方便又实用啊。 如果是在 Mozilla 上,打开位于窗口左侧的信息方块列,您的搜索结果就在那儿(如图标),直接可在方块列上连结前往搜寻结果的网页。   样式切换功能是IE使用者所想不到的,因为在IE不支持的情形下他们根本无法知道网页有这种效果,但 Firefox做得到:如果网页作者有提供,那么读者可选用自己喜爱的样式版面来阅读。 惯用键盘的朋友一定会大力赞赏Caret Browsing,只要按下 F7,窗口上就出现一个光标,可以让您以像在文字编辑软件上以键盘控制画面上行移动、文字选择等的效果。   常常觉得网页上的文字太小看不清楚吗? 在IE,如果网页是以「绝对像素数」来设定字体大小,那么[查看]菜单里调整文字大小的功能将没有办法起作用,您将被迫在伤害眼力的情况下阅读;在 Firefox 上您不会再有这个顾虑,调整文字大小的功能几乎没有限制,可以任意将文字调整至您最舒适的大小。   以上所介绍的是我个人觉得 Firefox 比较突出的功能,也是我自己换用 Firefox 后感受最强烈的几个好处。这就是竞争所带来的结果,是开放源代码下众人合力的心血结晶;而不是一小群工程师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的来强迫他人照着使用。如果您被这篇文章所吸引,愿意尝试改变,Firefox将带给您更轻巧便利的网页浏览经验。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