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的武功山随笔

武功山随笔

与文彬一起上的金顶,他的大作早已拜读,洋洋千言,行文风流,心生艳羡。而我,几次提笔,终不成文。本想写篇游记,含些尊崇、慎重之意,记录下登临江西第一峰的所想所悟,后一想,徐霞客写游记众多驴友也写游记,我还是早早写段随笔好了,毕竟随笔文体不如游记来的那么正式、庄重,了了道来,可以想多少写多少,想到哪写到哪,姿意闲走,如武功山的云海,随清风来来去去,飘逸淡泊的很。随笔一记,记下一路淡淡的感悟,高兴也罢抑郁也罢,怀古也罢嗟今也罢,天马行空,信笔拈来。恰如,我行前的心境。

我上武功山是冲着九龙、金顶历来为道释两家的洞天福地,自魏晋葛玄、葛洪在此炼丹肇基,五代释家弟子纷至建刹,迄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去的。所以,登临写意,不急不慢,走走停停,两旁景致旁及的少,与友人细细聊天的多。自图坪凹上山,四十余分钟,穿行在密林之中,只觉林荫深幽,凉风柔软,涧水清潺。唯路旁不时的香烛点点引导凝重。

观音堂在群山之中显得有些孤独,如和弦外的一缕清音。在游步道中它突然便出现了。虽显突然,却还算是和谐。Google中能找出的对观音堂的描述少之又少,对于白鹤峰上的白鹤观来说,它只能算是配角吧。一处庵堂两所从舍一泓清泉数尊佛像,晨钟暮鼓,数声清磬,还有实在算不上旺盛的烟火。执事杨八姐倒也算是个奇人,一位老妪可以历经数载,凭一已之力,数次对观音堂修茸,不由得人颇生敬意。

本想在观音堂寻些古风佛义,实在是不得所属,略生憾意。不过立于山门石阶前,可以远眺群山,满眼翠绿,耳闻松涛阵阵,有果蔬之乐,有鸣虫之音,背倚竹林、奇峰,却也释然。忽忆起乡邻高僧行思禅师嗣法弟子石头希迁的《草庵歌》"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再看八姐,虽佛理不一定懂得很多,眼眉间却也表象出远离世间嚣尘垢染的安祥。难怪释迦牟尼佛证悟后的第一句话即是"众生皆有佛性"了。

上金顶的路,从观音堂后绕过。八姐给众人每人一只竹杖,执杖登山助力不少,甚为感谢,不觉多着几笔。沿山脊而上,高天之下,一径盘旋,人渺小,视野顿阔。身前蒿草如涛涌,身后群山如潮起,一步一景。

脚下石径很是坚实,据说溯及五代,如此浩大的工程,不难看出,当年道佛并流,达于鼎盛,山上大小庵堂庙宇不下百所,亭台阁塔难以胜数。善男信女,虔心跋涉,朝山进香络绎不绝。朝拜高峰时节,万山丛中,人喧声沸,宛若闹市的盛景来。

金顶的脚下,各色的木板房有些零乱的凑在一块,暮色里有点落陌。早早的看过了白鹤观、葛仙庵、求嗣坛,只是古朴的遗址依稀还看出了些许道学的厚重。百年风雨,三代护观,刘鉴泰大致没有想过时至今日白鹤观的简陋吧。不过这份简陋倒也符合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本主义,大道"无为"境界。"原本就是:"贫道"嘛,过份的求道观、仪容奢华,倒是逆了。

站在海拔1848.3,风很凉、很劲。10月时节,高山草甸一片枯黄,及腰深、触手刚直,想必是在狂风中挺身而立,需要很大力量。左右两峰石崖,崭削无底,环突多奇。千百年来,百草荣枯,风云会聚,沧海桑田,让人迎风而立,不由心生"逝者如斯"的感慨。明朝大学士彭华游览武功山金顶留下的传世佳句:"摄衣飞步上层巅,回首人间一惘然。千里渺茫云似水,诸峰罗列树连天。 风鸣石洞生寒雨,火伏丹炉袅篆烟。 何日归休无一事,闲身不惜访群仙。"这份感悟想必是历经人世浮华,有感而发。人世勿勿,便有广厦千重,不过惘然,还是应"重人贵生",积极生活,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恬淡入世,才是正道。

次日,雾浓。想观日出不遂心意,仍乘兴而返。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