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工”。身份与行为。

      自说自话 2009-3-29 0:44

“家庭社工”。

已经有好几期的《心理月刊》没有仔细阅读了,一方面是因为忙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懒。

懒,是最好的理由,却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宁愿漫无目的地在网上瞎逛,也不肯动脑或者有目的性地去做点什么。

今天开始,好好改改。看书、运动、手工、写字。

4月这一期的《心理月刊》,里面提到了“家庭心理医生”的概念。突然地想起了我还迟迟未动笔写的《金婚》二姐夫。

08年2月底,参加机构的统一培训,当时,老板让我们统一观看《金婚》,然后每两个人一组(还要是一男一女)共同用社工的角度写其中的一个人物。

竞标很激烈,只是后来直接演变成按排序。由于我和搭档的男生坐得靠后,因此最后只挑到了“二姐夫”。——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当看到金婚的广告或片段时,单位的寒寒姐姐就会和其他人说,我们单位的小妹妹很可怜地要写文章,分析二姐夫。

当文丽和佟志闹离婚,文丽回到娘家后,二姐夫扮演起了“和事佬”的角色,分别给文丽和佟志做工作,最终虽然还是闹开了,但是毕竟中间还算是撮和了一段时间。在这里,二姐夫的角色其实也算“家庭社工”的角色。

所以,在大家庭里面,当我在给莹、芹芹、豪等人辅导的时候,其实我所提供的,也不算是一个非常纯粹而专业的社工提供的服务,至少,不是做个案的社工,充其量只能算是专业的咨询服务。

身份与行为。

新一年领导给我安排的重点工作领域:青少年成长和青工服务。

下午和中大的两位督导、三位同学聊了下,关于企业社工。

其间,谈了许多,也理清了不少。

督导对我们一年的工作还是很肯定,也给了许多鼓励。

虽然我不能像香港那边已经发展了近100年的社工那般专业地开展工作,但是我毕竟可以结合深圳的情况、用人单位的意见、案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尽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去“专业地”开展工作,其实这就OK了~

其实这好比一个专业的医生,如果要强调他很专业,应该不是说他能够做多专业的手术,而应该是能够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条件、对象,对症下药。

标签集:TAGS:心理 金婚 社工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