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制造TV体验

      PAGE BLOG 2004-8-27 10:51
作者:文:刘琼雄 图:曾翰  
  杭州莫干山路,在电视台大院一幢很传统的楼房里我们找到了“新青年制造”的办公室。这里一看就是年轻人聚堆的地方,旧式的办公桌和满墙的海报,行李箱就放在脚边。这个号称“制造现在式”的团队更多的情况是四处奔走,不过他们并不是扑向新闻事件,而是为了扑向他们发现的新生活状态。
核心人物张捷生于1970年,身份兼制片、编导、主持、后期制作,还喜欢在电视台办的刊物(名字就叫《新青年制造》)里画卡通画,我们跟他认识并采访他,却是因为他想采访《城市画报》。作为电视栏目“新青年制造”的两大特点:“体验”与“形式感”,也成为这次创意势力访问中的重要主题。

被采访者:张捷
(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新青年制造”制片、主持人之一)

城市画报:简单说说你们节目的“创意”所在?
张捷:我们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状态”。如果按照传统的电视节目分类,我们栏目则很难定性,既不是“时尚类节目”,也不是“综艺类”和“社教类”。当然这个栏目从创办到现在的形式,中间也有过许多的磨合。我们比较强调体验式的、自己在现场的感觉,因此每次做法都不一样。通常认为电视生产一定要有流程,开始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有规则,我们栏目把这些都抛开,表现手法根据题材的需要,所有的可变性就是节目的不变性。也正是因为每次做节目都像是一次新的,我们的状态能够保持得很好。我想这在电视行业中是一个很新的定位。
城市画报:那你们是否会太注重自己而不兼顾到观众的感受?
张捷:对此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是谁的体验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都是年轻人。所以我们在采访时,都从来没有文本准备的,自己想知道什么就问什么。这跟传统的节目制作很不一样,在采访上,我们是没有自己的文本的,现场发挥的非常多,因为“第一遍才是最真实的状态”,所以事先都不要求采访对象跟我们说些什么,要等到开录的时候才跟他交流。举例说吧,我们追求随意的程度,甚至是在摄像机器开动时,我正在系鞋带。
城市画报:你们怎么控制介入采访内容的程度?
张捷:我们都很清醒地知道,“SHOW”的并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我们要拍的东西。我们最后有审片关,如果主持人SHOW得有点过了,分数就会少。我们的评委除了台里的领导还有邀请外面的年轻人、大学生。事实上这个标准还是我们给他们制定出来的,他们起监督作用。我们的主持人状态应该是没有一点拿腔拿调,就像是一个特别敏锐的年轻人,到现场体验的感觉特别强,很平等的,跟你身边的朋友一样而不像主持人。
城市画报:听起来很像专业的“DIY”感觉,这其中的过程你们如何把握节目的那种“状态”?
张捷:一个节目要好看的话,不能离它的观众生活太远,也不能跟他们的生活一样,要让他们够一够就能碰到,所以快半步就可以,快太多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不太强调,“我为什么要去做?”而是只要我在做的时候那种开心的愉悦的状态。
城市画报:最具备你们刚才所讲的“状态”和“形式感”的节目是那个?
张捷:那有很多了。我们有一期投入很少却得分很高的节目,那是在“非典”时,在我们办公室旁边的平台里,节目组的人自己用DV拍了个小电影,过程很好玩很有趣,主要是告诉观众:如果不出门,呆在家里可以怎么玩,在节目中间我们很随意地就把制作DV的知识也放进去了。
城市画报:第一个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张捷:还是与DV有关。2003年开始时,我们找了北京上海广州的3个年轻人用DV拍摄他们新的一年计划,就叫“开往春天的地铁”,那次还属于比较“正统”的制作。
城市画报: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吧。
张捷:我们一共14人。年龄最大的生于1970年,最小的是生于80年代。专业有服装设计、广告、国际贸易、中文、摄影、表演,也有主持人专业的。真正学媒体的不多。所以不管什么方面的选题,我们都有相对应的强手。哈哈。正因为不是电视专业的,大家经常不按牌理出牌,对此我也不管,只要大家喜欢看就OK。每次采访我们都随机组合成不同小组,不同的组合可以避免做“疲”的情况。我们的主力个个都是多面手,从编导、摄影、主持到后期字幕都能参与。
城市画报:你们与一般的电视节目制作最不相同的是什么?
张捷:随意性。如果从头,什么都按部就班的话,这个节目就完了,我们就没有活力、没有吸引力,也没有卖点了。还有就是:包装。比如有次我们把字幕做得很大,占了半个屏幕,有人提意见说画面都看不到了……我问他,你觉得好看吗,他说好看倒是好看……我就回答说那不就行了。可见我们的节目形式感是很强的。
城市画报:对于“形式感”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张捷:在以前,过于强调形式似乎是一种错误,“形式感”成为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现在不一样了,“形式”就是内容。做这种新的东西,你要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形式本身就是很好的一种内容,年轻人都喜欢有形式感的东西。在我们的节目里,表现形式很强的部分,包括画面、字幕、主持的成分占了50%,甚至更多,内容真的只要50%就够了,才12分钟的节目嘛不需要深刻。所以我经常说我们是快餐,不需要多少营养,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城市画报:你们最后在播出时的画面确实很炫,能否具体说说你们在“形式感”以及视觉上的经验?
张捷:以前这种形式在电视上还比较少,那时的电视字幕就是一条字。我自己因为是学美术的,所以在包装上定了一个基调,参照了许多平面媒体的经验,也包括你们《城市画报》,做到把屏幕上的每一帧画面拿下来,就是一本杂志的图片或页面。字幕的出现方式画面、字体选择、整个构成等都是精心琢磨,这种视觉冲击力就很强,年轻人会喜欢,就像一本时尚杂志一样。其实我们所费的力气并不大,只是一种理念的转变,不用惯常的方式而已。
城市画报:你们的栏目的反应如何?
张捷:从绝对收视率来看,不能说是台里最高的,毕竟这是一个年轻人节目而且不是在黄金时间段,但可以说在杭州十五六岁到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我们栏目。曾经有过一个调查,我们的栏目在目标受众里认知率是最高的节目。我们想,这个栏目主要还是做给那些刚开始工作有点小钱,钱还不知道怎么花的人,还是感性型消费的观众。每期最后都会送些小礼物,也是我们吸引人气的手段。也可以说,我们在制作节目时是感性的,观众也是感性的,我们的选题也都是非常感性的。
城市画报:你们的制作经费以及制作流程?
张捷:台里给我们每期的制作费用是3500元,差旅和稿费全部包括在内,所以我们出差到一个城市都是要尽量多做几个节目。我记得有次去到昆明,原本想了3个题目,后来竟做了9个回来,现场发现了很多题材。我们有4个小组,通常写稿1天,剪辑1天,后期串片1天,加上联系,采访,路程,1期一般要在1周之内做完。
城市画报:你们的选题来源?
张捷:我们学习得最多的是其他类型的媒体,而不是电视媒体。境外电视也不太看得到,台湾的娱乐现场类节目的状态比较好,但我们其实做的与它还是不同。说到线索,我们到每个城市的第一个事情就是买当地所有的报纸和年轻人杂志,这笔开销是少不了的。《城市画报》就是我们的必读物。我们经常在外地,最多一个月有19天不在杭州。我们做的是全国范围的题材——这在地方台上算罕见——所以选题还是比较多。题材缺乏时,我们也会做一些“编造”的概念选题,如“80年代出生标签”、“零嘴时代”、“英语时代”等等,光是街舞我们就做了好几期,当然用了不同的角度了。
城市画报:你们现在的状态如何?
张捷:还是选题的困扰比较大。选题太难找了。受不了每天都这样的轰炸。我觉得现在是个瓶颈吧,打个比喻,就是连麦子都没长就给收割了。有的选题才刚冒出还没成熟我们就去做了。现在到了夏天,蛮痛苦的。因为夏天都是活动少的季节。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