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的世界
   
 
 
《太极旗飘扬》观后杂想
作者:雷阵雨  发表时间:2006-4-4

最近看了两部韩片。
自从九八年实行分级制度以来,韩国电影呈现出一片的繁荣,也涌现了一批获奖的牛片。做为商业片,《太极旗飘扬》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影响最为巨大,给我的震撼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片子对人性多方面的刻画。人的本性是怎样的,简洁说来,我认为是矛盾。当然,这里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抵触,实质必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片中哥哥李振泰的表现极为典型。和平期间,哥哥为了家庭放弃学业,以修鞋为生,供弟弟上学,支撑全家生计,生活虽清苦,全家却是和和美美:哥哥为省钱只买一枝冰棍,给了弟弟,推托自己牙齿不好;和准媳妇在屋里偷偷接吻,生怕给家人看到;把母亲猛然抱到水里,和孩子们一起嬉水……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朴善良爱家的年轻人。然而,战争开始了,为了救被强行征去当兵的弟弟振石,兄弟俩却鬼使神差般的被送往了前线。当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后,哥哥为了得到勋章可以送弟弟回家而常常冲到最前线,弟弟不满此举,兄弟争执由此而生。在屡立战功而升职后,哥哥此时表现出了战争狂人的特征:为立军功,不顾战友和自己的死活;虐待甚至枪杀战俘,连被迫参加北朝军队的儿时伙伴也不手软。这时的振泰实质表现出人性中兽性的一面,它们在特殊环境下被严酷的战争完全逼发出来了。接下来不幸接踵而至:未婚妻因吃过北朝的大米被当作政治犯处决,弟弟因阻止处决被送往战俘营而被烧死(实际获救),失去精神支柱的振泰完全丧失了理智,在疯狂报复原上司后投靠了北朝军队,成了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弟弟振石的心路历程较为平稳,他始终是一个正义人道的化身,处处与晋升后的哥哥针锋相对,获救后甚至不想去原谅哥哥,但在读到哥哥家信又获知哥哥确在北朝任职后,决定孤身寻兄,最后在战场上使哥哥恢复理智。总的来说,对人性的刻画虽不算极为深刻,但足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其次是战争的残酷的描写。这部电影在韩国电影史上绝对算是大致作大场面:处处是被炸弹掀起的沙土、横飞的血肉、伤员的哭号、轰鸣的枪炮……尤其是,影片中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种种表现:因恐惧而陷入绝望,因恐惧引发的不满而破口大骂,因恐惧争执不下直至最后的大打出手……另一点就是,片子完全没有回避血腥的镜头,这一点没有看过该片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实在不想复述了。这才是战争,这才是战争所带来的,那些张口付诸武力、闭口扬言出兵的左翼愤青们请认真看看此类东西再使劲拍拍你那被狭隘偏执塞满的大脑,用人类的理性的思维而不是动物的本能来指导你们的行为吧!
三是对战争本身的思考。剧中一个被绝望情绪笼罩的士兵大声叫道:意识形态就真的这么重要吗?这战争跟打日本鬼子不一样!其实影片中对战争双方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并没有着意丑化任何一方,他更关注的是战争本身,以及战争对人们带来的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尽管如此,这部片子再大陆还是不允许放映,因为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历史问题——在50年代的韩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到底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顺应天意"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还是"助纣为虐"的侵略者?这一切都成了历史,历史本身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何况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大国之间的角力难以简单地用对错来概括,最重要的是吸取足够的教训,避免此类战争的重演。可惜的是,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们的政府有足够的胸襟和气魄来正视这些,反思这些。
我的另一个感受是,"人民"这种词句是极为虚无飘渺、毫无意义的,说直接点,就是屁话,是政治上统治大众的工具。开始振泰的未婚妻英秀是个普通的南韩国民,是被保护的"人民",转眼间,因为饥饿吃了北朝的粮食,立刻就被划为"人民"的对立面,成为被处决的对象了。最后,幸存的全是"人民",被消灭的全是"人民"的公敌。这样,人民的范围完全由统治者的意志而定,这种东西对普通老百姓有何意义?在战争中,受害的永远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个随时要付出代价的"低级人民";而发动战争的"高级人民"们永远是群情激昂、踌躇滿志。想必金胖子发动战争的时候也一定是慷慨陈词,为全朝鲜人民幸福安宁云云,结果不光朝鲜半岛人民没安宁,全世界人民都给搅合进去了。
记得上星期一次通宵,看完《天安门》时已是早上六点多钟,当我头晕晕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时,看到给新建的化学楼施工的建筑工人们居然已是三三两两准备开工了。他们有两鬓微白的中年人,有稚气未脱的小伙子,有青春刚去的妇女,一律地满脸污秽,头发因多日没洗而胡乱地打着卷,一身沾满石灰水泥地粗布"工作服",大声的说着什么向工地走去。我在想,有谁为整日辛劳的他们的前途生计着想?他们在所谓"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伟大"经济成就中又得到了什么?举办"让世界认识中国"但实际世界连北京也认不全面的北京奥运、修建昂贵的磁悬浮列车、不惜经济倒退十年也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切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他们所想的不就是能赚够养家糊口的钱,自己能安安稳稳的睡个踏实觉吗?
50年前的那场战争对现在中国的重要性在于,中国有着相近的形势和两个互相独立的政权,如何从战争中吸取教训,抛掉所谓意识形态的敌视,真正的合作,"共享繁荣",只要双方的民众生活幸福安定,我想不出普通人任何再去支持分裂的理由,我也想不出中华民族会受人欺负的理由。一同学说得好,如果台湾问题处理得当,用台湾来带动大陆的民主法制健全和政治制度的改革,用大陆作为台湾进一步发展领先世界的大后方,真的会成为中华民族大发展的一个极好的契机;如果处理不好,强行动武,两种结果:大陆不惜牺牲经济赢下战争,但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排挤,国内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大乱,重新洗牌;或者美日干涉,大陆失败,则必然加重国内负担,民不聊生,国家瘫痪。只要动武吃苦的必然是普通百姓,这一点毫无疑问。按现在形势,既不会像开始说得那么乐观,也应该不会轻易动武,应该是支持小马哥的主张,起码表面上是,至于何时改,如何改,以zg之丰富经验,自然可以无限期拖下去。不管怎么样,加强经济文化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应该是有好处的。
有点跑题了,战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完全消除战争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了,但这毕竟是我们的理想,起码是我的。但我不知道伊拉克普通人对前不久的战争的真实看法。

所属栏目:有话要说  


 

全部分类中有 1 篇日志 | 每页显示 1 篇
评论内容(共有条)


{CommentAuthor}:
{CommentContent}

--- {CommentTime} |  {CommentUrl}


 

 友情链接




 最新评论




 访问统计



 日志搜索



Fantastic 最新的 20 条日志

 

Designed By Lakesea   Powered by 5D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