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的世界
   
 
 
血染的残阳——读《骑兵军》
作者:雷阵雨  发表时间:2005-10-22

花了两周时间看完了FLY送给我的伊萨克巴别尔的《骑兵军》。
故事是以1920年由布琼尼率领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历时三个月的战争为背景。作者亲自参加了那场战争,目睹了这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惨烈的骑兵会战。
这本书由三十六个短小精悍的文章组成,其中既包括有相对完整情节的故事,也不乏一些战争生活场景或片断的描写,甚至有的只是真实的信件。这一切的一切,从各个方面刻画了那场残酷的战争和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哥萨克骑兵——这伙血腥的屠夫,英勇的斗士,排犹的恶魔,忠诚的兄弟和"有纪律的野兽",以及作者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
书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故事呢?
父亲叛变,俘虏了儿子,于是,"他一刀一刀地割,直割到天黑,费奥多尔季莫多伊奇哥哥断气……",最后父亲落到另一个儿子手中,被杀。
我(作者)刚到军队,由于佩戴眼镜而遭侮辱,为了融入这个群体,当我向女厨索要吃的而遭拒绝后,"我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把鹅踩倒在地,鹅头在我的靴子下咯嚓一声断了,血汩汩的直往外流……"
团长多尔古绍夫身负重伤,"肠子流到了膝盖上",为了不让"波兰人拿我寻开心",而要求战友"再多费一颗子弹",这样,"多尔古绍夫把证件交给排长,阿弗尼卡把证件藏进靴筒,朝多尔古绍夫的嘴开了一枪……"
庄园主强占新婚女子,其丈夫愤而参加革命,当他作为官员,拿着有列宁签字的可以擅自清除阻碍革命的顽固分子的指令回到家乡时,他已不能满足用一颗子弹使"心灵清净",而是要"把敌人踹在脚下,踹他一个小时,要好好看看我们活着是什么滋味"。
当一个偷带私盐的妇女因抱着的婴儿而博得了战士的同情混上列车,而又被发现后,"我(一普通战士)看到女人居然平安无事,看到她四周满目疮痍的俄罗斯,颗粒无收的农田和遭到凌辱的姑娘,看到那么多同志杀奔前线,生还者寥寥无几,"于是,我"从共和国的面容上洗去了这个耻辱……"
当一名哥萨克战士失去了他的战马时,"'别了,斯捷潘!'他用稍大的声音说了一遍,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像被逮住的耗子那样尖叫了一声,放声大哭。……"
在审问刚刚抓到的波兰俘虏时,"帕萨以二十步外的地方一枪把那青年的脑壳打的粉碎,波兰人的脑浆溅到我的手上……"
当我(作者)作战在前线,遇到敌人不战而退,在受到战友的讽刺后,"我已精疲力竭,在坟墓的桂冠的重压下,佝偻着腰向前行去,央求着命运赐予我最简单的本领——杀人的本领。"
……
作者描写的战争场面如此真实、血腥、直白,以至于布琼尼将军也受不了了,公开在报上指责巴别尔丑化了骑兵军战士形象,降低了他们的思想觉悟的水准,结果受到高尔基等人的反驳。1940年,作者死于监狱,名义是受使于法国参加间谍活动,一个深居简出的文人是斗不过独裁的暴君的。打住。
另外,这本书给我极深印象的是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场景描绘能力。在文章中,他大量使用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差距之大几乎令人无法想象,但仔细读来,又觉鲜活如真,让人回味无穷。总之,作者非常善于调动读者全部的感觉器官,例如,在描写嗅觉时,他甚至可以用刺激你视觉的语言来表现。顺便说一下,由于早逝和被禁,巴别尔是一个被埋没的天才,现在有评论认为他应和卡夫卡并称,也有人称其语言的洗炼只有海明威可比。可见一斑。
总结一下,我感觉本书很适合像我这种厌倦了平静生活,整天抱怨郁闷无聊,且不理解和平有何意义的同志一读。
最后,在书的开篇《泅渡兹博鲁契河》中有一段对午后原野精彩的描写,用这作为结尾吧

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开着日渐黄熟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的伸进啤酒草的草丝。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象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下来。……

所属栏目:书乐泛舟  


 

全部分类中有 1 篇日志 | 每页显示 1 篇
评论内容(共有条)


{CommentAuthor}:
{CommentContent}

--- {CommentTime} |  {CommentUrl}


 

 友情链接




 最新评论




 访问统计



 日志搜索



Fantastic 最新的 20 条日志

 

Designed By Lakesea   Powered by 5D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