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街道连店铺也有一点沧桑,这里不只适合购物还适合漫步。
白天,烟袋斜街因其古老而成为“胡同游”的必经之处,外地观光客坐着三轮车,在导游的陪伴下“惊鸿而过”。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不开张,除了手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外,几乎无人停留。入夜,小小的街道犹如花朵般突然间妩媚地盛开了,卖水果、小吃和香烟的生意人,前来感受夜色之美的时髦男女,东张西望脸上挂着好奇表情的外国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街头贩卖各种手工丝绸或亚麻衣饰的小店铺与透出暧昧光线和音乐的酒吧也纷纷登场……此情此景,不知为何就使人想到越南繁华而古老的小城西贡。
■街区档案
街道名称:烟袋斜街
街道范围: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
记者点评:中国与异域文化、艺术激烈碰撞的小街
交通路线:乘5、107、111、701、810路公交车地安门站下,或乘地铁鼓楼外大街站下。
■街道历史
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后改称“烟袋斜街”。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开起了许多烟袋铺。另外,此街本身宛如一只烟袋。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得名“烟袋斜街”。
■民族饰品 纯粹的云南味道
店名:昨日今日
地址:烟袋斜街52号
营业时间:9:00-次日1:00
消费价位:20元至1500元
小店速描
店主老刘是位油画家,地道的云南人,他将自己的两个“优势”稍加结合,开了这间云南工艺品的专门店。
小店有着强烈的云南风格,似乎所有与云南手工艺无关的东西都被挡在了门外,这是老刘“有意而为之”。
比如朋友拿来代销的“伪民族工艺品”,价格便宜样式时尚,明知好卖,但为了坚持纯粹的“云南味道”而不得不放弃。店内最多的是纳西木雕。
双鱼挂牌、性别器官夸张的男女雕像、刻着神秘图腾及文字的木片……老刘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店,介绍家乡同样优秀的木雕作品。另外,这里还能找到诸如来自云南偏远山区的绣片、背篓、银饰、弓弩甚至劈柴刀等。
精品秀
少数民族绣花鞋:鞋身色彩艳丽,绣满了花朵图案,四周还缀了一圈如山茶般艳丽的绒线球。这鞋是老刘去扎染之乡云南周城进货时,从当地白族妇女手中收购的。据说这鞋是人家准备给女儿当嫁妆用的,为了买它,颇费了一番口舌。售价1500元。
■自制衣裙 独一无二的作品
店名:悦色
地址:烟袋斜街14号
营业时间:13:00-次日0:00
消费价位:10元至500元
小店速描
“悦色”的颜色很悦目。
墙壁是淡淡的绿,原木货架是柔柔的黄,亚麻衣裙的朴拙质地稍加收敛,颜色显得更加亲切。店主很少“现身”,据店员透露,她是位非常年轻的女孩,学建筑设计,原本与服装毫无瓜葛。
但店里充满灵气的衣饰大多是出自她的精心设计,实在让人叹服。
“悦色”系列无论是上衣、裤装还是长裙,都讲究宽松自然,“穿着舒适”绝对放在第一位。另外,设计者好像还稍具“少数民族”情结,丰富的色彩、古老的图案以及亚麻用料等充满民族特色的细节,在款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精品秀
手工布凉鞋:鞋样简单大方,颜色比较朴素,鞋底结实,样式不多,一共只有两三款。但每一款都是京城独一份儿———样式由店主亲自设计,制作则由店里几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包办。其实,何止样式不多,恐怕连数量也少得可怜,卖完就“绝版”。每双售价90元。
■街区情报
云水阁
与女性相关的杂货店
小店主要卖“成衣”,卖的是著名设计师张琪女士亲手设计制作的充满民族风情的女性服饰。也经营一些耳环、手链、吊坠、烟斗、丝巾等小玩艺。老板笑称自己的店是“杂货店”。
地址:烟袋斜街22号
吉檀迦利
店名与货品来自印度
店名取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名。显然,这是一间与印度有着密切关联的小店。货品相当丰盛,以印度服装和饰品为主,但价格稍贵。
缀满亮片的印度裙,一件2800元。宝塔形状的纱灯,一盏330元。
地址:烟袋斜街29号
温室咖啡
香气从道观遗址飘出
如果不是慕名前往,绝不会想到在道观遗址里会有间咖啡吧。从雕着漂亮古代石刻的观门进去,穿过天井,沿曲折小道抵达店堂。室内烛火摇曳,薄纱轻垂,陈设古旧,可谓一处一景。
地址:烟袋斜街37号
利通商店
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卖
原先是家专卖渔具的铺子,店主老杨头说,后来添了一些古董和手工艺品。大大小小的旧门扇、瓷花瓶、铜暖壶、杯碗、念珠、风筝、水烟袋……乱七八糟堆在小店里,有的上面还落了厚厚的尘土。但价格相当实在,清朝的银质烟袋才卖500多块。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