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之分析
——解读《梅雨之夕》
藏 策
一
在20世纪的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界曾有过一个叫“新感觉派”的文学流派,这是一个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最具现代主义色彩的流派。《梅雨之夕》的作者施蛰存,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施蛰存的小说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较多,偏重心理分析,其代表作除本篇外,还有《将军底头》、《石秀》、《春阳》、《鸠摩罗什》、《李师师》、《魔道》等。
分析心理分析小说,必须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小说是受有关精神分析学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并非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早在精神分析理论形成之前即已完成,只是到了后来才被弗洛依德引为经典的。所以《哈姆雷特》之类文本正可作为精神分析家的分析对象,而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往往反而并不适宜,因为这些小说过于暗合精神分析学说,或其本身已经是另种话语的精神分析了,其间心理的种种隐秘已经昭然若揭,故而分析家反倒无从置喙了。
如果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可以说精神分析学话语是关于心理的话语,或用罗兰·巴特的话说,是关于潜意识的“剩余能指”。那么心理分析小说呢?实际上是关于这些“关于心理的话语”的话语,是与这些“心理的话语”相“互文”的。其建构方式也正是此类关于心理的话语的生成与转换,是话语的演义,是话语的话语。
二
具体到《梅雨之夕》,我们发现它的好处恰恰是没有像《石秀》等小说那样,跟在精神分析理论之后亦步亦趋,甚至不惜成为其图解。《梅雨之夕》中涉及精神分析的并不太多,也并不玄妙,无非是性本能冲动以及其潜抑过程与合理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心理的而非行为的,所以在话语方式上,这篇小说更多内心独白乃至意识流式的表述。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典型形式是所谓的“自由直接话语”,这在《梅雨之夕》中成为了揭示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
我取出时计来,七点三十四分。一小时多了。不至于老是这样地降下来吧,看,排水沟已经来不及宣泄,多量的水已经积聚在它上面,打着旋涡,挣扎不到流下去的路,不久怕会溢上了人行路么?不会的,决不会有这样持久的雨,再停一会,她一定可以走了。即使雨不就停止,人力车是大约总能够来一辆的。她一定会不管多大的代价坐了去的。然则我是应当走了么?应当走了。为什么不?……
这是一个以西方的话语叙述方式,书写“好色不淫”式的中国故事的小说。雨中借伞,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绝好机缘,一切许仙与白娘子式的浪漫故事,都可以由此而展开。但这却不是一个许仙与白娘子式的故事,因为故事到此为止,根本就没有展开;展开的只是话语,是内心独白式的话语。
这些话语是与精神分析学话语相“吻合”的。“本我”充满着性本能的冲动,但“超我”却时时制约着他,于是“自我”只能按照“现实原则”,让本能的冲动,通过“合理化”的途径获得满足。如“我”的喜欢在雨中漫步,也未尝不可视为是某种期待、某种宣泄吧?再看,“我”于雨中看见从车上下来一个姑娘——姑娘之前还有数位乘客,但“我”自然不会过多留意——我的目光以及心理上的“注意”,都投向了姑娘,因为她是美丽的。这颇有些传统故事中所谓“惊艳”的意思。——有研究者指出,这时“我”对姑娘还只是一种审美意义上,对“美的对象”的观赏。这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我”之所以一开始把自己想象为“美”的观赏者,正是“超我”在起作用:“本我”的欲望须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之后,以一种“合理化”(如审美)的方式,去获取满足。
三
不过,这种满足的获得是十分艰巨的。首先,与少女素昧平生,羞耻感、自尊心等便很难逾越;另外,路人的目光、家中的妻子以及这少女婚配与否等种种顾虑,虽可暂时忘怀,但终归挥之不去……在“本我”与“超我”的夹缝中,“自我”充满了焦虑和彷徨:
我也便退进在屋檐下,虽则电车已开出,路上空空地,我照理可以穿过去了。但我何以不即穿过去,走上了归家的路呢?为了对于这少女有什么依恋么?并不,绝没有这种依恋的意识。但这也决不是为了我家里有着等候我回去在灯下一同吃晚饭的妻,当时是连我已有妻的思想都不曾有,面前有着一个美的对象,而又是在一重困难之中,孤寂地只身呆立着望这永远地,永远地垂下来的梅雨,只为了这些缘故,我不自觉地移动了脚步站在她旁边了。
于是“自我”就这样地“呆立”了很久,幸亏有“雨”和“伞”这些道具,终于为欲望的“合理化”找到了可资利用的借口。在继续了一阵犹豫不决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用我底伞给她障住这样的淫雨(注意,淫雨一词意味深长)”,并送她回家,向她“表白我底好意”。
当少女终于与“我”并肩而行了以后,“我”的话却出奇地少,羞怯得几乎就没有和这少女进行真正的对话:
——小姐是苏州人么?
——是的。
…… ……
——小姐贵姓?
——刘。
…… ……
——谢谢你,不必送了,雨已经停了。
——不要紧,假使没有妨碍,让我送到了罢。
——不敢当呀,我一个人可以走了,不必送罢。时光已是很晏了,真对不起得很呢。
…… ……
——谢谢你,请回转罢,再会。……
这就是“我”与少女一路上所说的有限的几句话。而与此同时“我”内心中的话语,却有万语千言,不断地以“自由直接话语”的形式生成着。“我”先是把她想象成一个早年初恋时的情人,继而又联想到日本画家铃木春信的《夜雨宫诣美人图》,然后又开始怀疑,最后认定这少女并非初恋情人,而根本就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少女。“我”甚至开始嫌恶她太厚的嘴唇了……而这些话语并不为那少女所知,只有故事中的“我”一人,与读者才可分享。这是一段小小的“心史”。
与一般故事序列中的各种事件不同,这种微妙的心路历程,这种不为人知的心史,表面看上去,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又绝对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种存在。小说所珍视并记录与展现着的,正是这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心的故事。通过这些心语,小说似乎在体现着某种价值,即不为现实所囿不为功利所驱不为世俗所染的,通透晶莹的心的世界。当然,这只是作者借助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的某种想象而已。阿尔图塞与杰姆逊的有关理论证明,就连人的潜意识也同样无法逃过意识形态的笼罩,为此杰姆逊还创立了“政治无意识”的概念。所谓的心,从来就不是自由的,从来就是各类话语的构成物。小说中的“我”为什么会如此的羞怯?为什么如此不善表达自己的愿望?性本能的冲动为什么是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迂回?因为“我”的性欲方式根本就是被塑造而成的。
心理分析小说由于是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套用,所以并没有多少真正值得精神分析的价值。不过这篇小说还是流露出了一些不为作者所意识的潜意识信息。比如,这篇小说在文本与故事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反差:故事的简单与话语的复杂、行为的单纯与内心的丰富、物理时间的零碎与心理时间的完整等。不过对于这篇小说,最具意味的是——叙事者“我”于雨中邂逅一素昧平生的美丽少女,并被她深深吸引,他所思所想很多,但所作所为却仅是撑伞送了她一段路而已,这其中意味着些什么呢?恐怕只能是精神分析学所谓的“压抑”吧?这其实是种被塑造了的“压抑”。
——解读《梅雨之夕》
藏 策
一
在20世纪的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界曾有过一个叫“新感觉派”的文学流派,这是一个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最具现代主义色彩的流派。《梅雨之夕》的作者施蛰存,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施蛰存的小说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较多,偏重心理分析,其代表作除本篇外,还有《将军底头》、《石秀》、《春阳》、《鸠摩罗什》、《李师师》、《魔道》等。
分析心理分析小说,必须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小说是受有关精神分析学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并非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早在精神分析理论形成之前即已完成,只是到了后来才被弗洛依德引为经典的。所以《哈姆雷特》之类文本正可作为精神分析家的分析对象,而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往往反而并不适宜,因为这些小说过于暗合精神分析学说,或其本身已经是另种话语的精神分析了,其间心理的种种隐秘已经昭然若揭,故而分析家反倒无从置喙了。
如果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可以说精神分析学话语是关于心理的话语,或用罗兰·巴特的话说,是关于潜意识的“剩余能指”。那么心理分析小说呢?实际上是关于这些“关于心理的话语”的话语,是与这些“心理的话语”相“互文”的。其建构方式也正是此类关于心理的话语的生成与转换,是话语的演义,是话语的话语。
二
具体到《梅雨之夕》,我们发现它的好处恰恰是没有像《石秀》等小说那样,跟在精神分析理论之后亦步亦趋,甚至不惜成为其图解。《梅雨之夕》中涉及精神分析的并不太多,也并不玄妙,无非是性本能冲动以及其潜抑过程与合理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心理的而非行为的,所以在话语方式上,这篇小说更多内心独白乃至意识流式的表述。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典型形式是所谓的“自由直接话语”,这在《梅雨之夕》中成为了揭示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
我取出时计来,七点三十四分。一小时多了。不至于老是这样地降下来吧,看,排水沟已经来不及宣泄,多量的水已经积聚在它上面,打着旋涡,挣扎不到流下去的路,不久怕会溢上了人行路么?不会的,决不会有这样持久的雨,再停一会,她一定可以走了。即使雨不就停止,人力车是大约总能够来一辆的。她一定会不管多大的代价坐了去的。然则我是应当走了么?应当走了。为什么不?……
这是一个以西方的话语叙述方式,书写“好色不淫”式的中国故事的小说。雨中借伞,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绝好机缘,一切许仙与白娘子式的浪漫故事,都可以由此而展开。但这却不是一个许仙与白娘子式的故事,因为故事到此为止,根本就没有展开;展开的只是话语,是内心独白式的话语。
这些话语是与精神分析学话语相“吻合”的。“本我”充满着性本能的冲动,但“超我”却时时制约着他,于是“自我”只能按照“现实原则”,让本能的冲动,通过“合理化”的途径获得满足。如“我”的喜欢在雨中漫步,也未尝不可视为是某种期待、某种宣泄吧?再看,“我”于雨中看见从车上下来一个姑娘——姑娘之前还有数位乘客,但“我”自然不会过多留意——我的目光以及心理上的“注意”,都投向了姑娘,因为她是美丽的。这颇有些传统故事中所谓“惊艳”的意思。——有研究者指出,这时“我”对姑娘还只是一种审美意义上,对“美的对象”的观赏。这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我”之所以一开始把自己想象为“美”的观赏者,正是“超我”在起作用:“本我”的欲望须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之后,以一种“合理化”(如审美)的方式,去获取满足。
三
不过,这种满足的获得是十分艰巨的。首先,与少女素昧平生,羞耻感、自尊心等便很难逾越;另外,路人的目光、家中的妻子以及这少女婚配与否等种种顾虑,虽可暂时忘怀,但终归挥之不去……在“本我”与“超我”的夹缝中,“自我”充满了焦虑和彷徨:
我也便退进在屋檐下,虽则电车已开出,路上空空地,我照理可以穿过去了。但我何以不即穿过去,走上了归家的路呢?为了对于这少女有什么依恋么?并不,绝没有这种依恋的意识。但这也决不是为了我家里有着等候我回去在灯下一同吃晚饭的妻,当时是连我已有妻的思想都不曾有,面前有着一个美的对象,而又是在一重困难之中,孤寂地只身呆立着望这永远地,永远地垂下来的梅雨,只为了这些缘故,我不自觉地移动了脚步站在她旁边了。
于是“自我”就这样地“呆立”了很久,幸亏有“雨”和“伞”这些道具,终于为欲望的“合理化”找到了可资利用的借口。在继续了一阵犹豫不决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用我底伞给她障住这样的淫雨(注意,淫雨一词意味深长)”,并送她回家,向她“表白我底好意”。
当少女终于与“我”并肩而行了以后,“我”的话却出奇地少,羞怯得几乎就没有和这少女进行真正的对话:
——小姐是苏州人么?
——是的。
…… ……
——小姐贵姓?
——刘。
…… ……
——谢谢你,不必送了,雨已经停了。
——不要紧,假使没有妨碍,让我送到了罢。
——不敢当呀,我一个人可以走了,不必送罢。时光已是很晏了,真对不起得很呢。
…… ……
——谢谢你,请回转罢,再会。……
这就是“我”与少女一路上所说的有限的几句话。而与此同时“我”内心中的话语,却有万语千言,不断地以“自由直接话语”的形式生成着。“我”先是把她想象成一个早年初恋时的情人,继而又联想到日本画家铃木春信的《夜雨宫诣美人图》,然后又开始怀疑,最后认定这少女并非初恋情人,而根本就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少女。“我”甚至开始嫌恶她太厚的嘴唇了……而这些话语并不为那少女所知,只有故事中的“我”一人,与读者才可分享。这是一段小小的“心史”。
与一般故事序列中的各种事件不同,这种微妙的心路历程,这种不为人知的心史,表面看上去,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又绝对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种存在。小说所珍视并记录与展现着的,正是这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心的故事。通过这些心语,小说似乎在体现着某种价值,即不为现实所囿不为功利所驱不为世俗所染的,通透晶莹的心的世界。当然,这只是作者借助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的某种想象而已。阿尔图塞与杰姆逊的有关理论证明,就连人的潜意识也同样无法逃过意识形态的笼罩,为此杰姆逊还创立了“政治无意识”的概念。所谓的心,从来就不是自由的,从来就是各类话语的构成物。小说中的“我”为什么会如此的羞怯?为什么如此不善表达自己的愿望?性本能的冲动为什么是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迂回?因为“我”的性欲方式根本就是被塑造而成的。
心理分析小说由于是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套用,所以并没有多少真正值得精神分析的价值。不过这篇小说还是流露出了一些不为作者所意识的潜意识信息。比如,这篇小说在文本与故事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反差:故事的简单与话语的复杂、行为的单纯与内心的丰富、物理时间的零碎与心理时间的完整等。不过对于这篇小说,最具意味的是——叙事者“我”于雨中邂逅一素昧平生的美丽少女,并被她深深吸引,他所思所想很多,但所作所为却仅是撑伞送了她一段路而已,这其中意味着些什么呢?恐怕只能是精神分析学所谓的“压抑”吧?这其实是种被塑造了的“压抑”。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