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家寄卖店日营业额达百万
春节后礼品市场火爆,寺库寄卖营业额大涨
在我国的汉字中,“礼”的本意原是“敬神”,到后来才演变成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礼尚往来的习俗使得一些家庭礼品堆积,春节刚过这大堆多余年货礼品让不少人犯了愁:有保质期的礼品根本放不住;送到街头巷尾的礼品回收店“变现”,弄不好会上当受骗;上网交易往往没有发票,难以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礼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从过去以烟酒为主变为高档箱包、收藏艺术品、玉石、时尚数码产品、电子学习用品、保健品等各种商品,礼品怎么消化成了节后的一个问题。
3月2号记者观看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针对寺库寄卖店的采访报道之后,也对于寄卖店产生兴趣,到寺库蹲点一个下午。高潮是从下午两点左右开始的,在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大约有30多人进入寺库寄卖店——这对于一个店铺的流量来说并不是很大,但是基本都达成交易,人流在3点半之后渐渐减少,而在下午5点之后再次进入高潮,从5点到6点之间有近90人进入寺库寄卖店。到下班时刻,店主终于松了一口气,接受记者的采访。店主介绍,在普通时期,他的店铺日销售额平均在50万元左右,而在节假日期间,则会在100万以上。
根据今天记者一个下午的观察,今天寺库寄卖店的交易额在120万左右(后来店主统计是138.2万)。而前来寄卖的总额则在200万左右。
记者看着寺库寄卖店内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礼品,感觉对于礼品市场来说,处理闲置春节礼品市场需求很强烈,那么与其堵还不如进行疏导,引导居民到正规场所进行礼品处理(寄卖或者交换),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政策对礼品回收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