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是做铝制品深加工的,他在铝材行业里呆了十几年,可以说是对铝材材质,深加工性能,铝材来源渠道,铝材表面处理事项等等都非常精通。即使是这样,他也难免不吃些小亏。
每次与朋友相聚,我与其他朋友都羡慕他是铝材专家,说他很少吃材料(指氧化铝材)的亏,而他却说:惭愧,谁不知道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被动的局面。他说:即使你是“特意”订购和抽样送检的方式来采购,也没办法摆脱,完全依赖予供应商承诺的命运。
而该信任与承诺是要付出代价的。他说有一次他采购了一批200mm大铝棒,那材料供应商是他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当时把材料买回来之后,也确实抽了一根,在其上面截了一节去氧化厂做氧化测试过都没事。可等产品做完了拿去氧化回来才知道那材料里混有二条不能氧化的6061#铝材在里面。依着惯例,拿废料到供应商去换货,可谁又不心痛白白的填了几千钱加工费呢。
有时我在提醒自己:真要去买一瓶“氧化铝测试液”来保护自己。那么能干的“铝材专家”都会犯错,何况是一个普通人呢?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