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驭人,把两个位极人臣的奴才----------貌似木讷大智若愚的纪晓岚和奸诈狡猾贪得无厌的和绅,轻而易举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从中可以领悟不少领导驾驭下属的用人之道。
先说纪晓岚。历史上的他,不过是一名学者,官至协办大学士,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三次任礼部尚书。乾隆用他,无非是吟风弄月,谈论诗文时有个伴儿;另外,重用名士可以落得个好名声,说明自己任人唯贤。
可惜纪晓岚有时候不识时务,在皇帝面动不动张口闭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为重社稷为轻,说的时候还理直气壮、面不改色心不跳。可乾隆爷不乐意啊,你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我这个做皇帝的摆在什么位置啊?所以乾隆爷时不时地给他来点不痛快,把他贬到穷乡僻壤凉一阵子,省得不知道天高地厚。等国家有了事,想起他,再下一道赦免诏书,依旧让他回京当牛做马。至于找乐享受的事嘛,就不麻烦你了,我去找和绅了。
而和绅呢,精明强干,善于钻营取巧。起先是一名满洲正红旗三等都尉,偶然的机会得到乾隆赏识,从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历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内务俯大臣。别看他是大贪官,理财可是一把好手,把持朝政数十年,给乾隆爷的小金库弄了不少,自己也捞个腰圆肚肥。
世上的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上下/左右/大小/高低/长短/黑白/阴阳/正邪,如此等等,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纪晓岚与和绅两人的任用,正充分反映了乾隆皇帝在用人上的能力。乾隆就像一名太极高手,平衡阴阳,调节正邪,牢牢地掌握和控制着清廷的政局。
纪和二人,各有所长,但就象棋盘上的白棋与黑棋,善良同水火,但缺一不可。乾隆倚重纪晓岚,是要他在治国上下高功夫;而倚重和绅,是让他在享乐上做贡献。所以有时偏正,有时偏邪,但始终恰到好处,绝不会一意孤行走到极端。对纪晓岚是爱其才恨其直,不能不用,又不能大用;对和绅更是爱恨交加,对他的贪婪心知肚明,平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他太出格时稍加惩戒;至于那些金银财宝,放在他家和放在国库又有什么两样呢?
后来,乾隆驾崩后,出现“和绅跌到,嘉庆吃饱”的一幕,其实早都在乾隆的意料之中。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