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Szeki。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我的表哥邀請我2006年12月和他一起去南極。我馬上被這提議吸引住了--冒險的承諾、廣闊的海洋。這會是一生難忘的旅程,也實踐了我一直希望, 能親眼目睹被現代化社會影響下的環境變化。雖然環境惡化的事實讓人畏懼,但是有機會能親一眼的機會我不想錯過。
我表哥的積極個性總是那麼有感染力。他是真正的冒險家、充滿熱情的夢想家,抓緊每個革新的機會。由我懂性開始,環保一直是我們經常是我們之間的話。因為他的智識和遠見,我很榮幸能從他認見,去了解我們世界的變化,所以這親身體驗的機會(去南極)對我來說是一份好好的禮物。
我看過他2006第一次去南極的照片後,引起我想看更多、想第一身去感受冰天雪地。這也是讓我們兩兄弟再次一起去探險的機會。為了這次的體驗,事前並沒有看文字、交談和圖片做準備(注:是為了保留旅行的新鮮感吧)
我們離開阿根庭的烏蘇亞,南美最南端的碼頭,2007年一月二十日,經過三日的航程到達南極。船叫「巴塔哥利亞冰女士」號,是一艘1950年代挪威海岸防衛隊的退役破冰船,將會是我們接下來一個月的「家」。它有像斯巴達式(註:嚴格的生活方式)的設備,算不上是豪華的遊艇。船駛經德雷克航道,對所有要進入珍貴之地的人來說是個考驗。而我的表哥開玩笑說:「通過考驗才算是從男孩變為成人的過程。」三天在大海上,通過地球上最險惡的海域,足夠讓整日價營營役役的生活的頭腦清醒過來。我們離開港口後就會斷絕任何的通訊,直到再次回到港口的時候。而這對我來說,是天賜的禮物。
無法形容第一次在海平線上看到冰山的感受。它們就像現代的恐龍,這些像塔般聳立的冰塊,藏在水下的體積比露出水一的部份足足多九倍多。它們寧靜地趟在水面上,提醒著我正處身在鮮為人知的大地和被人忘卻的遠古。最打動到我的是那份寂靜的嗡嗡聲,偶然會被海鷗、企鵝的尖叫,或者鯨魚們的噴水氣打擾。這是直正的自然仙境,未被人類所觸及。人們不能不感到謙遜---而發感到連繫著--當人真正了解到我們在自然界的位置,而我們只是地球上三千萬種生物的其中之一種。生活在以科研為目的的破冰船上,投入在任務和責任的日常韻律。我們在極地上登陸,氧氣潛水、或者爬上冰山(為了想玩滑雪),超出了小時候對探險的夢想、傲遊於偉大的野外世界。
因為我從來沒有到過這樣的環境,無從比較,而我也誠實地不認為我所看的,是第一手因為全球暖化而造成的改變。但是,我目擊到一個充滿生氣而又強大的生態系統,感到它的莊嚴和不能相信的脆弱。知道只幾度的氣溫變化,就會把這幾千年來的穩定改變,對生態平衡做成重大衝擊的。想到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會對自然循環,竟然會造成這樣大的影響的這個事實是頗難理解的。而冰雪加速融化會影響距離我們幾千里遠的事,如我們每一季的農作物的收成,至到我們日常的飲用水等。這些事實是全世界科學家們一致同意的。2007年底在倫敦的颱風、阿特蘭大的水荒和2007年紐約的熱浪侵襲等,顯示了我們的生活對自然循環系統改變了的幾個訊號。
我希望表哥所拍攝到那些引人注目的影像,能激起人們去學習更多與了解什麼真正的危機。 我們都被這本美麗的圖片吸引著,但更重要的,是呼召我們去行動,去學習和了解我們需要保護並珍愛我們的後花園,這個不平凡的世界,地球:我們的家。感謝並尊敬我的表哥。
(完)
圖片和原文連結:
http://forum.orlandobloomcn.net/viewthread.php?tid=16168&extra=page%3D1



我的表哥邀請我2006年12月和他一起去南極。我馬上被這提議吸引住了--冒險的承諾、廣闊的海洋。這會是一生難忘的旅程,也實踐了我一直希望, 能親眼目睹被現代化社會影響下的環境變化。雖然環境惡化的事實讓人畏懼,但是有機會能親一眼的機會我不想錯過。
我表哥的積極個性總是那麼有感染力。他是真正的冒險家、充滿熱情的夢想家,抓緊每個革新的機會。由我懂性開始,環保一直是我們經常是我們之間的話。因為他的智識和遠見,我很榮幸能從他認見,去了解我們世界的變化,所以這親身體驗的機會(去南極)對我來說是一份好好的禮物。
我看過他2006第一次去南極的照片後,引起我想看更多、想第一身去感受冰天雪地。這也是讓我們兩兄弟再次一起去探險的機會。為了這次的體驗,事前並沒有看文字、交談和圖片做準備(注:是為了保留旅行的新鮮感吧)
我們離開阿根庭的烏蘇亞,南美最南端的碼頭,2007年一月二十日,經過三日的航程到達南極。船叫「巴塔哥利亞冰女士」號,是一艘1950年代挪威海岸防衛隊的退役破冰船,將會是我們接下來一個月的「家」。它有像斯巴達式(註:嚴格的生活方式)的設備,算不上是豪華的遊艇。船駛經德雷克航道,對所有要進入珍貴之地的人來說是個考驗。而我的表哥開玩笑說:「通過考驗才算是從男孩變為成人的過程。」三天在大海上,通過地球上最險惡的海域,足夠讓整日價營營役役的生活的頭腦清醒過來。我們離開港口後就會斷絕任何的通訊,直到再次回到港口的時候。而這對我來說,是天賜的禮物。
無法形容第一次在海平線上看到冰山的感受。它們就像現代的恐龍,這些像塔般聳立的冰塊,藏在水下的體積比露出水一的部份足足多九倍多。它們寧靜地趟在水面上,提醒著我正處身在鮮為人知的大地和被人忘卻的遠古。最打動到我的是那份寂靜的嗡嗡聲,偶然會被海鷗、企鵝的尖叫,或者鯨魚們的噴水氣打擾。這是直正的自然仙境,未被人類所觸及。人們不能不感到謙遜---而發感到連繫著--當人真正了解到我們在自然界的位置,而我們只是地球上三千萬種生物的其中之一種。生活在以科研為目的的破冰船上,投入在任務和責任的日常韻律。我們在極地上登陸,氧氣潛水、或者爬上冰山(為了想玩滑雪),超出了小時候對探險的夢想、傲遊於偉大的野外世界。
因為我從來沒有到過這樣的環境,無從比較,而我也誠實地不認為我所看的,是第一手因為全球暖化而造成的改變。但是,我目擊到一個充滿生氣而又強大的生態系統,感到它的莊嚴和不能相信的脆弱。知道只幾度的氣溫變化,就會把這幾千年來的穩定改變,對生態平衡做成重大衝擊的。想到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會對自然循環,竟然會造成這樣大的影響的這個事實是頗難理解的。而冰雪加速融化會影響距離我們幾千里遠的事,如我們每一季的農作物的收成,至到我們日常的飲用水等。這些事實是全世界科學家們一致同意的。2007年底在倫敦的颱風、阿特蘭大的水荒和2007年紐約的熱浪侵襲等,顯示了我們的生活對自然循環系統改變了的幾個訊號。
我希望表哥所拍攝到那些引人注目的影像,能激起人們去學習更多與了解什麼真正的危機。 我們都被這本美麗的圖片吸引著,但更重要的,是呼召我們去行動,去學習和了解我們需要保護並珍愛我們的後花園,這個不平凡的世界,地球:我們的家。感謝並尊敬我的表哥。
(完)
圖片和原文連結:
http://forum.orlandobloomcn.net/viewthread.php?tid=16168&extra=page%3D1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