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的让人心痛的校园网

      小玛德莱娜点心 2008-11-9 1:1
这个东西我正在用,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用。时隔两个多月我终于想起来还有这个地方可以来转转看看甚至写点啥。今天觉得有点难受,心里觉得烦,但是有没人能给说活,所以只好在这里胡乱说几句了。想起大学有个同学曾经被我们都当作geek那类型,他看书很多也很有思想,但是总给人一种很小孩子的感觉,大四的时候他推荐我看《明史》,说是可以好好感受一下极权政治以及由此给人带来的种种心理暗示,对现代人也是有益的,但是我文言文太差始终没看下去。问了这位同学读明史的原因,他说其实这真的是一部很好很有用的处世哲学,还有《资治通鉴》也是,他现在要好好看书,好好享受做一个学生或者做一个小孩的乐趣,因为等到毕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他是个明白人,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应该做啥,也许进入社会以后就真的不能再像学生时代那样生活或者思考或者做事情,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欢又没法拒绝的事情,以前把自己塑造的太单纯太崇高太圣母是不行的。我的滞后症状再一次发作,时至今日我算是明白了。也觉得很无奈或者说自己底子不行,估计没法像大多数能想得开放得开的人们那样办事情,我就是一个心理还不成熟只会自顾自无聊的玩的儿童,还很懒。这又牵扯到信仰问题了,我是理想主义型的,也就是那种别人看来傻气又愣头的类型,最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是历史的相似性,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能够用比较进步的眼光来看待了,其实思考也确实是一件让人痛苦又好笑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弄?只因为这个时代是这样的,我也可以断定未来的某个时代会有更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没法去那里啊。要做历史的沙漏进程中一粒小小的沙子,我用的是过去或未来的信仰适应现在的生活,于是就有了问题,可是现在这样的信仰是怎么来的?我为什么要选择它?这个问题转向了虚无主义,甚至把它和佛学理论的一些东西联系上了,到最后我能悟出的一点东西或者说在一番努力思索后抓住了一片能获得释然的衣角---------其实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虚无啊。其实这个思考并得出这个结论的意义或许本身就为虚无,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思考过,但是生活的还不是和有了这些意识的人们一样么。但是对我而言,这个结论的确能让人释然些,虽然现在只是模模糊糊抓住了点影子般的存在,不过想想经历过和可能会经历的事情,我真的宽心很多。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