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语“休口”现象探究23423

      我的日志 2008-5-29 15:34
“学生越大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这是带了几期班的老师们共同的感受。“我的孩子读小学时最喜欢举手发言了,但是一上了中学不知为什么就变得沉默了,回家也从来不读不说英语。”这是我们的家长共同面对的困惑。 其实孩子到了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她要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生理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自然而然她对待外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就会有所不同的。关键是作为老师和家长怎样细心留意这些变化,并及时的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我们从孩子高年级在英语课上的表现来探究下深层次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希望能帮助我们的孩子顺利渡过“转变期”。
一 “休口”面临的挑战 孩子变得不爱开口,平时的口语练习就会很有限。
流利陈述句子,表达观点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期中和期末考试都加入了英语口语培训的测试,为小升初的面试做准备。到了初中升高中将再次面临英语口语面试的挑战。而高中入大学的英语口试成绩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进入到自己心中理想大学就读。所以面对“休口”现象我们不要也不能回避,只能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二 原因探究调查与分析: 我从初一班做了二十个学生的抽样调查,询问了他们对于英语口语练习的看法和感受。
具有代 表性的主要有这几种: l 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只点举手发言的同学,我只要在下面坐好听不说话就可以了。我觉得不举手发言也没有关系啊。——态度 l 我从小就胆小,平时很少和同学讲话。怎么可能要我站起来说英语啊。— 性格 l 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单词都说不准几个,我在同学面前说英语我很自卑,害怕被他们嘲笑。=知识,性格 l 我不喜欢学英语,上课老师说什么我都听不懂。我喜欢日语这样就可以看动画片了。 孩子们的话很直接也很真实。带给我的思考是作为英语老师要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做修改来改变现状呢?从孩子的回答可以总结出“休口”现象的根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中国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让一些学生认为只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学生本身的性格比较内向,老师在课间和学生的沟通不多,突然点名要她发言自然只能得到沉默的回答;有些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不是很正确,一味追时髦追好玩,不是很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一部分不开口的孩子源于之前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有畏难情绪。
三 对付“休口”现象的策略和建议 怎样让孩子开口说,乐于开口说英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长处,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做到; l 充分了解你的孩子们,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让他们在未上课前就已经很信任你。同时努力营造班级中轻松的学习环境。 l 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给予特别的注意,安排上课提问是要注意区分问题的难度。每次这些孩子正确回答了问题后要给予多多的表扬,鼓励他们下次自己主动回答问题。 l 对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不可操之过急,不要强迫他们说,要给予关怀和慢慢的引导。开始可以单独在课间和他们练习口语翻译,然后鼓励他们回家读英语给爸爸妈妈听。 l 对于喜欢耍酷的学生,老师要做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能说出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酷。 l 当然老师还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了: 勤于模仿发音的习惯,主动和同学交流思想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使用正确规范的英语书写习惯;善于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的习惯;睡前用英语描述一天学习的习惯;用英语自言自语的习惯。
中国传媒大学

翻译
标签集:TAGS:英语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