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苦邪?乐邪?

      我思,我在 2004-12-27 21:52
在中国生存不接受点这个主义哪个主义是不太可能的,不得不感叹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随便怎么一弄便神奇的出现了一个主义,某个精神。
我们有根深蒂故的文化劣根性,注重外表,注重表面文章便是其中出类拔粹者。从小就讨厌做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尤其厌恶那些临时应付的面子工程。所以从前遇见类似突击检查总是落荒而逃。为此也没少吃亏。
记得初中有一次,政治课老师是我一个朋友的母亲忽然很郑重的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上课总是睡觉,表现得不象他儿子口中讲述的那样(所谓好学生 吧),并暗示如此下去有不配和他儿子做朋友之忧。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理解所谓政治课中的很多概念,与现实的上呢搞活和实际完全脱节,课本身没意思,而且上得没意思,我为什么要去听,NND。这可能是形式主义给我上的第一课了。
慢慢的惊叹的发现自己虽然痛恨形式主义,却也不得不慢慢的接受,而且还有成为其个中高手之可能。今天学校的督导来听课,我提前准备了一份详尽无比的教案,设计了上课的各个环节,于是不出所料的得到好评。但是悲从中来,这样没有任何意义,不知所云的东西只是因为包上了外衣,显得华丽漂亮就可以得到肯定,而正真实用的东西往往被斥之为不负责任。感谢祖父文字能力的遗传,应付检查乃至获得好评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但是如此下去前途何在?生存意义如何体现?不禁又记起大学时候写了一份十几页的检讨,系主任看都没看拿到手上就说写得深刻,莞尔。

社会是一所大学,活到老,学到老,所指的更多的应该是世故与城府。无奈的生存,违背信念的成熟,痛苦而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现实吧。

突然思绪无法集中,整个乱就一个字。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