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提议,是不是可以把那张天天在唱的英文歌曲换一张来听?象这样从早到晚,日日如此地重复着听一张已不能再称做“享受”了!
人嘛,总不能太过份地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一大早我还是不由地翻将起来。
太“流行”的歌真的听腻了,不流行的又多不是太钟情的。翻来倒去地越找便越少了兴致,泄了气。
有些歌不知是因为听的人多了才成为“流行”,还是因其“流行”才个个爱听。唱片在手,读着熟悉的歌名,回忆很久或不久前的那阵流行风,仿佛又吹响在耳际。
太多的歌让我想起当时一听钟情的情形,想起拥有后的满足感。现在呢?它们都成了尘封的记忆,只有在偶尔想起时才打开一下。
热情可能永远只存在在期待中。每天都象在期待着一种莫名的拥有,而有时却又很害怕拥有!一旦拥有,我的欲望便得到满足,而热情总是会在满足后变得冷淡。
说不清怎样的心动频率才能挑起深藏内心的感动?为何感动总是在刹那间冒出来?为何有些感动稍纵即逝,而有些感动却如小鸟恋巢般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凭《爱就一个字》,买了张信哲的一打情歌; 凭《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迷上了李玟的嗓子;凭《单身情歌》,看到了林志炫的魅力;凭《爱一个人好难》,搜集了苏永康的几十首爱情歌曲、、、、、、总是象这样凭一股难以抗拒的感动而网罗那个歌手的全部歌。而事实上感动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仅仅存在在那很小的空间里。
看到了《海洋-周传雄》,那天专为这一首《海洋》才买了这一辑。想起不久前在神话听到的小刚的那首《只要你还在》,小刚的名字便不再是水上浮萍般没有一点分量。
带着期待把它放进了影碟、、、、、、
、、、、、、歌是陌生的,声音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定是因为《只要你还在》已经刻在脑海里。
奇怪,今天听小刚的歌远比以前听时的感觉好得多!听着,听着,竟听到了那首《只要你还在》!想起在论坛的贴子上说过“这是我所听过的小刚的歌中感觉最好的一首。”现在想想这句话真是荒诞无比!这首歌早就在我手上,我也听过,但却没有一点印象。所以说,我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听过小刚所有的歌,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好好地听过任何一首歌。
有些东西,发现不了它的好,却又不舍得丢弃。于是,它们被埋在黑暗的角落里,蒙着灰,一天一天,甚至一年一年。只为一个期待,那就是被爱自己的人发现、、、、、、
2004-12-14 下午5时9分
人嘛,总不能太过份地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一大早我还是不由地翻将起来。
太“流行”的歌真的听腻了,不流行的又多不是太钟情的。翻来倒去地越找便越少了兴致,泄了气。
有些歌不知是因为听的人多了才成为“流行”,还是因其“流行”才个个爱听。唱片在手,读着熟悉的歌名,回忆很久或不久前的那阵流行风,仿佛又吹响在耳际。
太多的歌让我想起当时一听钟情的情形,想起拥有后的满足感。现在呢?它们都成了尘封的记忆,只有在偶尔想起时才打开一下。
热情可能永远只存在在期待中。每天都象在期待着一种莫名的拥有,而有时却又很害怕拥有!一旦拥有,我的欲望便得到满足,而热情总是会在满足后变得冷淡。
说不清怎样的心动频率才能挑起深藏内心的感动?为何感动总是在刹那间冒出来?为何有些感动稍纵即逝,而有些感动却如小鸟恋巢般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凭《爱就一个字》,买了张信哲的一打情歌; 凭《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迷上了李玟的嗓子;凭《单身情歌》,看到了林志炫的魅力;凭《爱一个人好难》,搜集了苏永康的几十首爱情歌曲、、、、、、总是象这样凭一股难以抗拒的感动而网罗那个歌手的全部歌。而事实上感动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仅仅存在在那很小的空间里。
看到了《海洋-周传雄》,那天专为这一首《海洋》才买了这一辑。想起不久前在神话听到的小刚的那首《只要你还在》,小刚的名字便不再是水上浮萍般没有一点分量。
带着期待把它放进了影碟、、、、、、
、、、、、、歌是陌生的,声音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定是因为《只要你还在》已经刻在脑海里。
奇怪,今天听小刚的歌远比以前听时的感觉好得多!听着,听着,竟听到了那首《只要你还在》!想起在论坛的贴子上说过“这是我所听过的小刚的歌中感觉最好的一首。”现在想想这句话真是荒诞无比!这首歌早就在我手上,我也听过,但却没有一点印象。所以说,我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听过小刚所有的歌,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好好地听过任何一首歌。
有些东西,发现不了它的好,却又不舍得丢弃。于是,它们被埋在黑暗的角落里,蒙着灰,一天一天,甚至一年一年。只为一个期待,那就是被爱自己的人发现、、、、、、
2004-12-14 下午5时9分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